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引导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2023-12-18 14:27陈鹏腾
学苑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

陈鹏腾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第一中学,福建 泉州 362400)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逐步推进,高中化学走向了改革转型的道路。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部分,是指导学生开展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必须在新时期做好优化与改革。为了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序开展,教师必须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及其引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意义

(一)概述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提出的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了解内容,并在学生的自我思考、观察中提升学习效率。问题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增强自身学习的信心。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前行,教师必须把握好问题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并将其落实到教学之中。

(二)教学意义

1.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的关键一步。在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中,通过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真实情境的分析中,综合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可以保持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性质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魔鬼谷”的情境,而后设置问题“为什么谷内的草长的如何旺盛?”进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当然以问题做引领的化学教学,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他们才会融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借助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在学生自我思考、实验操作中遇到难题,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但切勿干预学生的思考,尽量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突破难点,以此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以问题为引导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想法开展总结,以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弊端,让学生真正进入到了化学课堂之中,加之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指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考、交流、实践等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让学生对学生思考中产生的不足、细节进行处理,切实地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问题引导法要遵循的原则

新方法的应用和落实只有在一定的原则下行事,才能确保其作用的发挥,进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在问题引导的应用下,我们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第一,创新性原则。新课标明确了一切教学要源自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如在课堂教学重点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第二,趣味性原则。传统教学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占据着课堂,学生在底下听,没有参与感,慢慢地让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以问题做引导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与教师积极地互动,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第三,实用性原则。问题引导法的应用也要遵循实用性原则,毕竟一切的高楼大厦都要平地而起,打好基础很重要。因此在问题设计中,要与书本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

三、问题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角色不明晰

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师是主导者,通过讲与展示的方法告知学生实验的原理,指导学生按照流程开展实验操作,过渡依赖教师的实验教学势必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部分教师认为对学生引导就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与思考;亦或为了问题设置了大量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未促使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并未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起到指导作用。上述的问题在于问题引导没有明确师生的课堂关系。

(二)偏离核心理念

以问题为引导的实验教学,核心在于如何设计问题。在实验中,如若问题过多会加大课堂容量,不能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最终变成了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同时也严重降低了问题教学的价值;太过简单的问题,看似可以激活课堂氛围,实则拉低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不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有效把握,同时也抑制着学生深度思考的发生;太过琐碎的问题,会混乱学生的思维,无法让他们把握知识重点;而超纲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化学学习很难的片面认知,严重者还会丧失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上述的做法都严重阻碍着化学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课堂交流互动不足

和其他学科不同,化学以实验为主。但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提前告知学生原理并在课堂为他们演示,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告知的一切完成即可,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起伏。而且在问题引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教师提问之后学生答案不同;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得到的实验结论与教材不一致。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为了引导,往往将重点放在预设的答案和既定的实验结果上,完全忽视了课堂实验中的意外现象,也无法引起学生持续探究的热情,最终抑制着教学目标的完成。

(四)课堂总结不足

实验是教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力的工具,同样也是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小助手。因化学涉及内容广,包含化学知识以及与之相应的实验工具和药品等。在实验教学完成之后,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完成课堂学习,就掌握了与之相应的知识、技能,实则不然。对教师来讲,问题引导法的课堂成了教师自己表演的舞台,课后未能组织学生做出反思与总结,最终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基于问题引导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下,以往教师讲述、学生听的模式已经无法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现如今,问题引导法已经成为教师们备受关注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开展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领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对问题引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进行分析。

(一)革新理念,重构师生课堂角色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要想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从知识教学向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向发展,学生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产生深度的探索与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所以问题引导法的落实,必须明确问题引导实施的师生关系。虽然新课改推行后,学生的自主权得以提升,但毕竟认知弱、知识浅薄,依然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另外设置问题,就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否则问题设置不仅占用课堂时间,还会让学生忽视知识的内在。问题引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教师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让学生在经历分析、讨论、验证、答疑解惑中把握问题的真相。同样,在问题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的概括、归纳、知识迁移,能够更深层地看待问题,能够对学生思维独创性、批判性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化学实验探究课堂中,教师是引领者、鼓舞者,推动着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是“舵手”,要跟随教师的问题开展分析与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将问题引导法的教学优势发挥到最大。

