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璐
面对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伟大战略主张,并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助力教育改革深度发展,赋能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作为一项有力且新颖的措施,热度居高不下,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为一线教师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我国劳动人民精神的寄托和民间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与场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及情感息息相关,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前民族文化复兴的宏观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和文化内涵得到更多关注,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民族文化自信,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寻找更多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为例,深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教育价值,为优秀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更多力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遗自从被提出来以后,热度居高不下,对非遗内涵的讨论也没有停止,促进了其实践的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遗是被各社区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非常丰富,种类繁多,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展现。在联合国定义的基础上,我国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及开发和保护的需要,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对非遗的定义也做了详细解释,即“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资源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六大类,涉及口头文学、传统美术、音乐、技艺等各种样态。这些法律内容的不断完善与丰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更多保障,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集合,展现了人类历史及文明的进程,类型众多,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和文化内涵,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具体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多样性。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众多,涉及口头文学、说唱、技艺以及各种各样的内容,且不同的地区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不同,因此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表现在多个层面,从内容、形式到技艺和传承模式都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非遗的特点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尤其是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由此催生出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即使同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也会有不同的艺术样态,如南方的剪纸秀美、北方的剪纸浑厚体现的就是这一特点。另外,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信仰及文化习俗,也是民族性的代表。第三,直观性。相较于其他文化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有直观性,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表演或操作可观、可听,因此为非遗进入历史教学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可以将剪纸或泥陶等非遗艺人邀请到历史课堂,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非遗创作过程,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初中历史教学
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学科有着内在关联,非遗的形成与传承需要悠久的历史积淀,其本身包含丰富的历史元素,甚至带来众多历史影响,由此为两者的融合教学带来更多契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关系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初中历史教学有着密切关联,尤其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非遗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了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时空跨度一致,非遗内容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内在契合性,同时在初中历史课堂进行非遗应用可以更好地传承非遗项目,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初中历史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初中歷史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囊括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只要是与历史相关的,促进历史进程或发展重要的人、事、改革以及其他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如科技、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丰富现有的内容,发挥重要的教学作用,让学生认识到非遗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初中历史教学存在时空跨度的契合。从广义上来看,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所有总和;从狭义上来看,历史是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进程,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以及与历史相关的所有物品及遗迹等内容。但是不论从哪个层面来看,时空跨度大是历史的基本属性,贯通古今中外,与新课标中培养的“时空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非遗也是人类漫长进程中的智慧结晶与实践创造,是由古至今很长时间的传承,换言之,非遗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和文化。非遗的发展时空向度与历史教学中的时空跨度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呈现出一致性,具有内在的时空跨度契合。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存在相关性。如前文所述,初中历史教材中教学资源丰富,非遗作为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形式,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大量存在,在内容的呈现与编排上既有专题式的集中展示,也有散点式的知识呈现,如我们熟悉的书法、美术、篆刻、戏曲、雕塑、科技等,都有很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展现,这些内容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存在一致性,具有密切关联。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呈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初中历史教学有着紧密关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将非遗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有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历史核心素养由五大核心素养构成,相互影响并依存,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浓厚的历史核心素养内容,通过非遗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学生可以知晓中国文明的灿烂与繁荣,提升文化自信。例如,将非遗置于特定的时空及背景下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素养;将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非遗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灿烂与丰富,树立对祖国文化强烈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同时意识到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第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人们用历史的观点或方法论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知古鉴今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前进的方向。非遗的表现形态众多,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传说、说唱、歌谣等形式,借助物质这一载体展现背后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非遗的这一特性对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困难,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鲜活的例子来展现非遗传承与物质载体之间的关系,如以剪纸这一非遗来看,学生通过剪刀与纸张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学内容繁杂、时空跨度大、知识点散乱,传统“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会让课堂氛围枯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以实践为主,因此将非遗引入初中历史教学,可以盘活初中历史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请到教学现场,展示非遗事项,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实现课堂内外教学资源的融通与互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意義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很多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非遗进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基于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案例借鉴,笔者以部编版初中教材中的“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一课为例,就非遗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践,为一线教师构建更多案例,启发教学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做了详细阐述,其中关于“造纸术的发明”这一内容需要学生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课文中对蔡伦改进造纸术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此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技术与流程,进而感受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传统造纸术在我国是一门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了解纸张的创造过程感受中国非遗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体会古代匠人的智慧与艰辛,塑造正确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过程展示
1.新课导入。
以“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例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内容,对造纸术有一个大体了解,为接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做好铺垫。
2.非遗进课堂。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将教学视线转移到当下,将“仁化土法造纸”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教学课堂,实现非遗融合教学。
首先,笔者对“土法造纸”这一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了简单概括:仁化土纸历史悠久,在清乾隆时期技艺成熟,主要材料是当地的“竹子”(也有人叫笋),经过备料、取料、造纸等22道工序,利用独特的技能,全部过程人工操作,凭借匠人的经验来完成,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
其次,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网上搜集而来的有关“土法造纸”的短视频,将这种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手艺转换为视频内容,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利用这种方式,学生沉浸在视频的世界中,对“土法造纸”工艺及技巧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设计意图:非遗讲解导入,加上多媒体视频赋能,将古老的非遗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我国造纸这项非遗的独特魅力,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实物演绎。
当学生沉浸在土法造纸情境中的时候,笔者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土法造纸”的原材料和完成品,在学生期待和惊奇的眼神中进入“实物演绎”环节。“仁化土法造纸”以竹子为原材料,利用古老的技艺进行制作,纸张质地细腻、柔软,尤其便于书画,墨迹不易褪,且不容易被虫蛀,保存时间较长,是当前质量最高的纸张之一。这么好的纸张,材料却如此常见易得,更加凸显出该制作工艺的伟大。笔者边讲解边将手中的原材料和成品发放给学生,让他们真实地去触摸这些珍贵的纸张,感受纸张的来之不易。学生感到十分神奇,一段竹子变成了洁白干净的纸张,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文明的魅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4.合作探究。
在真实情境中,学生被非遗的魅力所感染,笔者趁热打铁抛出本课的核心问题“造纸术如何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优秀的代表总结发言,最终由教师进行评价,得出问题的答案。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非遗资源丰厚且具有独特美学意蕴和文化内涵,可以丰富现有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会自觉承担起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任,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寻找到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