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杰
中秋,也称仲秋、月夕、团圆节。在中国的节气划分里,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中秋月亮比其他几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故而又称“月夕”。此夜,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转眼,今年的仲秋又至,儿时的仲秋往事便浮于眼前。那时读小学,仲秋晚上,看到吃过饭的外婆提了个篮子走进厨房,我们抢着看篮子里装的是什么好吃的。外婆笑眯眯地说是沙子,我们弟兄几个都感到惊讶,外婆神秘地说等会儿就知道了。
外婆把沙子倒进锅里,让我们烧火,她用铲子不停地翻动着沙子。我好奇问外婆,炒沙子干啥?能吃吗?外婆就是不告诉我们,她用手试试沙子的温度,感觉差不多了,她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袋花生,然后倒进锅里,继续快速地翻动着锅里的沙子和花生,这下我们都明白了外婆要干啥。我更用劲加柴,外婆却说不用加,沙子已热,再加柴花生就糊,我赶紧又把加进去的柴退出来。外婆用铲子铲出几个花生,让我们试试熟不熟。我用手去捏花生,热得我赶紧又放了下来,再次捏起花生,用力一捏,花生仁掉在了锅台上,我捏起花生仁急促地往嘴里塞,热得很,囫囵吞枣地咽了进去,这下也没尝到生熟,又剥了一个,脆脆的,甜甜的,花生的香浓在嘴里回味无穷。我说熟了,外婆赶紧把沙子和花生铲到筛子里,让我们把沙子筛出来,外婆告诉我们炒花生关键是要掌握好温度,不然花生就糊了。筛出来的花生放凉后吃起来香脆可口。我们用手抓了几把花生放进口袋里,高兴地飞奔而去。回到房间后,外婆又取出了两块月饼,我们掰开分了分,月饼里有冰糖、花生、核桃、橘子皮等,那种又甜又香的幸福味道,至今都回味无穷。
成年后的中秋节,已不再是对花生、月饼的期盼,而是将这个团圆的节日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有甜甜的快乐,浓浓的思念,无尽的诗意,还有满满的祝愿。
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又是一年月圆时,乘着月色,我来到宁静典雅的内乡县衙,站在大堂月台上静静地等待,期盼着一轮明月照亮整个县衙。今夜的天气不算太好,稀少的蟋蟀吱吱地叫着,有“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的感觉。
突然,月亮从夜空中缓缓升起,显得那样高贵、典雅。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它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它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它璀璨夺目,将柔和的月光洒向人间,真是秋月似水啊!它的美丽令我神思万里。空中飘起了云,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县衙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空中的云彻底散去了,星星也蹦了出来,不停地眨着眼睛,有众星捧月的效果。
在月光的照射下,十月菊显得格外娇艳,粉红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清晰呈现。桂花在月光的照射下,格外有诗意。闻着暗香,听着花落,抒情的基因被润泽,“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诗句浮于眼前。后花园池塘里荡漾着月亮,几条小金鱼在月亮里窜来窜去。红色的月季花显得高贵典雅,凤尾竹在微风吹拂下轻轻地摇摆。房脊上的屋脊六兽显得格外有灵气,它们注视着天空,与月亮对话。
月有阴晴圆缺,正是因为有轮回的变幻,才能轻而易举就撩拨起人们的心弦。离乡在外的游子看到它便想起故乡,失意落魄的人看到它便有一腔愤懑,异地的情侣们总是借着月亮来思念彼此……
又到了万点金黄,幽香闻十里的金秋,清晨我推开县衙大门,一阵幽香扑鼻而来,莫不是桂花开了?我顾不上去办公室,径直走向县衙后院,来到古老的桂花树下一探究竟。
伴着花香,来到夫子院,朝代更替衙门屡毁屡建,县衙夫子院和三省堂的两棵元代桂花树却茂盛依旧,它见证了县衙的兴衰更替和历史变迁。桂花树枝干粗壮,枝繁叶茂,遮挡了整个院落,四合院被树冠装点得幽雅宁静,气氛肃穆,给人以神秘之感。漫步其间,撼于整个衙署静穆深邃森严的同时,更会有天下衙门深似海之慨叹!
