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概念”: 实质特征与地位作用

2023-12-21 12:06杨保军
编辑之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闻学理论体系建构

【摘要】“标识概念”,就是一套概念体系中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实质是指能够反映和呈现一套概念体系突出个性特征的中心概念。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和呈现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观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理论体系、新闻知识体系个性特征的概念才能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性概念。“标识概念”的总体特征是标识性,具体表现为概念的根基性、定位性、稳定性和历史性等特性。只有通过“标识概念”及其相应的概念体系,才能构建起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标识概念”的创新是思想创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标识概念”的创造与提炼是这一系列创新的集中表现,更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和基础。

【关键词】当代中国新闻学 标识概念 实质特征 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3)12-020-08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3.12.003

在概念论视野中,知识体系在形式上是由概念体系构建的。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拥有自主的概念体系,必须拥有一定数量自主的标识性概念以及由标识性概念构成的标识性概念体系(可以简称为“标识概念”和“标识概念体系”)。甚至可以说,自主知识体系主要是由自主“标识概念”建构的,且是由自主“标识概念”显示自主知识体系特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1]因而,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工作、关键环节,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概念体系,特别是概念体系中的“标识概念(体系)”。只有通过能够反映和体现当代中国新闻实际、中国新闻经验、中国新闻观念的概念体系,才有可能形成自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因而,自主的新闻学概念体系构建,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新闻理论体系乃至整个新闻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诚如有学者所说:“打造标识性概念体系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建设的重中之重,甚至是关乎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建构能否破局的关键之举。”[2]需要预先指出的是,我们关于“标识概念”的讨论,是在自主知识体系框架意义上的讨论,主要属于概念(体系)建构方法论意义的讨论,即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理解“标识概念”的实质含义、地位作用,“标识概念”的来源与形式,确立或认定“标识概念”的根据或标准是什么,当代中国新闻学(以新闻理论为核心)的“标识概念”体系是如何构成的等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回答需要通过系列研究来分析阐释,本文先考察当代中国新闻学标识概念的实质特征与地位作用问题,对其他问题的分析讨论,笔者将通过系列研究逐步展开。①

一、“标识概念”的一般含义

一般是个别的方法。[3]探讨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标识概念”问题,逻辑上需预先探讨一般概念或普遍概念体系的构建问题,对此笔者已做过专文论述。[4]同样,要探究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标识概念”问题,逻辑上需要先理解“标识概念”的一般含义。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内在规定性的一种思维形式、符号形式,“概念是最低层次的‘语法”,[5]是构建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砖石”或“细胞”。“真正的科学‘运动是通过修正基本概念的方式发生的”,[6](11)“只有通过概念的阐明和重建,才能构造理论”。[7]

在一套概念体系中,可以根据不同概念在整体概念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将概念分成不同的类型。“标识概念”正是在如此逻辑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将不同概念加以区分、类型化的概念。也就是说,“标识概念”本身是一个用来考察、分析、研究概念关系的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概念研究视野和方法,目的在于让人们对一个概念体系中不同概念的实质含义、地位作用、功能特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需要特别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之所以特别强调总结概括或提出创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新闻学在内)的“标识概念”,就是要通过“标识概念”显示中国特色,突出中国观念、中国理论的风格与气派。进一步说,是因为在过往一段时期内,我们对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至少是我们一度缺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高度自觉性,以致不少人自觉不自觉地甘愿成为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跟班”“学徒”,缺乏反思地将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成果看作普遍真理。用源于西方历史传统、现实现象的理论体系解释中国现象,多少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用西方的现代化知识体系“套裁”中国事实也不恰当,既无法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贡献和伟大成就,②更难以有效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如今,黨和国家把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要求知识界、学术界必须把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成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主体中的主导队伍。[8]要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首先就要建构自主的概念体系,而一套概念体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相关的概念体系,最重要的就是拥有自身标识性的概念。因而,创制标识性概念对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和价值。这一基本逻辑适用于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概念体系建构问题。

“标识概念”,顾名思义,就是一套概念体系或概念系统中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具体来说,“标识概念”实质是指能够反映和呈现概念体系或概念系统突出个性特征的概念,能够反映和呈现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之灵魂的概念,能够显示甚至代表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论体系、一种知识体系的概念。通俗地说,那些人们一看到它就能知道它所代表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概念就是“标识概念”。显然,“标识概念”是相对非标识性概念或普通概念、一般概念而言的。标识与非标识的类型划分,目的在于说明概念体系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更好理解概念体系的构成方式及功能作用。

