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琳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的修养要从学诗开始,行为规范从礼仪开始,而真正养成一种“仁”的完整人格,最后应该定于“乐”。也就是说通过审美教育,才能使修身、治学得以完成。孔子的这种美育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时至今日,新时代美育理念仍然承袭前人成果,不断发展,赋予学校美育工作新的内涵。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人文”“中华传统”等元素,小学音乐臻美教育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探索出一条美育新路径,将美育纳入学校顶层设计,打造学校大美育新格局。
一、形成臻美教育理念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强调了“人”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以及音乐体验在教育过程中的内在价值。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的观点中,新时代音乐美育思想从聚焦音乐本体美学特征转向培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以提升人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蔡元培先生曾在193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书》中对“美育”一词作出以下定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强调了情感体验在美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学生普及大众化的素质型音乐教育,“臻”在百科词义中的解释为抵达、到达,而“美”则是一种境界。关于“臻美”的定义,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是素养的“臻美”,体现在聚焦核心素养,组织课程内容,获得全面发展;其次是能力的“臻美”,指的是借助音乐学习,重视文化理解,人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后是过程的“臻美”,表现在人的卓越追求、广博学习、慎重思考,并踏实摸索。
从臻美教育的角度来看,音乐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具有唤醒人情感的作用,臻美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好,并能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由此看来,音乐美育的价值在于通过音乐体验激发人本身的自我观念的修正,而实现臻美教育理念有两个层面,一是学生能体验“音乐的情感”,二是学生会表达“音乐的情感”。学生在音樂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素养、能力和过程的反复探索,在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涵养,拥有美之理想、美之情操、美之品格和美之素养,进而获得全面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条件以及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进一步提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精髓,将深化美育思想融入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出“臻美与共”的教育理念,旨在打造新时代学校音乐美育教学特色品牌。
二、开展臻美教育的意义
美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臻美教育内涵作为课题研究形式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在小学音乐美育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实践过程,通过实践反促研究的调整和深入。新时代美育目标是“人”本身,同时重视素养、能力和过程的培育。新时代音乐美育之“臻美”,意味着不再拘泥于客观的审美规律,而是由人借助音乐活动的内在体验发掘蕴含于其中的文化、美学和思想内涵,探索美对人的意识、情操、心灵、想象力、创新力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意味着“美育”不再局限于主客体审美的单项模式,而是注重美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聚焦核心素养的提升,达到“育人”的美育目标。
在新时代音乐美育思想的影响下,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对艺术教育过程本身的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已然成为新时代音乐美育的重要方针。通过十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总结,音乐教育完成了从“审美”到“美育”的转变,既强调了“育人”的目标导向,又进一步印证了臻美教育有关围绕人文和传统文化发展方向与小学音乐课程设置情况,素养导向下美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即突出学生主体,真正落实“学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关注音乐到关注“人”的观念提升,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以音乐为媒介,从人文、传统文化基础知识逐渐展开,扩大课程范围,挖掘课程深度,满足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点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此外,新时代音乐美育中 “以美育人”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既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关注美育师资的建设。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同样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作出相应规定,要“提高艺术教师全面育人素养,提升教研能力和研究水平”,臻美教育与这一理念不谋而合。以《意见》为例,文件在加强学生美育师资建设方面强调了美育师资建设的重要性,要求“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参与至关重要,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和美育师资建设的各项新规定,进一步说明了新时代美育思想完成了从主客体审美到注重美育过程和美育主体的大跨越,印证了教育目标在于“人”的本质转变。
三、实施臻美教育研究
新时代美育思想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突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美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臻美教育倡导注重素养、能力、过程的“人文、传统文化”教育,提倡面向人人、大格局观、知行合一理念,学生在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领悟音乐内涵、理解音乐文化、发展音乐素养。
(一)实施面向人人的美育
基础教育的音乐课堂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以及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为根本目的,而不是以培养少数音乐特长生为目的。因此,在新时代小学音乐美育中,一方面要思考如何让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更吸引学生,让他们乐于参与,放松心情,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他们的感受与表达能力,享受音乐实践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音乐学习和音乐体验真正发生。福建闽都文化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为此,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将闽都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外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唤醒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气节,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二)建立音乐大格局理念
新时代音乐美育思想强调树立多学科融合、注重人文素养培育的教学观念和政策方针导向。《意见》提出“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这意味着将美育嵌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科融合教育理念。同时,在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程设计部分除了“欣赏”“表现”“创作”等音乐知识学习与实践内容之外,还特别加入了“联系/融合”模块。“联系/融合”模块尤其对“音乐与其他学科”“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三项学习内容加以明确,突出了音乐美育聚焦审美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目标。为此,臻美教育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一,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将欣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相关文化等内容充分结合起来。1-2年级设置的唱游课程就融入了歌唱、舞蹈、声势、律动、即兴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及活动内容,并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开展。
第二,将音乐与包括舞蹈、美术、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第三,将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等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融合其他学科,开发校本课程,将音乐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所包含的艺术性联系起来,形成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人文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建立大格局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更要为社会培育讲文明、守公德的公民,对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起到相互渗透、融合、迁移的作用。
(三)“知行合一”的美育实践活动
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强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坚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学好艺术的潜能。“知行合一”作为实践哲学,强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因此,学校应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音樂实践活动,在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调动学生音乐活动参与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多元音乐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有效落实美育。具体实践活动可以从课内外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组织开展课内美育实践活动,丰富课堂音乐形式和内容。课堂是音乐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发展音乐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关键路径。所以,要想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美育价值,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音乐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蕴含的文化情感等内容,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达斡尔族”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服饰饮食等内容,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涉及的北方民族文化的了解,促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所展现的北方民歌豪放的特点,理解作品内涵情感,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文化自信。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自己对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为基础,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音乐创编舞蹈,并随着音乐节奏大胆地舞动起来,从而打破传统静态的音乐教学模式,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载歌载舞的方式,让音乐课堂更丰富、更有活力,同时为学生深刻体会音乐的魅力创造条件,实现对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的培养。
第二,组织课外美育实践活动。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为了达到更好的美育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加强对课外美育实践活动的重视,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更好地发展音乐素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美育特色社团展示、中队特色晨会展示、校园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社区公益展演等课外实践活动。
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课外美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学校特别邀请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瑛老师担任闽剧社的艺术顾问,排演的闽剧《荔枝换绛桃》《双骄公主》剧目先后搬上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频道《宝贝亮相》栏目,刘一诺、冯思彤两位闽剧娃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学校弦乐团成立以来吸引了大批热爱音乐的学生,每一次排练,从齐奏、重奏、合奏及室内乐训练中,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音乐文化活动为载体,为弦乐团的学生提供成长互助和交流展示的平台,不断提升团员的艺术素养和演奏水平,陶冶其艺术情操、敬畏艺术的真、善、美;学校舞蹈社汇聚了一群活力四射、会多种舞蹈类型的学生舞者,他们定期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排练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舞蹈《传学》在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崭露头角,荣获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的好成绩。上述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美育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为今后美育实践活动的深化提供了可持续推进的动力,今后教学中教师要继续探索多元的美育实践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臻美教育主张的素养培养过程与当今“以美育人”“核心素养培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等音乐美育思想交相辉映。在新时代语境下,音乐美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兼收并蓄、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臻美教育视角对新时代美育理念做出回应,是对新时代美育理念的理性探索与尝试。教师立足于我国音乐美育改革国情,基于“臻美与共”的小学音乐教学理念,在整合育人资源、创新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用艺术教育促进德育实效,将美育置于更大格局的学校整体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走出了一条小学音乐臻美教育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