夫子院又称主贵院,过渡于二堂和三堂,桂花树植于右侧,与其对应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其“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旧时住在这里的是知县聘请或是从家乡带来的师爷,这些人都是知县的重要幕僚、智囊团,就连知县也要敬他们三分。穿过夫子院就是三省堂,是知县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和办公起居的地方,一些不便于公开的案件亦在这里审理。桂花又被称为“九里香”,因其香味是一种幽香,传得远。如果你来得巧,内乡县衙的桂花树除了八月,会在阴历九月初的时候再开一次,正是“桂树生贵地,花开二度不为奇!”
一夜之间桂花怒放,橘红色的桂花在翠叶间煞是可爱,像是小精灵一样一簇一簇。每根枝条每片叶子下边都是花,形成了一个大的花伞,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下起了桂花雨,桂花落在树叶上,把树叶打得沙沙作响。桂花落在了粗大的树干上,衬托出了它的沧桑。地上、石条上、草丛中落了一层,仿佛铺上了金色的地毯,早晨我不忍心去踩它,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把它照射得金黄灿烂。每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赏花拍照,吟诗作画。
十五夜,正值我带班,乘着月色,茗茶于三堂桂花树下。莫名地就被花香陶醉,为月光感动。桂花树仿佛在给我讲述知县清正廉洁、百姓淳朴善良、师爷机敏睿智的故事。一阵微风拂过,桂花点点头,好像在向我问好,几片花瓣随着微风径自飘落在茶杯里,茶香裹着桂花的幽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举头仰望天空,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撒向了屋顶,青砖灰瓦、屋脊六兽的轮廓清晰可见,月宫中的嫦娥似乎也要下来寻找桂花的清香,让我想起“人间尘外,ー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罪,戏把黄云捋碎”的诗句。
在这喜庆的八月,桂花开出了黄黄的花朵,美丽绽放之后,一朵朵桂花跳着优美的舞姿,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最后,融进泥土里来滋养根茎,期待来年重新开放,真可谓“化作春泥更护花”。
柿子树离我们家很近,虬枝盘曲,枝繁叶茂,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柿子熟时,奶奶怕鸟偷吃,整天搬个凳子,拿根长竹竿,坐在树下看柿子,盼着我们放假回家吃。
终于盼来了星期天,爷爷早已站在路口接我们,回到家放下行李,我们飞奔到柿子树下,枝头上挂满黄澄澄的小柿子,有的独坠枝头,有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它们簇拥着,私语着,显得格外亲热。我们仰望着满树的果实,那一个个又圆又大的果实在阳光下露出了诱人的笑脸,像在召唤我们快来尝鲜。
爷爷拿了一根早已准备好的长竹竿,来到了树下。竹竿头部早已破开并用镰刀削成尖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夹子,这就是夹柿子的专用工具夹杆。柿树枝比较脆,若有熟透的柿子,用夹杆夹住小柿枝,向上轻轻一送,再慢慢转动,就把小柿枝夹断拿了下来。我用手捏了捏,摘下柿盖,裂开一个口,用舌头舔了舔,甜到了心里。我们又夹些柿子,有的还是青的,带着树枝和叶子拿回家,等几天就自己变红,“身体圆圆不长毛,不是橙子不是桃。请它草屋住几夜,绿衣脱去换红袍”,说的就是柿子。吃完柿子,人们习惯把柿盖粘在土墙上,或者收拾起来,来年可做药引子消食用。
霜降后,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直射下来,这一簇,那一簇,颜色或浓或淡,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一阵微风迎面拂过,大片的树叶便随着摆动起来,山水画碎了,像洒上了一层碎银,又像微波荡漾的一池湖水。树上只剩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把古老的柿树装扮得很有节日气氛。在阳光的照射下,柿子红得透亮,喜鹊、麻雀、白头翁等鸟儿禁不住诱惑,趁主人不在,偷偷地啄上几口。我们上学一走,爷爷奶奶把柿子夹储藏起来,等我们回来再用。夹柿子到季末时往往树上要留一些,称为“看树老”,期盼来年丰收,同时也给过冬的鸟留些食物。
如今,又是秋季,收获的季节,望着树上一个个橙黄的柿子,丰收的喜悦溢上心头。柿树,又寓意着事事如意,家乡的柿树给我留下太多美好幸福的回忆,让我难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