在客观世界中,从原则上说,每一事物之所以能够表明是其自身,是相对自主独立的存在,必然具有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或个性特征。从普遍的现象上看,事物的个性特征大多都有外在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外在的特殊表现形式便成为一个事物成为自身的一种标识,成为可识别的标记。因而,如果人们能够将事物的个性特征用特定的语词、概念反映呈现出来,这样的概念也就成为该事物的“标识概念”。可见,“标识概念”的根基在于其能够反映和呈现客观对象的根本个性特征。按照这样的逻辑,只有那些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个性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个性特征的概念,那些能够反映和呈现中国观念、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个性特征的概念,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标识性概念。对于当代中国新闻学来说,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和呈现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观念个性特征、中国新闻知识、中国新闻理论个性特征的概念才能成为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性概念。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进一步说,理解“标识概念”的前提是明白“标识概念”本身的基本含义。标识与标志基本同义,用以表明事物特征、识别事物的记号、标签或符号等。标识的关键意义在于显现或识别,在于个性特征的明确显示。识别性是标识性的实质所在。有了可识别的记号、标签、符号等,事物才有可能被标识或标志出来。可见,标识性或识别性、区别性是“标识概念”的总体性特征。

从逻辑上说,由于概念通常是通过语词形式、符号形式表示的,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语词形式、符号形式。因而,一个概念能够成为标识性概念的外在标志,就是它有自身不同于其他概念的概念词语形式、符号形式,或者说拥有自身独立的语词形式。但在这一意义上,所有概念都可以看作有标识性的概念,或者说都具有自我的标识性,因为所有相对独立的概念都有自身的概念语词形式或符号形式。因而,尽管标识的外在性是识别不同概念的基本依据,但它并不是标识性概念最本质的特征。显然,仅仅通过概念的外在形式是难以真正区别标识性概念与非标识性概念的。这意味着,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标识概念”的实质,还需要对其主要特征做进一步分析。

二、“标识概念”的主要特征

如上所说,“标识概念”是能够反映和显示客观对象个性特征的概念,是能够反映和显现主体创造的思想、观念、理论、学说、知识个性特征的概念。但这只是总体性的判断,还比较抽象、空洞,可以进一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标识概念”标识性的实质含义或具体特征。

其一,对于同一概念体系或概念系统来说,所谓“标识概念”,是指与概念体系中的其他概念相比,它或它们①是决定一个概念体系之所以成为自身的关键概念或中心概念,是确定概念体系性质的概念,有着明晰显著的核心地位。比如,在当代中国新闻学概念体系中,如果没有党性(党媒)、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宣传、新闻舆论、舆论引导、媒体融合、正面(宣传、报道)为主、舆论监督、整体真实、新闻规律等标识性概念,就難以构建起中国特色新闻学的自主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②可以说,整个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概念体系其实就是围绕这些“标识概念”构建而成的。

可见,“标识概念”的实质意味是:没有标识性概念,一个概念体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概念体系;没有标识性概念,一个概念体系就没有了灵魂,是松散的、无内在统一性的存在。因而,不像其他一般概念,“标识概念”是一个概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概念,是标帜性或旗帜性的概念。只有具备了标识性概念,一个概念体系才有建构自身的真正基础或基点。“标识概念”的标识性,实质上就是其在一个概念体系中的中心性、根基性或奠基性。

其二,每一学科都有自身的基本概念体系。对于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而言,拥有不同的概念体系,代表拥有不同的“标识概念”。③

对于不同概念体系来说,特别是针对同一学术领域、学科领域的不同概念体系来说,①所谓标识性概念,就是能够将不同概念体系从根本上明确区分开来的那些概念。换个说法,针对同一学术领域、学科领域的不同概念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不同的概念体系,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拥有不同的标识性概念。正是因为拥有不同的“标识概念”,在不同概念体系之间,即使它们在形式上拥有一些共同的一般概念或非标识性概念,它们仍然是不同的概念体系,或者更直接地说,它们才能构建起不同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

