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动力、挑战与超越

2023-12-20 04:28沈菊生沈玉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沈菊生,沈玉寒

(1.安徽建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武汉纺织大学 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文明新形态,并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内涵特征和九大本质要求,为未来中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绘就了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突破重重艰难险阻,为解决不断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推进制度建构和改革创新,进而走出的一条非西方现代化翻版的世界文明新形态。但当下中国式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还有很多的障碍有待跨越。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我国的现代化探索之路自1840 年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开始,其间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等,消极被动的现代化在中华大地开始萌芽和觉醒,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独立主权的中华民族才真正有能力自主选择属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故此,本文以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为起始,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风雨历程。

(一)1949—1977 年: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四个现代化”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摆脱落后状态、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成为此阶段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这一阶段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快速实现落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建构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实现手段是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农业补贴工业的剪刀差办法实现工业资本的积累。对工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长期的探索,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1954—1964 年间,中央陆续提出并最终明确我国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提出了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和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方针,俗称“旧两步走”。由于当时基础薄弱,加上后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导向,“吃得饱”的低水平现代化在此阶段没有完全实现。

(二)1978—2001 年:达成总体小康的现代化

达成总体小康的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合国情变化,中央迅速作出的战略调整,现代化的目标是要把贫穷的中国变成总体小康的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施对外开放,开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国家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改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是那时现代化的核心思想。邓小平从国情和民情出发,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方针:“解决温饱问题,国民生产总值首先必须比1980 年翻一番;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国民生产总值需再翻一番;到21 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于1992 年解决了温饱问题,2000 年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在历史节点按质按量完成了前两步走的奋斗目标,但现代化水平仍然比较低下。

(三)2002—2011 年:全面建设小康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 世纪初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定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此阶段国家建设的主要目标。国家建设的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障物质基础;发展政治民主,提供制度保障;弘扬中华文化,给予精神支撑;开展社会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现象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必须继续深化各项体制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红利惠及全社会。中央根据现实需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扩充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夯实了国家发展的经济基础,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民众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也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贫富差距、地区和区域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成为此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不足之处。

(四)2012—2021:全面建成小康的现代化

当历史进入新时代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了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四个现代化”的内涵随之发生了改变,除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之外,城镇化和信息化也首次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注意力所在。相较于上一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要求,凸显了生态文明的紧迫性。“五个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成为实现新型现代化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呐喊和总动员,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术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中国如愿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时期,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绝对贫困的历史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美丽中国正稳步走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4]。

(五)2022—2050 年:全面建成强国的现代化

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的宏伟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国家现实基础,对未来发展绘出的宏伟蓝图。其具体目标是在“新四化”基础上,建设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社会充满自由、生活幸福美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完成这样的宏愿,我国将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允许劳动、资本、技术、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继续着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升,从政策制度上制定出未来发展的“新两步走”计划:到2035 年,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科技和综合国力跃身世界前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建成;到21 世纪50 年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动力

在中国的现代化的风雨历程中,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所不同,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及与此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便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迈进的不竭动力,这些动力归结起来大致包括四类主要矛盾和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

(一)落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需要新民主主义制度鞭策驱动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建构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落后的经济成了社会前进的主要阻力,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型亟须寻求一种新的制度为其提供制度保障。新民主主义制度与这种过渡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匹配,从上层建筑上为推动落后农业国的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新民主主义制度规定国家经济的支柱是国有经济;国家通过没收的形式限制官僚资本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把土地所有权从地主阶级手中转移到农民手中,引导农民走集体合作化道路;在对外贸易上实行管制措施和贸易保护政策。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确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经济结构,加速了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5]。

