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

2023-12-19 04:39:40金苏华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金苏华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依托教材确定学习目标,聚焦素养凝练价值取向,搭建支架统整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挑战性学习任务,支持学生在聚焦专题模块的学习活动中构建言语图式、内化言语素养,并在真实言语实践情境中迁移运用,发现语言的妙处,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专题模块 单元整体 教学设计

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为例,浅谈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依托教材,确定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體设计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专题模块的形式来安排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围绕主题展开阅读是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重要一环,即围绕话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教学策略,创设言语交际情境,引领学生围绕课文开展读写实践、思维交流,从而感受课文的内涵和价值。

“走近鲁迅”单元的选文非常讲究,一共有四篇课文,《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是鲁迅本人的作品,一篇是小说,一篇是散文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回忆性散文,由鲁迅的侄女周晔撰写;《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当代诗人臧克家。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及习作“有你,真好”等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从不同视角、不同体裁、不同写作方法中感知多维鲜活的鲁迅形象,初步了解鲁迅的文学造诣和成就,了解鲁迅的性格特征和精神追求,进一步为学生走进文学经典奠定了基础。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白话文的典范,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优秀范本。但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却形象地揭示了鲁迅作品的不亲民性,怎么办?教师可以尝试在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理念引领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模块训练,在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下,利用单元导语、课后练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提要和交流平台等,具化单元要素,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掌握“漾、瞬、掷”等生字,会写“骤然、综合”等词语。

(2)阅读与理解:①熟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语言风格,背诵有关段落和鲁迅名言;②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表达与交流: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进入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结合资料,体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这一方法的后续和推进,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借助阅读链接、相关典籍和网络平台等,初步了解鲁迅的光辉形象和精神魅力;二是借助课本,学习并掌握借助资料进行阅读的方法,并能在理解难懂的句子和课文内容时合理使用。

二、聚焦素养,凝练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的价值取向

“走近鲁迅”单元出现在六年级上册,承载了特殊的教育价值。从教育功能上来看,首先是为了厚德载物的需要。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其次,语文新课标也提出语文课程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学习鲁迅小说的过程是在内化中国革命文化的过程,是继承的过程。最后,学生从小受到鲁迅精神的熏陶,是在擦亮学校的精神底色,而经过先进文化培养的下一代,灵魂也必将熠熠生辉。

从小初衔接这个特定的时段来说,在六年级上册安排“走近鲁迅”单元,为初中、高中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经典进行了整体、系统、有坡度的降维设计,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作品风格和精神品质做了铺垫。

从教学改革的推进方向来看,鲁迅单元教学类似于一个项目式教学单元,是“学习任务群”的实验和探究,教师要从大任务、大情景、整体设计的新视角入手,逐步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点:

1.观照整体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习活动的整体性,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是教材编撰的建构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将多篇有一定内在关联的文本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围绕核心主题和关键素养,在与文本的不断对话中获得整体阅读的经验,激荡情感,淬炼品格,较单篇阅读而言更具饱满度和思维张力。

2.深度思维

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指的是围绕单元要素和人文主题,使教学聚焦在相对统一的有关联性的主题情境中,通过个体与多个文本的交织、理解、感悟、吸纳,依托深度思维,建构向四面八方打开的多维立体的教学模式。为了达成专题模块的深度和厚度,教师可以结合主题对教材进行补充、删减、重组等,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大量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内化思想情感,习得表达方法,拓宽思维。

3.立德树人

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使多篇文本聚焦于一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在新时代新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承担着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思想认识、凝聚人文精神、夯实文化根基的奠基重任,学生在提纲挈领的整体设计中更容易一览众山小地感悟文本精妙,感悟生活美好,感悟生命真谛。

三、搭建支架,统整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学习活动的设计

教师应立足单元目标,观照价值取向,整合单元内容,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媒介,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创设真实情境,对“走近鲁迅”单元进行整体设计,为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搭建言语实践的活动支架。

(一)基于单元要素的支架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是学生继五年级以来第二次学习“借助资料”。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借助资料可以用于理解词语、增长见识、走近作者、把握意图、理解内容和深化思考等方面,尤其在读比较难理解的作品时,借助资料能降低阅读难度。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二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融于具体的事件中呢?教师可以结合习作要求,搭建目标具体化的支架:在脑海中回忆、描画与“你”有关的事情,当时难忘或触动心弦的具体场景,将对“你”的情感融于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中,为习作打好基础。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支架

学习任务群的规划注重整体性、连贯性和适应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走进鲁迅内心,感受鲁迅精神,教师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任务和语文活动(见表1)。

以上任务驱动支架的搭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既整合了课本内容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了鲁迅和理解了鲁迅精神,又在情景演绎和语言实践中,燃起了学生们的豪情壮志,深化了文化自信和民主自豪感。

专题模块不仅是指思想内涵和知识技能,更多的是文化和素养。基于专题模块的单元整体设计,就是有中心的开放式阅读,在开放中联结,在联结中创新,既最大程度地尊重课本的原汁原味,又拓展了课本阅读的外延,在重组中优化了单元整体教学,从不同视角和场域,多维立体地发掘了课本的精华,有利于学生言语素养个性化的形成和提升,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带来了勃勃生机。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组块教学理念下统编教材单元学习整体设计的研究”(编号:YZ-c/2020/1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也谈“单元整体”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创新时代(2017年3期)2017-03-25 18:21:20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3:04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