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冬竹 阳蕊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在天然具备物质性、实用性与技术性的同时,也蕴含潜在的文化性。随着城市空间与职能的演进,部分基础设施的文化特性得以显现。在建筑学视域内,紧扣城市基础设施中“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基于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厘清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性、技术性与文化性三者的动态演进关系,提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生命周期”并总结其各发展阶段特征, 以此探讨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内容与层次、文化性生成显现的条件、标志及实现路径,结合案例实践提出各层次文化性实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为促进当代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文化生命周期;文化生成;城市设计
Abstract: In addition to having material, practical and technical attributes, urban infrastructure also contains potential cultural nature. As the urban space and functions evolve, it may highlight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some infra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space" in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closely focused on. On the basis of th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culture, the dynamic evolut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unctionalit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clarified. The "cultural life cycl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propos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evelopment stages are summarized, so the cultural content and level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the conditions, signs and realization paths of cultural generation and appearance are explored. Combined with case practice, put forward the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realization at all levels, and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inking directions can be provid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urban infrastructure.
Keywords: Urban infrastructure; Cultural nature; Cultural life cycle; Culture generation; Urban design
城市并不只是一种物理装置或人工构造,它就内含于那些组成它的个体的生命过程之中,因而,它是自然的产物,尤其是人之自然,即人性的产物。
——罗伯特·E·帕克(1925)[1]
阿姆斯特尔河(Amstel)上的大坝(dam)抵御大海侵袭的同时,也促成了城市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衍生发展(图1)——大坝孕育庇护了这座城市并滋养其文化、经济、社會生长绵延。从原始聚居到城市发展,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作为基本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嵌入其中, 将人类繁育存续与自然世界牢固联 接,并以不断演进变化的多样形态, 持续创造着新的社会集体与文化生 命。
正如“infra”的拉丁语源义“之下(below)”,基础设施始终强调从底层对城市系统的基础支撑,是“永久的、成套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在工程领域,基础设施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1,其中工程性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供给、供水排水、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环境卫生以及城市防灾六大系统2,而城市绿化、卫生、照明等由城市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工程性基础设施也被称为“市政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在各个领域以不同的概念与分类作为发展基底被不断强调:从社会学的公益性质出发,基础设施被称为“公用事业”、“公益事业”;经济学领域将基础设施视为“社会先行资本”,将用于经济性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分类为“经济性基础设施”3; 创新科技领域将 5G 基站等融入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列为“新型基础设施”4并视作信息时代的发展关键;“生态基础设施” 在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也成为城市重点保护与建设的对象。无论哪种分类归属方式,其公用性、基础性、物质性、实用性与技术性均包含其中,勾勒出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特征,也在学科及专业划分中成为建筑学范畴之外的部分(图2)。
