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心理需求,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

2023-12-21 02:10:59霍锦英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归属感自主性心理

霍锦英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要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自主性是指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自主性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心理倾向。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必要前提。

一、满足学生归属感的需求

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否被接纳和尊重,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师信任学生提升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如果教师能信任和支持学生,学生将更加确信自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潜能。教师不是要教学生知识和怎样学,而是要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引导并信任学生能够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产生归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例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时,教师为整个单元的教学设定了“打造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学习任务大情境,并且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全班学生开展了资料查阅、制作老物件、介绍老物件、招募纪念馆讲解员、撰写《强国有我》演讲稿、设计书法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指导、引领、点拨外,大胆放手,以高度信任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高度信任下,学生感受到极强的归属感,产生了强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效果大增。

(二)学生合作学习提升归属感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样能够让学生感到被尊重、被接纳,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师在单元教学一开始就要求每个小组商讨分工完成学习目标,如查找资料、角色分配、道具准备、排练审核等,整个学习与准备过程,都要有计划地进行。这种合作型学习结构,让学生在班集体里、在小组中,都找到了自我的位置与责任,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产生了极强的归属感,最终表现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被极大激发。

二、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求

心理学表明,求知欲是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未知信息之间有差距,就会形成尽快消除这种不平衡的需要,从而产生采取适当措施来恢复平衡的愿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运用恰当方法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

(一)创设任务情境满足求知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满足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一课时,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对同学们说:“中国美食厅要招募中国美食志愿讲解员,要求他们能向参观者清楚地讲解9种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学习任务一出,学生们马上窃窃私语:“怎样讲清楚呢?如何做讲解员呢……”从心理上产生了求知欲的心理需求。整堂课,教师通过两个具体任务——“了解烹饪方法”“讲解烹饪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对表示烹饪方法的9个汉字的音形义进一步理解,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在全班进行讲解。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教师精准的指导点拨下,完成了“争当中国美食志愿讲解员”的具体任务,求知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学生的自主性极高。

(二)信息辅助教学满足求知欲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语文学习变得新颖、有趣,更符合小学生的形象化认识水平,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一课时,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发现学生对于“烧”和“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两个视频资料,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学生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了这两种烹饪方法,求知欲得到了满足。

三、满足学生成就感的需求

心理学指出,成就感是指成功后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成就感的满足可以让人达到一种高层次的“觉醒”,建立自信心,提高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一)增加成功體验满足成就感

增加学生成功体验,会大大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产生,促使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心理需求。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包括提问、练习、讨论等分层设计,这样可以帮助不同学生增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确定的重点学习目标是“生动地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在进行分层教学的问题设计。

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提出了:“谁能结合注释来讲一讲课文的大意呢?”“这回咱们挑战把这个故事不但讲完整,还要讲生动。”“现在谁来试一试把第一句生动地讲一讲?”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设计了:“谁听清楚了这位同学‘问之‘取之是怎么解释的?”“谁来说一说讲故事和讲大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现在谁来试一试把第二句生动地讲一讲?”面向学困生,教师设计了这些问题:“谁来读一下课题,并说说课题的意思?”“谁来读一读课文呢?”“问他的人可能会是谁?”

因为教师心中想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策略,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成就感的满足,学习主动性自然提升。

(二)准确设定目标满足成就感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要与学生原认知结构有一定的距离,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并应以恰当的方式告知学生。

例如:在进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清楚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就接触了“详细复述”,所以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以及本课的课后题等,确定了“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的重点学习目标。并且在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读课题猜意思之后,就直接告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我们要理解文章的意思,还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大家有信心讲好吗?”大家自信回答:“有——”

实践证明,精准的学习目标具有导教、导学、导测评的功能,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利用动机迁移满足成就感

据心理学家研究,学习主动性在某种条件下会发生迁移。如果学生暂时对学习的内容缺乏主动性,只要他们对其他事物有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将其迁移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从而满足学生成就感的需要。

例如:有些学生擅长电脑,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电脑查阅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字词含义……慢慢把其在电脑上的兴趣迁移到学习语文上来。还比如:有学生擅长体育,教师就可以请他设计班级体育比赛、课间活动,而且要求他必须把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向大家讲明白,必要时还要把规则写清楚。这样一来,这位体育爱好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成就感得到了满足,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就自然增强了。

总之,自主性学习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归属感、求知欲、成就感等心理需求来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侯金鹤)

猜你喜欢
归属感自主性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价值感与归属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7:48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海峡姐妹(2019年5期)2019-06-18 10:40:34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