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状况浅析

2023-12-21 09:48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氯氟氰噻虫胺阿维菌素

曾 静, 乔雄梧*,

(1.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功能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太原),太原 030031;2.山西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太原 030031)

农药残留超标是指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超过法规规定的限量标准 (MRL) 或使用了未登记/禁限用农药的情况。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一直颇受关注,已成为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农药在农业生产及保障全球粮食供给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易导致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加剧农药的过量使用及残留问题,对人类、动物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为监测我国各地区作物上重要农药品种的使用情况,近年来,研究者和政府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生产地、农贸市场、超市等地广泛开展了针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的监测,以作为食用农产品安全性和回溯性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的数据来源[1-2]。

本文拟主要对近5 年来我国公开报道的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期望有助于读者对此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以便于对农药残留造成的健康风险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1 常见蔬菜中农药残留及超标情况

目前蔬菜占我国居民膳食量的比重已达到26.62%,是我国生产量及消费量均排第一的农产品[3],也是使用农药较多的种植类食用农产品。虽然近年来新的农药品种不断被推出,农药行业整体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仍然不可忽视。文献报道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通常主要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而想要了解和掌握我国所有地区蔬菜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可参考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监测数据,表1~9 为官网上公布的2021—2022 年间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统计数据[4-15]。受限于可获取的数据,最终仅汇总了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四川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龙江省、上海市共12 个省 (市、区)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超标监测情况,在所监测的这12 个省 (市、区) 中,山西、山东、河南、天津、内蒙古、新疆、黑龙江位于中国北方,而重庆、四川、浙江、广西、上海位于中国南方,因此其数据整体而言比较具有膳食消费代表性。

表1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案例 [4-15]Table 1 Cas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市场监督监测数据,2021 年食品抽检不合格项目中,农药残留超标占了26.38%[16];2022 年上半年监测发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然突出[17],在第三季度食品抽检不合格项目中,农药残留超标占了30.82%[18]。这些监测数据是在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抽检计划中取得的,与近几年公布的农药残留超标率密切相关,其所抽检农药种类和食用农产品品种在不同年度间亦可能有所调整改变,如针对普通白菜,2023年的监测计划中加入了乙酰甲胺磷,而删除了百菌清等农药品种[19-21]。以下拟分别以常见的鳞茎类、叶菜类、豆类、根茎类和薯芋类、瓜果类及茄果类蔬菜进行分组,从研究报道和市场监督监测两方面,就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情况进行分析。

1.1 鳞茎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目前农药残留监测的鳞茎类蔬菜主要包括韭菜、葱、蒜等。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22]中规定,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为0.2 mg/kg,按照该标准,现有公开报道的文献[23-24]和市场监督通告一致,均发现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量超标率较高。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韭菜中腐霉利残留超标率为15.97% (表1),远高于汪霞丽等[25]报道的2.61%。而于2023 年5 月11 日新生效的GB 2763.1—2022 中,将韭菜中腐霉利的MRL 值调整为 5.0 mg/kg[26],回溯之前的市场监督监测数据,韭菜中腐霉利超过此限量标准 (≥5.0 mg/kg) 的样品共有51 批次 (表2),超标率仅2.21%,其超标残留量范围为5.08~45.3 mg/kg。由此可以看出,调整MRL 标准将影响到对残留超标率的统计,进而影响对食用农产品安全性的评价,需引起足够重视。鉴于2021—2022 年各省(市、区) 是采用旧标准 (韭菜中腐霉利的MRL 为0.2 mg/kg) 通告监测数据的,因此本文以当时市场监督监测数据及通告为主进行分析。