但是,基础设施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城市形态、塑造城市空间的重要物质要素。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从运输网络开始,从“运河狂潮”(Canal Mania)5到轨道时代,再到当下的“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它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物质空间。伴随城市空间与工程技术的双重发展下,部分基础设施也更多呈现轻量化、精细化、近人化,具备了从 “工程”向“场所”的演变趋势,也成为“人”与“空间”的互动载体,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场景感知与精神观念,形成并显现出愈发明晰的文化特性, 成为有必要、有条件在建筑学视域下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分配系统,更成为一种社会技术现象(Social-technic phenomena)和社会文化现象(Social- cultural phenomena)[2],它以强大的根植性(Embeddedness)、公开性(Transparency)融入城市并构建人们共同的生活经历和集体记忆[3],众多文化活动、文化事件、文化作品围绕基础设施展开6,它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浪漫审美,也不断塑造着新的城市文化。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价值与职责日益凸显,城市基础设施在具备天然的物质性、功能性与技术性之外,随着城市空间复合演进和使用状态的转变,逐渐显现出文化特性,释放出明显的文化效益,为城市文化的整体丰富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 认识: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及其生命周期
从人类学开始, 文化的定义已出现两百多个[ 4 ] 。“ 人类学之父” 泰勒(E.Burnett Taylor)定义文化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5]。文化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将文化定义为“一个满足人的要求的过程,为应付环境中面临的具体、特殊的课题,而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好的位置上的工具性装置”[6] 。文化的存在需要载体, 这一事实指向了文化的两大方面—— 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与非物质文化(Intangible culture)7。
建筑学视域下,城市基础设施的文化性内涵同样围绕人与空间两大主题展开, 基础设施空间的结构构建、功能组织、材料运用等作为反映人类智慧的物质文化存在,在对城市增长、城市复兴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又作为工作、生活乃至精神场所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孕育着以基础设施空间为温床的城市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不断发展。
城市问题与生物学有机体研究一直存在着巧妙复杂的关联,正如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曾用生物学中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经”举例, 阐释在建筑学中技术与文明发展所保持平衡的“动态性”8 [7]。在生物学中,某一生物体经历一系列形式变化,进入一个新生命循环的过程叫做生命周期(Life Cycle)。这种过程在基础设施的文化生命中也是广泛存在的,我们将城市中某一基础设施空间中所经历的文化性孕育、发展、成熟、到消退,从而进入下一个文化变迁阶段的过程,称为基础设施文化生命周期(Cultural Life Cycl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图3)。
(1)孕育期(Incubation period)。孕育期是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物质文化构建的关键时期,也是其非物质文化开始萌芽的时期。文化源自人类于自然9中产生的价值或功能需求,而技术作为人的最大本能与重要存在方式[8]支撑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物质文化实体诞生。正如大量商品与煤炭的运输需求促使十八世纪“运河狂潮”(Canal Mania)诞生,当代城市物质基础高度发展下对文化的渴求推动基础设施空间迎来变革,原始的城市空间在需求演进下不断重构,城市形态、居住环境甚至虚拟空间因此改变,进而影响人群生活方式。
城市基础设施空间中根植的公共性是其非物质文化萌芽的突出优势,共享与交流等文化行为在此发生(图4),正如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提到“文化取决于其参与者用大致相似的方法对他们周围所发生的事做出富有意义的解释,并‘理解世界”[9]。
(2)发展期 (Development period)。发展期伴随着时间积累与基础设施空间范围的扩张,是城市基础设施非物质文化释放的重要时期。城市空间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介质,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介质中宏观、中观尺度的构成要素,“促使人类经验不断化育出有生命(viable)含义的符号和象征,化育出人类的各种行为模式,化育出有序化的体制、制度”[10]。此时,主观持续的创新成为推动技术性、功能性与文化性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巴尼特(H·G·Barnett)所提“创新是一切文化变迁的基础”[11]。例如交通类基础设施在近乎疯狂的构想创造下,不断与城市空间交叠、编织,演化出愈发复杂的空间新形态(图5),基础设施空间从融入文化景观到成为文化景观本身(图6), 以交通基础设施主题或背景的文化作品、文化事件更不断被创造,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生命活力。
