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甜甜
(安徽理工大学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有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他们对农村生活的适应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地区人才短缺问题,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令大学生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创业梦想。根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创业者年龄梯队中,19~23岁大学生群体占比最高(如图1所示)。
图1 创业者年龄呈单峰分布
此外,从创业者职业背景方面来看,大学生群体占比超过50%,是目前国内创业市场中的主力军(如图2所示)。如何激发大学生群体创业内在潜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实现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1]。
图2 创业者职业背景占比统计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新创业则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是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旨在探讨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系,并分析其互动作用。
1.1.1 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
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例如,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将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城市,同时可以推广智能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开发出适合农村需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2]
1.1.2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思维,这为大学生锻炼创新能力、增强创业意识提供了机会。例如,大学生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活动、推广新产品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1.3 促进农村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农村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发展,提升农村人民的综合素质。
1.2.1 推动新型农业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推动新型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品质以及可持续性。例如,大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开发出智能化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大学生还可以研发出新型种植、养殖技术,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安全性。
1.2.2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心。例如,大学生可以组织文化活动、推广文化产品,弘扬农村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开展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等方式,提升农村文明素质。
第一,缺乏专业培训以及技能提升机会。由于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学生在农村就业中需要掌握更加全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当地的职业需求。由于缺乏相关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大学生在农村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自身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
第二,缺乏创业支持与资金扶持。在农村就业中,大学生往往需要面临更高的创业风险和资金压力,但缺乏相应的创业支持和资金扶持。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农村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影响到其就业意愿和创业热情。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成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后发现,他们的发展路径过于单一,这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挑战。
第一,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发展路径过于单一主要是因为就业岗位的单一性。目前,农村就业岗位往往以农业、养殖等传统行业为主,而这些行业相对于城市的工业、服务业等更具有单一性。因此,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后很容易被限制在这些传统行业中,缺乏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第二,农村地区的资源分配单一,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发展路径过于单一的原因之一。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很多企业和单位的规模和产业链条比较狭窄,导致就业岗位的数量和类型都比较有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选择的范围也就相应收缩。
第三,尽管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机会和条件仍然相对较少,这也是导致其发展路径单一的原因之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人才与技术资源缺乏等问题,很多农村企业和单位无法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机会。
一方面,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很多企业都没有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招聘岗位。此外,农村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也使得企业在这里开展业务时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表现也是导致其在农村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具体来说,大学生在农村就业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2.3.1 大学生在农村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大学生在校期间通常更多地关注学术研究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使得他们在农村就业时可能会遇到实际问题,而无法很好地解决。
2.3.2 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相对较弱
在校期间,大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个人学习和独立思考,而缺乏与他人交流、合作和协商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在农村就业时可能会遇到沟通障碍或者团队协作不够默契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2.3.3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
在校期间,大学生虽然接触到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科技成果,但是缺乏实际应用和创新实践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在农村就业时可能会缺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难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1.1 制定鼓励政策
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来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和创业。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以便在农村创建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奖励政策,激励那些在农村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学生。例如,政府可以对于获得创新奖项或在农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提供额外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农村工作和创业,也能够为创新型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3]
3.1.2 提供培训和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教育来帮助大学生适应农村工作环境。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涵盖相关技能和知识,如农业技术和市场分析。此外,政府还可以与当地农村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培训计划。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培训中心、开展专业课程、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同时,政府也可以在高校内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农村工作和创业的机会和价值。
3.1.3 支持农村创新
政府可以支持农村创新,以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投资于新技术、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并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与高校合作,以支持研究和开发项目,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启动创新比赛等方式,鼓励农村企业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农村创新。[4]同时,也可以向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
3.1.4 提供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通信和能源等,以便支持农村创新和企业发展。这些基础设施将有助于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往农村工作和创业。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通信和能源等方面的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还可以向符合条件的农村企业提供贷款和补贴等金融支持,帮助他们做好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要想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工作机制,促进创新发展。
3.2.1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素质
大学生是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建立多元化的工作机制时,首先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优秀的大学生可以为农村带来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推动农村发展。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并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可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等途径。例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农村开展技术培训,或者组织大学生到乡村实践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农村的需求、问题和发展潜力。
3.2.2 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
要想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电商等方式来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渠道,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以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此外,也可以通过推广农村人才市场、设立农村创业基金等方式来加强就业服务和资金支持。
3.2.3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建立多元化的工作机制时,应注重加强产业融合发展。这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农村金融、发展特色农产品等方式来实现。同时,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农村产业发展中来,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资本投入等措施来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例如,在农村建立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鼓励企业进行跨界合作,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政府还应该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4 促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建立多元化的工作机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电商、智能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式来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如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广智能化农业技术。同时,还可以提供数字化管理服务,为农村企业提供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帮助。
此外,也可以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电商平台的补贴力度、推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方式来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到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中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
首先,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针对农村就业的特点,大学生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相关从业者需要从课堂教学到实践环节中全方位地进行。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在实践环节中,则可以开展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其次,相关从业者需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因此相关从业者需要在教育培养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科研竞赛等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并提出创新性的方案;在实践环节中,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探索适应当地发展的新模式。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才能在农村就业创新中取得更好的成果。[5]
最后,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农村就业创新中。为了满足农村就业市场的需求,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学校也应该建立健全的指导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职业规划和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农村就业市场,并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对其探析,相关从业人员发现,农村就业环境的变化、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强、社会观念的转变等因素都对大学生农村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因此,相关从业者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切实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质量和水平,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