表2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韭菜中腐霉利残留超标情况 (按GB 2763.1—2022 的限量标准) [4-15]Table 2 Detected procymidone residues in Chinese chives exceeding the latest MRL (GB 2763.1—2022)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在多个地区对市售或产地韭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报道中,超标农药包括腐霉利、毒死蜱、甲胺磷、甲拌磷、百菌清、多菌灵、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7 种[27-30],而市场监督监测发现的韭菜中超标农药则有腐霉利、克百威、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甲拌磷、甲胺磷、啶虫脒、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腈菌唑、三唑磷、吡虫啉、阿维菌素、多菌灵共14 种;市场监督监测到葱中氧乐果超标,未监测到蒜中农药超标情况,而文献研究报道中尚未见葱、蒜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报道。

据市场监督监测报告,2021—2022 年间,我国鳞茎类蔬菜中共检出农药残留超标519 批次,超标率为22.39%。同批次残留量超标≥2 种农药的有10 组,分别是腐霉利和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18 次)、阿维菌素和毒死蜱 (11 次)、腐霉利和毒死蜱 (7 次)、腐霉利和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5 次)、腐霉利和克百威 (5 次)、毒死蜱和甲拌磷 (3 次)、甲胺磷和毒死蜱 (2 次)、腐霉利和多菌灵 (1 次)、腐霉利和啶虫脒 (1 次)、氧乐果和啶虫脒 (1 次)。超标率排前三的农药分别是腐霉利(15.66%)、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2.12%) 及毒死蜱 (2.12%)。综上可见,鳞茎类蔬菜中残留量超标农药主要有腐霉利、毒死蜱、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其他农药超标情况详见表3。

表3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鳞茎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3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bulb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2 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目前农药残留监测的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芹菜、普通白菜、菠菜及油麦菜等,其中芹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梁晓涵等[31]监测了海南省芹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残留超标率为3.5%;焦晓伟[32]研究发现,山西省长治市芹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甲拌磷、氧乐果、阿维菌素、啶虫脒及对硫磷5 种,超标率为23.3%。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结果与文献研究报道不完全相同。例如,芹菜中残留量超标农药有克百威、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拌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腈菌唑、氧乐果、噻虫胺、水胺硫磷、辛硫磷、二甲戊灵、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共13 种 (表4) ,其中毒死蜱超标率最高,为 4.26% (表1)。

表4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蔬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 [4-15]Table 4 Detected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普通白菜由于生长周期及用药间隔期短、用药杂乱等特点,因而易发生农药检出种类多和残留量超标问题。如梁启富等[33]在福建地区普通白菜生产区抽检了88 个样品,检出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有毒死蜱和乙酰甲胺磷,检出禁用/未登记的农药有腐霉利、灭多威等13 种。孙钰洁等[34]针对江苏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发现,普通白菜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17%。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数据显示,普通白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有:啶虫脒、水胺硫磷、噻虫胺、克百威、氧乐果、敌敌畏、氟虫腈、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甲胺磷、甲拌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线磷共15 种 (表4) ,其中毒死蜱超标率最高,为 1.79% (表1) 。

步娜等[35]在菠菜中共检出16 种农药残留,但只有氟虫腈的残留量超标,超标率为2.5%。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则发现,菠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毒死蜱、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虫腈、克百威及联苯菊酯共6 种(表4),其中毒死蜱超标率最高,为 1.88% (表1)。

陆仲斐[36]和刘淑敏等[37]的研究表明,油麦菜中未检出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孙钰洁等[34]检测发现,油麦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0.93%。而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油麦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毒死蜱、阿维菌素、氟虫腈、氧乐果、甲拌磷、水胺硫磷、吡虫啉、噻虫嗪及克百威9 种(表4),其中阿维菌素超标率最高,为2.91% (表1)。

据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数据,共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叶菜类蔬菜样品457 批次,超标率为6.91%;同批次残留量超标≥2 种农药的有8 组,分别为毒死蜱和甲拌磷 (7 次)、克百威和甲胺磷 (3 次)、毒死蜱和克百威 (2 次)、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虫胺 (1 次)、甲拌磷和克百威(1 次)、氟虫腈和啶虫脒 (1 次)、毒死蜱和氧乐果(1 次)、毒死蜱和甲基异硫磷 (1 次);其中毒死蜱超标率最高,为2.30%,其余依次是阿维菌素(0.75%) 和甲拌磷 (0.63%) (表5)。

