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书法与《老子》哲学思想(下篇)

2023-12-18 02:12□李
艺术家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书道书论心法

□李 永

(接上篇)

三、无为无不为的心法

《老子》三十七章有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之静,天下将自正。”四十八章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无为”是“体”,是道,是自然,是无目的,是减法,只有无为才能入道、得道;“无不为”是“用”,是目的,也是人为,是加法,只有得道才能无所不为,才能“取天下”。

“无为无不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后被运用于艺术领域,成为艺术创作的心法指导思想。康德讲审美之道,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此有相似性。康德云:“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时。”邓晓芒先生阐释:“最纯粹的美应该是不带任何目的,到自然界里面欣赏一片风景,就不带任何目的,但艺术美从创造出来就带有目的……所以,艺术创作是有目的的活动,包含技巧和熟练的因素。当然它是基于无目的,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它是基于那种鉴赏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表达出来必须显得好像是没有目的,所以它能够表达美,也能够被人欣赏。”“无目的”相当于“无为”,“合目的性”相当于“无不为”。中西哲学再次交汇,却凸显出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审美价值。

王羲之《比日帖》云:“比日寻省卿文集,虽不能悉周遍,寻玩以为佳者,名固不虚。序述高士,所传小有异同。见卿一一问……暇日无为,想不忘之。”帖中“寻玩”属于审美的“无目的”,“暇日无为”是现实中的“无为”,“佳者”与“想不忘之”却是目的。此帖似为《老子》“无为无不为”的现实写照。

王羲之诸篇书论均在不同程度上蕴含“无为无不为”的创作思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有曰:“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凝神静思”属“无为”,而“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则是“无不为”的妙用。

前文所引王羲之《书论》又云:“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其中“夫书者,玄妙之伎也”,即书载玄妙之道。“大抵书须存思”如同道教上清派“存思法”。“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则是“无不为”的具体展现。

王羲之《用笔赋》亦云:“秦、汉、魏至今,隶书其惟钟繇,草有黄绮、张芝,至于用笔神妙,不可得而详悉也……驰凤门而兽据,浮碧水而龙骧。滴秋露而垂玉,摇春条而不长……其若自然;包罗羽客,……信能经天纬地,毗助王猷,耽之玩之,功积山丘。吁蹉秀逸,万代嘉休,显允哲人,于今鲜俦。共六合而俱永,与两曜而同流;郁高峰兮偃盖,如万岁兮千秋。”其中“用笔神妙”,属于书道范畴,入无为之境,“其若自然”,即如“兽据、龙骧、秋露、春条”,自然而然,如此能“经天纬地,毗助王猷”“六合俱永,万岁千秋”,展现书道“无不为”的境界。其《记白云先生书诀》又曰:“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大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发也,书妙尽矣。”其中“望之惟逸,发之惟静”,属于“无为”,“达乎道”,能生混元之炁,从而华壁风神,内盈外虚,似七宝之贵,垂万古之名,又“无不为”也。

“无为”和“无不为”作为创作心法可追溯到蔡邕的《笔论》,其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其中“散”者,闲散,消遣也,也即无为也。“任情恣性”即放松、宽松性情,使之不“迫于事”。“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入定调息也。在定静中,即“沉密”,能有所安得,即得“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即同“无不为”,因而“纵横有可象”矣。

晋代的书论也蕴含这一创作心法。如成公绥《隶书体》的“存载道德,纪纲万事”,道是无为,德即“纪纲万事”,无不为矣。卫恒《四体书势》所谓“写彼鸟迹,以定文章;几微要妙,临事从宜”。“写彼鸟迹”是模仿自然,“无为”,至于“几微要妙,临事从宜”,则“无不为”;索靖《草书势》中的“守道兼权,触类生变”,“守道”属“无为”,“兼权,触类生变”则属“无不为”;卫铄《笔阵图》中的“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心存委曲”即守书道,书道之体属“无为”,而“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是“无不为”也。

王羲之“无为无不为”创作心法是吸收了前人成果,也渗透到后世唐代书论中。如虞世南《契妙》曰: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於至道,则书契於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

此论继承了王羲之书论思想,“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属于上清派“存思法”,入定无为,因“字虽有质,迹本无为”,而且心悟至道,“书契於无为”,如此“必资神遇”至微妙之间。至于“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则属“无不为”佳境焉。

孙过庭《书谱》有云:“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自然者,“无为”也,如初月众星也,若“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则进入“无不为”境界矣。

张怀瓘《书议》又云:“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是以无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危然,方知草之微妙也。”其中“无为而用,同自然之功”则“无不为”,“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以及“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则展现了草书神奇微妙的变化,得心契之意而忘言。

