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祥
摘 要:重点中心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是众多小城镇中的一个动态的特殊类型,在人口、区位、经济潜力、服务功能、规划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点中心镇的产业发展决定其末来发展走向。要使其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一个中心、特色镇,进而成长为小城市。在“十三五”新的发展时期,其产业发展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公共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重点中心镇; 资源优势;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Abstract:Central town is a special typ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because i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he areas of population, location, economic potential, service functi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t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entral town would determine its future trends in growth. If the local government tends to make central town special around the district and finally turn it into a small city, the officials are required to take ac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 to keep the five key growth concept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fully utilize available resource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collaboration for development across three sectors, to accelerate innov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and to get achievements along with taking consideration of green impact.
Key words:central town ; resources advantage ; industrial upgrading ; collaboration for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7)-01-29(7)
小城镇的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因为小城镇的发展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支撑点。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要求“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1]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建议》的说明中强调:“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它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2]2016年1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开展赋予镇区人口1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试点,以特色城镇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除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3]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在发展中出现交通拥堵,人口过于密切,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人口趋向饱和。人们自然将新型城镇化的目光转向中小城市和全国星罗密布的小城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地位日显,人口也必然要向小城镇集聚。人口怎样向小城镇集聚?这么众多的人口来到小城镇如何就业?唯一的选项就是产业兴镇,产业兴,人口才能旺。人口就业的关键就是小城镇的产业发展。
截止2014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204041个,其中建制镇建成区人口1.56亿人,占村镇总人口16.40%,镇区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有235个,5万人口以上的镇有876个。[4]2014年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最新一批全国重点镇3675个。[5]笔者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小城镇发展面临重大且可观的产能需求。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推进深度城镇化,有效承载就地城镇化人口的一个重要方面。
1 重点中心镇是城镇化中一个动态的特殊类型
重点中心镇是小城镇中的一个类型。小城镇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聚落形式。关于“小城镇”的概念,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可以包括小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未建制的集镇;有的认为是建制镇,不包括县城;还有的认为,小城镇是一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的早已存在的聚落,无需再作为人为划分。现在的统计习惯是将县城镇和县城以外的其他建制镇列为小城镇。30多年前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费孝通先生发表《小城镇再探索》《小城镇——苏北初探》《小城镇新开拓》等文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费孝通将“小城镇”定义为“新型的正从乡村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6]我国小城镇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第一,根据非农业人口数量分为:0.2万以下、0.2-1万、1-5万、5-10万、10-20万等不同规模的城镇;第二,根据建制情况可分为:小城市、建制镇和非建制镇;第三,根据行政级别分为:地级市、县级市、乡级镇、村级镇;第四,根据隶属关系可分为:省辖市镇、地辖市镇、县(市)辖镇、乡辖镇;第五,根据社会功能可分为:卫星镇、矿山镇、工业镇、交通镇、商业镇、文化镇、旅游镇、军事镇、边境镇。综合镇等;第六,根据城建工作性质可分为:新建型城镇、引导型城镇、改造型城镇;第七,根据地理环境可分为:平原镇、山地镇、滨湖镇等。通过比较和分析,对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同意“小城镇”如下定义: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人口聚集的居民点。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的建制镇和集镇。
重点中心镇是小城镇中的一个类别,是由小城镇中衍生出来的。人们往往在实际的城镇规划与一些政策文件中,经常使用“中心镇”“重点镇”“重点中心镇”等概念,因此有必要厘清其共同点及其区别。
“中心镇”它是县(市)域内一片地区中周围若干个乡镇的中心,地理位置相对居中,一般是自然形成的,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周围一片地区中相比较而言经济实力较强,具体说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大的发展潜力,对周边地位具有一定辐射力,中心镇发展目标就是小城市,从功能上看就是能承载县城和县级市的副中心职能,是县域经济的强力支撑。
“重点镇”则是根据一定标准、为实现一定目的而确定的。一般而言,重点镇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发展潜力等方面比其它一般普通镇具有优势。它在一定时期内是小城镇扶持发展的重点。重点镇的确定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和较强的政策导向。确定重点镇更多是用于城镇的建设与管理上,确定重点镇往往是为了给其以政策倾斜,促使其更快发展。因地域条件的差异,符合一定标准的重点镇在地区分布上往往是不均衡的。