表5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5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leafy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综上,叶菜类蔬菜中残留超标农药种类较多,且其中如毒死蜱、氟虫腈、氧乐果、甲拌磷、克百威等均是我国已在蔬菜上禁用或未在蔬菜上登记的农药,这些违规使用的农药品种超标占比大,可见在叶类蔬菜生产中不按规定使用农药的行为和随意使用未登记农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现象频现。

1.3 豆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豆类蔬菜在市场监督统计数据中分为长豇豆和短豇豆,但统计时均称为豇豆。因易受多种病虫的侵害和采摘周期长,农药在豆类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因此其农药残留问题也较为严重。苏宏芬等[38]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豇豆中农药残留情况的研究表明,豇豆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突出,克百威残留量超过MRL 值的11 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9]在2014 年3 月至2023年10 月组织的抽检中发现,豇豆样品有5476 批次不合格。总体而言,豆类蔬菜中的残留农药种类多,且不同产地检出的残留农药种类可能不同。例如2021 年胡毅等[40]在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州农药残留状况时发现,豆类蔬菜中只检出了少量的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未检出有机磷类农药;而龚久平等[41]则发现,重庆市售豇豆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有氧乐果、乐果、毒死蜱、克百威、灭蝇胺及啶虫脒,超标率为6.34%。此外,豇豆中禁限用农药常被检出,如在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的“国家豇豆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中,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 年5 至7 月从北京、天津、河南、辽宁等22 个省(市、区) 抽检了1418 批次豇豆样品,发现16 批次样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其中有9 批次样品检出了蔬菜中禁限用的农药品种残留[42]。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豇豆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有:倍硫磷、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克百威、氧乐果、甲拌磷、甲胺磷、噻虫嗪、噻虫胺、灭蝇胺、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水胺硫磷、乙酰甲胺磷、啶虫脒、三唑磷、甲基异柳磷、氟虫腈及多菌灵共18 种 (表4)。检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豆类蔬菜样品共369 批次,超标率为24.93%;同批次残留量超标 ≥ 2 种农药的有 18 组,分别为噻虫嗪和噻虫胺 (11 次)、克百威和灭蝇胺 (6 次)、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 (5 次)、倍硫磷和灭蝇胺 (5 次)、噻虫胺和啶虫脒 (4 次)、灭蝇胺和阿维菌素 (4 次)、灭蝇胺,噻虫嗪及噻虫胺 (3 次)、灭蝇胺和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2 次)、啶虫脒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2 次)、倍硫磷和甲基异硫磷 (2 次)、倍硫磷和噻虫胺 (1 次)、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噻虫胺 (1 次)、倍硫磷,灭蝇胺及噻虫胺 (1 次)、倍硫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 (1 次)、倍硫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克百威及灭蝇胺 (1 次)、倍硫磷和乙酰甲胺磷 (1 次)、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 (1 次)、氟虫腈和甲基异硫磷 (1 次);超标农药中灭蝇胺的超标率最高 (8.27%),其余依次是克百威 (3.29%) 和噻虫胺(2.59%) (表6)。

表6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豆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6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legume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4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主要指以肉质根、茎为食用部分的蔬菜[43],部分品种还可作主食,主要包括姜、萝卜、马铃薯等。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由于生长于地下,其农药残留量相对较低,但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同样存在。张惠珠等[44]对根茎类蔬菜 (萝卜和马铃薯) 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发现:马铃薯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甲胺磷、对硫磷和氧乐果;白萝卜中超标农药有甲基对硫磷和三唑磷,胡萝卜中超标农药有毒死蜱和三唑磷。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姜中共检出残留量超标农药10 种 (表4),其中噻虫胺超标率最高,为15.42%。该结果与安徽省2022 年农产品抽检时发现姜中噻虫胺残留超标率高[45]的结论一致。连海飞等[46]在2022 年对内蒙古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时发现,马铃薯中残留量超标农药为氯氰菊酯,超标率为17.5%;2021—2022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马铃薯中残留量超标农药为甲拌磷,超标率为0.36%。此外,市场监督监测发现,白萝卜和胡萝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也不完全相同 (表4),白萝卜中残留量超标农药有氟虫腈、甲拌磷和克百威,胡萝卜中超标农药有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拌磷及毒死蜱。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共257 批次,超标率为8.53%;同批次残留量超标≥2 种农药的有2 组,分别为噻虫嗪和噻虫胺 (30 次)、吡虫啉和噻虫胺 (3 次)。噻虫胺超标率最高,超标样品占检测根茎类和薯芋类样品的5.18%,其余依次是噻虫嗪 (1.38%) 和甲拌磷 (1.02%) (表7)。