在新闻学科领域,我们可以看到,既存在着不同属性的新闻理论,如西方专业新闻主义理论或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等;也存在着众多不同价值取向的新闻理论,如兴盛一时的公共新闻理论、公民新闻理论、建设性新闻理论等。所有这些新闻观念、新闻理论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概念体系。在这些不同的概念体系中,它们可能拥有很多(或不少)概念形式相同的概念,甚至是概念含义解释基本相同的概念,如新闻事实、新闻、新闻价值、新闻真实、客观、及时、公开、透明、对话等。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的新闻理论拥有不同的“标识概念”,使其从本质上成为不同概念体系、不同价值取向的知识体系。比如,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标识概念”就是新闻自由、新闻独立、第四权力、社会公器、新闻民主、客观理念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标识概念”就是党媒、耳目喉舌、党性、人民性、新闻舆论、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等,而公共新闻理论的“标识概念”就是公共新闻,公民新闻理论的“标识概念”就是公民新闻,建设性新闻理论的“标识概念”就是建设新闻。

由此可见,“标识概念”的标识性,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其能够对一套概念体系做出定位和定性,即一套概念体系正是通过“标识概念”来表征和显现自身的特点与性质的,也正是通过“标识概念”来表明和呈现自身价值意义与取向的,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做出定位和定性。

其三,与一般概念相比,“标识概念”更具稳定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演进、发展都有其历史传承性、连续性,有自身的学脉和人脉,在概念论视野中,则拥有一些稳定的学科“标识概念”。比如,就新闻理论领域而言,现代新闻学诞生以来逐步形成的一些基本概念——事实、新闻事实、新闻、新闻价值、新闻真实、客观、及时、公开、新闻事业、媒体、媒介、传播者、收受者(受众)、新闻道德、新闻自由等,实际上是相对稳定的,这些基本概念以有机联系的方式构建了新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也维护和保持了新闻学科的基本历史面貌。也就是说,正是这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概念,作为构筑知识大厦的砖石,使新闻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塑造了传统新闻学科自身稳定的基本面貌。假如这些基本概念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那就很可能意味着新闻学的传统面貌也要发生变化了。

就“标识概念”而言,由于它是一个概念体系的中心概念、根基性概念,一方面说明创造、提出一个标识性概念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则说明这样的概念一经创造或提出,一旦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和接受,就有较强的稳定性,就会超越概念创造者甚至是超越一定的时代性而存在和延续,诚如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所言,“概念的寿命远高于大脑的寿命”。[9]

对于当代中国新闻学来说,其根本上属于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学、社会主义性质的新闻学、无产阶级性质的新闻学、人民性质的新闻学,[10]因而其“標识概念”更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人们看到,党性、人民性、耳目喉舌、新闻宣传、正面为主、新闻舆论、舆论引导等标识性概念,尽管在历史演变进程中有所变化,但其基本概念形式、根本内涵是稳定的。正是这些“标识概念”的长期稳定性,以基础砖石的方式保证了当代中国新闻学基本理论性质和知识性质、基本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稳定性。

其四,在具备更强稳定性的同时,“标识概念”也像一般概念一样,具有变动性或历史性。标识性概念有其形成、存在的历史条件。彼一时代的标识性概念在此一时代可能不再是标识性概念。客观对象的变化、认识视野的开拓,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变革、时代发展的转向,都有可能使曾经的标识性概念转化为新的概念形式,或转化为一般的概念,甚至成为仅仅以历史面目留存的概念。

从人类社会到具体国家社会的发展,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词、关键词,都有自身的时代观念标识、概念标识(观念标识也要通过概念的形式表征)。①邓小平曾经说过:“后来者可以居上。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11]毛泽东也曾说过:“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12]新的话语方式必然要通过新的概念方式实现;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必然会有新的说法、新的关键词、新的“标识概念”。

学术领域同样如此。学科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传承性,但也有时代性、阶段性甚至是断裂性,每一历史时代、历史阶段都有自身的主题和特点,表现为学术研究重点问题、重点领域甚至是整个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为主要研究范式的转向、转换,甚至是一个领域、一个学科整体的转型,而所有转向、转换和转型都会以“标识概念”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新闻传播学界,在媒介技术视野中,几乎高度统一地将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史划分为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广电时代、数字时代、智能时代,这些概念形式也随之成为标识不同时代的标识性概念。又如,针对中国新闻学本身的历史演进,新闻学界主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结构性变化,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新闻学划分为报学时代,及由报学(印刷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共同构成的传统新闻学时代,以及刚刚开启的数字新闻学或融合新闻学时代,[13]报学、传统新闻学、数字新闻学等,实际上已成为不同时代新闻学性质的标识性概念。