(3)成熟期 (Maturation period)。在成熟期,城市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最大特点无疑是其构成的网络系统(图7)。现代基础设施城市主义与基础设施建筑学的发展均以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的骨骼化网状支撑为前提, 这些生态化网络在城市空间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具有强大的技术性、物质性与社交性[12]。文化也随基础设施传播渗透到除基础设施物质实体以外的不同行业与层级, 形成“基础设施文化网络”, 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意识、复杂、随机、具有生态性的。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复杂空间结构一方面塑造着当代城市环境,一方面文化网络成为新环境,反作用于基础设施本身,引起其空间结构、形态、功能的再次转变。
(4)消退期 (Regression period)。在消退期,文化丧失(Cultural Loss)成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发展的主要问题,文化学中的文化丧失涉及取代(subsitution)、综摄(syncretion)、增添(addition)、萎缩(deculturation) 等不同现象[13],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建筑学视角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失衡发展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正如技术与文明的平衡,历史例证层出不穷,二十世纪中叶极端的技术至上带来一系列阶级、人权、环境等问题,“邻避”现象(NIMBY)的产生10,1950 年代宾夕法尼亚站拆毁而促进的美国建筑保护运动11……基础设施若仅以孤立物质形态存在,将不可避免成为割裂城市空间的巨型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消退期并不是完全消极的,也包含着文化的变迁、转型与重生,如基础设施类城市更新项目,若条件具备,城市基础设施将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生命周期。
二 辨析: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基本层次与内容
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创造于人而回归于人,从关注人与空间的建筑学视角出发,将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层次与内容由浅到深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指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空间本体的物质文化,以及围绕其本体衍生的技艺方法、发展理念等一切非物质文化(技艺、理念等在广义上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如轨道交通类基础设施,早在铁路隧道时代开始站点类建筑便体现出重要的物质文化价值,从新文艺复兴、维多利亚式的古典风格到现代主义,再到当代建筑技术支撑下对地域文化的重新诠释(图 8-9),交通枢纽中的建筑与空间体验尽数体现了时代的审美风格与空间精神。
第二层次指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 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并逐渐影响城市文化生活。其本体作为文化资源的内容一般分为三种:一是遗产类,指城市基础设施本身经过时间、文化沉淀成为历史文化遗产或文化景点,如古罗马输水道、成都都江堰、重庆长江索道等,其中一部分可能已经丧失原本功能,一部分至今仍在运行继续提供城市服务;二是再生类,城市基础设施经过改造或功能置入成为新的城市文化设施, 如纽约高线公园、法国巴黎的 La Petite Ceinture 铁路改造项目等;三是新兴类,指城市基础设施以文化空间为重要构成部分,在空间构建之初便定位为重要文化资源,如当代众多以文化休闲为主题的新建 TOD 项目等。除基础设施空间本体作为文化资源外,还包括围绕基础设施纪录发生的文化事件12、创造的文化作品13等,如十九世纪尤金(Eugène Galien Laloue)的画作中描绘着巴黎街景中的列车与轨道(图 10)等等。正如中国思想家梁漱溟所认为的“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14],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消费习惯、休闲娱乐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层次也最深层次的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指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通过不断积累与渗透引领城市精神、创建健康城市集体人格14,持续增强城市认同感与凝聚力,形成稳定的城市价值导向与具有城市个性的文化传承。人类学研究领域率先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精神关联起来[15],如艾丽莎·弗里德曼(Alisa Freedman)所著的《交通中的东京:轨道与公路中的日本文化》,讲述了大众交通如何改变东京的社会结构和艺术运动,并导致了现代日本的性别角色特征(图11)。建筑学视域下将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纳入城市文化空间并探索其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学科探索方向。
我们通常提及的基础设施文化性,一般指第二层次及其相关内容,即城市基础设施带来的城市文化资源,这是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狭义的一面。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三个层次与内容层层递进,依次建立在上一层次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三个层次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持续繁荣(图12)。
