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刘芳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0)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不断发展的、打上自身烙印的文化[1]。按照结构的不同,大致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种。从本质上来看,中华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的“中国”,不仅指向地理层面,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土地,还指向文化层面,即所有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文化。
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学术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并没有真正权威的概念界定,甚至经常会出现中华传统文化被其他概念“替代”的情况。大致包含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用传统文化替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邵汉明在《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中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另一种情况是被中华文化替代。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中华文化便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两种替换的情况都导致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范围发生了改变。本研究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带有中华特色的文化。
与中华传统文化类似,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各位学者也是众说纷纭。一种看法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对提高人民的思维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切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的总和[2]。另有一种看法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经过了实践检验,时间检验和继承择优检验而保留下来并能传之久远的文化[3]。这两种定义方式虽然尚存不足,但都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内在价值。
经济发展促进了全球化发展,各国的文化也在发生“碰撞”。通过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更好地实施,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自信,进一步实现国家认同。
2.1.1 增强道路自信
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而这条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分不开的。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更没有如此一脉相承的战略和政治韬略。”[4]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高质量发展强调教育要培养高精尖人才。加强中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其正确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坚定道路自信。
2.1.2 弘扬中国精神
文化是促进一个国家发展重要的思想指引。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中小学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地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对于铸造并且弘扬中国精神意义重大。
2.1.3 凝聚中国力量
全球化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需要有统一的思想,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引中国人民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对教育,可以使其增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形成认同感,凝聚中国力量。
学校自古便是教书育人的专业机构。之前学校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5]。学校教育通过不断地接触与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多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育人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养成高尚的品德,也促进德育效率的提升。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小学生还没有能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不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误导。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断提高自身对于道德观念的鉴别能力,坚定自身的价值观。
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成为我国学术界新的关注焦点。各个学校积极参与进来,热烈讨论,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的落地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些进展。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对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这一举措都是持支持态度的,并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更多的认同。
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政策的重大里程碑,是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 《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工作部署[6]。从微观上看,这些政策也在逐步地完善,由开始相对比较宏观的指导思想,逐渐完善成为比较细化的可行性较强的具体实施意见。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学校设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项资金。用来聘请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进入学校担任教师,学校的教师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定期开展一些研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学习等。
在很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持续接触外来文化,不仅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同时也加深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将其内化,最终会形成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专业素养,也优化了教师队伍。
虽然目前中小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育内容的选择不科学,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来文化,这些文化看似纷繁复杂,却不一定都适合中国国情。很多学校在内容选择方面,还是存在生搬硬套的情况。比如,很多中小学在举行诵读经典的活动时,大多挑选《周易》《尚书》等著作典籍。这类教材用古文所写,与现代的语言结构、含义等都相差较大。学生贸然接触这类典籍,不仅无法理解,甚至还会产生传统文化枯燥无趣的印象,从而失去兴趣。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取向。学校进行内容选择时,忽视现实环境不同导致的价值偏差,将一些“不容于”现代社会的观念杂糅其中,实在失之偏颇。
大部分学校在实践时,都是局限于某种单一的形式:诵读经典或者进行某种表演。不可否认,这些形式都是有可取之处的,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数千年,早已融入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单一的形式根本就无法完整地体现它的魅力。因此,学生不免感到单调,无法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产生倦怠的心理。
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初中还有高中等阶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每个阶段,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学校应该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设置相应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可这类课程的设计耗时耗力,很多学校无暇顾及,大多只是潦草地开设了一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完全不顾及课程完善与否。
评价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目前学校多采用活动的形式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时以学生背诵古文经典的速度及数量,即各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为指标,完全忽视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不考虑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处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而是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系统性工程。在很多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由学校负责,各校会开设一些课程或者开展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比如竹竿舞训练等。而家长或者社区完全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更不用说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形成合力。
目前,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生活场域和思维、审美进入新常态,至于传统文化是否完全适合目前的发展语境还是一个亟待探究和探讨的话题[7]。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实际掌握的文化内容,挑选不同的传统文化项目来作为教育内容。小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包含传统文化故事的书籍比较合适,学生自行阅读或者由老师讲解,主要进行文化启蒙,让学生对于耳熟能详的经典有基本的了解。对于初、高中学生,其思维能力已经开始发展,可以选择一些篇幅相对较长的经典作品,促进学生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包容度,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华民族的文化,塑造文化理性。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首先要明确当前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在选择教材时牢记这一取向,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证内容的正确。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大部分文化还是与现代所强调的“真善美”一脉相承的。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就在强调兄弟之间的相互礼让、兄友弟恭的重要性。《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我们提倡的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理念也是完美契合的。
以往的评价方式多为量化方式,只关注了表面,造成了“评价无人”的乱象。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人,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可以拓宽评价的广度,在原有的量化评价方式基础上,结合质性评价。同时,丰富评价的主体,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及家长评价全部连通起来。更重要的是,充分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特性。比如,儒家文化,关键在于人性善恶。儒家认为每个学生生来都是具有善端的,只是在后天发展中被外在的物欲蒙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将原有的善端发挥出来,并且逐步发扬。因此在进行教育评价时,应更多地考虑人文素养方面,比如,学生是否变得更礼貌了,师生关系是否变得更加和谐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的责任,而是所有教师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8]。它对于教师的要求更加复杂,除了要有高深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文化涵养。在备课时,教师要对上课内容反复地阅读研究,深刻领悟其内涵,如此在课堂中对学生才有话可说,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使其与学生的思维融为一体,逐渐内化成学生的文化自觉。同时,还可以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中都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内容,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9]。
传统文化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交互的系统性工程。学校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主体,但绝不是唯一主体[10]。家庭与社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学校除了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还可以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等进行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家庭中,家长首先要改变观念,要更多地重视传统文化,以及深入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将其逐渐内化成为个人的价值观念以后,以身作则地影响孩子。同时,还要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走出家门,参加一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社会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古迹等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摩。还可以同当地媒体合作,在宣传中提高传统文化的比重,出版青少年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比如,播放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纪录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了解林则徐浓厚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宏观上对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观上进一步铸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上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都至关重要。当前中小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及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献言献策,促进其更好发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