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3-12-19 13:02:59徐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语文教材

徐华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习语文学科对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尤为重要。其中,读写结合既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又可以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读写结合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授课环节,实现以读悟写,利用课内外阅读使学生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通过帮助初中生掌握写作技法,能够提升其写作能力,从整体上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发展,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36

初中语文学科中的读写结合教学就是将阅读与写作二者的教学工作相互结合,进而让学生边读边写,边写边读,使学生同时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期间,要对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同时更要注重分析和探索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并把该教学方式有效应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以此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授课过程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有利。兴趣是学生学习期间的驱动力,初中生唯有自己想学才可以从中收获到知识。而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初中生只有在大量的输入之后才能保证输出。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环节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授课,还有助力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让初中生可以在阅读期间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初中阶段,多数学生经常会说自己看不懂阅读理解,主要原因就是初中生难以理解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把握不住文章内容中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基调,还有一些初中生不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其实这也是初中生阅读量不足导致的,这一问题可以借助读写结合这一学习模式有效进行解决。与此同时,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还可以帮助初中生在写作时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即便初中生自身写作水平普遍会有所提升,可仍有一些初中生在写作期间还是较为随意,写出的文章缺乏有效信息,导致读者弄不清楚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想要表达的主题。还有一些初中生难以把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完整,实际上这也是欠缺思维逻辑能力的表现。而在初中教学中引入读写结合这一方法,既能增加文章的逻辑性,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并且能帮助读者明确文章中的重点。

3.拓宽知识范围

在初中语文授课期间,教师采用读写结合方式开展教学,能拓宽初中生的视野。初中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期间,仅学习教材内的语文知识是不够的,语文教师在课上补充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学习科目不断增多,他们的日常学习压力逐渐加大,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环节中,所能够教学的知识内容有限,学生们必须要利用好课下时间多下功夫。读写结合学习方式能使初中生减少无效学习,增加有效学习,在初中学科数量不断增加的环境下,让学生们在同一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措施

1.挖掘教材中的深层内涵,实现以读悟写

在初中阶段开展语文教学一定要具备丰富的资源库,而教材就是一个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库,教师在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开展授课期间,要深入研究以及把握语文教材,应挖掘课本内容中的深层内涵,多引导初中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读,理解文章中的词句,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训练初中生在学习语文词汇过程中的品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们既能深刻学习以及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获得多种写作灵感,进而掌握更多阅读方法以及写作方法,进而实现“以读悟写”的教学效果,如此一来,才可以落实读写结合教学。

如在教学初中语文上册教材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的时候,为了使初中生领会文中词汇运用的巧妙之处,教师可组织初中生结合文中的一部分重点词汇集中进行讨论学习,比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个“闹”字可以体现出文章用词的精妙之处。教师提问:“如果把‘闹换成‘飞‘笑,会产生什么效果?”如此一来,学生们就可以深刻感受到“闹”字体现出的丰富内涵,学生们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帮助。

2.通过课内外阅读,不断丰富写作素材

初中生在学习作文的环节中,需在多样化素材的支持下开展写作,如此一来,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不会无话可说,并且所写的作文内容还会更丰富和充实。当前,多数初中学生都会比较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在于欠缺写作素材,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阅读学习属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在日常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不要将阅读教学局限在教材内,应将课内外阅读内容结合在一起实施教学,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可以接触到多样化的文化知识,同时可以把阅读材料渐渐转化成自己的知识,逐渐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文过程中才可以对素材实现灵活应用,进而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文。

当初中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他们的写作思路才能更为开阔,以后在写作多种类型的文章时,才会选择更为深入的角度,这对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另外,语文教师可在日常教学期间多为初中生推荐优秀的读物,在课外阅读中,最好关注文章的主题,在阅读完文章后,再对相关内容展开拓展阅读,如此一来,教师才能在课堂中实现读写教学的有效结合。

比如,当学生们在阅读初一语文下册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教师就可组织以鲁迅为主题的专题阅读学习活动,为学生们推荐和鲁迅先生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初中生对鲁迅的写作风格以及特点产生一个深入了解,对当时的写作背景产生深刻了解,这对学生今后阅读以及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3.重视写作,深化阅读与寫作的结合