(二)重工业化体系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促进推动

随着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深入推进,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选择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在体制机制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当时极端贫穷、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困境下,要实现工业化体系的资本积累,只能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组建不同层次的合作社完成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通过公私合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最终建立起了新中国薄弱的工业化体系。二是制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和行政主导,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取消商品市场、取缔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有制形式[6]。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国家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基础,也为完成国家工业化战略所需的资本积累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从解决温饱到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厚植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而矛盾的解决必须有强大的经济作支撑,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成为这一时期国家的核心任务。为激活经济、突破思想桎梏,国家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但如何处理好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这一制度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核心是必须坚持“两个坚定不动摇”,同时又要保护私人物权,从制度上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提供政策保障。在体制机制方面,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但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却是不断变换的,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抑或两者并驾齐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总体上经历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有机统一”等阶段[7]。在分配制度方面,按劳分配仍然是主要分配方式,但鼓励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允许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最大化激活社会活力,兼顾社会公平。在党的十四大到十七大期间,为厚植经济社会基础,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从体制安排到实施框架,再到资源配置等基础性问题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一路高歌猛进。

(四)全面建设和建成现代化强国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保驾护航

进入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主要障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公平正义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把握时代需求,继续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应对世界经济下滑、环境破坏严重和地区差异不断拉大等不利因素,积极采取国内国际双循环措施,为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动“双碳”行动,通过城乡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时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仍然是变革的核心主题,国家从政策上明确规定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资源配置都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两者相互契合、有机统一。同时,在国家的管理和服务中,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重点推进供给侧改革。当然,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不仅是经济体制的完善,更应该是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制度体系的完善,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中央进一步改革完善了其它十三个大的制度板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制度保障[8]。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面临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既要面对来自国外的风险考验,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发展环境的挑战。归结起来,这些发展困境主要是由于关系结构破裂、经济结构固化、文化结构滞后和产业结构异化而导致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高质量发展两难窘境等。

(一)关系结构离散下的经济增速下滑

就国际发展环境而言,全球竞争的加剧使原有的国际秩序逐渐被打破,关系结构的离散导致了“去全球化”现象的发生,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发展而采取提高关税、限制高端产品出口的办法对别国经济进行打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发起的经济制裁、关税贸易战、芯片技术封锁等,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使得世界经济增速正在放缓,国际经济大循环机制受到严峻挑战,新冠疫情的暴发,使世界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不同程度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现象。但我国是人口巨大的国家,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保证,所以从长远看,经济增速的下滑直接影响到了二十大报告确定的既定目标的完成,从近期看,经济增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晴雨表,也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更是党执政能力的一种展示,关系结构破坏后的经济增速下降直接影响了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党的执政能力是一种极大考验。如何阻止经济下滑的负外部性漫溢成为当下保障国家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大难题[9]。

(二)文化结构堕距下的科技创新不足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经验主义倾向的有机自然观,缺乏建构性意识,开放程度和灵活变动机制不足,这种文化结构的堕距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步伐。目前,中国是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尤其在引领世界走向的尖端科技方面,离世界最高水平有很大的距离。据《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位列全球第11 位[10],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还比较低,这不仅体现在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占比较少——低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还表现在产研“共融共促”程度较低。然而这些高精尖科技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对国家安全稳定有重大影响,因为目前全球竞争更多集中在高端科技领域,如我国遭到西方国家围堵的“卡脖子”技术主要集中在芯片、EDA 软件、操作系统、轴承钢、航空发动机、高精密传感器等领域。另外,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并不相匹配,没有体现出科研经费投入增加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作用。虽然国家早就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也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但是由于研发系统和生产系统的制度性分离,使得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文化结构堕距下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较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三)产业结构僵化下的高质量发展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要素配置低效,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中对重工业的依赖又过于严重。在生态环境严格保护的大背景下,这种产业结构很难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重工业几乎都是高能耗、高污染、碳排放量大的行业,对这些传统重工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更加速了去传统工业化的进程。但是产业结构及与之匹配的能源结构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较长的转变过程,这必定会使得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任务非常艰巨。同时,传统工业对吸纳社会就业,特别是低收入、低技术群体的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双碳”行动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和现实社会需求之间的发展悖论构成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发展环境,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均衡态势,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探索和验证。如果不区分时段、不区分地域、不区分产业地“无差别化、渐进性”推进,不坚持“先立后破”,很有可能会诱发因追求绿色低碳发展而产生新能源危机和经济社会风险[11]。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是我国前进道路中必须跨越的鸿沟。