“重点中心镇”显然不是“中心镇”和“重点镇”简单的叠加和重叠。在“中心镇”前面加上重点二字,当然涵盖“中心镇”和“重点镇”的全部,“重点中心镇”中所有的镇不是“中心镇”就是“重点镇”,但是,区别在于不是所有的“中心镇”“重点镇”都能够入选“重点中心镇”。只有在“中心镇”“重点镇”中经济实力更强,区位优势更优、发展潜力更大、基础设施更好,发展前景更广阔、发展特色更明显、带动辐射能力更强的“中心镇”“重点镇”,才能入选“重点中心镇”,给予政策倾斜,加以重点发展,在县域经济中形成一个较强的支撑点,形成县城镇的副中心作用,发展目标定位就是小城市。
2 产业是重点中心镇的发展动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与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但实际上,无论是学术界在理论上还是社会实践中,对于是优先重点扩张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还是要重视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土地城市化成为GDP和财政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的地域规模扩张迅速,而且出现城市越大聚集经济效益越明显的趋势。相比之下,小城镇发展则黯然失色,面临一些新问题。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镇数目的增多、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而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宣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我国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2万多个小城镇是一个完整的梯队。无论是城镇化率的提升还是城镇化质量升级,都是需要以产业发展作为基本的动力。
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真正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从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和一般规律来看,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最强劲动力和最重要的支持。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并迅速发展。伴随工业革命,城镇化也迅猛发展。1801年,英国城镇化率为33.8%,1851年达到54%,1901年城镇化达到78%。[7]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在工业产业的强力驱动下,城镇化与产业化形成良性互动。二战之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城镇化与产业化同步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高质量的城镇化。1950年,日本城镇化率为53.4%,1960年增长到63.3%,1970年达到了71.9%。[8]后发国家由于吸取西方国家城镇化中的经验教训,政府注重引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引导传统制造业不断升级转型,转变为高新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演变为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链条,由此提高了城镇化的质量,为城镇化持续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动力和保证。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是城镇化发展最迅速的阶段,1960年城镇化率为28.3%,1985年为74%,2000年达到82%。韩国的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是同步的。在产业发展上,韩国在1953-1961年以恢复经济和发展消费品进口替代工业为中心,1962-1971年以轻纺工业出口导向战略为中心,70年代推行以重化工业战略为中心,80年代以来以实现技术立国和经济稳定增长战略为中心。城镇化成为韩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载体。[9]
二战之后拉美一些国家的城镇化教训应该得到了高度重视。二战后,墨西哥、巴西大规模推进城镇化进程,1950-1980年,巴西城镇化率从36.2%提高到65.5%,但是,产业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并没有时限上,大量农业人口无序涌入城市,由于缺乏产业发展吸纳大量人口就业,城镇人口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城市贫民窟现象严重,城镇化质量低下,较差的城市环境又对产业发展和升级及服务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0]
从国际的城镇化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依靠产业的不断发展才可以带动人口和企业在城镇的集中,人口在企业的充分就业,提高了就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为城镇化提供了内在需求。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促使非农占比不断上升,服务业在非农产业的占比不断上升,劳动力就业结构改变带动城镇化发展。
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按国家规划目标,每年还需转户1600多万人。在城镇中消化如此之多的人口,这就必然要求城镇化发展需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同时推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融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城镇化产业体系,有效利用区域空间。只有在城镇化中产业的有效发展和及时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城镇“空心化”“有城业无业”“鬼城”等现象,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3 重点中心镇产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呈现新的格局,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也得到快速提升,形成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重点中心镇。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重点中心镇的产业发展要优于一般的小城镇。也正是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增多,不断吸纳人口到城镇就业,推动了小城镇向前发展。
最初,乡镇企业带动了乡村的小城镇的发展。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在苏南一些乡镇悄然兴起。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90年代末期,乡镇企业在发展中解放理想,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产权关系明晰的多元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此后,在乡镇企业中,私营个体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了乡镇企业的新的增长因素,股份制经济也迅速壮大。在乡镇企业中,投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在改革创新中,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增长方式有所转变,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也不断增强。乡镇企业在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乡镇企业是小城镇的主要支撑和依托,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并且出现了为工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不断聚居,形成了小城镇,或者使小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了众多的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随着专业市场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又带动了农村人口的集中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
在小城镇的发展中,重点中心镇具有更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这些重点中心镇有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优势,地处交通的要道,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的已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企业)、二三产业的有力支撑,经济的实力和产业的基础,人口集聚的程度及其城镇基础设施,使这些重点中心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更具有迈向小城市的优势。