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方式中,写作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初中生通过写作能对文章的行文脉络有一个深刻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核心思想加深认识,进而提升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体会。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写作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基于此种写作特征,合理采取读写结合的授课策略,帮助初中生有效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学习初三语文下册教材中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对孔乙己的典型形象进行了深刻剖析,在写作手法中主要运用的是细节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将深刻的主题含义进行了表达。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应深入分析以及探讨文章内容,如此一来,学生们才能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和体会。所以,在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除了要立足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们讲授有关知识,还应指导学生们写作读后感。在学生们写作读后感的环节中,学生们要着重描写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深度分析和讨论文章的背景。采取这样的写作方式开展写作教学,可帮助初中生体会文章内容,让学生深层了解文章内容,帮助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又如,在教学“如何突出中心”这一写作知识期间,教师应深刻讲解这部分知识的关键点,引导初中生将重点放在“中心”上,科学实施有关授课策略。所以,在教学环节中,初中语文教师除了要讲授知识,还应指导初中生试着去写作。在写作之前,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除了要指导初中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还要引领学生们对学过的文章重新进行剖析,以初一语文下册教材中提到的《猫》《狼》等课文为例。在剖析期间,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加深对这些文章的理解。采取这样的方式教学,既可以再次帮学生们对文章加深认识和深入体会文章中的内容,还能帮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促使教师实现教学目的。

4.巧借思维导图,提升读写能力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

比如,当语文教师教学初一语文上册教材中的《看云识天气》这节课时,初中生虽然都见过云,可大部分学生往往不会留意云的形状,还有部分初中生会认为天空中云的形状都大同小异。受这样的心理影响,初中生很难掌握课文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可在教学此课文前,要求学生们先对相关知识进行熟悉。语文教师可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积极引导初中生借助互联网对云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解,再将这部分知识绘制为思维导图,使初中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预习学习效果,使学生们可以在课前对课文产生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在正式教学时,初中生的参与积极性才会更高,课堂学习效果才会理想。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结束之前,语文教师可为初中生留下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同学们喜欢的云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喜欢的云可以代表哪种天气呢?”通过发散性的问题,能够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们对这篇课文进行深入理解。另外,教师也可巧借思维导图工具,要求学生们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类,而在绘制思维导图期间,学生还可练习写作。如此一来,初中生既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对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读写习惯进行培养,使学生们学会独立体会、独立学习。

5.采取多种方法,强化读写结合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可采取语言渲染、扮演角色这两种教学方法来强化读写结合。而语言来渲染以及环境的烘托,对初中语文授课环节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如当语文教师在讲解初二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昆明的雪》一课时,可让初中生去联想自己认为的最美的雪,采取此方法教学能够让初中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实际调查期间,学生们普遍表示,他们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印象最为深刻。另外,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表达能力以及课堂授课质量,进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也可借助角色扮演这一方法强化阅读与写作二者的结合。实际上,在初中语文授课大纲中可看到,课本剧属于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语文教师组织初中生结合教材内容展开角色扮演,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期间的理解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以《愚公移山》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就可组织初中生分别对愚公及其后代和嘲笑愚公的这部分村民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角色期间,不同的学生能感知到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而对此课的学习产生兴趣。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也可对日常教学中的课文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延伸,让学生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

6.科学评价,优化读写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读写结合教学的最终落实结果。而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自主对学生们的最终学习结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对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能够产生一个更好的了解,明确自身的读写结合教学落实情况。结合落实情况,语文教师可采取合理的授课方案。另外,语文教师还可鼓励学生们成为教学方法的评价者,鼓励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评价教师的具体教学策略。教师可引导初中生从知识学习过程、知识学习效果、教学趣味等不同方面,反馈学习情况,从侧面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具体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可帮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加深认识,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成效。

科学评价的另一个对象是学生。教师应在客观的角度上,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帮学生们认识到他们在整个学习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另外,在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期间,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开展学习的具体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等。这些评价内容能全面帮助学生们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同时结合自身的缺点不断进行自我优化,使个人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与发展,也使自身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进而高效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中,读写结合的学习能力属于初中生应着重锻炼的学习能力,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同样也是阅读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反馈,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手段,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效进行结合,把读写结合教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授课环节中,对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使初中生在阅读学习期间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在此基础上突出个人的写作风格,同时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让自身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实现高效产出,实现以读悟写。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永平《探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散文选刊》2022年第3期。

[2] 钱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讀写结合教学》,《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年第26期。

[3] 林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研究》,《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年第48期。

[4] 蔡丽霞《浅析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第5期。

[5] 潘秀梅《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年第13期。

猜你喜欢
初中生初中语文教材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