表7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7 Pesticide residues e exceeding the MRLs in root and tube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5 瓜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瓜果类蔬菜营养丰富,是除叶菜类外最常见的蔬菜种类[47],主要品种有黄瓜、南瓜、西葫芦等。李晓慧等[48]对山东省潍坊市黄瓜中623 种农药进行筛查时发现,残留量超标农药有螺螨酯、硫丹、甲霜灵、醚菌酯及哒螨灵5 种,超标率为4.35%。崔小燕[49]对南充市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发现,黄瓜中毒死蜱的残留量超标,超标率为2%。张嘉坤等[50]研究发现,河北地区黄瓜样品中残留量超标农药为苯醚甲环唑。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黄瓜中残留量超标农药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乙螨唑、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噻虫嗪及氧乐果7 种 (表4);瓜果类蔬菜中共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样品19 批次,超标率为4.29%;同批次无多种农药残留同时超标,超标农药中氧乐果超标率最高 (1.53%),其余依次为噻虫嗪 (0.87%) 和乙螨唑 (0.79%) (表8)。此外,在相关研究报道及市场监督监测中均未发现其他瓜类蔬菜上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表8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瓜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8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cucurbits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6 茄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茄子、番茄、辣椒等。胡毅等[51]对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辣椒样品进行了检测,未检出残留量超标农药。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发现 (表4、表9),茄果类蔬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包括:辣椒中有噻虫胺、克百威、水胺硫磷、噻虫嗪、倍硫磷、氟虫腈、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氧乐果及联苯菊酯共11 种;茄子中有氧乐果、噻虫胺、毒死蜱、克百威、甲胺磷、噻虫嗪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7 种;番茄中仅敌敌畏1 种。辣椒中噻虫胺超标率最高,为3.81%;茄子中氧乐果超标率最高,为 0.46%;番茄中敌敌畏超标率最高,为 0.38%。

表9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茄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9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fruiting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共发现茄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130 批次,超标率为3.00%。同批次残留量超标 ≥ 2 种的农药有8 组,分别为克百威和氧乐果 (3 次)、甲拌磷,噻虫胺和氧乐果 (2 次)、噻虫胺和啶虫脒 (1 次)、噻虫嗪和噻虫胺 (1 次)、联苯菊酯和噻虫胺 (1 次)、倍硫磷和噻虫胺 (1 次)、啶虫脒和噻虫嗪 (1 次)、克百威和噻虫胺 (1 次)。其中噻虫胺超标率最高(0.80%),其余依次是氧乐果 (0.48%) 和啶虫脒(0.33%) (表9)。

2 常见水果中农药残留及超标情况

为减少病虫草害的影响,水果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因此其农药残留问题也不容忽视。常巧艳等[52]研究发现,2017—2020 年陕西省榆林市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为23.3%,但超标率为0%。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数据显示,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6.33%,市场监督通告各类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统计数据见表10~16[4-15]。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项目表”[21]的分类标准,分别总结分析了常见浆果及其他小型水果类、仁果类、柑橘类、核果类以及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类中农药的残留超标情况,并汇总了各种水果中残留量超标批次最多的农药 (表10)。