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身的一些具体“标识概念”而言,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历史性的变化。一些标识性概念的变化比较明显,不仅是概念形式的更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有实际的变化。比如,党报概念转化成了党媒概念,②新闻宣传概念转化成了新闻舆论概念,③宣传、鼓动、组织等概念转化成了更为突出的舆论引导概念。④如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标识概念”的历史传承关系及其稳定性,也能看出其历史变化。需特别指出的是,每一时代都会创造、提出各自时代性的全新概念,比如,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新闻事业,就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标识概念”,党媒、媒体融合、全媒体、新闻舆论等就是典型代表,它们也已成为呈现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事业标识性的理论概念。⑤对于数字时代、智能时代新闻领域的整体变革来说,正在也必将产生一套新的系列化的以数字新闻、智能新闻、人机新闻、融合新闻等为标识的概念体系,以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新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标识概念”的总体特征是标识性,具体表现为概念的根基性、定位性、稳定性和历史性等特性。

三、“标识概念”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在普遍意义上,所有概念都是思维的基本形式、知识生产的基础材料,是建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砖瓦基石、细胞单元。从人类知识生产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生产的经验上看,构筑一种理论体系、知识体系,需要相应的概念体系。一套概念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概念构成的,对作为体系要素或单元存在的所有概念来说,原则上都是不可或缺的。⑥这意味着,在一套概念体系或一个概念系统中,每一个概念都有自身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与一般概念或普通概念相比,“标识概念”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呢?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

1. “标识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们在上文考察分析“标识概念”的实质含义与特征时已指出,“标识概念”之所以是“标识概念”,最关键的就在于它是一个概念体系的中心概念、灵魂概念,是确立一个概念体系的根基性概念,这是其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一,在一个概念体系中,“标识概念”是统领、组织其他概念的概念,其他概念都是围绕着“标识概念”旋转的,是以“标识概念”为中心来结构概念体系或概念网络系统的。从原则上说,“标识概念”是其他一般概念的逻辑出发点,其他概念都是“标识概念”的衍生、派生、延伸表现,都是对“标识概念”的细化和进一步解释。因而,标识性概念是一个概念体系的根基性概念。由此可以进一步说,那些离“标识概念”越近的概念越是比较重要的概念,而那些离“标识概念”相对较远的概念则是相对次要的概念。“标识概念”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体系的生成、建构、完善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领域、知识领域知识体系建构的扩展过程。

其二,“标识概念”以自身特有的概念形式(语词形式或符号形式)特别是概念内涵,将自身与其他一般概念区别开来。更重要的是,与其他概念体系区别开来,显示了“标识概念”的区隔作用,与此同时,也对一个概念体系的自主性、独立性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作用。这就是说,在标识性概念视野中,一套概念体系成为自身,是因为它拥有自身的“标识概念”,而一套概念体系不同于其他概念体系,是因为它拥有不同于其他概念体系的“标识概念”。因而,确立一套概念体系、概念范式的逻辑前提是确立一个或几个标识性的概念。“标识概念”的改变,必然导致概念体系或概念范式的改变,“真正的科学‘运动是通过修正基本概念的方式发生的”。[6](11)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会说,创造理论就是创造概念,创造知识体系就是创造概念体系。那些能够提出原创理论的人,就是能够提出原创概念的人,能够创造标识性概念的人。

2. “标识概念”在知识生产、理论建构、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标识概念”作为概念体系中的概念,自然具有一般概念的功能作用,但其作为概念体系中的中心概念、关键概念、根基性概念,决定了它是知识生产、理论创建、知识体系构建基础中的基础、基石中的基石,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

首先,对于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来说,“标识概念”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定位、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其最为突出和重要的作用。“标识概念”是建构理论体系、知識体系的根基。根基定位在什么地方,根基用什么样性质的材料制作,初步决定了理论大厦、知识大厦的可能形态与大致面目。诚如有学者所说:“对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也就是一个概念体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属概念的不同界定,指引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的研究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范式,这对激发学科的想象力和理论创新有着积极意义。这是一种拓展学科视野和思考向度、摆脱学科思维定式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对于社会科学的任何学科都有启示意义。”[14]形象地说,“标识概念”对于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具有定盘星、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其内涵的变化,必然引发整个概念体系的变化,进而引发整个相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变化。诚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一门科学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承受其基本概念的危机,这一点规定着科学的水平。”[6](11)

“标识概念”就是一种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标签或指示器。“标识概念”标示着知识生产的基本方向,也体现着一种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标识概念”的创造、选择,体现了知识生产主体的立场,也预示着知识生产主体建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路径和方向,从哪里出发生产知识、为谁生产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生产知识,都会体现在“标识概念”的选择确立上,都会以“标识概念”的方式显示出来。理论创造、知识生产都要运作概念系统,都要通过概念工具来表达和阐释,因而,以“标识概念”为中心的概念体系建构,不仅决定着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的定位与性质,也直接决定着一种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表述方式和表达风格。

