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滨海地区城市开发

2017-01-16 09:16李坤艳
中国名城 2017年1期
关键词:城市设计

李坤艳

摘 要: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城市滨海发展的趋势,滨海地区作为城市最稀有、最宝贵的资源,不仅是城市中土地价值和景观风貌最精华的区域,也是各种自然生态元素最密集、生态最敏感的地带。滨海地区城市开发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城市开发,需要把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利用各类海岸生态资源,为城市营造一个绿色可持续、宜居宜游的空间环境。基于青岛市红岛片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探讨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优化空间用地布局,尊重山、海、城相融的地形地貌特点,将海洋文化主题内涵与滨海资源等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创造优质的生活、工作和旅游环境,并推动低碳发展和生态保育,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设计;滨海地区;生态安全格局

Abstract:Along with the approach of marine economy tim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coastal areas, as the rarest and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 of cities, coastal area is not only the most golden area in land value and landscape of cities, but also is the most sensitive ecological area with the densest natural ecologic elements. Urban development of coastal area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areas. We should put the safe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ake advantage of various coastal resourc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o create a green, sustainable, livable and tourist space environment in the city. Taking overall urban design in Ho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probed into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space layout from the aspect of ecological safety, respected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 that hills, sea and city blend into harmonious scenery, fully considered the combination of sea culture and coastal resources, created high-quality living, working and tourist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urban design ; coastal area ;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7)-01-53(7)

1 项目背景解读

随着海洋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先后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三大海洋经济发展区之一的青岛,环胶州湾地区一直以来都是青岛城市开发的核心与焦点。

青岛正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北岸新区的发展新格局。而红岛片区作为北岸城区的核心,青岛环胶州湾地区最重要的尚未开发的战略节点,凭借其优越的岸线资源成为承载青岛未来生活理想的空间载体,滨海地区的土地开发不仅对进一步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塑造城市品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索适合滨海地区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法,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滨海地区显得尤为迫切。

项目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红岛片区的最南端,面朝胶州湾,三面临海,规划范围约30平方公里,基地拥有24公里的海岸线以及11公里的湿地古岸线,生态本底条件优越,且与胶州湾大桥4处连接,是环胶州湾发展带的“核心三角”,红岛片区还位于多个区域性交通枢纽之间,是对接国际和联系青岛各区的门户枢纽。

2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 生态基底脆弱,植被稀少,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基地植被较为稀少,主要以灌木为主,山林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未得到充分保护。由于无序的开发和管理,导致自然生态岸线不断遭到建设项目和人为活动的侵蚀,也对滨海景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2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部分滨海地区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填海造地,无节制地围海养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近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2.3 部分滨海地区污染严重,污水排放缺乏有效措施

部分滨海工业企业及近海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不达标排放,以及未经处理直排入海,使部分海滨地区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2.4 村镇建设用地零散,功能混杂,已开发利用岸线整合度较差

基地内零散分布多处村镇居民点,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布局混乱,使用效率低下,海洋资源开发以粗放型为主,岸线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宝贵的岸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岸线使用的随意性较大,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3 以“生态优先”为目标,构建完整的生态网络

早在战国时期,管子就以自然现象来规范城市社会的有序发展,倡导“无违自然”的人地和谐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以生态学为视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了以人为绝对中心的思想,指出城市的评价,应以适应为标准。

本规划根据地区的环境特征、景观特点和空间关系,首先分析规划范围内的生态基底,包括水体、地形、植被、低洼地(鱼塘和湿地)等,通过对不同生态要素进行叠合,寻找出最重要的生态斑块与廊道,并从后续的规划中着力去强化和修复这些生态因子,从而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网络。

3.1 保护水系和水塘,修复城市水环境

保留现状水系和面积较大的水塘,通过积蓄降雨,帮助减轻防洪排涝压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水系和水塘的自然过渡和渗透,净化水体,补充地下水,作为淡水资源补充城市绿化灌溉用水。

3.2 利用核心生态空间打造中央公园

保护和培育现有自然绿化比较好的区域,包括高万丈水库的大面积水域以及周边林地,生态改造部分具有生态特征的大面积池塘形成大型斑块。再加上山、海、河、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环境打造未来城市的“中央公园”,同时也是城市的“生态绿肺”,提供多样物种的栖息环境。

3.3 改造部分养殖区,确保海岸生态可持续

结合环胶州湾保护规划方案,考虑岸线生态衔接及生态效应,建议改造养殖塘面积较大区域,控制和减少养殖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西岸将养殖池塘改造成为生态湿地,发挥湿地公园美学与教育普及、科研价值,提供城市开放空间与游憩区域;东岸将生态和科技融入养殖池塘,使其成为生态养殖示范区,供人参观与学习。

