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 邓烨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的重要緯度。本文以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视角,结合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科属性和“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提出革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念,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回归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需求是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 专业性学位 课程思政 专业建设
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水平、实践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要求也有很高的标准,其课程思政建设与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学术性硕士相比又有不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提供了新的维度,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新闻传播学科“立足中国现场,回应时代之问”。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科建设处于因循西方教育教学体系的模式之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学术话语体系迫在眉睫。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为中国特色新闻与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维度。
对于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首先应回到对“学科”概念的考察上来。学科的概念分类是多样化的,分为教学科目说、创新活动说、知识门类说、科学分支说和双重形态说。“双重形态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该学说认为“学科在知识形态上的存在是‘形而上的,是关于知识或教学科目的分类;在组织形态上的存在是‘形而下的,语义上即指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组织的细胞”。这种“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类,厘清了学科建设中作为内涵的学术知识体系建设和作为外延的学术组织结构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各个专业的学科建设找到了抓手。
1.新闻与传播学科课程思政“形而上”的建设。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和研究范式构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命题。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包括新闻传播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迎接第三次学术转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彰显新闻与传播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提出,无疑为此提供了新的维度。
媒介传播技术的迅速迭代推动了媒介生态环境的急剧变革,“新闻传播学科的新文科建设需要认清深度媒介化的社会现实,特别是新闻业蜕变与新闻传播职业分化重组带来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困境,超越一般的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知识整合力,在深度和高度上再定位、再调整”。这种再定位和再调整除了对新媒介生态的应对和适应以外,对新闻传播学科本土化知识体系建构的思考也应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本土化知识构建提供了具体抓手,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科建设中“形而上”的内容建设指明了方向。
2.新闻与传播学科课程思政“形而下”的建设。教师和研究人员是学科建设工作的关键和依靠,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资源。学科建设“形而下”的组织包括学校、学院、教研室等纵向参与单位,还包括专业学会、协会等横向社会组织,共同为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学校层面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自不必多言。2002年开始的学科评估工作已完成五轮,持续了二十多年,高校作为参与主体,在学科评估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求取得佳绩。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思政教育”被放在了人才培养的首位,“事实上这不是中国独有的,欧美的大学也十分重视政治、伦理和意识形态教育”。学科评估的“指挥棒”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因之一。学院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育的主体,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入课堂的关键节点。“部校共建”作为推动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提升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部校共建机制是推动党的新闻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加速器,是促进新闻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国家新闻教育事业整体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为从学院层面提升新闻与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教研室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阵地和基层堡垒,传统的教研室无论是工作形态还是人员专业结构都无法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需求。“虚拟教研室”理念的提出为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的多学科、跨行业人员的引入提供了抓手。来自行业一线、相关专业师资的融入,能够共同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营养。专业学位、协会开展的学科建设会议、课程思政建设研讨等活动则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他山之石”。
“形而下”的各种组织、机构、平台共同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开展知识生产的劳动场域,尤其是学科评估、部校共建、虚拟教研室等不同层级的推动,共同成为推动包括课程思政建设在内的学科建设的助推剂。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为满足特定行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旨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培养更多的兼具学术性和职业性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培养过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都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有着较大的区别。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案例分析、实际生产过程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包括新闻与传播硕士在内的所有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在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旗帜鲜明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科建设的方法论。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话语体系和业务实践话语体系为学科建设目标,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优势,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话语体系。
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与新闻学硕士、传播学硕士两种学术性硕士的培养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也体现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之中。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更加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更加注重对行业发展的关注,这也使得可供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更加丰富。《人民日报》等各级党报的行业实践及媒体融合探索,长江韬奋奖涌现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奖的优秀实践案例等行业资源无不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建设资源。
“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课程是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文献阅读、学术能力养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过程中“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知识体系形成、价值观念塑造具有重要引导意义。“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勇于突破由欧美学者建构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科话语体系,课程组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相关要求修订教学大纲、补充课程内涵、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话语体系。
1.修订教学大纲,完善课程体系,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是衔接培养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一步。“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步是结合本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并以此统摄各个教学单元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思政教学目标的设定。
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著作中与新闻与传播相关的内容进行研读,在专著阅读部分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入手,保证课程底色。在欧美相关学者的专著阅读过程中,强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审视,增强原文原理在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情感动员推动学生的价值观塑造。通过相关著作的阅读,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感悟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在当前的在校学习和未来的实际工作中都能自觉地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补充新内涵:革新对经典著作的理解,适应专业硕士教学特点。著作研读类课程是各个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思维养成的重要支撑,专业硕士的培养虽然强调“应用型”,但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序列的学位类型,专业硕士同样需要注重学科经典著作对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培养过程均有明显不同,这就要求专业硕士的经典著作阅读课程补充新的内涵,适应专业硕士的教学特点。结合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要求和专业特点,探索将“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中“著作”的内涵进行广义化的解读,在传统的“专著”阅读基础上,增加“作品”分析的相关内容,把经典著作的内容扩充为“经典专著”和“经典作品”两部分内容,增加了“经典作品”的内容以适应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
经典作品的选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首先是在中国新闻奖历届获奖作品中进行选择,让学生在品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被其中的思想价值所引领,实现价值引领的“润物无声”。如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获奖通讯报道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电视新闻专题《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优秀获奖作品。其次是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联合制作,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专题节目,如电视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这两种方式获取的经典作品都是“优中选优”,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思想价值,都能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产生良好的带动效应。
3.调整教学法,采用双向互动模式,课堂内外相结合。教学方法是保障教学有效实施的具体路径,也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落实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媒介传播技术的快速变革,还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个人为主的课堂讲授法很难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课堂需求。在“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前研读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缺少了学生的课前研读,教学过程就成了照本宣科的书本介绍,而无法深入到问题内部进行讨论和深究。这就要求必须采取双向互动,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
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指的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相结合。教师提前设计好带有较强价值引领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和小组协作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不但能有效增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价值碰撞,增强思政育人效果,还能充分发挥跨专业学生的优势,形成多学科背景的讨论氛围,提升学生的学术体验。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呈现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价值引领、知识引领和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引领,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课堂落地。课堂内外结合,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利用“第二课堂”“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课外教學手段引导学生注重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观察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参与其中,提出具备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第二课堂”中的党团活动是延伸和巩固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重要场域;“挑战杯”中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5个赛道能够让学生在发现选题的过程中看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成效,增强价值认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赛道设置能够让学生主动传承红色文化,提升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将价值引领融入能力培养之中,共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革新新闻与传播硕士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新维度和增长点,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建设相结合,从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自身特点出发,通过革新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回归新时代中国现实问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回归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需求,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观的相关著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媒体融合、国际传播等工作的重要讲话融入课程之中,实现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协同,是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由之路。
作者朱良志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
邓烨系河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三级导演
本文系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新闻学传播学经典著作研读”建设项目(项目编号:YKCSZ202119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涛甫.立足中国现场 回应时代之问——兼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主体性问题[J].新闻记者,2022(05).
[2]宣勇,凌健.“学科”考辨[J].高等教育研究,2006(04).
[3]王学典.“执牛耳于全世界之学术思想界者”只能是本土化的中国学术——迎接第三次学术大转型[N].北京日报,2022-06-26.
[4]陈龙.深度媒介化趋势下新闻传播学科再定位和再调整[J].社会科学战线,2022(04).
[5]张昆.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回归教育本身——对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思考[J].出版广角,2021(17).
[6]查建国,陈炼.以部校共建推动党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24.
[7]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1).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