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类创造了建筑,并成为其空间的活动主体。建筑最基本的作用是使人类免受风吹日晒之苦,为人类提供庇护所。然而,人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当经济发展了,人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追逐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建筑方面,各种功能的建筑也随之产生,而人们更进一步的需求就是建筑空间的艺术化。现代纤维艺术融汇了多种艺术形式,并可与建筑空间融合,由于其在材料、形式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建筑与人类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更为贴近。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需求;建筑空间;融合
在谈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人需求的特质。因为世界上各种活动都是由需求所产生,并由需求所推动。人的需求反映了人的本性。马克思认为,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无不源于人的需求,人以其需求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1]。因此,当代建筑空间要营造的主题就是满足人的更高需求即空间的艺术化。这里的空间不仅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在满足空间活动者的心理舒适度的同时,还要取得灵活、丰富的视觉感受等方面的满足。现代纤维艺术以它理念的现代性、材料的丰富性以及多变的形式等特点,恰恰能够加强建筑空间的艺术化及人性化,从而达到这一要求。以下从现代纤维艺术的几点特性来探讨与建筑空间的融合。
一、理念
现代纤维艺术受到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融入了现代的理念。例如现代主义中的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抽象主义、欧普艺术等;后现代主义中的光艺术和活动艺术以及新现代主义时期的绿色设计等。新的理念的注入,使得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再次获得了新鲜血液,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和欣赏者,并应和了当代创新思潮,更适用于个性化空间,例如商场、宾馆、酒吧等。室内设计风格从最初的崇尚金碧辉煌的豪华庄严风格逐渐演变成人们更遵从自身的感受的个性空间,调查显示,更适合人类的环境是更贴近于自然的空间。因此,现代设计更崇尚回归自然,一些无污染的天然材料重新被引进建筑空间。例如石材、木材、竹材,等等。在如今这种轻装修重装饰、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的驱使下,少即是多的现代主义美学一直很受大众的喜爱,更有甚者,受勒·柯布西耶早期的建筑思想影响将混凝土直接暴露于室内,给人以粗犷、豪放、放松的心理感受。但随之的是更具文化内涵的装饰来装点着空间,这种硬与软、重与轻、简与繁的碰撞,使得建筑提供给人的是多层次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在这种大环境下,现代纤维艺术更符合人们的心理情感,以现代、多变、细腻等特性和建筑空间更好地融合。
二、形式
理念发生了变化而促使形式上有所不同,从而与传统的纤维艺术予以区分。传统的与建筑相结合的包括地毯、壁挂等,这些更趋向平面化。欧洲早在中世纪就广泛地应用壁毯这种形式来装饰皇宫、教堂等宏伟的建筑空间,当时的手工艺人以高超的技艺来织绘宗教传说、历史题材等,形成的壁毯色彩浓郁、画面人物生动,进而与当时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达到完美结合。后来也出现了浅浮雕的存在方式。中西方虽然理念不同,但是纤维艺术的起源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早在几千年前,西北等寒冷地区就是通过羊毛等织毯悬挂于墙面或铺设于地面用于防风、防潮。随着经济的发达和使用者等级的不同,最普通的实用物品也在色彩上、图案上、工艺上被赋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变得不再是实用品而更像是悬挂在墙上、铺在地上的艺術品了。现今的纤维艺术由于注入了现代思想,在形式上已不满足于只是平面化,而是更多元化了,这和人的需求是分不开的。首先,对于纤维艺术的创作者,他们不再满足规整的外形、单一的形式以及枯燥的制作方式。艺术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思想需要发挥,他们的情感希望能够靠着这种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得以释放,他们对社会、世界的看法也希望能够借此来表达。而由此产生的作品也就更为个性化,既可屹立于地面之上,也可悬挂于空间之中,还可吸附于顶棚之下。现代的形式更多地考虑了三维因素,使得这一艺术形式能够让观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欣赏与感受。悬挂于空间的,可选用轻盈的面料,在风的流动之间,在光的作用之下,作品以及它的光影都在发生变化。作品作用于建筑空间之中,光影投撒在空间的不同角落,不仅与建筑空间形成动与静的融合,也更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并以此获得了审美方面的享受。
三、材料及制作
现代纤维艺术的选材更为广泛,一切有纤维感觉的都可拿以用之,这些新的多样化的形式不仅使创作者的情感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也丰富了欣赏者及收藏者的精神生活。
现代纤维艺术的材质多以棉、麻、丝、毛为主,正是这种天然材料拉近了人与建筑的距离。而且现代纤维艺术以材料的轻柔、耐久性强远胜于其他金属、塑料、橡胶等制作的空间装置,我们经常看到商场的大堂由于空间使然,那些用其他材料制作的空间装置往往存在安全性问题,而且在创作理念、材料、造型上也远不如纤维艺术品那么能深入人心。一方面,这是由于人从一出生,由于生存的需要,就与纺织品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其解决了人类最基本的御寒、遮羞的需求。服装被称为是人的第二层皮肤。因此,在人的潜意识里就会对类似的材料产生温暖的感觉。它的制作方法多延用了传统的缠绕编织的方式,这些方法形成的肌理效果是这门艺术的独到之处,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虽然传统的方法需要长时间制作才能完成,但形成的视觉效果是如今的大机器生产所达不到的。就好比版画和手工绘制的唐卡,它的美在于现代的机械对其的无法复制性,它的创作过程是作者注入了自己的心血来完成的,这样的作品是具有灵魂的,并以此来打动观者。另一方面,很多艺术家也运用了许多现代的方式,例如焊接或将相同的元素进行合理的摆放,或者将纺织品进行后期制作并以新的形式展现,还可与灯光相结合,采用不同角度的光源来加强作品的肌理效果。由于织物本身具有透光性,纤维性织物在光照的效果下就更丰富地展现了一种类似微观状态下才能发现的丰富视觉感受。这些制作方法做到了事半功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鲜、刺激的感官需求。总之,它可融入一切有纤维质感的材料、采用多样的方式来表达创作者的思维,弥补了建筑材料带给人的冷漠与单调感。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满足之后,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吃穿用方面产品的审美性、趣味性以及特殊性在相应提高,居住环境的审美性也随之提升。装修之后,便是装饰,因此,体现活动主体的审美爱好的装饰品成为环境的点睛之笔。由于纤维本身与人的密切联系,现代纤维艺术品具有更能贴近观者心灵的特质。
