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
摘 要:通过分析初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得知,初中语文教材之中设置了“名著导读”这一环节,高中语文教材之中设置了“整本书阅读”章节,这些都无一例外彰显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精读与泛读等阅读方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知识的衔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初高中贯通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当中深刻掌握整本书的内容走向和精神内涵,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获得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剖析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然后再提出关于提高其有效性的针对性策略,以供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贯通 整本书阅读 有效性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07
阅读对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增加阅读量可以增加见闻,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积极作用。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沉浸式阅读的体验中收获阅读的乐趣,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初高中语文教育中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着眼点在于经典名著上,初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此出发,针对经典名著为学生制定详细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传授整本书阅读技巧与方法,不断引导学生进入整本书阅读,不断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初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质
初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提高阅读量、培养见识与能力的黄金时期,如果一味选择短篇幅的阅读材料,而放弃整本书阅读,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处理所有类型的阅读材料,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因为篇幅长,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相较于短篇阅读也会更多,这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整本书阅读当中,不断梳理信息,解决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通过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长篇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今后不管是面对怎样的阅读材料,学生都能熟练解析,快速获得阅读成果。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结构相对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提升个人的阅读品质。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学习和积累了更多的语文知识,了解了更多的文学常识,奠定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工作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2.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营造阅读环境
整本书阅读教学为初高中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素材,教师在阅读中可以采取形式更加丰富的阅读技巧,如精读、泛读、跳读以及略读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体会中文的语言特色和魅力。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书籍或者文章开展整本书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风格各异的语言体验,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培养更为细腻的中文语感。
3.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提高思维深度
相对于短篇阅读来说,整本书阅读需要花费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处理更多的文章信息,深度思考阅读内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获得了锻炼,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从局部、片面的视角中挣脱出来,选择站在宏观角度和全局角度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观察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建立全局思维,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
4.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审美意识
初高中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体验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丰富魅力和精神内涵,在提高学生阅读见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思想文化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并且,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美学比较敏感,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发现美,感受语言的美和思想的美,在与作者的思维碰撞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
二、在初高中阶段有效贯通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1.制定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计划,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与其他阅读模式不同,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初高中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重,可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以及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制定一个科学且合理的阅读计划,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以及有效性。制定良好的阅读计划,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任务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计划的环节中,一定要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人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水平,制定整本书阅读方案。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等教学工具调查作者鲁迅的成长背景以及写作背景,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再通读整本书,这样可以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形成对整本书的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中精读重点片段,加强学生对文中各种人物以及相关事件的印象。第三遍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让学生总结整本书内容,分析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情感,并对其中的句子进行摘抄品读,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
2.教授学生多种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需要技巧和方法,整本书阅读文本量大,更需要初高中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和方法来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需要尽可能地静下心来,才能获得沉浸式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批注工作,可以提高學生对文本的关注程度,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梳理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任何不理解之处,或者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进行勾画标记,对于感触颇深的句子段落同样可以勾画标记。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任务单,例如,总结文章事件过程、总结文章语言艺术特点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整本书阅读,掌握文本的重点以及难点,真正做到深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了解主要人物关系以及故事发展走向,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脉络,体会人物情感,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阅读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搭建相应的结构框架。
例如,在部编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材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内容时,对于《红楼梦》中涉及的众多人物以及故事线,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一章当中出现的人物以及发生的故事,制作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以及事件经过,总结人物态度以及作者的评价等信息。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会被纷繁的故事剧情以及过多的出场人物所影响,化繁为简,抓住长篇阅读的关键信息点,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3.了解整本书背景信息,通过章节目录辅助阅读
要想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就要对整本书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成长背景产生一定的了解,这两个信息奠定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基础。语文教师可以先通过向学生介绍以前学习过的同一作者的文章或者其他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初步接触这一作者,在多个文章中分析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师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往往影响了作者的生活经历,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可以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情。除此之外,每一本书都有目录,目录当中一般都会有章节介绍,通过目录和章节介绍,学生能够快速了解不同章节的主要内容,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形成初步印象,在具体阅读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会带着对简介内容的印象进行阅读,并且记录阅读笔记,书写阅读感受,完成阅读之旅。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摘抄和做笔记,通过阅读整本书的章节小引,学生能够更快地知晓故事的开端和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心情是如何的。学生在阅读完一章内容之后,要做好摘抄工作以及阅读笔记的整理工作,必要时还可以制作阅读表格,更加直观地展示阅读内容。
4.增加阅读成果展示环节,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成就感
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后,会了解到故事脉络和人物情感,收获阅读体验,通过向他人展示以及与他人交流阅读成果,教师可以加深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只有在整本书阅读时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学习到更多的文学体裁和语文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素材,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因此,初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成果的展示环节,让学生在阅读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和同学以及教师的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在部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中,共有四部作品,分别为《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以及《百年孤独》,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泛读节选的内容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精读,并且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后,在班级内自由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同学以及教师分享阅读笔记,针对某一人物或者情节进行讨论分析,增加整本书阅读深度,实现有效阅读。
5.注重整本书阅读的动态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建立评价机制是不同阶段语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手段,这同样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教学评价,语文教师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班级内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但是要注意学生阅读情况的变化,不要只关注一时的阅读情况,要以动态评价来关注学生阅读过程的始终。动态评价是一个长期的、富有变化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全程都知道自己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是否合理,在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要及时改正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语文阅读实力。
例如,在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整本书《乡土中国》的阅读教学当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入手,对全体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状况进行动态点评,分析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遇到的阅读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及时调整阅读方式之后,带着新的阅读任务继续阅读,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针对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判断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建立动态评价体系,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较为简单的阅读任务,如只要求顺暢阅读即可;而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要回答相关问题,并且阐述自身的观点看法。
6.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感受
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相较于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让学生通过与同班同学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建立整本书阅读合作小组,让学生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团队当中,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小组内部以及班级内部的整体阅读效率。合作阅读可以调动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以及合作中,不断解决阅读问题,积极探讨阅读内容,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整本书阅读合作小组,让学生自由组成阅读合作小组,积极参与到整本书阅读活动当中,通过个人努力来完成团队合作任务,通过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来调动个人的阅读热情。《艾青诗选》主要讲述了如何读诗,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领读,其他小组成员跟读,通过“以一带多”“以点带面”来实现小组整体的进步。小组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阅读任务,增强小组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小组保持竞争关系,不断提高班级整体阅读效率。
7.建立专题阅读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使用专题训练这一方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专题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专题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专题阅读的帮助下能够增强语文综合素养。通过专题阅读,学生在下一次遇到类似阅读材料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提及了讽刺作品的阅读,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寻找更多的讽刺作品,如《官场现形记》等,设置专门的专题阅读日,让学生通过了解其他文学作品增进对课内阅读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阅读任务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高中语文教育中应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十分重要。初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逐渐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整本书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入整本书阅读的世界。教师要优化语文阅读课程设计,不断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为培养真正拥有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沈波《谈初中语文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年第2期。
[2] 陆佳丽《初中语文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教学为例》,《中学语文》2022年第17期。
[3] 罗梦兰《初中语文〈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考试周刊》2021年第65期。
[4] 陈洁群《浅谈乡镇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作文成功之路》2020年第17期。
[5] 黄焕娜《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价值观》,《文学教育》2023年第2期。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初高中贯通整本书阶梯阅读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ZJY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