表10 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案例 [4-15]Table 10 Cas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fruits [4-15]

2.1 浆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浆果及其他小型水果包括葡萄、草莓、猕猴桃等。根据文献报道,浆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不容忽视。李敏等[53]在国内种植基地检测水果中农药残留时,发现葡萄中吡丙醚残留量超标,超标率为7.69%。吴玥霖等[54]在2017—2018 年对四川省都江堰市的葡萄进行了抽检,发现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超标,超标率为1.16%。郑海芳等[55]在2022 年检测了四川省泸州市草莓中农药残留情况,仅发现烯酰吗啉1 种残留量超标农药,超标率为0.85%。延妮等[56]研究发现,陕西省西安市草莓中残留量超标农药主要有敌敌畏和克百威,检测样品的超标率为1.79%。张文等[57]检测了湖南省猕猴桃中农药的残留情况,未检出残留量超标的农药,但朱加虹等[58]在浙江省猕猴桃生产基地检出了16 种杀菌剂和14 种杀虫剂残留,均为未登记农药,按照市场监督监测规则,检出未登记农药等同于农药残留不合格。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数据 (表10、表11、表12)表明,浆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如下:葡萄中残留量超标农药有已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其中苯醚甲环唑超标率最高,为0.87%;草莓中有烯酰吗啉,超标率为1.54%;猕猴桃中有氯吡脲和多菌灵,氯吡脲超标率最高,为3.65%。市场监督监测发现浆果和其他小型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样品共15 批次,超标率为2.19%;同批次残留量超标≥2 种的农药1 组,为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 (1 次);超标农药中氯吡脲超标率最高 (1.46%),其余依次为苯醚甲环唑 (0.44%) 和已唑醇 (0.30%) (表12)。

表11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水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 [4-15]Table 11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表12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浆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12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berries and other small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2 仁果类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仁果类水果 (包括苹果、梨等) 中农药残留水平整体较低。王忠等[59]对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苹果中农药残留研究发现,苹果中农药残留整体合格率大于98%。徐淑飞等[60]对山东省主产区出口的苹果和刘敏等[61]对北京市昌平区生产的苹果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研究,均未发现残留量超标或禁限用农药。Zheng 等[62]针对福建地区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发现,苹果中超标农药有啶虫脒,超标率为7.69%。高艳青等[63]对北京市大兴区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发现,梨中超标农药为氯唑磷,超标率0.67%。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 (表10、表11)发现:仁果类水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灵、吡虫啉、敌敌畏及氧乐果;检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仁果类水果样品共49 批次,超标率为0.78%;同批次无多种农药残留量超标同时检出;敌敌畏超标率最高(0.55%),其余依次是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0.19%) 和氧乐果 (0.07%) (表13)。

表13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仁果类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13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pome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3 柑橘类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柑橘类水果主要监测柑橘,其农药残留情况因产地而异,如王程宽[64]针对浙江省台州市柑橘中农药残留情况的分析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率为1.04%,超标农药有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及氟虫腈,同时还检出了禁用农药氧乐果、克百威、三氯杀螨醇及六六六;而古明亮[65]在分析四川省眉山市杂交柑橘中的农药残留时未检出超标和禁用农药。

据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结果 (表11),柑橘类水果中共发现三唑磷、克百威、苯醚甲环唑、水胺硫磷、联苯菊酯、丙溴磷、吡唑醚菌酯、噻虫胺、甲拌磷及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10 种农药残留量超标;检出农药残留量超标样品共59 批次,超标率为3.15%;同批次无多种农药残留量超标同时检出;丙溴磷超标率最高(1.44%),其余依次是联苯菊酯 (0.43%) 和甲拌磷(0.32%) (表14)。

表14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柑橘类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14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citru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4 核果类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监测农药残留的核果类水果主要是枣和桃。不同地区枣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不同,路洪贵等[66]研究发现,山东省鲜枣中溴氰菊酯超标,超标率为4.2%,马利平等[67]研究发现,山西省100 份主产区红枣样品中无残留超标农药。桃中农药残留情况整体较轻,但也有超标农药检出,如张嘉坤等[68]在河北省桃主产区检测到桃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多菌灵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标率分别为4.3%和1.4%。

