彭 柳
(中共德阳市委党校,四川 德阳 618000)
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结构形态,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作为乡村产业主体的农业能否形成现代化发展格局的关键。随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宏观政治话语的首次提出,为找准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口、重塑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背景下推进地方优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逻辑进路。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话语呈现出“质量”“效率”“动力”的“三重变革”。基于此,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提升农业经济总量的单向过程,也不仅是产业、生产、经营整个链条的质量提升过程,而是经济、社会、环境等区域性整体高质量过程,即“跳出农业看农业”。这就要求对农业生产的空间和实践进行细分、拓展、整合,彻底变革现代特色农业空间实践界面上的发展方式。本质是充分利用生产要素投入、产出要素优化提供的强大内生动力,通过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收入分配的平衡能力,坚持拓展发展空间与增强发展韧性并重,实现物质性、社会性、价值性空间之上的经济增长的最佳空间组合形态。
挖掘现代特色农业的产业结构潜力、构建产业多元融合的产业链体系、补齐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短板,已成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优化”的内在逻辑。面向“十四五”时期的全产业链构架的内在逻辑,既要拓展现代特色农业“向下”纵深发展的产业体系,又要推进“向上”延伸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等产业功能。突出优化配置资源要素、调整产业布局异质结构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优先序位,旨在提高产业关联耦合性、增加多元产业附加值,重塑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与提质增效。
传统农业奉行的单一经济数量增长模式已经逼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承载力极限。在“产量-质量-高质量”的话语转换入口处,提出以“高效”为领域指向、以“绿色发展”[1]为方法指向的现代特色农业,决定了高效绿色成为新的动能转换点。以技术变迁、制度变迁等生产要素为供给,打破传统农业的“均衡状态”[2],这种在新发展理念下以系统要素增进为底色的生态生产力发展视野,为“弱质效益型”传统农业转向“优质效益型”现代农业提供新的增长动能,其本质是高效绿色的生产循环与永续发展的生态循环以及优质特色的发展循环的相互耦合,以此铸牢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高值和生态肌体。
打通“粗放型-集约式-精细化”农业发展样态中的制约因素,顺次衔接高质量发展转型,通过投资技术供给、技术变革可提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韧性。以“科技支撑”[3]为重要引擎的高质量现代农业,既不是简单的突破农业科技的瓶颈,也不是单向的增加科技驱动力,而是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角度充分利用技术集成提供的强大内生动力,通过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转换,构建全覆盖的农业技术链条体系,将科技支撑“嵌入”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实现科技创新与质量层次的互促共生。
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化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系下的实践话语。以D市为考察对象,为推动农业产业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了“政策引致-体系构建-园区承载-毗邻合作”的现代特色农业实践逻辑框架。
现代特色农业效用最大化的前置要件即为制定行之有效的组织枢纽与制度设计。为此,D市制定了《市领导联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分工推进方案》,市、县党委政府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乡村振兴领导机制统筹推进,县级党委一把手担任园长,逐级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D市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2531”产业体系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D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等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系统推进全市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政策框架。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聚焦“2+5+3+1”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粮油、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和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优化产业链结构。推动就近建设与产业基地规模相适应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区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领头县区的农产品交易大市场为中心,形成辐射全市带动周边的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大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与产业配套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的本地化率和加工转化率。
按照“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培育大龙头、深化大合作”的建设思路,明确以“特色小镇+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目前初步形成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资金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集聚”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项目,推进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园区生产条件。二是推动生态循环发展。农业园区坚持绿色标准,以先进技术装备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三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园区内财政支持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鼓励农户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
当前,D市基于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标准还面临诸多“凹地”。一是省级园区数量不足。从全市各级农业园区的构成来看,D市省四星级园区仅1个、三星级园区仅2个,低于全省平均数(全省平均每个市州3.6个),对比先进市州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省五星级园区数量还未能实现“零突破”。二是品牌影响力不够。D市已建设认定的农业园区中,由于园区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大部分园区缺乏形象口号、LOGO标志,未能形成知名度高、市场认可的产品品牌。三是农产品竞争力较低。规模产业“多而不优”,一定程度上存在产品竞争力阻隔、产销错配等问题,无法全面进入大流通领域,无法全面体现生产标准化的目标效应。
粮食产业的优质性专业化发展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结果导向,其有效性取决于在有限耕地面积内对粮食产业功能区的优化回应。截至目前,D市已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8.05%,远超全省44%的平均水平,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虽然粮食的单产水平及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升,但在土地资源约束瓶颈日益趋紧的现实下,土地资源的总量压缩,用途管控强度增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争地矛盾”,以及农业产业融合的土地使用问题、土地综合利用率的提升问题等,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耕地供给与产业增收“共赢”的目标效应。