三 机理: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实现
综合梳理不同基础设施空间的文化生命周期规律、发展条件、空间类型等因素,总结三种主要的基础设施文化性实现类型(图13),进而从建筑学视角出发,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三个层次中,提出实现各层次文化性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策略,并与基础设施文化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联系,将策略重点运用到不同的实现阶段中。
1.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实现类型、条件与标志
在第一种实现类型中,基础设施从建造初始就注重文化性的培养,例如重视空间结构的精神表达、植入文化生活功能空间等,目前有许多新兴基础设施均十分重视该方向的发展。在第二种实现类型中,城市基础设施在初始文化周期中的文化性可能并不凸显,但通过改造、植入功能等手段获得新的文化生命,这是当代再生类基础设施文化发展探索的主要方向。在第三种实现类型中,基础设施在某个时期第一层次文化性内容高度发展,但随着时代变迁等因素原有功能性与技术性丧失、衰退,其精神价值逐步凸显,第二层次文化性内容被强调,成为遗产类文化资源。三种实现类型也会互相转化,例如新兴类在后期向再生类转变,再生类功能性丧失后向遗产类转变。
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国荷兰为例,其基础设施文化发展历经众多文化生命周期更迭,包含以上三种实现类型。荷兰的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历史悠久,荷兰水务局(NGOs)早在中世纪便成立,人们从各种角度对基础设施、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以至于创造新词“infrarchitecturbanism”[16]。从须德海工程(Zuiderzeewerken)到三角洲工程(Delta Works),《水法》(Water Act) 的制定不断推陈出新。治水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全国的空间结构,并逐渐发展为文化网络:包括世界文化遗产“New Dutch Waterline”、“Beemster”和“De Schermer”风车治水区、众多水利设施博物馆和湿地公园(图 14)。面对气候变暖导致的全球生态危机,城市弹性建设(Urban Resilience)作为新发展理念被提上议程15, 2006 年批准并实施至今的“Room for River”计划,主要目标不仅包括治水工程,也包括城市滨水公园等文化设施建设,不断重构河流景观美学,沙引擎半岛(Zandmotor/Sand Engine)、浮动农场(Floating Farms)、浮动建筑(Floating Architecture)等新的实验项目在建筑、工程领域积极开展,推动荷兰治水文化生命周期良性更迭。
综上,不同基础设施文化实现类型经历的文化周期阶段也各不相同,但若要形成成熟文化网络,促进文化生命周期良性发展中,其中的条件、动力、作用方式与标志,需要我们厘清: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诞生首先要满足外部和内部两个必要条件。外部條件即为自然(生态自然与人化自然)环境,内部条件即技术与方法。其次城市基础设施首先应体现其物质文化价值,实现文化性第一层次内容,这是基础设施文化萌芽的标志。接着,通过人对空间的共享体验,形成集体记忆与意识,即非物质文化的开端。第二,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在发展期的主要动力为人主观意识的创新创造。技术与功能创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物质文明发展。文化创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发展;第三,在成熟期,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的渗透作用是复杂、随机的,最终形成文化网络。文化网络反作用于基础设施本身的物质形态。第四,城市基础设施文化的消退期,物质与精神的失衡发展是重要原因之一,当代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发展必须实现技术与文明的动态平衡。
2.第一层次:本体营造与创新探索
·本体营造 在城市基础设施本身作为物质文化的第一层次,其文化性实现需着重关注城市基础设施的本体营造,主要包含空间与感知两个方面。
空间方面,城市基础设施与传统城市公共建筑相比,其尺度、结构、空间等构成要素都存在较大差异。除功能混合置入的方法外,有两方面仍不容忽视:一方面,在以强目的性行为为主导的城市基础设施空间中,重视公共文化行为的激发,通过基础设施空间本体促进社会交往、公共活动、引导多样行为方式,这与基础设施文化性孕育期中的共享环节紧密关联。例如南京江心洲排涝泵站配套用房项目,通过对江岸高差、江堤路径、用房形态等空间元素的再组织,在保障基础设施实用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江岸公共空间与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了驻足、观景和休憩的新场所,也为以基础设施为空间基础的文化生活创造了可能性,文化传播的机会也由此而来(图 15)。另一方面,重视基础设施因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模糊性、灵活性而产生的“零余空间”16,这是挖掘基础设施空间文化潜力的重要领域。许多城市已经展开此类空间的改建,如日本横滨市黄金町高架铁路下空间改造、里斯本泉池公园、墨尔本 sky-rail 社区活动公园等。
感知方面,主要指基础设施空间引发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的精神与美学感受,注重建筑形态与空间的形式、场所精神表达,如 Ney & Partners 在廷塔哲城堡桥(Tintagel Castle Bridge)为体现了超薄震撼的视觉景观感受,创造了极致的结构支撑方式(图 16)。
