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嵌体与纤维桩核冠在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12-21 09:56:36肖萍吴秀英
医疗装备 2023年22期
关键词:核冠高嵌体牙体

肖萍,吴秀英

将乐县总医院 (福建三明 353300)

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根尖周病、牙髓病患者的重要方法,可通过清理、成形、消毒灭菌、封闭等处理控制感染,减轻患牙周围炎症损伤,从而改善疾病症状。但对于伴有牙体缺损的患者,根管治疗后还需及时进行缺损修复,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功能[1-2]。同时,根管治疗后还需充分考虑残余牙体量及抗力大小、方向等多方面因素,以便选取适宜的修复方式,提高修复效果。纤维桩核冠修复为临床常用修复方式,具有生物相容性、物理性能均较好等特点,其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能够满足后牙修复需求[3-4]。但桩核冠预备过程存在牙齿量大的局限性,会进一步减少牙体组织。高嵌体是一种新型修复技术,能够覆盖牙颌面且可部分进入牙体内部,不仅对牙根损伤小,还可减少牙体预备量,利于保存牙体原本的抗折裂性能,恢复邻牙间良好关系[5-6]。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嵌体与纤维桩核冠在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我院收治的84例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29~65 岁,平均(45.69±4.12)岁;体质量指数18~28 kg/m2,平均(24.15±1.49)kg/m2;病程1~6 个月,平均(4.05±0.46)个月;缺牙部位:24 例前磨牙,18 例磨牙。试验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30~66 岁,平均(45.72±4.16)岁;体质量指数18~28 kg/m2,平均(24.19±1.52)kg/m2;病程1~6 个月,平均(4.09±0.48)个月;缺牙部位:23 例前磨牙,19 例磨牙。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口腔X 线片明确后牙牙体缺损,且经根管治疗后1 周以上;均为单牙缺损,牙周状况良好;认知正常;残余牙体可支持高嵌体与纤维桩核冠修复。排除标准:肝、肾衰竭;牙周炎活动期;伴有隐裂牙;咬合关系异常;存在重症糖尿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纤维桩核冠修复:去除根管内牙胶尖,保留适量足够根尖封闭即可,清洁根管内壁;取3M 纤维桩试桩后清洁备用,涂布自酸蚀酸蚀剂及粘结剂后,于根管内注入双固化树脂,纤维桩置入后光照20 s;按全瓷冠预备要求完成牙体预备,之后气枪干燥基牙,置排龈线后硅胶印模,并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对合模型,超硬石膏灌注后送制;临时冠制作后自然光下比色;去除临时冠后,试戴修复体,检查边缘密合、邻接关系等,以3M U200 粘结剂粘接光照,2 s 后去除多余粘结剂,涂布阻氧剂后光照20 s。

试验组予以高嵌体修复:以高嵌体原则预备牙体,然后用平台式对接边缘,去除髓腔内充填物及根管口内2 mm 根充物,并以树脂封闭根管口;髓壁倒凹以树脂修复,髓腔壁外展度15°~20°便于就位,然后硅胶制模,石膏灌注模型,完成修复体制备后试戴粘接,并调整咬合关系,涂布阻氧剂后光照20 s。

1.3 观察指标

(1)修复效果:修复后6 个月,由同一口腔科医师通过颜色匹配情况、边缘密合度、表面光滑度及修复体完整情况4 个方面评价。(2)咀嚼功能:修复前及修复后6 个月,比较两组咬合力(使用威思特YHL001 型咬合力测试仪测定)及咀嚼效率[予以患者2 g 花生咀嚼,咀嚼效率=(咀嚼前重量-残留固体重量)/咀嚼前重量×100%]。(3)牙周状况:修复前及修复后6 个月,比较两组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其中PD 用牙周探针测量,PLI、GI 以4 级评分法(0~3 分)评价,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4)生活质量:修复前及修复后6 个月,以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包括口腔生理功能(15 分)、行为影响(10 分)、心理功能(20 分)、疼痛与不适(15 分)4 个方面,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龋齿、牙周炎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

修复后6 个月,试验组颜色匹配情况、边缘密合度、表面光滑度及修复体完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