从这些重点中心镇的产业来看,各具一些特色。有的有相当的基础因而形成不同类型。资源依托型工矿业城镇,固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依靠天然资源发展采掘加工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对资源依赖需求量的加大,这些城镇的采掘及加工业便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占城镇经济总量一半以上,采掘及其加工成了城镇发展的主导和支撑。这些中心镇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如河北、山西、陕西、内蒙、甘肃等一些省份。
现代工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重点中心镇。在这些城镇中,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之上。其工业的发展最初源于大中城市现代工业沿交通干线、周边地区的辐射,而工业的发展拉动区域农业、商业、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向城镇聚集,而这种重点中心镇往往以呈现群落的形式出现。这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尤为典型。比如广东省东莞,在2014年住建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最新一批全国重点镇名单中,东莞共有12个镇入选:虎门镇、长安镇、塘厦镇、常平镇、桥头、樟木头、大朗、清溪、凤岗、厚街、沙田、麻涌。东莞的虎门镇是珠三角的工商贸重镇,服装服饰产业规模全国第一,这个镇形成服装服饰、电子信息、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四大产业。长安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国税收入、用电量4个指标居于东莞32个镇街道首位。扬州市的小纪镇,处于苏中地区,工业经济占全镇经济总量80%以上,拥有各类工业企业800多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5家,形成了木业、机电、环保、文体、轻纺、汽配、粉末涂装等产业。同是该区的邵伯镇,截止2014年,全镇拥有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亿元企业23家。
依靠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推动了一批重点镇的产生。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业的发展,进而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并进一步带动商贸业的发展,形成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村工业化相互作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一些重点镇发展的亮点。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集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搞活城乡流动,增加农民收入。
还有一些城镇具有一定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把旅游业作为支撑产业,同时与旅游业相关的一些产业如商贸、旅游纪念品、旅店宾馆、餐饮等一系列行业发展起来。
还有一些城镇属于市场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城镇化的过程实质是市场发育的过程。而现代意义上的市场带动重点中心镇的发展,主要是指城镇发展是与农产品市场和商品批发市场联系在一起的,这类市场有工业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批发市场等等。
就江苏目前的一些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状况看,形成一产加强、二产主导、三产加快的发展格局,产业发展水平、规模和特色明显增强。吴江震泽镇是中国丝绸纺织产业重镇;泰兴黄桥镇是中国提琴之都、中国牛仔布名镇;吴中甪直镇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现代商贸、楼宇经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丹阳皇塘镇培育壮大精品纺织、精工机械、精致包装和材料“三精一新”主导产业;宝应范水镇形成电工电器、特种车辆、有机食品等三大支柱工业;涟水高沟镇打造酿酒、食品等支柱产业,拥有今世缘、国缘、苏缘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大多数重点中心镇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块状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及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心镇产业园区逐步壮大,产业集聚度日趋提高,集成工业园区、产业孵化园、现代农业园等吸引一大批企业落户,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大拓宽就业渠道,成为农民进镇落户、创业致富的有效载体。
当然,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和一些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一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重点中心镇的产业层次不高,初级产品多,产业关联度不够。
从目前普遍的情况来看,重点中心镇的产业结构还是主要倾向于资源型产业,产品大部分是初级产品或是粗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但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却不低。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够,有的几乎没有什么关联,这样就难以形成产业链,产业集聚就缺乏内生动力。在市场的竞争中,竞争能力就显得无力。从地处农村的重点中心镇来说,周边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还是丰厚的,产业的发展应该与丰厚的农业资源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实际上一些重点中心镇的产业发展恰恰与农业联系松散,有的几乎没有多少联系。这一方面使丰富的农业资源在眼前白白浪费,另一方面又使农产品得不到深度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无法提高,农民收入无法由于农产品深加工而得到提高,而附近的农民由于农产品深加工得不到发展造成就业岗位的匮乏,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也无法彰显,这实在令人叹惜。城镇经济的发展趋势一般是从单一产业的专业化向多产业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在具有紧密的产业联系的条件下,城镇经济才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产业的关联度高,才容易形成企业群体。只有形成产业群体,产业集群才更为可能。只有这样,企业的技术进步成本就会降低,技术的扩散速度也会变得迅速,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变得更为容易。
其次是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趋同。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总是有“一、二、三”的格局向“二、一、三”演变,并最终形成“三、二、一”的格局,劳动力就业结构也是如此。目前一些重点中心镇的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之以前已经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对于大部分的重点镇来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有所发展,比重在不断增大,二、三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在不断发展。拿江苏南通市为例,从2013年19个市级中心镇的三次产业构成来看,一、二、三产产业结构为11.4:52.8:35.6.从发展趋势来看,二、三产业发展的速度缓慢,难度加大,每增加一个分点都难上加难,南通市级中心镇2013年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5.6%,比2012年仅提高0.44百分点。由于历史原因,该市重点中心镇的一些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大致相同,大部分都是机械工业、冶金工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建材等。镇与镇存在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资源浪费、规模效益差的情况。二、三产业发展在这些重点中心镇中需要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素质,而恰恰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还远不能适应这种需要。