(二)精心设计化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思维

问题引导下的实验教学,教师只有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下来,根据问题设置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并鼓励学生就疑难点采取实验的方法解决,才能让他们抓住核心知识,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系统的架构体系。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1.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探究热情,以真正改变刻板的举例子的教学情况。例如在苏教版化学实验“碳酸钠的性质”的学习中,若直接出示工具和实验试剂开展检验较为刻板,若能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设计实验情境“采用投影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碳酸钠在生活、工业生产用途的图片”,并辅助教师的解说: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了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必须掌握握碳酸钠的性质,不单可以吸引学生主动探索,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同样让学生看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2.问题设计要贯穿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问题设计不单要贯穿课堂的各个环节,同时要转变理念,切不可为了问而提出问题,要注重问题的阶梯性、深度性。比如在苏教版“原电池的实验探究”中,教师便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和电极的材料物质能够存在吗?溶液中的正负电荷如何被导线上的电子流向影响,有什么后果?大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吗?如若换成石墨锌稀硫酸的话,两级会产生什么反应?通过上述从简单到难的问题设计,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交流,而且借助教师的答疑解惑,实现了学生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巧设梯度问题并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时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真切的感知与体会,而且学生经历了自主发现到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再如,在“铵盐的性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联合情境导入、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探究:情境导入,老王在仓库中存放了一袋氮肥,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破损而且化肥受潮,就将化肥拿到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后发现化肥少了很多,那么是谁偷了老王的化肥呢?设计问题:针对上述的情境,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能从化肥减少这一角度思考化肥的主要成分吗?你能分析出化肥主要成分的性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式吗?请你自制实验方案,总结氨的性质。你能根据其性质,提出铵态氮肥保持肥效的建议吗?通过上述的问题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验的原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样让学生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深化了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并推动着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思想个体,每个人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都是不同的,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其他的情况,比如鼓励学生参与,给予他们更多动手锻炼的机会,并针对他们在交流中的分歧做出指导,因此才能改变“嘴巴”实验的现象。

(三)建设课堂氛围,构建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

新课标以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这就对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知识是可以被质疑、可以被探讨的,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习,自己也要及时的革新理念。另外,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非短期的事情,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加强与学生的配合,所以要想推动问题引导法在实验课堂的落实,必须建设实验课堂文化,通过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构建起师生学习共同体。

但课堂文化的构建并非教师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通过建立包容、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大家互相遵守班级公约。如从教师角度来看,要保持冷静、板书清晰、语速得当,并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空间;从学生角度来看,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积极交流,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建立公约达成共识,在双方的相互交流与监督中巩固公约。当然,课堂实验文化的建设并非一成不变的,良好的氛围需要给学生一种身份认同感、归属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进而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化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课堂实验文化的构建不单包含公约,还包含价值共享。但上述这些的真正落实,需要师生花费很长的时间维持,比如针对学生的学习惰性、针对学生目标的困惑,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谈给出他们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助力大家的共同提升与发展。可见,构建化学实验课堂文化非常重要。

(四)加强评价反思,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

以问题为引导的化学实验教学最大的特征在于可以开启学生的化学思维,可以助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保持学生持续探究热情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化学实验并非表演课,实验结束并不代表学生真正掌握了内容,化学实验方程式的书写、公式概念的强化、实验工具使用注意事项都需要教师持续的监控与反思,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另外,对教师来讲,为了将问题引导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了助力实验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教师对上节内容复盘、审视,并指导学生开展反思。当然,教师也可以与教研组内的教师开展交流,通过有效评价工具的使用对教学情况展开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提升与发展。以“物质的量的浓度溶液实验”教学为例,可以分别设计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关于教师的调查问卷内容要围绕“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学生是否自积极的回答课堂问题”“学生在实验开展中是否出现了问题?你是否做出了提示和订正”等主题设计。关于学生的调查问卷可以围绕“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你是否真正的掌握”“你能准确的说出实验的步骤吗”“本节实验开展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等开展,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直击师生在实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客观分析加以纠正,最终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小组讨论的实际情况,或者针对阶段小结、学习成果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以为教师更好的优化问题导学法提供现实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引导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主张,通过思想与问题的相连,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降低学习带给学生的畏惧感。加强教学与问题的结合,可以让教师更关注课堂细节、关注学生的成长,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中化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持续推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积极探寻教学模式,才能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激活学习意识,并在持续探究中把握知识的本质,以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