修复前,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 个月,试验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咬合力(kg) 咀嚼效率(%)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试验组 42 45.96±4.57 67.58±6.12 59.12±5.13 90.58±4.13对照组 42 46.25±4.62 61.54±5.83 59.89±5.07 84.14±5.37 χ2 0.289 4.631 0.692 6.161 P 0.773 0.000 0.491 0.000

2.3 两组牙周状况比较

修复前,两组PD、PLI、G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试验组PD、PLI、GI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牙周状况比较(±s)

表3 两组牙周状况比较(±s)

注:PD 为牙周袋深度,PLI 为菌斑指数,GI 为牙龈指数

组别 例数 PD(mm) PLI(分)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试验组 42 2.25±0.23 0.78±0.13 2.03±0.32 0.61±0.12对照组 42 2.29±0.25 1.02±0.16 2.06±0.34 0.74±0.14 χ2 0.763 7.545 0.416 4.569 P 0.448 0.000 0.678 0.000组别 例数 GI(分)修复前 修复后试验组 42 1.88±0.27 0.58±0.11对照组 42 1.92±0.31 0.71±0.13 χ2 0.631 4.947 P 0.530 0.000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修复前,两组GOHAI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 个月,试验组GOHAI 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口腔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试验组 42 10.41±1.46 5.18±1.04 14.22±1.51 8.05±1.13对照组 42 10.38±1.43 6.25±1.12 14.25±1.59 9.26±1.18 χ2 0.095 4.537 0.089 4.800 P 0.924 0.000 0.930 0.000组别 例数 行为影响 疼痛与不适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试验组 42 7.05±1.05 3.12±0.38 11.02±1.43 6.32±1.05对照组 42 6.94±1.02 4.23±0.44 11.11±1.45 7.57±1.06 χ2 0.487 12.373 0.286 5.430 P 0.628 0.000 0.775 0.000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1 例龋齿、1 例牙周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试验组出现1 例牙周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后牙具有研磨食物的作用,其咀嚼力可完成日常进食及对坚硬食物的粉碎。一旦受到龋齿、牙周炎等多种因素影响,后牙牙体硬组织脱矿、分解,牙冠完整性被破坏,外力作用可导致牙体缺损[6-7]。而后牙一旦发生牙体缺损,会影响牙周健康,降低咀嚼能力,使日常进食难以被充分嚼碎,影响后续营养吸收。目前,临床对于后牙缺损患者多先行根管治疗,以彻底消除患牙炎症反应,为后续缺损修复创造理想环境,以便保证修复效果,增强患牙功能,改善口腔健康。

纤维桩核冠修复为临床常见修复技术。相较于传统金属桩,纤维桩核冠具有耐腐蚀、美观性佳、拉伸强度高等优势,能够满足后牙缺损的修复需求,且纤维桩核的弹性模量接近牙本质,利于牙齿周围应力向牙根处传递,降低牙根折裂风险,可更好地保护牙体组织[8-9]。但桩核冠预备会进一步加重牙体组织丧失,且使用桩产生的粘接层会增加微渗漏风险,反而降低牙齿抗折性,影响远期咀嚼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修复后6 个月,试验组修复后颜色匹配情况、边缘密合度、表面光滑度及修复体完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D、PLI、GI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提示,高嵌体修复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效果更佳,可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牙周状况,提高修复后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分析原因为,高嵌体是一种更加符合当代微创理念的修复技术,修复过程中可将包围牙颌面的修复体嵌入牙体内部,加之预备过程中所需修复空间较桩核冠少,可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故修复后牙齿的抗折力更强,利于咀嚼功能恢复[10-12];同时,高嵌体修复主要集中在咬合面及缺损位置邻面,边缘线位于牙龈以上,可避免损伤牙龈组织,且高嵌体修复后不会出现缝隙,无食物残渣渗入、菌斑滋生风险,能更好地保护牙周健康;此外,高嵌体不仅可良好重建修复体与邻牙间关系,其经高度抛光后颜色与光滑度更佳,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综上所述,高嵌体修复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效果更佳,可加快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改善修复后生活质量,且对牙周健康影响小,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核冠高嵌体牙体
高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今日健康(2022年7期)2022-11-26 07:10:40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安徽医学(2018年3期)2018-04-19 06:28:10
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观察
用不同修复材料及粘接剂进行桩核冠修复效果的研究进展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后前磨牙3年的临床效果体会
纤维桩核冠修复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预成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