其次,“标识概念”的标识、区别作用。“标识概念”不仅是概念体系的标识,可以区分开不同的概念体系,也是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标识。因而,就像可以通过标识物将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一样,通过“标识概念”,可以将不同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区分开来。

可以看到,不同的自然事物、自然环境拥有自身的特有标识,人们周游世界、欣赏美景,一定意义上就是观赏各种事物或不同环境的标识符号,看到了标识物,似乎就等于看到了全部,人们常常与标识物、标志物合影留念,以示自己“到此一游”。对于人类世界、社会世界来说,每一种文明、文化,都有自身的典型特征,都有大量可以把自身与他者区别开来的标志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①在国家、社会之间,每一个国家、社会,都有将自身与其他国家、社会区别开来的标识性的“主义”“意识形态”及制度结构、社会运行方式和发展道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过标志性的建筑物就可以把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识别和区别开来,通过不同的品牌可以把不同的公司、企业及其产品区分开来,通过不同的校服可以把不同学校的学生区别开来。而识别、区分不同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支撑不同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概念体系,特别是概念体系中的“标识概念”。“标识概念”就像一面面标帜,将不同的理论队伍、知识队伍鲜明地区分开来,将不同的理论范式、知识范式明确地标示出来。②

再次,前文的分析、阐释说明,没有或缺少标识性概念,就难以建立起真正的概念体系,进而也就不可能建构起真正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标识性概念在整体知识生产、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延展开来说,没有自主的标识性概念,就没有真实的自主性概念体系,也就难以建构起自主的理论体系、自主的知识体系。一言以蔽之,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逻辑上首先必须建构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概念体系,而其中的核心是创造建构起自主的“标识概念(体系)”。

对于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来说,要想建构起时代性的独具特色的体系化理论,实现学理化的理论建设,③必须要有概念的体系化建设,即都得有一套独具特色的时代性的中国新闻学概念体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创造出自主的时代性的标识性概念(体系)。可以说,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最重要的着眼处、下手点,就是“标识概念”的提炼与创造。至于如何提炼、凝结、抽象、概括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概念”,将另文专论。

结语

概念及概念体系是建构理论及理论大厦的基础。标识性概念是概念中的概念,是概念体系中的舆论领袖,是编织概念网络的“结”、把握概念网络的“纲”、确定概念网络的“锚”。任何有个性、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观念(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表达与呈现,都离不开特有的“标识概念”及其围绕“标识概念”构建的标识概念体系。

“标识概念”是标识一定客观对象个性特征的概念,也是标识一种思想、一套观念及一种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个性特色的概念。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标识概念”,就是能够标识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特别是当代中国新闻事业)个性特征、当代中国新闻观念个性特征的概念,是能够标识当代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个性特色的概念。

不仅每一种类型或性质的新闻学拥有自身的“标识概念”及其概念体系,而且同一种类型或性质的新闻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拥有不同的“标识概念”及其相应的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概念”,是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概念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根基性或奠基性、中心性或不可或缺的概念,具有其他一般概念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像一个概念体系中的一般概念或普通概念一样,“标识概念”既有稳定性也有历史性,新闻思想、观念、理论、知识的变革、更新首先必然表现为概念特别是标识性概念的创造与确立。对于同一种类型或性质的新闻学来说,其拥有的有些标识概念具有长期的历史稳定性,以保证和体现其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本身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伴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的发展,每一种类型或性质的新闻学,都会创造、构建、确立新的“标识概念”,以反映和呈现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的知识体系图景。

如今,在人类新闻活动大变革的宏大背景下,当代中国新闻学像世界各种类型的新闻学一样,正处于一个由传统新闻学向后传统新闻学转型的过程,必将在历史积淀、传承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而新闻的概念创新是思想创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标识概念”的创造与提炼则是这一系列创新的集中表现,更是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3).

[2] 张小平,蔡惠福. 主体性、创新性: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研究中标识性概念的生成路径[J]. 传媒观察,2021(7):5-12.

[3] 王海明. 伦理学方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2.

[4] 杨保军. 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之“概念体系”的建构[J]. 新闻界,2023(5):4-15.

[5] 阿尔弗雷德·舒茨.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M]. 游淙淇,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5.

[6] 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庆节,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7] 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伦理学简史[M]. 龚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

[8] 杨保军. 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J]. 当代传播,2023(1):4-11.