3.4 打通生态廊道,构建完整稳定的生态网络格局

充分利用已有的水系和水塘建立多样的生态廊道,沿河恢复和培育重要的一条经过核心绿化的东西向绿色廊道,和北部的古岸线绿色廊道一起,作为连接西侧生态湿地与东侧生态养殖区的生态廊道,不仅满足动物安全迁徙,还可以满足市民对绿色开放游憩空间的需求。再培育多条南北向的生态绿色廊道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稳定的生态网络格局。

4 三大发展策略

在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再通过三大空间发展策略:滨海岸线策略、红岛生态绿心策略以及低碳生态策略,共同把“生态优先”的理念和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到城市设计方案中,充分发挥各大生态核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打造具有自身独特韵味的魅力海滨之城。

4.1 滨海岸线协同策略

海岸线资源是滨海地区最宝贵的资源,是地区的核心吸引物,差异化的海岸利用模式是形成独特城市风貌的基础。红岛地区拥有24公里且类型丰富的海岸线,既有平直型的岸线,也有海湾型岸线和岛陆组合型岸线。既有生活型岸线,也有自然生态型岸线。有条件通过差异化发展来塑造具有红岛特色的滨海岸线空间。

4.1.1 合理安排岸线的开发利用

针对岸线资源的特殊性和稀缺性,首先应根据区域的生态本底分析以及海岸的地貌特征和建设现状,将新区海岸线分为不同类型的岸段,综合考虑岸线大自然保有率、岸线现状、地理位置、生态衔接及生态效应,提出各岸段的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其次,划定岸线的控制线——蓝线和绿线两条岸线管理控制线,为岸线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刚性约束。并针对不同类型岸线,提出不同类型岸线的保护管制与开发指引措施,实现岸线的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岸线的可持续开发。通过修复部分自然岸线,创造多元活力的城市滨海岸线,营造自然与活力穿插,动静结合的滨海体验。

4.1.2 将公共建筑及主题活动沿海岸布置

在城市公共岸线,规划建议把公共建筑,如海洋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建筑与海滨自然宏伟的景色融为一体,使之与海景和海湾充分的融合,共同营造全天候活力无限的海滨文化氛围。海洋馆的设计通过过街地下通道连接让游人可步行于海洋馆的景观坡屋顶欣赏海天一色。海洋馆建筑的景观坡屋顶和滨水公园共同形成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大部分的海洋生物展示中心设置在地下,在近海区域可设置部分海下的海洋展示馆,给游客提供多元的观赏体验,再通过地下通道将海洋生物展示中心和海下海洋展示馆进行对接,给游客连续的海洋探索体验。

4.1.3 恢复东部岸线生态栖息的功能

在公共活动岸线之间应间隔布置一些自然形态为主的生态缓冲,静态岸线主要布置在自然条件极好的三个岬角以及中央公园的海岸处,通过大型的绿化开放空间给市民和游客提供周末休闲的好去处。采用人工保育手段,恢复和提高生态价值与景观价值,保障岸线可持续利用。

基地的东部岸线将有别于南部海岸的动感活跃,将着重展现自然宁静之美,修复东部原有湿地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海洋动植物的栖息地和市民科普教育的基地,给市民和游客更为多元的假日选择。

4.1.4 营造面向湿地的社区活力界面

首先,强调湿地的重要性,湿地周边应进行严格保护,设计强调最大化的利用西侧生态湿地的景观价值,在保证湿地自然属性的前提下,适当植入科普教育等功能,展示城市自然风貌特色。其次,最大化的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周边建筑的高度应逐渐跌落以保证更多的建筑获得景观价值。规划建议面向湿地城市社区 界面应适当打 开,并插入袋状绿地,成为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场所。

4.2 红岛生态绿心策略

4.2.1 红岛绿心

红岛片区为中部高四周低的丘陵地貌,借助天然的中央山体,塑造以自然和本土文化为主的“红岛绿心”。并以“红岛绿心”东西延伸成为“红岛绿脉”,打造集游憩、休闲、教育于一身的生活、健体和娱乐带,成为未来居民健康生活的载体。同时,顺应现状水体和地势,打通绿脉与滨海的联系,将山体和海湾两个重要的开放空间串联起来。最后通过绿脉与周边功能和形态的结合,在空间和生态上将绿脉延伸到红岛的每一个角落,提升中央公园和周边开发用地的协同效应。

“红岛绿心”周边环绕了众多商务办公空间,功能犹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和伦敦的海德公园。绿心为繁杂紧张的城市生活提供了理想的憩息场所和交流空间,使居民在短时间、短距离内能暂时远离烦嚣。