二王书法创作也体现着“无为无不为”意蕴。唐宋元明清几代书论均有评述。唐孙过庭《书谱》有谓“《黄庭经》则怡怿虚无”。《黄庭经》为上清派内丹修炼经典,蕴含虚无之道,王羲之创作此卷小楷也入虚无“无为”之境,故有虞世南《劝学篇》所谓“故羲之于山阴写《黄庭经》感三台神降”的感应,真乃“无不为”的神妙者。

宋代沈作喆《论书》云:“唐李嗣真论右军书《乐毅论》《太史箴》体皆正直,有忠臣烈士之像;《告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女顺孙之像;《逍遥篇》《孤雁赋》迹远趣高,有拔俗抱素之像;《画像赞》《洛神赋》姿仪雅丽,有矜庄严肃之像,皆见义于成字。予谓以意求之耳,当其下笔时,未必作意为之也,亦想见其梗概云尔。”此论评述右军创作楷书诸篇时“未必作意为之”,即想见其无意为之,故楷书诸篇呈现“忠臣烈士”“孝女顺孙”“拔俗抱素”“矜庄严肃”诸像,气象丰富多彩,契合各自的书写内容,产生“无不为”的书写效果。

右军《兰亭序》创作也入“无为”之境。宋代李之仪《姑溪居士论书》有云:“世传《兰亭》,纵横运用,皆非人意所到,故于右军书中为第一。然而能至此者,特心手两忘,初未尝经意。是以僚之丸,秋之于奕,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直以神遇,而不以力致也。自非出于一时乘兴,淋漓醉笑间亦不复能尔。”右军《兰亭》心手两忘,也有“无为”之志,故能神遇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明学者孙鑛《书画跋跋·又宋拓兰亭帖》亦云:“《兰亭叙》结体全近今元常、世将等,古法至此一大变。其妙处惟在字字飞动,若不甚经意,然亦不全无意。其体是真行,总只若属草者然,然笔法内擫,结构最紧密,虽佚荡不拘,而笔笔力到,点画间无一聊且意,所谓‘周旋中礼,从心不逾矩’。”此跋独标《兰亭序》笔意玄妙,难得在于有意无意之间,即“无为有为”之间,故“从心不逾矩”矣。

元书画家郝经《移诸生论书法书》亦云:“楷草之法,晋人所尚,然至右军将军羲之,则造其极。羲之正直,有识鉴,风度高远。观其遗殷浩及道子诸人书,不附桓温,自放山水间,与物无竞,江左高人胜士,鲜能及之,故其书法韵胜遒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邈不可及,为古今第一。”此论言及王羲之“遗殷浩及道子诸人书”楷草诸帖,似“自放山水间,与物无竞”,呈现“无为”之志,故“韵胜遒婉,出奇入神”,又入“无不为”妙境焉。

解缙《春雨杂述》又曰:“此钟、王之法所以为尽善尽美也。且其遗迹偶然之作,枯燥重湿,浓淡相间,益不经意肆笔为之,适符天巧,奇妙出焉。此不可以强为,亦不可以强学,惟日日临名书,无恡纸笔,工夫精熟,久乃自然。”鈡、王遗迹偶然之作(大王《上虞帖》如图1),“不经意肆笔为之”,属无意,如苏东坡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而有“无为无不为”之效。“奇妙出焉”,如项穆《书法雅言·神化》所云“字虽有象,妙出无为”也。

图1 《上虞帖》唐摹本 上海博物馆藏

王献之行草诸帖也是无意为之。刘熙载《艺概·书概》有曰:“欧阳《集古录》跋王献之《法帖》云:‘所谓法帖者,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使人骤见惊绝,守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王献之诸多行草书帖如《鸭头丸帖》、《十二月帖》、《不谓帖》(如图2)、《鹅还帖》、《愿馀帖》、《适应帖》、《奉对帖》、《鄱阳书帖》、《阮新妇帖》、《患脓帖》等,“初非用意”,即“无意无为”,而挥洒淋漓,“意态无穷尽”,则“无不为”矣。

图2 《不谓帖》

综上所述,本文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创作的布白、用笔、心法三个层次论述其蕴含《老子》道论相反相成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天师道徒对老子道家哲学的消化吸收及灵活运用的艺术修为。道家哲学不但成为中国书法的指导思想,而且也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与艺术之道,形成了中国艺术哲学体系。它不仅是中国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书道书论心法
法外求法象里生象——李怀杰的书道情怀
隋唐五代书论
元朝书论
精研硬笔书法 悟修传统书道
国产医卫防护材料突围心法
宋朝书论
明朝书论
书道佛心两相宜——书法家得一先生漫笔
《杂病心法要诀》对《金匮要略》的继承与发展
我校月人高级编辑当选为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