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田园综合体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20 01:21:00程晋南张希爱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综合体田园山东省

程晋南 ,田 琪 ,张希爱 ,张 林 ,王 蕾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济宁壮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2;3.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潍坊 261057)

2017年中央一号文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并将其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1]。全国各地不断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2],积极以“田园综合体”项目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是山东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促进了全省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国外对于“田园综合体”相关研究资料与文献较少,相似研究多集中于农业旅游区、观光农场等方面。国内对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理论研究。张诚、徐心怡提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与建设应围绕农业、文旅产业和房地产业三个领域[3];贾苗苗指出“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建设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各产业有机整合[4];李双美、丁云峰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建设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品牌[5]。第二,实践研究。吴小川以乡村振兴为背景,针对浙江省温州市五凤田园综合体提出茶旅融合发展对策[6];刘卫红、杨嘉明在田园综合体视域下提出秦雍城遗址保护利用路径[7];徐丰月、白祥基于SWOT模型提出呼图壁县葡萄酒田园综合体发展对策与建议[8]。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相关研究多着眼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田园综合体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的统一研究有待逐步加强。基于此,本文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田园综合体空间格局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策略建议。通过本研究以期丰富田园综合体研究案例,同时为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北纬34°22'-38°24'、东经 114°47'-122°42'之间,东临渤海、黄海。山东省境内中部为山地,东部为平缓丘陵,西北部有黄河三角洲[9]。全省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传统的书法、绘画、戏曲、民间艺术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截至2022年山东省省级田园综合体共计28处,覆盖全省17地市。山东省省级田园综合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探讨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网络、地理基础信息、统计和实地调研数据等为主要数据来源。其中,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等网络平台为主要网络数据来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等为主要地理基础信息数据来源;2022年国家、山东省和各地市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作为主要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

2.2 数据预处理

借助网络获取山东省省级28个田园综合体相关数据,并确定其经纬度,将基本信息整理、甄别后生成田园综合体数据库,并用ArcGIS进行可视化处理(图1);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获取山东省30m DEM数据、山东省1∶400万行政区划矢量数据等,进行坐标转换和地理配准,为空间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查阅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山东省乡村旅游相关方面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准确把握相关田园综合体政策、研究进展、建设成功案例等,并通过样点实地调研,厘清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建设现状以及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专家、学者、相关从业人员等的深入访谈,归纳、总结田园综合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对策与建议。

3 研究方法

3.1 Voronoi图变异系数

Voronoi图是由一组由连接两邻点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对山东省田园综合体进行泰森多边形分析获取泰森多边形,统计、计算多边形面积标准差和平均值,进行变异系数计算[10]。

式中,CV为Voronoi田园综合体多边形面积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

分布类型判别标准:当CV<33%时,表示田园综合体均匀分布;当在33%-66%之间时,表示田园综合体随机分布;当CV>66%时,表示田园综合体集聚分布。

3.2 核密度

核密度是以表征点状地理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程度[11]。核密度估计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是推测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其输出结果为某个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本文应用ArcGIS进行核密度估计,以某一个田园综合体为圆心,指定带宽r为半径作圆,统计圆内田园综合体的数量,计算田园综合体数量和所在圆面积大小的比值,最后运用自然断点法进行分级,以测算田园综合体在山东省域范围内密度的高低。具体公式如下

3.3 地理探测器

地理探测器是一种统计学方法,其功能是探测因变量的空间分异性以及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包含风险因子探测、交互作用探测、风险区探测和生态探测四个功能[12]。地理探测器基本假设:如果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空间分异有重要影响力,则自变量和因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相似[13]。本文主要使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和交互作用探测功能,分析自变量X对山东田园综合体空间分异的影响力。

4 结果与分析

4.1 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4.1.1 空间分布类型特征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泰森多边形(图2)面积标准差为 2671.92 km2,平均值为 5660.04 km2,变异系数CV为47.21%,表明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随机型分布。

图2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泰森多边形

4.1.2 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由图3可知,山东省田园综合体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整体呈现“一带两心”的分布特征。其中,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淄博—济南—泰安—临沂”一线,以及西南部菏泽地区和东部威海地区;中密度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潍坊东部、青岛西部地区。

图3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核密度分布图

4.2 影响因素分析

4.2.1 田园综合体影响因素识别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空间分布密度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对促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基于已有相关研究,并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借助ArcGIS将山东省化分成10 km×10 km大小的初始格网,共提取1571个采样点。选择田园综合体核密度为探测要素Y,并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文环境3个方面共选取7个指标对山东省田园综合体空间密度分布特征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和机理分析(表1)。自然条件用高程(X1)、平均气温(X2)和降水量(X3)来表征;社会经济因素用人口数量(X4)、人均 GDP(X5)和产业结构(X6)来表征;人文环境用区域景区数量(X7)来表征。