·创新探索 第一层次内容中围绕城市基础设施本体衍生的技艺方法方面,由建筑学与工程、材料、计算机等学科不断推动进步。除此之外,还需不断思考城市基础设施中空间与人的发展新关系,包括新技术的融入、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在构成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本身的同时也引领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实践的深入。其中基础设施生态学(Infrastructural Ecology)作为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的延伸,将景观、街道等公共空间要素纳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17]。基础设施建筑学以“生态观”(ecology)与“网络观”(network)17展开,探索建筑学介入下基础设施的新公共场域关系[18],聚焦基础设施空间中的边界、地形、触媒等核心要素问题[19]。基础设施城市主义(Infrastructural Urbanism)则将基础设施视为场所基底,以建构的建筑化方式指引未来城市空间形态方向[20]。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等交叉学科领域亦将文化基础设施空间体系纳入城市文化生态系统[21],强调其对城市文化塑造的关键意义。如今,通过 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助力传统基础设施改造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代到来,“AI+轨道交通”、“智能站台”、“智能站厅”等新场景应用意味着传统基础设施空间形态的重要改变,建筑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将迎来新舞台。例如在疫情影响下,AECOM 基于自研发的大数据评估、预测、场景模拟等系列集成技术平台,提出以“恢复服务(Return to Service,R2S)”为主题的系列基础设施运营、设计服务,帮助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内合理隔离、消杀清洁、通风保障等空间规划方案(图 17)。
3.第二层次:更新发展与理性开发
·更新发展 在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第二层次,其文化性实现应注重具有文化价值积累的既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保护与利用。
在历史变迁中,城市基础设施往往因技术更新、功能需求转变等多重原因亟待空间、结构、形态的转型,此时应注重探索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在新时代背景的发展潜力,延续或激活其中的文化性,采用有机更新、微更新等尊重原有空间结构的手法进行功能转型或升级。如国王十字车站地区,在经历经济转型衰落后, 以“重新构想历史,并以场所特有且与众不同的创造为城市做出贡献”18为更新主旨,使其重生为城市活力文化空间——更新项目除商业、住宅等混合功能的置入外,通过更新历史构筑物和建筑、增添公共空间、引入大学以及其他教育与文化机构等措施,使其该地区独特的城市文化身份被凸显,不断获得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陆续吸引具有相同文化认同的企业入驻,国王十字车站域进入新一轮文化生命周期发展(图 18)。
·理性开发 理性开发指面对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建设,除进行以经济效益为 主导的增量开发外,尊重城市原有生活文化机理,通过深入调研与理性分析,审慎选择开发方式。面对同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问题,不同城市可能因文脉差异给出不同解答。例如铁路基础设施遗产的综合开发问题,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选择通过系列景观设计将其改造为全新城市公共空间;而悉尼废弃 Ultimo 海运线(The Goods Line)在进行景观改造外,更注重与传统社区的影响关系构建(图 19);日本东横线地上废弃线路,因位于东京时尚街区代官山而改造为高品质商业零售小镇(Log Road Daikanyama);法国巴黎的 La Petite Ceinture 废弃铁路线则因其绿意萦绕又荒颓神秘的美感吸引城市艺术家、爱好者自发探索, 公众与多方部门一起努力延续古老铁路线的文化生命,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4.第三层次:网络构建与文化传播
·网络构建 在城市基礎设施文化性引领城市文化生活的第三层次,城市精神文化的构建意味着城市基础设施文化网络已全面渗透,应着重推动以触媒方式影响城市文化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形成。在黛娜·卡夫(Dana Cuff)的《快进的城市主义》(Fast-forward Urbanism)一书中,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城市触媒”,同样是塑造新的生活方式与激活城市空间的重要工具。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其具有的快速流动性、大量性、网络性决定了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具有强渗透性、快速传播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利用基础设施的网络结构激活文化渗透与作用机制,是文化载体正面影响文化实现的最好途径。例如多伦多PATH 人行网络系统从 1970 年代开始发展,横跨 30 多公里的餐馆,购物,服务和娱乐场所,成为世界最复杂的文化交流与渗透网络之一(图 20)。
在构建基础设施文化网络时,同样不可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保障文化性根植于城市的生命力与持续性。从景观都市主义到基础設施城市主 义,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生态文明的价值不言而喻。对于现代工程性基础设施日益交织成网,对自然系统和生态过程带来多方面影响的现实情况,必须寻找能够平衡和补偿这些基础设施带来的生态破坏和退化的途径。众多城市设计实践、竞赛、研究正聚焦于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城市消落带、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生态问题,例如重庆市开展的“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中, 各设计单位通过岸线生态治理、滨水空间打造、文化风貌重塑等多种设计手段在城市消落带生态治理与空间文化发展方向做出努力(图 21)。