第三,主导产业支撑不力。
一些重点中心镇由于受地理位置、技术、人才、资金的制约,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当然有些重点中心镇已经形成一定的主导产业,但从总体上看,许多中心镇远未形成主导产业,这种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格局,重点中心镇长足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坚实,内动力会严重不足。
第四,公共事业配置不足。
重点中心镇近几年公共事业有所发展,但由于欠账太多,总体上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比如,交通、道路的建设标准较低,环保、环卫设施、污水处理不完善,路网密度较低,特别是停车场缺乏。基础性、社会性、市民性的公共产业,还远不能满足各种产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一些重点中心镇在这个方面是一个短腿或属于“短板”。这个“短板”,失去了吸引一些企业落户的魅力,制约了一些产业发展。[11]
4 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点中心镇发展的目标指向就是小城市,在未来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产业的发展支撑着其整个发展的走向。在“十三五”时期的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重点中心镇的产业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
4.1 产业发展要以“十三五”《建议》为指导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大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于构建产业体系进行了原则上的总的部署。
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必须要认清和立足于大的时代背景,要把五大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整个产业的发展要适应和符合“十三五”时期发展趋势和转变化。从工业化阶段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从重化工、房地产等主导产业推动向现代服务业和高加工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推动转变,从初级要素逐步向知识资本转变。推动经济主导产业将从重化工、房地产等向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知识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金融等服务业和机械设备、高科技制造业转变,现代服务业和高加工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主导力量。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精致化程度提高,制造业、服务加快融合发展,重化工比重将下降。传统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集团化和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加快。从产业技术看,产业增长将赖于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上。从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看,产业发展模式将由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变。能源利用将向高效、绿色、安全的模式转型,传统能源开采和使用效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高速增长。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加速扩散和应用,绿色导向的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形成,绿色工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从产业政策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要素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形成。竞争和退出秩序公平公正,企业主体作用的活力有效激发。政府不直接干预产业的具体活动,着力于保持宏观政策稳定,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弥补市场失灵。[12]
4.2 立足实际,发挥优势
重点中心镇各自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弱项。就优势来讲,在区位交通、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人文条件、传统产业、原有产业基础,在各个重点中心镇是不一样的。重点中心镇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优势条件进行科学分析,挖掘和充分利用发挥自身优势。大部分重点中心镇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有的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是个大课题。必须适应和跟随时代步伐,突出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产品升级。例如浙江省建设特色小镇,总体定位是依托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聚集支撑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宝剑等历史经典产业,力图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浙江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历史经典产业换发青春再创优势。[13]要有目标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与产业关联效应的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内发展,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创新。
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环境和富有特色建筑和街巷,发展旅游休闲产品。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额增多,旅游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旅游休闲需求旺盛,旅游休闲差异化、个性化丰富,这给重点中心镇发挥优势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有不少重点中心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弯曲延缓的河流,茂密的树木森林,青山环绕,绿水环绕,古老的街巷,特色的民居建筑,码头,历史遗址、红色要素等等,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吃、住、行、游、购等各种旅游休闲要素进行整合,将旅游者的感官享受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审美相结合,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满足和文化审美。推动旅游休闲产业向高层次发展,将普遍性要求和个性化特征有机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事例,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等就是很好的示范。
4.3 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日益提高,为此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社会资本迅速增加,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
