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弘扬创新:版权保护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2023-12-19 09:55:39李祯
创意中国 2023年2期
关键词:版权保护

李祯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文化,弘扬创新:版权保护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之所以用这个题目,一方面是重温历史,重申中国版权保护之根源,铸造版权制度之自信;另一方面则是立足当代中国国情,探讨目前面临的版权问题以及是否能从古代的版权观念中汲取营养。

很多人将我国的版权制度视为西方的舶来品,1709年英国颁布的《安娜女王法令》被视为现代版权制度的开端。1910年,清政府在面临国内版权意识觉醒,国际社会反复施压的情形下,由于历朝历代并无成文的版权法律,只得参考他国的版权法律,拟定并颁布《大清著作权律》,这是中国版权保护立法的开端。但事实上,版权作为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其产生、发展和演变,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认为:“版权历来与技术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郑成思先生曾言:“无论东西方的知识产权法学者,都无例外地认为版权是随着印刷术的采用而出现的。”与郑成思先生的观点相同,笔者认为早在干余年前的宋朝,就已然出现版权制度的萌芽。

在宋代,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政治上崇懦礼士的风潮,经济上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广泛形成使得读书蔚然成风,社会对书籍刊物的需求量激增,出版业空前发达,除却国子监主持的官方出版,方兴未艾的民间出版也借此技术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书林清话》就曾对“宋坊刻书之盛”作了一番描绘:“此五代时有书肆也。至宋则建阳、麻沙之书林。书堂,南宋之书棚、书铺,风行一时。”在书籍成为一种可社会性生产的商品后,它所可能创造的利润及财富吸引着一批嗜利之徒,或未经作者同意将其原稿付之梨枣,或取已有刻本翻刻内容,或将已有之书改易名目,刻作新书以射利,使得著作者和出版商的“数载辛勤”变为“徒劳心力,枉费钱本”。出版商凭借自身能力往往难以解决纠纷,只能向官方提出利益诉求,要求禁止盗版,保护与自己相关的精神和财产权利,版权保护应运而生。

这类版权保护就是对民间出版物的保护,它的规制对象是民间翻版书,这些翻版书虽能获得不当得利,但内容不一定有害时政,亦不会影响皇权统治,故而并不构成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控制行为,而是类似于现今盗版与图书出版市场的关系,维护的是市场经济秩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方舆胜览》载两浙转运司榜文及福建转运司牒文,其发布于1238年,源于两浙转运司为保护祝穆自编自刻的《方舆胜览》《四六宝苑》《事文类聚》等书的著作权,其中所透露的信息已初显现代版权的特征。

可惜的是,宋代之后的统治者并未走出封建专制的囹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为实现这一目的在经济上闭关锁国,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并频繁制造文字狱以钳制、控制文人思想,文化精英只能在古字堆里探究考据之学,丧失了文化思想、制度经济的创新能力,版权制度的萌芽终究未能破茧而出发展成现代意义上的版权法,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在世界版权发展上没有卓越贡献。法国学者在其书中写道:“如果思想的新载体,即来自中国的纸张,没有于两个世纪前就通过阿拉伯人出现在欧洲,并于14世纪末广泛流行使用,那么印刷术的发明也没有什么意义。”这具体表现在中国的纸张在12世纪由与阿拉伯人有接触的商人带到了意大利。11世纪,沈括《梦溪笔谈》中收纳的活字印刷之法已传入西夏并继续西传,至1450年,古登堡受到影响发明出欧洲金属活字印刷,并制作出第一本注明制作时间的印刷书——《美因茨的圣诗篇》。17世纪的英国,在宗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普通出版商和清教徒开始奋起反抗,1644年弥尔顿发表的《论出版自由》就是推翻检查制度的武器,同时也成为《安娜女王法令》出台的奠基石。之后更是将作者引入法律作为版权的表达,于1709年通过了《安娜女王法令》,首次确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正式开启了作者权利时代。

如今,版权保护遇到了新的问题,近、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出现,录音、录像技术的出现、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迭代等,给人们带来便利,推动了经济发展,极大繁荣了文化生活,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需要用法律解決的问题。例如,新兴媒体中的盗版侵权、跨境版权保护问题等。中国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已经将版权法纳入国家立法体系,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加强版权保护,包括“互联网+督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单靠法律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年轻一代肩负着传承历史和探索现代版权问题的重任。作为有志于在知识产权领域深耕的青年,我们应该尊重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正如郑成思先生所言:“网络及数字化技术,无非是一种更加新的信息复制与传播技术”“‘人们只能创形,不能创质,故印刷技术与网络技术形虽大异、其质一也”。回顾历史,关注古代作为作者的典型人物、典型版权保护现象和案例,有利于我们建立和巩固制度自信,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养,积极探索新型版权保护模式,应对数字时代下版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以史为鉴,回顾从宋代至清代发展的历史,可以从失败的教训中获取经验,以免重蹈覆辙,谨记创新和开放的重要性。

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演讲,呼吁年轻一代加强历史传承和文化熏陶,探讨新型版权保护模式,推动中国版权事业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也希冀能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版权保护意识,维护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为中国版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版权保护
自媒体生态下网络出版版权保护探究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科技传播(2019年23期)2020-01-18 07:58:34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效益的版权保护关键要素研究*
中国出版(2019年23期)2020-01-11 08:23:14
中文科技期刊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30:02
版权保护与文化强国建设关系探讨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应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出版人(2017年8期)2017-08-16 11:45:36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知识产权(2016年7期)2016-12-01 07:01:06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15
论图书编辑的版权保护意识
出版与印刷(2016年3期)2016-02-02 0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