·文化传播 在形成城市群体集体认同、创建稳定的城市价值导向与文化传承的层次阶段。从建筑学出发的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构建还应注重与传播学、新媒体、艺术文艺等文化领域合作,分析传播受众的空间行为心理特点、提高文化传播的精准性、丰富空间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在城市基础设施空间设计中积极接纳艺术装置、新媒体设施、主题展览等多样文化传播形式,形成空间艺术与群众的长期互动。例如洛杉矶地铁长期组织的“Metro Art”项目,各种限定场地的艺术品被整合到不断发展的地铁空间中,提高了交通环境的文化传播质量并创造了一种地方文化,从海报创作到艺术装置,从乘客地铁艺术之旅活动组织、声景营造到现场表演,持续且丰富的艺术项目为整个洛杉矶的社区增添了活力和参与度19(图 22)。
四 讨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的未来
通过多年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信息、交通、市政等多类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发展要求中,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诸多建设理念被提上议程。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服务、形态将迎来新一轮的升级与变革,为其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联合国人居署颁布的《人居Ⅲ》(Habitat III,2016)中明确指出文化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和资产, 并建议通过对文化性的基础设施、产业能力建设计划和新技术的投资,增强城市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力[22]。2022 年 2 月,广州城市变电站景观及功能设计国际竞赛收官,“将市政设施建设变成城市风景线”、“我们所做的就是建筑对城市的表情,和市政公服设施能够让公共参与互动的内容”、“未来对设备美学、大型设施进行美学处理,是一个趋势和方向”等观念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工作者的认可(图 23)。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文化性第一层次内容,即物质文明的实现,正向基础设施文化性第二层次实现阶段迈进。在未来发展中,城市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创造城市文化资源并成为其本身,更加广泛地影响城市文化生活。从建筑学角度切入,更应遵循文化生命周期发展规律,结合信息时代新技术的发展,营造城市基础设施空间中人的文化体验,探索构建以基础设施为载体的文化网络体系。
人类对于文化的渴求从未停止,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设计与建筑学领域的问题涉及更加广泛的知识门类,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文化生命周期带来了发展新契 机。在关注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潮流时,我们最应当把握的文化又是什么?文化是更高的追求,但并非高低雅俗的界线20,它是一种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更是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从物质需求的保障到文化生活的丰富, 从健康价值的导向到城市精神的传承,这是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性发展应当给出的答案。
注释:
1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将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为“城市生存和发展应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其中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文中提及的六大工程系统,社会性基础设施指用于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本文主要讨论工程性基础设施。
2定义源自:何盛明 主编.财经大辞典(第二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3世界银行在《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中将基础设施分为经济性基础设施(economic infrastructure)和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两大类。其中经济性基础设施主要指公共设施、公共工程和其他交通部门,该分类与工程性基础设施概念涵盖内容基本一致。
4国家发改委将新型基础设施定义为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例如 5G、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传统基础设施,例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5运河狂潮(Canal Mania)是指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运河建设密集时期。
6如《The Triumph of Human Empire: Verne, Morris, and Stevenson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一书中分析了凡尔纳(Jules Verne)、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莫里斯(William Morris) 等作家的作品中暗示了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如何带人类走入浪漫与幻想的世界。
