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12-19 06:27任永梅贾雅琼俞斌王晓丽龙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1期
关键词:建模思政精神

任永梅 贾雅琼 俞斌 王晓丽 龙亚

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0 引言

2017 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并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先后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的每门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属于通信工程专业的技术选修课程。该课程将MATLAB 和数学建模与仿真相结合,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有很强的联系。该课程的特点是不仅基础知识多,而且还包括大量MATLAB 代码。目前的教学方式固化,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也比较落后,往往重理论知识讲授和技术技能传授,轻科学精神培养、工程伦理教育,没有从更高站位对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进行培养。学生也只停留在学会如何解题的层面,动手实践能力差,不能真正地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2-4]。

本文详细论述了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1 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1.1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三方面。

1.1.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数学相关的运算;

2)使学生掌握MATLAB 语言程序的设计与编写;

3)使学生掌握Simulink 的建模和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

1.1.2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具备对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等动态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的能力;

2)通过完成小项目设计,逐步培养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化、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后,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数字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仿真实验技能;

4)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拓展MATLAB 在指纹识别、车牌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方面应用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1.1.3 思政育人目标

1)基于本课程的章节知识点,其思政目标设定为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等。如在介绍MATLAB 软件的时候,引导学生认清楚美国针对我国一些高校禁用MATLAB 软件的真相,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自主研发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为祖国的腾飞努力奋斗。在讲授使用Simulink 模块建立通信系统时,通过引入5G 通信技术的案例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过程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动力,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在讲授曲线拟合模型和线性插值模型时,引导、教育学生建模过程不可能一步达到最终的结果,在发现问题后应克服重重困难去解决问题,有时甚至需要不断试错,才能完成模型的建立,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等。

2)基于本课程教学的特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5-6],其思政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线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分组讨论任务,不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3)基于学生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学情,布置小项目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小项目的内容与数字图像处理、数字通信原理以及语音信号处理课程的内容有关。学生在课下自主查阅资料和文献,通过自己编程实现小项目的设计,在课堂上阐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展示最终的设计成果。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

4)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其思政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理论生产和创新的源泉。在实践环节中,不仅有验证性实验,还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有的实验项目没有规定具体的指标,让学生发散思维去完成。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对程序进行反复不断的调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5)基于查阅文献,让学生拓展学习MATLAB 在指纹识别、车牌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方面应用的前沿知识,介绍某项工程带来的负面后果,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工程伦理蕴含的社会责任意识。

1.2 教学内容及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开发

本课程共32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 学时,实践教学12 学时。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由MATLAB 基础知识、MATLAB 矩阵处理、M 文件和函数文件编程、图形绘制、MATLAB 科学计算问题的求解方法、Simulink仿真、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这几部分组成。实践教学主要针对理论教学内容,设计与之对应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要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在理论课上和学生实践环节需要编排不同的课程思政案例。基于课程知识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小项目设计、实践环节和阅读文献等,从树立远大理想、规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顽强的意志力、爱国情怀、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培养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工程伦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采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领。具体的思政融入点如表1 所示。

表1 思政融入点

1.3 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前、课上和课后教学的全过程,图1 为“课前+课上+课后”全过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导图。

图1 “课前+课上+课后”全过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导图

课前,采用“明确课程目标”+“调研学情”的教学方法,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情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发布预习任务,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教师线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发布预习测试,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测试。教师要及时了解国家时事,学习国家重大决策,从国情、民情方面寻找切入点,挖掘思政元素,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以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并传递正能量。

课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智慧教学工具”一体化教学方法,并融入课程思政,教师发布课堂测验习题和分组讨论任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完成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效果。适时邀请校内外思政教学名师进课堂,为课堂教学增加新机,推动课程创新性的提升。

课后,采用“及时跟踪学习情况”+“与同一个班级的其他老师及时沟通”+“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教学方法,及时跟踪了解学生下一次课分组讨论任务的准备进度,并对文献阅读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逐步改进课程思政的融入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系统化;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锤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提升贯穿于课前、课上和课后教学全过程,以构建“课前+课上+课后”全过程课程思政体系。

2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体现在能力培养成效、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和学生评价三方面。

2.1 能力培养成效

通过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 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 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备案项目3 项,获得2022 年省级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5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3 项。

学生还去乡村小学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助力乡村振兴。

2.2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笔者主讲的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作为课程思政优质案例课在新华思政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该课程还获评校级优秀思政案例课。笔者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 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 项。

笔者获2023 年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2 年校级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2022年校级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和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本科组二等奖,课程团队获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

2.3 学生评价

通过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点的理解,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对授课班级(通信2019级)64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内容对课程知识点学习有用,其中认为非常有用的占68.75%,如图2 所示。

图2 课程思政内容对课程知识点学习是否有用

3 结束语

本文详细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本校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前、课上和课后教学的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信心,引导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建模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