重点中心镇抓住“十三五”时期的机遇,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重点中心镇周边是广阔的农村和农业,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具有一定的基础。重点中心镇本身发展的使命就是“四化”同步发展,重点中心镇即“四化”同步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特别是重点中心镇的农产品加工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不仅具备一定的资本条件,还有者其它行业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一方面,农产品加工本身一头连着加工原料生产,一头连着加工产品市场销售,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不仅处在前延后展的便利位置,而且具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自建原料基地和市场网络,已经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已有一定时间,对农业有深厚感情,在技术人才等方面也有一定积累。2014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达45.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万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8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2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达到2.1:1。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8%。国际上统计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农业的标准之一是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要在1:5以上,发达国家甚至达到1:8、1:9。[14]重点中心镇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关键和重要的业态十分必要。要加强加工、商贸物流,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创新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模式,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拓展产地直销渠道。
4.4 加快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重点中心镇存在公共产业滞后,发展不足,这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影响和制约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也影响和制约了城镇的长远的发展。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公共产业的发展,将公共产业规划纳入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在规划中要体现适度超前意识,起点要高,“先地下、后地上”,发挥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给排水、道路交通、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绿化亮化等建设,不仅要满足眼下经济社会的需求,还要着眼于未来,对于现在无法预测的因素必须留有余地,对于目前尚无资金建设的,要进行规划控制和预留。公共产业发展规划,必须要严格程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智慧。要确保规划的权威性。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完善镇教育、医疗、文体、商贸、物流、景观等公共基础,建设镇多功能综合体,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镇人口、产业的承载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量中起决定性作用,公共产业固然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责任,但同时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和其他资本进入公共产业领域。
4.5 加强生态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
对于重点中心镇来说,在产业发展和选择上,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一些城镇在初始发展阶段,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只要能带来经济发展,不管什么产业,不管什么项目,哪怕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和项目,统统上马,因此承接和转移来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项目。
重点中心镇要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将技术创新贯穿于第一产业发展中,促进传统第一产业向现代第一产业转变,提高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优化第二产业发展路径,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发展模式,运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大力支持工业绿色化生产。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份额,积极开发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绿色产业,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的投资力度,不断改良三次产业发展模式,大幅提高绿色经济在区域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要强化对企业组织的绿色监控,在鼓励企业发展相关绿色活动的同时,提高企业不可再生能源的引进、使用、处理、排放等标准,加大节能减排、防污治耗力度、采取奖惩结合办法,奖励优秀绿色化企业,并运用法律、行政手段惩戒高污染、高排放的黑色企业,鼓励社会大众对政府、企业组织进行监督,不断改善企业绿色生产的动力机制。政府应对绿色技术人才的开发、引进、培养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重视绿色人才的培养培训,以及企业员工提升绿色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镇的公共产业和基础设施要绿色化。镇的供水交通、能源、防洪、污水、垃圾处理等系统,要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建设。
要加快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针对过去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坏境的破坏,要全面推进绿色转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对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提高绿化覆盖率,建设城镇园林、大型公共绿地、小区绿化带、街头绿化带、沿河绿化带、防护绿化带,提高人均绿化面积。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消费模式,有利于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而推动城镇化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2,73.
[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1/24/c_1119676157.htm.新华网2016-1-24.
[4]2014年全国城乡建设统计公报[EB/OL]. ohurd.gov.cn/wjfb/201507/t20150703_222769.html.住建部网站,2015-07-03.
[5]住建部等七部委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附完整名单) [EB/OL]. http://www.gcjc.com/news/show-3886.html.工程检测网2014-08-11.
[6]覃琳,倪明,仇伟佳.重庆市小城镇风貌特色规划的探讨[J].重庆建筑,2013(5).
[7]-[10]童中贤,佘纪国,熊柏隆.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与战略创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9).
[11]王崇举,黄正洪.小城镇产业优化决策分析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9-22.
[12]王忠宏.“十三五”产业发展的五大变化[N].经济日报,2014-11-03(13).
[13]王慧敏, 方敏. 浙江特色小镇能量大[N].人民时报,2016-3-01(6).
[14]张志龙.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突破20万亿元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2/03/c_1117336566.htm.新华网,2015-12-03.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