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娟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已然深入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而言,精细化管理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与思想观念正在初步形成,他们在班级生活中的表现与体验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精细化管理主张从细节入手、由小处抓起,取得精益求精的管理效果,与小学阶段学生的需求、发展情况相匹配。本文将以“小学阶段班级精细化管理”为主题,详细论述其意义与具体的实践路径,以期解决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其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发展。
一、小学阶段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班级中的构建,充分展现了“为了质量而管理”的理念,解决了传统班级管理中低效果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中,部分班主任认为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能力弱,而在班级工作中“大包大揽”,导致班级中的种种事务并无具体的责任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缺乏责任意识,既不会因为班级取得的成绩而激动,又不会因为班级退步受到批评而气馁,导致班级生活“形散神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班级的长远发展。而精细化管理模式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问题,大力推行“责任落实到人”的班级管理机制,确保班级生活无小事,事事有人负责,处处有人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需要为班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看似班级事务繁杂、管理者众多,但依然“形散神不散”,让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渐渐形成了良好的责任意识,领悟到班集体荣誉与个人荣誉紧紧相连,为班级的进步共同助力,为班级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部分班主任虽然班级整体规划与管理制度制定得简洁明了,但是仍忽略了班级事务中的诸多细节,导致一些潜在问题。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引导教师,不仅要在大处着眼,而且要关注班级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针对不同的方面对症下药,集中最好的班级管理资源,运用具有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往往过度强调班级纪律,而忽略了班风班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注重班级管理的大方向,而且强调树立弘扬班级文化,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软实力。精细化管理还能够带领教师与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及时发现并解决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完善小学班级管理体系。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融合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便可以健康顺畅地运行。
二、小学阶段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建立成长档案,记录点滴进步
想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应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只有当教师愿意并且主动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时,才能够根据班级整体学生的特点作出统筹规划,及时发现解决同类型学生在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班级生活中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挥、缺点得到弥补。
在学生的成长档案中,应该含有以下这些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成绩单、奖罚栏等。教师应当以一学期作为一个阶段,如实且详细地记录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种种表现。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看似是一件小事,却能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这些成长档案可以帮助各学科的任课老师及时了解到班级整体的情况,对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其次,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档案在学期末作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评价,让每一个学生的努力与进步都不被忽视,同时可以及时调整班级事务的具体负责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发光发热。最后,成长档案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在班级工作中越做越好,推动个人成长不断提升。
(二)优化管理制度,弘扬班级文化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硬管理”要抓,“软管理”也不能落下。“硬管理”通常是指在班级管理中的规章制度,而“软管理”则指的是班级生活中无形但不可分割的服务。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教师建立起软硬兼施的班级管理体系,只有这样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够发挥真正的效果,班級整体也能够取得不断的进步。
班主任应当建立起优秀的班委会,并且与学生一起制定科学化、细致化的班级规章制度,有了学生的参与,班规的制定会更加人性化,得到学生更多的理解,执行起来也会更加顺利。这其中,班主任在构建班委会时,要通过民主选择的方式进行选拔,并且充分考虑各科任课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最终确保每一位班干部都能够实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不仅如此,在选择完班干部后,教师要明确每一位班干部的职责,避免出现“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情况。班主任可以让班干部做好领头羊,将手中的任务细分,让任务落实到个人身上,并且足够明确。例如:学习委员要负责收作业的工作,学习委员可以把这一工作分配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再分配给各小组组长。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委员的负担减轻了,班级工作完成的效率也能得到切实提高。
在“软管理”方面,班主任应当注重班级良好风貌与文化的构建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共同创建班级的文化活动,例如:和学生们一起制作黑板报、文化墙等。班主任也要加强对班级之中学生的沟通与关心,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与负面情绪,让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丰富管理手段,给予正确引导
在小学班级的传统管理体系中,很多班主任都因为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而习惯于采用批评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当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犯错误时,不少班主任都会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处理,不仅伤害了学生的情感,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应该丰富管理手段,用鼓励代替批评,引导学生改正不良行为,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促进学生个人的进步与班级整体的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存在不好的行为,如在课桌、白墙上进行绘画、涂鸦、写字等。学生的这些行为虽然绝大多数都是无心的,但破坏了班级公物和卫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运用到正确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喜欢在课桌、墙壁上写字的学生在白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话,制作能够放在桌子上的“座右铭”,并且展开评比,选出优秀的“课桌文化”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已然成为了当前班级管理的大趋势。作为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学生责任意识、优化班级工作效率以及推动学生综合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建立成长档案、优化管理制度以及丰富管理手段的策略,让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