据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结果 (表10、表11),检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核果类水果样品共11 批次,超标率为1.58%;其中,枣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为氟虫腈,桃中超标农药有溴氰菊酯、克百威、敌敌畏和甲拌磷;同批次 残留量超标≥ 2 种农药的有1 组,为溴氰菊酯和甲拌磷(1 次);氟虫腈超标率最高 (0.72%),其余依次是敌敌畏 (0.43%) 和克百威 (0.29%) (表15)。

表15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核果类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15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stone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5 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主要包括香蕉、芒果、荔枝等。赵竹[69]检测辽宁省特色水果中农药残留时发现,60 批次香蕉中有3 批次样品残留量超标,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吡虫啉和百菌清。马晨等[70]在海南省芒果中检出残留量超标的农药有吡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噻虫胺、灭多威及多效唑,其中吡唑嘧菌酯超标率最高 (21.91%)。彭茂民等[71]在5 市购买市售荔枝100 批次中检出残留量超标农药有吡唑醚菌酯、氯氰菊酯、除虫脲、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氯氟氰菊酯及嘧菌酯,其中检出吡唑醚菌酯残留量超标样品51 批次,超标率高达51%。

据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结果 (表10、表11),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中残留量超标农药包括:香蕉中有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噻虫嗪、噻虫胺、腈苯唑和吡虫啉6 种,其中吡虫啉超标率最高,为23.73%;芒果中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噻虫胺4 种农药超标,均检出1 次,超标率为1.39%;荔枝中未检出残留量超标农药。

2021—2022 年间,市场监督监测共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样品321 批次,超标率为31.50%。同批次残留量超标≥2 种农药的有10 组,分别为:噻虫嗪和噻虫胺 (15 次)、吡虫啉和噻虫嗪 (11 次)、腈苯唑和吡虫啉 (7 次)、吡虫啉,噻虫嗪及噻虫胺 (2 次)、吡虫啉和氟虫腈(1 次)、噻虫嗪和联苯菊酯 (1 次)、噻虫嗪和腈苯唑 (1 次)、吡虫啉和噻虫胺 (1 次)、吡唑醚菌酯和噻虫胺 (1 次)、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1 次)。超标农药中吡虫啉超标率最高 (22.98%),其余依次是噻虫嗪 (5.60%) 和噻虫胺 (3.54%)(表16)。

表16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4-15]Table 16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3 小结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测结果,主要对2021—2022 年间我国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发现两个不同数据来源的超标农药种类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文献报道马铃薯中残留超标的农药有氯氰菊酯、甲胺磷、对硫磷和氧乐果[44,46],而市场监督监测仅发现了甲拌磷1 种,枣、苹果、柑橘等的情况亦是如此,其原因可能跟市场监督监测的农药品种相对固定有关,另外,尽管市场监督监测覆盖地域范围广,但是也有些农产品种类 (如枣、草莓、芒果等) 由于监测样品基数小,导致了超标率反而高等情况出现。

根据2021—2022 年间的市场监督监测结果,不同种类蔬菜按农药残留超标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豆类蔬菜 (24.93%)>鳞茎类蔬菜 (22.39%)>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 (8.53%)>叶菜类蔬菜 (6.91%)>瓜类蔬菜 (4.29%)>茄果类蔬菜 (3.00%) (图1);不同种类水果按超标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热带和亚热带水果 (31.50%)>柑橘类水果 (3.15%)>浆果和其他小型水果 (2.19%)>核果类水果 (1.58%)>仁果类水果 (0.78%) (图2)。该结果与常巧艳等[52]研究得出的排序不同,其关于不同种类蔬菜按农药残留超标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豆菜类>茄果类>叶菜类>根茎和薯芋类>瓜果类。表明因监测农药品种、农产品种类和区域不同,所得超标率结果及排序也可能不同。

