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环江 成琳 周兰 肖寒 周国永
1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贵阳 550025 2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贵阳 550025
2020 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育人育才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质量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高等学校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需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的各环节。这一过程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要通过融会贯通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与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元素,培养好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负起时代的责任,使大学能更好地为国育新人、为党培良才[3]。
精细化工工艺学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石油轻工、食品环境以及材料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介绍精细化工工艺学所涉及的化学化工基础和精细化工系列产品的生产原理、基本特性、发展趋势和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发。开展《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挖掘与实施,学习精细化工行业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完善过程中精细化工人的“精、气、神”是培养学生成为脚踏实地、真才实学、志存高远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有力抓手。笔者教研团队经过凝练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经验,挖掘梳理精细化工教科书、精细化工实验、实习基地和工业领域等方面与精细化工专业知识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内涵丰富的思政元素,提出以下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希望能帮助高校其他专业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我国精细化工相关记载较早,如在春秋时期,古人已出现“青黑画眉、白粉敷面、紫铆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的记载。“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因此根据课程涵盖知识发展,挖掘特定专业知识点,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学生坚定中国发展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古有使用精细化学品——糯米砂浆黏合剂建造的雄伟古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和钱塘江海塘至今屹立不倒。近代有范旭东制精盐纯碱,改变中国人千百年来吃有害粗盐的局面,打破了西方列强垄断,赢得世界尊重。今有北京有机化工厂,在航空部621 所郑瑞琪、赖士洪等老一辈化工人的努力下自力更生,集智攻关发展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黏剂的光辉历程。勉励同学们学习工作中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精诚团结的共同体意识。
精细化工发展初期耗费大量稀缺资源,严重污染环境。曾经提到精细化学品,就联想到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和各类制售食品添加剂和非法制售化妆品的恶性事件。但自2006 年国家制订绿色发展战略规划构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建设[4]。当前,精细化工已朝着生态环保(Environmental ecology)、节能(Energy)、经济(Economy)、高效(Efficiency)四“E”方向发展。因此,结合精细化学品发展史上出现的重大事故,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新中国初期我国科研条件极为简陋,杨锦宗先生夜以继日地工作,首次把染料在皮革上的固色率提高到99%以上,推动了我国染料工业高起点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科技人员通过科技创新,突破技术难关,获得助剂国产化,精细化工工业发展迅猛,很快国外的“洋油”“洋碱”以及洋火等成为历史。自主化生产历程虽艰辛,但新时代涌现出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比如著名精细化工专家杨锦宗院士和田禾院士等。通过行业著名科学家事迹,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爱国敬业热情,引导同学们思考和理解“精艺、创新、敬业”的“大国工匠”精神,促进同学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人民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传递的主要知识或技能,传统上主要包含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5]。长期以来,人们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认为专业教学内容只需要讲清教材中的原理、概念、事实以及其内在联系。其实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合理编排组织和补充丰富,实现知识传递,育人育德。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组织者与实施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精细化工专业教学通过团队内创、办、带,结合同专业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合作学习,形成了以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为主线、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为双擎的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与内容组织开展方法。
不可否认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具有科学性、知识性。普通教材中原理、概念、事实的正确性不容置疑,但是教材一般成书于年旧。虽然作者力图通过各种事实与案件理清概念原理的内在联系,当今科学技术爆炸式发展,本科中的案例或事实不少已失去了其基本意义。因此,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程教材传递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传授方法论的实际价值,也要把握课程内容传递的科学技术价值。精细化工工艺学教材中的事实包含基于大量学科事实抽象和概括出的规律和原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同时科学发展、时代更迭,需要教师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因此,精细化工专业教学团队,鼓励教师集体备课,交换使用教学资料,以最大限度完善专业知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实现最大可能的传授学生知识,感受最新前沿,激发学生追求现实的临场感和求知的兴奋感。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灵魂、确保学生毕业后能使用科学知识与方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探究世界。但是,科技也需要人文来制约平衡,否则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带来严重的伦理问题。因此,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中需要结合德育元素,考虑如何从课程所涉专业历史、行业文化等角度,增加专业课程的深度与温度;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实际上赋予理工课程灵魂是课程思政工作开展顺利和提升质量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理工科教师通常缺少人文主义的浪漫情怀,不善于调动学生兴趣。贵州民族大学化工学院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评课、教师听课和擅长教学教师的示范课工作,定期开展政治学习,积极争取举办参与区域专业建设交流学习[6]。