四、艺术
现代纤维艺术最终落脚点在艺术上,不仅有了其不同于以往(地毯、挂毯、壁挂等)的形式,而且更加艺术化了。艺术二字很不陌生,但是把它阐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越是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越不会轻易地界定它。到底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呢?其实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把某种事物孤立看待。“艺术可以被称作是艺术家的游戏。游戏是孩提时代的艺术,而艺术是形式成熟的游戏。虚构性是游戏与艺术的底通性。游戏可以是幼稚的艺术,但艺术却不止于成熟的游戏。艺术随带有游戏性,但艺术绝不止于游戏。”[2]152 艺术是艺术家个人情感进行宣泄的产物,由此看来,艺术与创作者的关系更大,但是其也不是完全不顾社会舆论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先通过它和设计所考虑到的人群来了解。由于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表达作者自身的主观感受和观点,创作者显然是第一位的,而设计则不同,它的创作目的更多考虑到的是广大使用者和消费者而不只是设计者自己。可是艺术难道只是艺术家的精神享受品吗?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艺术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感染力。艺术具有社会性,有传达性,在一个绝对孤独与沉默的世界里,艺术是无法生存的。”可见艺术虽是艺术创作者情感的宣泄物,但它并不是完全无视群众的。
艺术应该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艺术应具有美感,那么美又是什么呢?圣多玛对美的定义为:美之可欲,乃是美能满足视觉的欲望,而产生静观之乐。桑塔耶那认为:一切出于想象之作品,其真实的价值,与众人皆能欣赏它的能力最不相干,因为它的价值,不在多数庸俗之人的赞赏,而是少数最具欣赏力者所能获得之满足。由此可见,艺术应对的人群是极少数人,但其同样应具有美感,具有感染力。艺术的创作者应有良性的理念,或者将自我的情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成艺术品,从而使观者在看作品的同时能了解、体会创作者的想法,并通过对此件艺术品的欣赏从中达到审美享受的需求。“只要艺术家把某种东西贮藏在他的作品中,如果欣赏者从他的作品中取出的东西,正是他所贮藏的东西的话,那么艺术家便圆满地达成了他的表现的目的。”[2]171有时艺术家是凭感觉来做的,只要将其情感把握住,真正地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明确地表现出来,并达成能先感染自己的作品,才能以此来打动别人。但是好的灵感并不是轻易就能产生的,因此,艺术家要经过漫长的艺术创作、制作的过程。
另一面,则是将艺术作为一种表达的手段,以此来传达给世人某种观念,或通过艺术品去指引人们去关注什么。这一类作品是以教导人们去面对什么、去珍视什么等社会问题为价值体现而存在的。
艺术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只能说在一件作品中哪一方面占重要的地位。同样,现代纤维艺术也具有这两个方面。“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提出:“所谓‘纤维艺术,是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關的,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用编结、环结、缠绕、缝缀、粘贴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
五、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融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现代纤维艺术可以达到和建筑空间的绝妙融合,但需要创作者的个人经历、绝妙的技艺,以及对建筑空间的理解。如盐田千春的《我们将去往何方》(如图1)这幅作品,就很好地诠释了纤维质感的材料在现代艺术理念之下与建筑中的灯光、空间的完美融合,而且整个作品的形式感给观者带来了发自内心的感受,让观者近距离地和作品融合,产生思考,甚至可以融入这个作品所营造的空间。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得作品实物发生变化,从而作品的光影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的融合都给观者带来了不一样的美的感受,而且不同的观者感受也有所不同,这才是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视觉的融合,而是能引发人的内心情感的调动。
笔者2002年的作品《虹》,利用彩色塑料包芯铜线进行编织,颜色选用了彩虹的七色,单体形式选用叶子的造型,以悬挂的方式和空间相融合。悬挂时11个单体从墙面到空间,以弧线的组合形式来贴近主题。由于作品是悬挂的,室内空气的流动、人的走动,都会使得作品单体发生变动,那么作品中的每个单体投射在周围的光影也会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造型、色彩、材质、时间的四维空间的变化,使得整个空间别具一格。
图2、图3是作品悬挂在天津美术学院展览馆和唐山科技局大学生创业空间中的两张照片,后者由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处在一个四面是玻璃围合的空间中,这个作品的融入,使得空间充满创意及与众不同,突出了这个团队的特性。
六、结语
现代纤维艺术以其历史的渊源、新的理念、多变的制作方法和多种材料的创新运用,再加上充分的考虑建筑空间的形式,将其在理念、造型、材料及方法上的特性充分发挥,并且使它的艺术性能得到良性发展,使得现代纤维艺术不只存在于展览馆、美术馆,也能存在于日常的空间之中,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及心理享受,也因此达到了与建筑空间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62.
[2]刘文谭.现代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熊勇,硕士,唐山学院副教授。
编辑:刘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