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璐
(武汉市东西湖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湖北 武汉 430040)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水污染监测数据和结果可以为环境管理及其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监测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健康风险、生态系统状况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的不一致性。水污染监测还可以定期监测水体的污染情况,评估污染治理项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有助于改进现有的治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并为未来的治理计划提供经验和教训。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地观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环境状况、掌握环境变化和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为环境保护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方面的监测内容,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评估环境质量、预警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其中水污染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环节,在环境保护及其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中的水污染监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浓度、组成、分布和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的过程。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的病原体、化学污染物、有机物质、无机物质等对水体质量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水污染监测可以通过收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或者使用现场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的指标包括水体的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物理、化学指标以及细菌、寄生虫、有毒藻类等生物指标,详见表1。
表1 水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监测人员通过对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可以评估水质状况,判断是否达到相关水质标准,并及时发现和预警水体污染问题,从而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污染治理,保护水资源。常见的水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等。水污染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对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1]。因此,水污染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及早发现、识别和解决水污染问题,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环境监测中的水污染监测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和分析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和组成,判断水体是否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和法规要求,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水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监测可以通过连续、实时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异常的水质变化和污染事件,从而实现对水体污染的预警和早期发现,有助于相关人员快速采取措施应对污染源,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2]。
水污染监测能够为制定和实施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相关部门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了解污染源、排放量、传输途径等相关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水污染监测可以用于评估污染治理的效果和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治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可以调整和改进治理策略,提高治理效果和水质改善的效率。
水污染监测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准确的监测数据分析水环境的特征和趋势,帮助相关部门制定综合的环境保护方案,从而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水污染监测的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的水体和污染类型,可能需要进行特定监测指标和方法的选择。
监测的事前准备工作包括制定监测目的、范围和频率及监测计划,主要包括监测地点、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监测时段等。考虑到经济因素和实际的可行性,确定监测站点和监测频率,准备必要的设备、仪器和人力资源,确保设备的精准度和准确性。同时要培训工作人员,使其熟悉所需的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室和野外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另外也要设计采样方案并培训相关人员,确保采样点的合理选择和样品的标识明确,并制定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样品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3]。
事中监管工作包括确定监测的目的、范围和频率并制定监测计划,具体是指监测地点、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监测时段等。根据监测目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方式和频率,并按照监测计划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采集水样。采样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区域水质的整体情况,并要注意避免受到污染,而且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采样操作,确保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水样,然后将采集到的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的分析。实验室分析通常包括测定水质指标,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重金属等,分析结果将提供水体的指标数值和污染物的浓度信息,并对实验室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浓度、平均值、变化趋势等[4]。另外,监测人员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和数据结果。
事后总结工件是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水质状况进行解读和评估,并将监测结果与相关水质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水体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从而能够准确评估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再将监测结果和评估结论整理成报告,报告中要清晰地表达监测数据、分析过程和结果解读,并将报告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环境管理机构、决策者、科研机构和公众等。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宣传和交流活动,将监测结果传播给广大公众,从而提高人们对水污染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度。
水污染监测单位管理者及全体职工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水污染监测的重要性,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监测操作规范和程序,确保监测工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应明确样品采样点位的选择标准和方法,并统一采样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规范采样时的操作步骤,遵循标准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另外,还要建立监测设备的标定和校准体系,包括质控样品的使用和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等,并设置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跟踪和监测质控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要开展质量管理评估和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收集、记录、存储、验证和传输等环节的规范和标准[5];建设统一的监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设立数据质量评估和审核流程,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建立数据比对和交叉验证机制,将监测数据与其他独立的数据源进行比对和验证。例如,与其他地区的监测数据进行比较,或者与远程传感器、卫星遥感数据等进行交叉验证,进一步增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规范监测程序包括确定样品采样点位选择的标准和方法,这可以根据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流域特征、监测目的等因素进行判断和决策。采样点位的选择要尽可能地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准确地反映水体污染状况;规范监测程序应明确采样方法,包括采样工具的选择、采样时间和频次、采样深度等,这些参数的准确选择与水体特征和监测目的紧密相关。采样方法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能够确保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规范监测程序还应明确样品处理和保存方法,且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被污染和损坏,如合理选择适当的酸碱度、温度等条件,防止样品发生化学或生物变化;保存样品时应选择合适的容器和保存条件,避免样品质量降低。规范监测程序应指定适用的分析方法,因为不同的水污染指标可能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分析方法等,分析方法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而且要准确、灵敏且可重复。同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监测程序应明确数据记录和报告要求,监测人员应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和观察结果,包括采样时间、地点、分析结果等。监测报告应包含详细和准确的监测数据,并按照规定格式正确填写,数据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可以提高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规范监测程序还应包含质量控制要求,其中包括质控样品的使用、校准仪器设备、参与质量评估和审核等,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6]。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其对水污染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并提供相关培训课程,包括监测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监测人员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包括水污染监测原理、方法和操作流程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样品采集、分析技术、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等方面。通过培训,使监测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监测原理和方法,并能够正确操作和处理监测样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明确采样点位的选择标准和方法,规范采样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确保采样操作的一致性。监测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通过专业培训、持续学习、实践经验、专业交流与合作以及持证上岗等方式,确保监测人员具备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和可靠地进行水污染监测工作。同时,还要不断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例如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在线监测仪器等,可以减少人为操作对样品处理的影响,从而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质控样品是用于验证监测方法准确性和监测仪器设备工作状态的样品。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在监测过程中引入质控样品,如校准样品、质量控制样品和参考样品等。监测人员可以通过与质控样品的比对和分析,评估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准确的仪器设备是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监测人员应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包括校准参数、仪器响应系数等,以确保其工作状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另外,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和审核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监测人员应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定期进行自我评估,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审核可以涵盖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方法、数据处理等。规范化的操作程序是保证质量控制的基础,所以应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方法和数据记录等各个环节的详细操作步骤,并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这将有助于降低人为操作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如果发现异常数据,应进行追踪和修正,异常数据可能是人为误操作、仪器故障或样品受污染等原因引起的,所以要及时追踪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排除异常数据的影响,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水污染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水体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评估治理效果、预警应急和增强公众意识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和手段。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开展对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完整性、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通过持续的水污染监测工作,建立预警系统和监测网络,可以迅速反应和采取紧急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和影响范围[7],保护水体和水资源的安全,从而实现有效的环境管理和保护,维护水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