4.2.2 空中花园

顺应基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自然地势, 创造漂浮的景观意象,以“空中花园”为主题,创造独一无二的建筑与台地相连的景观感受。形成的台地将北面山体与南面海洋连接起来,借助“青云宫”打造体验红岛历史文化的平台,围绕“青云宫”和“青云村”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空中花园片区还包含了“市民文化广场”“探索之路”“媒体中心广场”“红岛阳台”等片区。

4.2.3 活力公园

活力公园提供了市民从“自然”到“水岸”的活力体验,从鸟类保护参观中心到植物花卉为主的花田,在公园里能够体验到活动的变化和递增。为市民提供了近在咫尺、一年四季全天候接近自然的机会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4.3 低碳生态策略

面对气候变化,把握后发优势,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理念,将红岛塑造为新城发展的低碳典范。把低碳可持续策略具体实践于城市空间之中,规划力图寻找在不同层面城市设计与低碳策略的契合点,从城市到生态空间,再到街区层面,打造山东省低碳宜居示范城市。

4.3.1 高效节能的冷热电三联供

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条件, 规划建议红岛片区适宜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冷热电三联供技术(CCHP),能源站结合公共建筑合建于地下,不额外占用空间,为周围1公里范围内建筑供能。冷热电三联供(CCHP)是指使用一种燃料,将制冷、供热(采暖和供热水)及发电过程一体化,做到能源阶梯级利用,能源的综合使用率提高到85%以上,减少碳化物的排放。

4.3.2 因地制宜的海水源热泵

结合城市发展意向,在红岛海岸公共和商业建筑分布密集区设置海水源热泵泵站,为城市供暖制热。海水源热泵技术是指利用海水为媒介的一种新型制冷取暖方式,海水源热泵泵站可为周边1公里范围的建筑供暖制冷。

4.3.3 建设海绵城市试点

为了尽可能地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之中,规划建设可持续的排水系统,根据红岛片区地势标高,沿城市廊道设计植草沟,地表径流以较低流速流经植草沟,进行植物过滤和渗透,实现生态排水。在区域内设置多个雨水花园,汇集区域降水,经植草沟流至净水湿地,最后排入大海。

并通过高渗透低影响的生态开发模式把雨水对城市的影响降到最低。雨水低冲击开发模式是指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管理雨水径流,使红岛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主要技术有: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渗透铺装,下凹式绿地等。

4.3.4 多途径增加城市碳汇

为了调节区域碳氧平衡,营造低碳生态社区,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绿地碳汇功能,规划建议在红岛各类绿地中大面积增加乔木种植比例,增强绿地空间的碳汇能力,调节碳氧平衡。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 面源碳汇:在城市公园,大型公园等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时,增加乔木种植比例,构建复合生态群落;

· 线源碳汇:沿海堤两侧,河岸,路网建立完善的防护林带系统;

· 点源碳汇:在城市绿地内,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用地的绿地景观设计时,适当增植乔木,鼓励城市建设中加入更多的屋顶绿化设计等。

4.3.5 迎合季节变化的微气候设计

为了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夏季由南面吹来的海风,沿夏季盛行风的方向建设通风廊道,将夏季凉爽的海风引入城市,并种植青岛原生植物,营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调节区域气候。同时,为了阻挡冬季寒冷的北风,选择性的栽种常绿植物,在有重要意义的关键位置栽种常绿植物有利于阻挡寒风进入城市,起到阻挡寒风的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外环境。

5 结语

滨海地区是城市最具重要战略价值的空间资源,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滨海城市都面临着既要保护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又要塑造独特的滨海风貌的巨大挑战,要处理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要统一规划和管理,对生态资源足够尊重和保护,并以“生态优先”为一切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滨海资源,把低碳生态策略落实到城市空间之中,才能构建一个真正体现当地特色又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区。此外,还应该加强规划宣传与公众参与,提高全社会和广大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市民一起共建宜居家园。城市滨海地区的开发利用,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规划设计引导、空间管制体制和综合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青岛红岛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R].2013.

[2][英] 伊恩 伦诺克斯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

[2] 杭小强,禇筠,刘畅. 滨海地区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途径探讨 [J]. 城市规划学刊,2012(7):159-162 .

[2] 何永,刘欣.城市生态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06(2):40250 .

[3] 陈洪全,海岸线资源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6(5):174-177 .

[4] 孟磊松,丁解放.日本的海岸建设与城市设计[J].海岸工程,2006,25(2):79-85.

责任编辑:张吉明

猜你喜欢
城市设计
浅谈弥合城市断裂带的可实施性意见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城市资源特色控制与详细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