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评 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

2023-12-18 02:19陈洪
教育界·A 2023年32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地优化教学模式和作业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双减”政策构筑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课堂时,教师如何构建关注文章关联性、思想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开展指向学习主体的引导式、任务式、开放式教学活动,并聚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教学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素养。

【关键词】“双减”背景;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Z2022GH0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洪(1981 —),女,福建省福清市阳下镇北亭中心小学。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的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仅应确保作业设计科学合理,还应避免使用灌输式教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给出的教学评价也不能太过简单、枯燥。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尝试构筑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提及,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认识到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接受将评价融入教学的观念,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需要让学生理解评价的目的和价值,鼓励其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接受评价结果和教师反馈的意见。此外,要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也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一)关注课文之间的关联

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理应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围绕《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做到应教尽教。因此,教师需要找到具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提供合理的教学评价[1]。

例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应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课堂,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修辞手法、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先带领学生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深入品味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景物。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本单元的其他课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同时加深对相关修辞手法的认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阅读本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两篇课文,找出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段落。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后,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如让学生试着用修辞手法描绘校园环境。在学生完成上述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而学生进行实践尝试之后,教师则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他们对于修辞手法的应用情况给出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二)关注课文的价值取向

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价值取向,确保语文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积累文化知识。

比如在教授《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分析主人公价值观念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感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父亲”对花生的评价,讨论这样的评价蕴含着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良好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此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和他们的表达对他们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认真分析课文内容,进行反思与总结,从主人公的身上获得启示。

(三)讨论课文的创新性

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让学生有效发展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授《母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作者使用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法的看法。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和作者一样,使用富有新意的手法描写事物,但要确保自己的描写是符合事物的特征的。

二、指向学习主体开展教学

(一)组织引导式教学活动,搭建学习支架

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使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法,也要避免布置简单、枯燥的作业,而是要结合小学生的学情和思维发展特点搭建学习支架,对他们进行引導,让学生体验从理解知识到探究知识再到运用知识的学习过程[2]。

比如在教授《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课文前,为了让学生熟悉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难度逐步提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并据此画出“导游图”,同时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写作顺序;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一个自己想要描写的景点,并据此选择适合描述这一景点的写作顺序,然后尝试写作;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分享创作成果,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分析彼此选择的写作顺序是否合理、如何调整。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特点,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课堂设计是指向学生主体、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

(二)组织任务式教学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往往活泼好动,乐于完成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可以设计任务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一系列难度逐步提高的学习任务,这样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参与练习、相互评价。

围绕《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课文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和写作科普文章的技巧。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任务:1.跟随教师的指导阅读《琥珀》,分析这篇文章的特点;2.自主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两篇科普文章,总结这两篇文章讲述的科学知识;3.尝试总结科普文的特点,分析科普文和记叙文的不同之处。要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还需要及时地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在学生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后,教师应当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确保学生扎实地掌握科普文这一文体的特点,对自主探索相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开放式教学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应当先教授自主学习的方法,然后组织开放式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最后评价他们的实践成果。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教授《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总结描写事物的有效方法。接下来,教师可以布置观察任务,鼓励学生分小组到户外观察某种动物或者植物,写下观察日记。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之后,教师则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分析如何观察、如何写观察日记更加有效。要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来了解、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观察日记、相互评价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三、聚焦核心素养进行评价

(一)培养文化自信素养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还需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评价。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组织主题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学习、探究传统文化知识,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素养,使学生愈发認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

古诗词作品往往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基于这一点设计主题阅读活动。比如在教授《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这三首诗词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这些诗词作品之后眼前浮现的景象。随后,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观点,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这些诗词作品描绘的意象,以及诗词作品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简洁、优美。

(二)培养语言运用素养

在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发展情况,及时给出评价和指引,确保学生学足、学好。

比如教授《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整理文章中的信息,明确课文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的哪些场景中的什么事,标注作者详写和略写的内容。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学习《藏戏》等课文,提取这些文章的关键信息,整理这些文章的结构顺序,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并用思维导图归纳这些信息。在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评价同学的思维导图。在这样的应用和评价环节,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可以得到培养。

(三)培养审美创造素养

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切实掌握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手法,并使用积极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尝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

在教授《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分析这些文章的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这些描写方法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掌握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的方法,同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学生对这几篇文章的主人公形象有一定思考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这些文章尝试描写自己身边的人。当然,在学生完成创作尝试后,教师也应当组织互评活动,并及时给出反馈。

结语

要在“双减”背景下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设计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在科学、系统、生动的语文课程中高效学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虹.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评价的优化[J].教学与管理,2021(32):32-35.

[2]赵永攀.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四个着眼点[J].教学与管理,2022(17):34-36.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小学语文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