能否建立起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通道,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与农村发展生产力水平相匹配的劳动力要素支撑与人力资本扩大扩优的关键韧性。而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性趋向已成为一大痛点。据统计显示,D市常住人口增量由2010年的4.5%下降至2020年的4.13%,人力资本呈现净流失状态,农村人力资本表征出外溢性。2020年D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11.6%,从业人员比重为34.1%,劳动生产年率相对偏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存在大量兼业农民(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活动而获得收入的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接受能力不高,难以较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人才振兴有着极强的“耦合性”,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依托各类人才的智力支撑。而科技支撑不足已成为新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和弱项。具体表现在现代农业园区与科研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单位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换力度不够,农业科技利用效率较低。农业科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致使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普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尤其缺少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从根本上讲,这既不利于提升科技对农业产业的贡献率,又难以满足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的公共需求。
合理定位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体系各要素建设并构建有机的系统结构,才能在集成路径上最大限度发挥出现代农业综合水平提升的乘数效益。
新发展阶段激活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活力,必然需要向特色主导产业“确权赋值”。一是着力现代特色农业绿色生态发展。以绿色产业、绿色园区合理优化现有产业体系布局和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结构,重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体系,创新种养循环、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推进“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三级循环体系建设。二是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绿色增长。深度挖掘农业要素利用潜力拓展农业生态、休闲、文化功能,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价值链中形成现代特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落户园区。三是重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注重“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将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群体视野置于到“产、加、销”整体之中,进而推动企业整合集聚、形成生产经营集群,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整体提升的新趋向。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则需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遵循“谁来创新”“如何创新”等技术规程。一方面,发挥农业领域高层次复合人才在农业科研中的优势。加大对农业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农业科研投入激发农业生产潜力,畅通技术创新的人才信息链。防止出现人才“解耦”效应的关键因素在于依靠政策支持留住人才。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农业科技人才“引育留用”体系。另一方面,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各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共平台,提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供给效率,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提升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科技水平,实现以技术创新推动特色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将规模与效益、品质与价值、供给与需求统筹起来,进而建立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互耦”的经济社会体系。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围绕提升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推进合作社规划范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专业大户登记注册为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将农民合作社发展重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和助农增收能力。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探索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二是优化农业产业供给结构。在保障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规模上,推进粮油品种升级换代以及经济作物、畜牧林渔等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产业结构转换,扩大市场供应半径。可以通过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坚持集聚建园、融合强园、创新活园、绿色兴园,既突出园区的功能属性,又体现农业的规律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和产业发展优势,在园区功能的确定上要有所侧重,明确园区的主导功能和附属功能,突出生产加工等功能,打造促农增收示范区。三是找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消费结构转换融入生产体系链条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全过程之中,统筹评估经济社会网络中多元消费主体的产品需求真实意愿,挖掘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公共需求和产业供给相匹配的质效之路。
打造特色品牌农产品应从系统观念出发,无论是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还是继续打造本地企业品牌,应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挖掘本地农业特色,优化地域品牌要素,吸引更多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地域“品质化—安全化—特色化—集中化”的一体格局,形成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品牌农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达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的目的。一是强化政策供给。成立农业品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农业品牌发展战略,以政策供给方式完善品牌创建激励机制,支持重要产品品牌、重点企业品牌、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二是优化产销对接。在因地制宜地引进项目、创建特色品牌、发展高端精品农产品基础之上,处理好上游市场与下游市场的关系,优化农产品产销对接路径。三是促进品牌推广。建立品牌营销推广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以媒体传播、展销展示等载体,形成品牌农产品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站等空间格局,为农产品知名度提升和品牌正向效应激励形成巨大引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