图1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Fig.1 Exceedance rat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detected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图2 2021—2022 年市场监督监测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Fig.2 Exceedance rat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detected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对照欧洲食品安全局 (EFSA) 发布的农药残留监测结果[72-73],欧盟在2019—2020 年间抽检发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总超标率为4.5%;其中,蔬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主要有:多菌灵、氧乐果、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毒死蜱、丙溴磷及阿维菌素等,监测到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种类有生菜 (超标率1.8%)、大白菜 (1.9%)、胡萝卜 (1.2%) 及番茄 (1.7%) 等;水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主要有:氧乐果、毒死蜱、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吡唑醚菌酯及阿维菌素等;监测到农药残留超标的水果种类有橙子 (超标率 2.9%)、梨(2.3%)、猕猴桃 (1.96%)、草莓 (3.3%) 等。另据美国农业部 (USDA) 近年发布的农药残留监测结果[74],总超标率为0.53%,另有3.7%尚未制定限量值的农药被检出。其蔬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氯氟氰菊酯、乙酰甲胺磷、甲胺磷、噻虫嗪、噻虫胺等,监测到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种类有西兰花 (超标率0.14%)、芹菜 (0.58%)、茄子 (0.43%)、冬瓜 (0.93%) 等;水果中残留量超标的农药主要有氧乐果、噻虫胺、多菌灵、敌敌畏、毒死蜱等,检出农药残留超标的水果种类有蓝莓 (超标率 0.58%)、桃 (0.99%)、梨 (0.14%)。与美国的监测结果相比,欧盟批准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较少,其对未批准登记使用的农药的残留限量一般均赋值0.01 mg/kg,限量标准较为严格,因此欧盟监测到的残留农药品种多且超标率偏高。欧盟和美国监测到的农产品中残留超标农药及超标率与我国的情况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归咎为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栽培管理措施、膳食结构、监测项目和残留限量标准等均存在差异。

总之,综合分析近5 年文献报道和2021—2022 年各省 (市、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监测检出情况,发现文献报道和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情况大致相符:蔬菜中农药残留总的超标率为5.09%,其中豆类蔬菜超标率最高 (24.93%),其余依次是鳞茎类 (22.39%)、根茎类和薯芋类 (8.53%)、叶菜类 (6.91%)、瓜果类 (4.29%) 及茄果类蔬菜 (3.00%)。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的蔬菜有豇豆、韭菜、芹菜、普通白菜及辣椒等;豇豆中主要超标农药是灭蝇胺,超标率为8.27%;韭菜中腐霉利残留量超标率最高,按GB 2763—2021 标准超标率为15.97% (按最新标准GB 2763.1—2022 则为2.21%),韭菜中其他残留超标农药包括毒死蜱、甲胺磷、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拌磷、多菌灵、啶虫脒等,基本涵盖了蔬菜中残留超标的农药品种;芹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超标的农药主要是毒死蜱,超标率分别为 4.26%和1.79%;姜和辣椒中主要超标农药是噻虫胺,超标率分别为 15.42%和3.81%。水果中农药残留总的超标率为6.33%,其中超标率最高的是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类 (31.50%),其余依次是柑橘类 (3.15%)、浆果和其他小型水果类(2.19%)、核果类 (1.58%)、仁果类 (0.78%)。

分析造成我国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未登记农药品种违规使用的情形较多,二是不合理用药,超出使用剂量、多频次使用及未遵守安全间隔期等原因造成。此外,未及时评估修订不合理的标准也可能对农药残留超标统计产生明显影响,如韭菜中腐霉利残留的评价即属于此种情况。

猜你喜欢
氯氟氰噻虫胺阿维菌素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芹菜中的残留量检测及其消解动态
不同剂型噻虫胺对柑桔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金银花储存过程中高效氯氟氰菊酯降解动态的初步研究
EG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噻虫胺研究开发进展综述
利用热激活过硫酸钾技术降解噻虫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