7参考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定义:“物质文化:工具、武器、器皿、机器、装饰品、艺术品、建筑物、纪念碑等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为人类生产或生活使用的物质实体。”
8在该形容中,使身体适应外部世界的交感神经系统与调节内部器官平衡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总是相互作用,处于“神经动态平衡”状态,正如这两个神经系统一样,技术与人性的平衡也具有动态性,并且在某一时期某种倾向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9陈其荣在《自然哲学》中提出,“自然”分为“生态自然”与“人化自然”,自然界在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人类,从此就标志着统一的自然界发生了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10“邻避现象”(Not In My Back Yard),是指推行例如化工厂、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等影响生活环境的建设项目时,当地民众发起抗议的社会运动。
11 1960 年代高层建筑发展背景下,为建设办公大楼著名建筑宾夕法尼亚站顶部拆毁,拆毁引起大量争议,并促进纽约市地标保护法(landmarks preservation act)出台,这被认为是美国建筑保护运动的催化剂。
12文化事件例如:1925 年至 1935 年间,日本一只名为八公(Hachiko)的秋田犬等待他已故的主人,正好在火车到达时出现在涉谷车站。后来涉谷站八公站(Hachikō-guchi)以此为名,设立八公狗雕塑,成为当地标志性公共空间。
13文化作品例如:BBC 儿童剧上帝的奇妙铁路(God's Wonderful Railway )在 1980 年热映、约翰·库克·伯恩(John Cooke Bourne)的《大西部铁路的历史和细节》于 1846 年出版、莫奈(Claude Monet)名画《圣.拉扎尔火车站》(The Saint-Lazare Station)系列等等。
14集体人格是指“秉持了一定精神价值观的人群,长期在一起工作生活,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进而产生的集体无意识。它来自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ustar Jung)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他曾提出‘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15参阅荷兰水务局官网:https://www.dutchwatersector.com/
16在城市研究中,“模糊领域”(Desola 莫拉莱斯:1995),“城市空间裂隙(crack)”(Anastasia Loukaitou Sideris,1996),“死区”(Doron: 2000),“讨论空间”(Papastergiadis: 2002),《城市空隙》(the urban interstices) (Tonnelat: 2008),“遗余空间”(Urban ‘Leftover Space)等概念都表示着相似的空间理解,这些空间位于官方使用和占用区域之外,在进行适当的人为干预后,能化消极为积极,成为基础设施文化发展中的动力。
17雷姆·班纳姆(Reyner Banham)将基础设施视为一种城市生态环境,卡兹伊斯·瓦内利斯(Kazys Varneils)在此基础上强调其不断扩展的网络化发展,建筑学成为网络化的中观尺度,这两种观点成为现代基础设施建筑学展开的基础。
18参阅 Allies and Morrison 事务所官网:https://www.alliesandmorrison.com/projects/kings-cross
19详情参阅 Metro Art 项目官网:https://art.metro.net/
20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中提到,“文化似乎主要是来制造界限的:学历的界限、专业的界限、…高低的界限、贵贱的界限…一条条诱人的界限被误认为是‘文化追求”。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E·帕克等 著, 城市[M]. 杭苏红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5.
[2] Misa, Thomas J., Philip Brey, Andrew Feenberg, Paul N. Edwards. Infrastructure and Modernity : Force , Time ,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Sociotechnical Systems[M].Cambridge: MIT Press,2004.
[3] Star, Susan Leigh. The Ethnography of Infrastructure[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99, 43(3)377-391.
[4] 余秋雨.何謂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5.
[5](英)爱德华·泰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6](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11-14.
[7] 褚冬竹,顾明睿,阳蕊.转型、平衡与演进——希格弗莱德·吉迪恩的学术思想及当代意义[J].建筑师,2020(02):4-12.
[8] 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
[9](英)斯图尔特·霍尔 著,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 译.商务印书馆,2003:2.
[10](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M].宋俊岭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11] H. G. Barnett. Innovati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Change[M].New York: McGraw-Hill,1953.
[12](美)卡兹伊斯·瓦内利斯.洛杉矶基础设施的生态网络[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18.