使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因子层(X)进行5级分层,将数据由数值量转换为类型量(图4-图10)。使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对山东省田园总体空间密度格局演变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并使用交互探测分析各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程度。

图4 山东省高程分级图

图5 山东省各地市平均气温分级图

图6 山东省各地市降水量分级图

图8 山东省各地市人均GDP分级图

图9 山东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分级图

图10 山东省各地市景区数量分级图

4.2.2 单一因子探测分析

在揭示山东省田园综合体空间密度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田园综合体空间密度的影响程度(表2)。单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平均气温(0.1263)>降水量(0.080)>景区数量(0.064)>人口数量(0.050)>产业结构(0.046)>高程(0.031)>人均 GDP(0.029)。q值越大代表田园综合体分布密度受该影响因素影响的程度越大,因此平均气温、降水量、景区数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高程及人均GDP对田园综合体分布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p值均为零,表明置信程度高。

表2 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结果

单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平均气温(X2)、降水量(X3)与景区数量(X7)三个因素 q值均大于0.050,对田园综合体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田园综合体的经营与发展以农事活动为基础,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对农业生产有直接影响,气候适宜与否影响该地农业生产及其衍生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对田园综合体密度格局的影响最为显著。景区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政府对文旅产业的支持程度,因而对田园综合体的布局与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4.2.3 因子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对影响田园综合体空间密度发格局的因素两两交互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表3)。由表3可知,两两因子交互作用之后得到的影响空间密度分布程度的q值均大于其中一种因子独自作用时的q值,即在对田园综合体空间密度分布影响程度上,7种因子中任意2种相互作用均比其中一种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要大。

表3 影像因子交互探测分析结果

根据两因子交互探测结果可知:高程(X1)与景区数量(X7)共同作用的q值为0.2069,影响程度大于高程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平均气温 (X2)与景区数量 (X7)共同作用的 q值为0.2709,影响程度大于平均气温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降水量(X3)与景区数量(X7)共同作用的q值为0.2740,影响程度大于降水量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人口数量(X4)与降水量(X3)共同作用的q值为0.2580,影响程度大于人口数量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人均GDP(X5)与产业结构(X6)共同作用的 q 值为 0.2454,影响程度大于人均GDP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产业结构(X6)与平均气温(X2)共同作用的q值为0.2573,影响程度大于产业结构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景区数量(X7)与降水量(X3)共同作用的q值为0.2740,影响程度大于景区数量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总体来看,降水量(X3)与景区数量(X7)共同作用对田园综合体空间分布密度的影响最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以山东省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山东省田园综合体空间分布特征和和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随机型分布,整体呈现“一带两心”的分布特征。其中,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淄博-济南-泰安-临沂”一线,以及西南部菏泽、东部威海地区;中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潍坊东部和青岛西部地区。

高程因子、平均气温因子、降水量因子、人口数量因子、人均GDP因子、产业结构因子和景区数量因子都是影响田园综合体空间分布密度的的重要因素。其中,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景区数量3个因子q值均大于0.050,对田园综合体空间密度分布格局影响较大。

7个影响因素中任意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均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可见因子间起协同作用。总体来看,降水量因子与景区数量因子共同作用对田园综合体空间分布密度的影响最大。

5.2 对策和建议

田园综合体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方法和手段,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助推山东乡村全面振兴,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田园综合体数据库,不断修正研究结果、判断发展方向。随着山东省省级、各地市田园综合体政策不断落实和推进,今后可在本研究基础上构建田园综合体动态变化数据库,并对成果不断修正、更新,得到更加精准的预测模型。持续对影响因子范围和数据综合分析,将所得综合分析结果与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应对措施,促进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

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化、特色化布局、建设田园综合体。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得知平均气温、降水量、景区数量3因素对空间密度分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合理确定园区选址和建设。例如,在山东省中部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多地区宜开发建设以特色水果、蔬菜等高效农业产业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南部地区文旅资源丰富、景区数量较多、人口密度较大,比较适宜将景区和田园综合体有机结合,推进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集农业体验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依据区域特色,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实现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基础是农业,本质是综合。发展田园综合体可根据当地特色农业和文旅资源优势,提供更优质的农村旅游服务、更精致的餐饮服务、更完善的娱乐设施以提升田园综合体的吸引力和体验性。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对田园综合体的监管,积极推广绿色、生态、低碳的理念,促进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综合体田园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3:28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04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4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6:16
山东省即墨市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