(四)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距较大

就国内发展环境而言,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导致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各类福利保障差别明显。城乡差距不仅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甚至同一省份之内不同时段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存在较大差距。2021 年,我国东部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仍在1 倍之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超过2.50 倍,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更是远高于0.30 至0.35 的合理区间[12]。缩小城乡差距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指标,城乡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给,也更容易形成马太效应,造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缩小区域、地域和城乡收入差距,既是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优越性之重要体现,更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价值旨归。虽然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战,我国消灭了绝对贫困,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结构体制性原因,如何破解和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仍然是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跨越的高山。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包含着唯物史观意蕴,以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旨归[13]。然而,面对各类风险和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才能实现其价值追求,稳健走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文章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并提出在过程上要继续夯实经济基础、提升科技引领和倡导绿色理念,在结果上要融合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选择。

(一)强化经济发展、夯实现代化基础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较低,民众生活水平不高,国家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稳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当前国家发展的核心任务。以公有制为主体、保障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仍然是我国经济制度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其他所有制形式作为一种有益补充而共同发展,对安排就业、激活社会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有制不动摇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在具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上,主要应从供给侧改革着手,做好“放、管、服”,保障各类资源的配置公平合理并及时顺利到位;继续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加大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更大程度对外开放;依靠国际、国内双循环激发经济活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实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好各方利益,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理念统领发展全局[14]。

(二)聚焦高端科技、提升现代化引领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离不开高科技引领,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竞争的桥头堡,谁占领头部科技产业,谁就拥有发言权。近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我国的创新发展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要素不聚集、企业创新责任意识整体不强等现象,而且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创新发展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已发挥出引领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要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创新要素资源向高端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和导向功能,建立产、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而企业在创新发展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大中型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攻关,聚焦新型技术平台,着力解决“卡脖子”的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小微企业要充分发挥社会低端水平就业的吸纳能力,在维护社会基本稳定上起到蓄水池作用。在人才激励机制上,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社会创新行为,建立健全科学家奖励和声誉保护机制,同时,也要发挥企业家的创新作用,要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施展创新才能的市场环境[15]。

(三)倡导绿色理念、分步现代化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是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子孙后代保护美好家园的重要举措,在推行“双碳”行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顶层设计、总体部署、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而要真正落实这样的总体部署,切不可实行一刀切的治理模式。首先就要做好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发展状况逐步推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在不同城市方面,首先要对城市的类型进行分类,鼓励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和生态相对脆弱的城市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强力推进资源型城市和经济转型城市按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经济发展尚不成熟的非资源型城市适当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针对不同行业,要根据行业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分类施策,对某些碳排放量大而与民众生活生产又不是特别必需的领域、行业,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对民众“急难愁盼”的行业领域则要缓行,允许其有一定的过渡时间。目前碳排放量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着力推动新能源产品的开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城乡建设中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清洁能源是必由之路。应做到“减碳行动”和替代产品开发同时发展的双轮驱动,以“三个一批”,即“严控一批、淘汰一批、升级一批”的指导方针推进能源开发利用转型升级,切不可为了政绩工程而操之过急[16]。

(四)融合协调发展、实现现代化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各地区、各区域、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再加上历史原因,各地区禀赋差异很大,中西部差异、南北方差异、同一地区之内的省份发展差异也是随处可见。差异过大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利于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地区平衡,因而加强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总体布局,从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区等落后地区着手,加大开发力度和政策扶持,在产业布局上统一协调,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同时,在帮扶政策上实施对口支援,以先富带后富,东部富裕地区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对于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通过大力发展城市群战略,优化城市群的空间产业结构,按照资源禀赋和分工不同构建一体化的城市空间格局,促进核心城市带动周围卫星城市的协同发展。要从政策上对乡村发展所需资源进行倾斜,加大对乡村的投资力度,尤其是教育、卫生和养老等基本民生工程要落到实处,产生效能,使农村老百姓确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推进城乡水电管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从物质形态上构建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