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相宜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2012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改革科技管理体系,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完善人才发展机制。2013 年1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对科技活动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高校作为科技研究和发展的主阵地,更是要切实落实好深化科技改革的主要任务。高校科技管理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要抓手,对科研开展有着组织、监管、服务与激励的作用。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能够有效促进整个高校科研水平与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高校内部科技管理工作方法与组织模式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创新之处,科技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与高效性亟待优化。鉴此,本文针对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普遍与共性问题,在科技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方向,探索适合高校科技管理的机制改革与举措方案。
1.成果类型考核不全面。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考核的重点主要在重点项目的申报以及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上,科技管理部门将项目的级别与经费的额度作为绩效的重要考核因素。这样很容易引导教师形成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学术风气。此外,单一定义论文、基金项目、课题参与度以及专利著作数量等,也存在各模块考核权重设置不清晰的问题。
2.科研分类笼统单一。高校缺乏分门类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没有根据学科差异与岗位差异进行深化分类,笼统地划分为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科学类。但是实际研究存在理工、医学、法学、艺术等不同门类,其所进行的科研重点也大不相同。单纯用一套考核指标进行科研考核不仅有失公平性与准确性,局限了教师的科研方向,也影响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3.忽视长效性价值。目前的评价考核过于注重短期成效,忽视研究的长效性价值。一方面使科研者过于追求短效研究课题,造成浮于表层的研究风气,另一方面部分课题研究周期长,短期性评价指标无法完全对长周期研究做出科学评价,在研究各阶段中未给予科研者足够的重视与激励。
1.科教协调能力欠缺。目前,高校的主要教学队伍为年轻的硕博士毕业生,他们具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理论知识,但欠缺实际教授经验与科研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内容的补充与延伸,忽略了实践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就业的脱节,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2.成果转化贡献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率为70% ~80%,而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1]。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科研者不太关注市场需求,科研成果缺乏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考核体系内忽视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制不完善,随之存在的科研学者对于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产权成果流失严重。
1.坚持多元评价,深化分类标准。针对包含研究横纵向项目成果、学术论文、著作、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科研基地、学术影响力,以及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或显著社会效益的,可以给予评价奖励,并充分考虑教师岗位与研究的匹配度。此外,依据清华大学科研管理决策指标体系[2],结合英国REF评价模型[3]构建全面的考核体系一级指标如下表1,考核体系在传统评价维度上,强调了科研成果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原始创新能力与科研转化贡献程度。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依据学科特点与研究方向构建分学科类别的二级指标和指标权重。要把科研项目的重大事项决策权、人员组织权、经费使用权和绩效分配权下放给学院、科研项目负责人,做到考核科学、公平、合理。同时,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目标定位,设定差异化的评价方法,有利于科研聚焦和知识临界质量点的形成[4],实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表1 科研管理考核体系指标设计
2.实行全周期管理评估模式(如图1所示)。对科研对象实行项目全过程周期性评估,根据评审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投入力度。针对全过程跟踪的同时兼顾对重点环节的管理,实时进行弥补与优化。
图1 科研全周期评估环节
3.建立动态长效评价机制。在周期与时效上延长考核评价过程,针对研究周期较长,成果显现具有延迟性的科研项目,经评议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可以根据情况延长考核周期,采取分阶段评估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评价与支持。在科研、教学等过程中,对于取得重大成果或是做出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可以适当采取免考核政策,提升核心人员队伍的专注性建设。做到考核机制从研究特点上科学对待,有助于转变科研者重短期轻长远的科研思想。
1.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辅相成的科研创新体系。人才、技术与成果等要素在企业与教学间相互流动。支持高新重点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达成产业技术联盟平台,加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层交流,共建教师培育基地与科研项目团队,以市场需求作为有效切入点,以专业社会适应性为要义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将理论研究转为创新创业的生产力。
2.做好成果转化引导与落地服务。加大横向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匹配建立综合技术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教融合、知识产权与专利等维度的科研评价指标,加大自身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培训力度,激发科研学者的内在主动性与成就感。科研全周期管理中,在立项环节对应用推广价值高的项目,集中做好人才、资金、设备等充分保障;在结题验收环节,做好成果鉴定与转化指导;在成果转化环节,做好校企对接与技术反馈。充分形成“成果—转化—产品和市场—技术更新—成果”的闭环式可持续发展转化生态[5-6]。
1.优化科技管理组织架构。以科技管理创新改革为核心目标,重新定位管理机构的职能分级与内容确立。建立以横向科研与校企合作、纵向科研项目、专利与成果转化、项目与奖励管理为模块的分工设置,如图2 所示。针对科研全周期评估过程建立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做好监督与服务工作。为实现学术与科研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充分打破专业、学院与部门的分界,动态组建跨学科与部门联合的沟通反馈中心定期开展沟通交流活动,进行培训、监督、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7]。在全过程形成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助力形成闭环式科研生态。
图2 科技管理组织架构
2.构建合理积极激励政策。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类型与专业发展定位等实际,统筹制定具有科学性和特色性的科研激励政策。坚持实事求是与以人为本的原则,兼顾学科差异与成果类型因人而异进行奖励。允许个人奖励、团队奖励、个人团队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充分尊重科研团队内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给予团队参与者与外部技术支撑和服务人员给予合理奖励。建立合理的人才聘任机制,优化人才分类聘任方法,实现以创新、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并行开展科研诚信、学术道德相关的评价与管理,确保科研奖励与人才评聘环境风清气正。
改变传统纸质信息收集与邮件传递的方式,利用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科研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如图3 所示。科研管理平台有效对接财务、人事、机构数据库等系统,形成科研与财务经费、人事绩效管理平台互通,便于科研原始数据的收集、整合、再利用与共享,避免数据孤岛与数据浪费。科技资源共享是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转型的核心基础,借助该平台的运行,能够全面针对所有科研项目的数据进行利用与再处理,配合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落实学院分级管理模式,形成科技部门统筹各学院执行的分级操作方式,在解放科技部门基础工作量的同时,促进各级资源的开放共享。
图3 科研管理系统功能结构
科技管理工作是推动科技发展和科研资源调配的重要模式。重点是要抓好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加快构建高效的“大数据”管理体制,建立“需求明确—科研立项—评价监督”的完整闭环运行机制和资源利用渠道[8]。本文结合科技管理实践工作,总结了高校科技管理在考核体系、科教协调与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与成果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有效提升科技管理效率的工作方法,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多元化、产学研一体模式化、管理机制清晰化、管理过程信息化等的相关建议,为高校科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借鉴与参考。高校在寻求科技管理标准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学科定位办学目标,有的放矢,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的科技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