[9] 貝尔纳·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2. 迷失方向[M]. 赵和平,印螺,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94.

[10] 杨保军. 全面认识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性质[J]. 国际新闻界,2022(7):6-27.

[1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集·中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90.

[12] 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9.

[13] 杨保军.“融合新闻学”:符合时代特征的总名称——关于“后新闻业时代”开启后新闻学命名问题的初步思考[J]. 新闻界[J]. 2022(1):100-110,117.

[14] 胡翼青. 论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拓展:基于属概念界定的视角[J]. 传媒观察,2023(5):5-12.

① 关于“标识概念”更为细致的研究,则需要对一个个具体的“标识概念”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需要以专门的概念史或概念论方式展开。笔者及合作者已在展开这方面的系列研究,可参阅杨保军《论作为“实践观念”的当代中国新闻观》(《新闻大学》,2023年第1期,第51-59页,第120-121页);杨保军《当代中国新闻的“事实观念”》(《编辑之友》,2023年第7期,第19-28页);杨保军、叶倩茹《作为实践观念的当代中国新闻“时间观”》(《当代传播》,2023年第6期,第11-18页);杨保军《准确理解新闻的“整体真实”》(《新闻界》,2020年第4期,第35-42页);杨保军《准确理解“党媒”新闻报道“全面”观念与“正面为主”观念之间的关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119-124页)。

② 实际上,如果把西方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知识体系当作唯一正确合理的理论和知识,也就等于把西方现代化道路当成了唯一合理正确的现代化方式,这显然不符合多元现代化存在的世界事实。当中国在实践中已经走出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那就急需以中国事实、中国经验为根基,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知识体系,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① 在一个概念体系中,标识性概念有可能是一个,也有可能是多个。对于一套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来说,通常情况下,其“标识概念”不可能是一个,而是多个,且每一“标识概念”都有自身的概念体系,所有“标识概念”有机联系,才有可能构建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

② 关于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标识概念”及“标识概念”体系构成问题,以及为什么我们罗列的这些概念能够成为标识性概念,笔者将在关于“标识概念”的系列论文中展开专门论述。

③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学科的“标识概念”与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标识概念”具有内在联系,但不完全等同。当代中国新闻学作为一种类型的新闻学自然拥有新闻学科的“标识概念”,但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标识概念”。一个学科的“标识概念”是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的,而学科内部某一类型新闻学的“标识概念”是相对其他类型新闻学的“标识概念”而言的。

① 针对同一领域、学科领域,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学术立场、学术观念和学术见解,因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这些不同的体系自然需要不同的概念体系作支撑,而每一概念体系都有自己的“标识概念”。

① 比如,与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就有自身突出的特性,如“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国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正是这些突出的文明特性,使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区别开来。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些特性就是中华文明的标识或标志。关于中华文明的这些标识性、标志性特征的系统论述,可参阅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的讲话。参见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

② 在学术研究中,即使是一篇小论文,研究者也会以关键词的方式显示论文的核心所在,而关键词在一般意义上其实就是一篇论文的标识性概念、中心概念。

③ 所谓理论的体系化,是指“从观点的渐次提出、不断丰富,到建立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理论体系框架,进而呈现出一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思想之‘网”的过程,这标志着科学理论不断走向成熟完善。理论的学理化,是指其不仅描述事物的现象,而且揭示事物的本质,不仅总结经验,而且能得出经验之所以有效的规律,从而构建起科学理论的原理基础。参见颜晓峰《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光明日报》,2023年8月11日,第11版)。

基金項目: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研究成果(MXG202306)

作者信息:杨保军(1962— ),男,陕西富平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第二支持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The "Iconic Concept"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Status and Role

YANG Bao-jun1,2(1.Research Center of Journalis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Iconic concepts are the concepts with "identifiability" in a set of conceptual systems, which essentiall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that can reflect and represent the outstanding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et of conceptual systems. Only those concepts that can reflect and represent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practice, concepts, theoretical system and knowledge system can become the iconic concept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iconic concept is "identifiability", which is specifically reflected in the concept's foundation, orientation, stability and historic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nly through iconic concep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onceptual systems can it be possible to construct independent disciplinary system, academ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and to construct theoretical journalism system and knowledg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innovation of iconic concepts is the basis for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The creation and refining of iconic concepts are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is series of innovations, and it is also the key and founda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hinese journalism; iconic concept;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 status and role

猜你喜欢
新闻学理论体系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