[13](美)威廉·A·哈维兰 著,当代人类学[M].王铭铭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68-569.
[14]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15] Marco Di Nunzio .ANTHROPOLOGY OF INFRASTRUCTURE[J].LSECities,2018, Research Note 01 (June 2018).
[16] Hong, J .Shin, SS. A Study on Infrastructure centered Publicness in Urban Public Space through a Look at Dutch Architectur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J].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2016,15(01):33-40.
[17] 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规划,2005(09):70-75.
[18] 任翔,乔婧.作为城市嵌合体的建筑基础设施 英国伦敦“横贯铁路”系列建筑工程项目(2008-2019 年)[J].时代建筑,2016,0(2):28-34.
[19] 谭峥.寻找现代性的参量 基础设施建筑学[J].时代建筑,2016,0(2):6-13.
[20] Stan Allen.Points + Lines:Diagrams and projects for the city[M].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9:46.
[21] 刘群阅,李奕成,池梦薇,黄启堂,兰思仁.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构想[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05):68-73+104.
[22] 联合国人居署.新城市议程[C].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人居Ⅲ大会),2017.
图片来源:
图 1: A.G.Maris.The Dutch and Their Dikes[M].Amsterdam:De Bezige Bij,1956:35
图 2,图 3,图 12,图 13 作者自绘
图 4:上:威廉·鲍威尔·弗里斯(William Powell Frith,1819-1909)绘制,于英国皇家收藏基金会(The Royal Collection Trust)官网展示:https://www.rct.uk/collection/405292/the-railway-station 中: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nchesterarchiveplus/8703799147 下:洛杉矶 Metro Art 项目官网:https://lametro.smugmug.com/Metro-Art/Metro-Art-Presents-Floor-Improv-Day-1/
图 5:LONDONIST 报道:https://londonist.com/london/transport/london-cutaways
图 6:LAGI(The Land Art Generator Initiative)竞赛官方网站:
http://landartgenerator.org/index.html
图 7:美国芝加哥和西北铁路档案馆(Chicago and North Western Railway Archives)藏品
图 8:纽约大中央车站官方网站历史专栏:https://www.grandcentralterminal.com/history/
图 9:Foster + Partners 官方网站:https://www.fosterandpartners.com/projects/haramain-high-speed- rail/
图 10:https://www.sothebys.com/en/auctions/ecatalogue/2012/c19th-european-paintings-inc-greek- l12102/lot.80.html
图 11:Alisa Freedman. Tokyo in Transit: Japanese Culture on the Rails and Road[M] Redwood Ci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图 14:左:世界文化遺产提名专家会议——荷兰水防线报告,2015;右:荷兰公共工程部水利基础设施部门官方网站
图 15:https://mp.weixin.qq.com/s/xZhqkmg_QPrzRO1wmdrSog
图 16:Ney & Partners 官方网站:https://ney.partners/project/tintagel-castle-footbridge/
图 17:纽约 AIA 建筑奖官网:https://www.aiany.org/architecture/featured-projects/view/return-to- service-public-transit/
图 18: Townshend Landscape Architects 官方网站:http://townshendla.com/projects/kings-cross- central-9/
图 19:The GOODS LINE 官方网站:http://thegoodsline.aspect.net.au/
图 20: Urban Toronto 官方网站:https://urbantoronto.ca/news/2011/11/path-master-plan-study-look- future-vision-pedestrian-system
图 21:https://mp.weixin.qq.com/s/KAKL67SWwb_f7ZVntgK1uQ
图 22:洛杉矶 Metro Art 项目官网,左:https://art.metro.net/artworks/in-the-works/works-metro- center/ 右:https://art.metro.net/metro-art-presents/music-series/
图 23:左:https://mp.weixin.qq.com/s/FE9iAcMVj5I1iVylwMazrw 中: https://mp.weixin.qq.com/s/KV_GrD1LAaRzF-AVEEb88g 右:https://mp.weixin.qq.com/s/Kt- ED_QtOIlZ84wStEOA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