丰富合理的教学内容、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学生作为各项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工作,决定着学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培养的根本任务的成功与否。当代大学生有其独有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由,追求个性,他们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但他们还是忍不住想多打两把游戏,忍不住课堂中丝丝困意的侵蚀。相对于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游戏和短视频更容易带给学生短暂的快乐。因此,高校要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化学有其独特的魅力,有其五彩缤纷的颜色,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团队发现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如制备一支口红、一块肥皂、一瓶香波带给学生的收获,往往超过了老师滔滔不绝讲授2 个小时的理论课。鼓励低年级学习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前进入教师的课题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普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收获实验成功的喜悦。相比老师的唠叨,新奇的实验结果与成功的喜悦,后者更能促使学生追求知识,追求人生。
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罗列与讲解上,不能兼顾育人育才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以及科学性,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7]。丰富课程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育缺陷,发展混合式教学,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要求专业课承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用大把的时间给学生上思政政治课,不要求简单直接带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适当的方式“溶解”到日常教学内容中,甚至将它与教学内容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升华”,形成崭新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精细化工工艺学内容丰富,案例众多:如学习食品添加剂,可以解读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可以列举2011 年“地沟油”制销案和台湾省“塑化剂”风波等,告诫同学们从事食品添加剂研发、生产、设计、销售以及使用等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能做违反《食品安全法》的事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做一名有社会良知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习表面活性剂结构和性质时,可以将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特性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表面活性剂分子作为具有一类两亲性质的分子,在溶液时容易呈现特定的排列方式,以形成单分子层稳定乳液,可用于去除污渍。这种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的单分子层,紧密排布一致对外非常牢固,是团结奋进的典型代表。在讲解基体材料与助剂时,因基体材料与助剂必须成为一体,须臾不能分开,基体材料与助剂的关系就如同人民群众和扶贫干部。无数个女娃娃书记黄文秀等扶贫干部真心真意的“助剂”精神,才使我国能按时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8]。在讲解涂料时,可以引入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讲述文化自信。“墨染其外,而硃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几千年前,我们的酒樽都有色有饰,但树高叶茂,联于根系,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于文化自信。结合我国上下5000 多年文明传承,激励学生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在讲解电子化学品时,让学生明白,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是“卡脖子技术”掌握在美方,而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从根本上保障我国国防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就无从谈起。激励学生自力更生,不能做其他国家的附庸,要艰苦奋斗,不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在讲解精细化工发展新动向时,要帮助同学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工业发展要考虑长远发展,我国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还是坚持碳中和、碳达峰政策。
课程思政旨在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核心价值观引导,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采用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发掘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防止教育简单重复,启发学生学会思考,锻炼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传道授业能力”。
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但决定工作质量的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要争取做“四有好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典型精细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中,总结出普遍规律,达到举一反三、高屋建瓴的效果;在组织学生自行查阅图书文献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查文献,读文献技巧,让传统远离课堂教学的科学文献和最新知识,写进学生的读书报告中,融入师生的课堂讨论中。通过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理论很容易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进入学生的视野,内化于心。
课程思政元素像盐、味精、调味品等食品添加剂,虽是必需品,但不能单独使用。教师需要根据知识点的特点,添加不同类型、不同量的添加剂,要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团队提出如下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方案(图1),希望专业课程内容能有色彩,有画面,实现教育工作由“硬邦邦、干巴巴的说教”向“暖洋洋、热乎乎”的教学方式转变。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组织策略
通过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找到与知识对应的思政元素,实现学生价值塑造、课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使命在于立德铸魂,在于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一门优秀的专业课程不仅承载着知识传递、学生能力培养、品德和价值引领,更承载着引导学生入大道、启发学生成大材。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团队立足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总结完善专业课德育元素教学开展策略、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有效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提高了专业课育人效能,实现学生知识内化与品德提升和谐统一,较好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材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