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英
(山东省鄄城县左营镇中学,山东 鄄城 274600)
在我国对人才评判方面的标准中,核心素养已成为一项新的评判准则。所谓的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取积累与社会发展所匹配的一种素质和能力,通常核心素养越高的学生,在道德以及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都相对更高。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长期发展规划,需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地理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本文就实现高效课堂和怎样加强学生地理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在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地理课程自身的学科特质,使两者并行出发相互融合,完成和实现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现阶段,通过多位地理教育专家的研究得出地理核心素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在地理这门学科中,最为本质的环境特点就是各个生存区域的差异是显著的。区域认知指的是学生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从地域与尺度的角度观察,从空间位置关系思考,从分布格局考虑,从空间联系考量,体现了学生思考区域内综合问题的能力。初中地理中的区域认知,就是学生对某个区域的各种地理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的认知,该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以区域的视角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进行认知。
综合思维指的是全面的对某一对象进行研究,对其本质和特征进行掌握。在综合思维过程中,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法、从各个层面思考问题。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是地理中的重要素养,该素养能帮助学生全面地对地理的各项特征和本质进行思考。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是综合性的,各种条件相互影响和制约,综合思维就是让学生打破学习单一地理环境时的局限性,拓宽思维,加深理解。初中地理学习的综合思维的重点就是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分析实际的地理问题,找到各个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结构框架,进而联系到各个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对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演化做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人地协调观强调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人类应该主动地对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方式进行探寻,该素养是地理教学的基础,体现了地理教学的价值。初中地理中的人地协调观内容有自然观、环境观等。人地观念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地协调观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素养,是由认知到情感的变化,是地理教学与教育的核心观念,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情境的设立与情感的渲染,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地理实践力指的是在地理实践中人们自身的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应变能力等,是一种行为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打破书本的限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课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知地理,强化对知识点的更深远理解,比如户外考察、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综合思维能力与感悟,也能培养操作的思维,以实践为根本,在面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培养出关键能力与必备素质。
通过对当今时代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培养出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具备相关核心素养的专业型和实践型人才是尤为重要的。通常来讲,传统的教师授课重点往往停留在学科知识层面的传授,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以及地理学科自身在思想教育层面的引导价值。由此可得,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理念进而构建高效课堂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多的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汲取相关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怀以及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路要紧紧围绕在思维能力和教师教学这两方面。
一方面,思维能力。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对地理问题的引导和分析,并给予学生自己分析地理问题的机会,并踊跃表达不同的观点。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日老师”的活动,让学生化身“小老师”,对相关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在准备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课程进行设计,该过程是一个独立思考领会的过程,该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地理思维,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更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注意的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帮扶。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教师要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都对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定义。本文结合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给出了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即探究式教学是在某种学习环境下,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指点以及学生间的探究、交流、合作、讨论等,让知识自主进行构建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者展开探究活动的基础是探究性问题;第二,学者形成认知过程是寻求探究性问题的答案;第三,通过交流学习对新的方法和成果进行分享。探究式教学应具有的要点有:第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明确概念、科学引导;第三,小组划分、合作探究;第四,交流展示、归纳总结;第五,迁移应用、深化理解。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类型如果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其类型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探究的完整性进行划分,可以分成完整探究和局部探究;如果按照自主度和开放度进行划分,可以分成自主性探究和指导性探究;如果按照学生质量进行划分,可以分成合作探究和个体探究;如果按照空间进行划分,可以分成课内探究、课外探究和课内外相结合探究;如果按照开展时间进行划分,可以分成课前探究、课中探究、课后探究、单课时探究、多课时探究等。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最为本质的环境特点就是各个生存区域的差异是显著的。增强初中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指的是让学生以时空的视角看世界,让学生认知区域。初中地理的七年级下册讲的是世界的各个区域,八年级下册讲的是我国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显著的特点。在新时期地理教学中,提出要让初中生学会简单的概括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然而初中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如果接触到陌生的区域就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增大了分析的难度。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与实际紧密联系,因为地理源于生活,只有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并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等能力。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加入生活中的与地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关注重点不再全是问题本身,有了真实和体验的感觉,从中去领悟生活与地理知识结合的魅力,从而对地理的学习上升到新的高度,然后再把这些地理知识迁移到区域中,进而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比如,在学习“多变的天气”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关注天气预报,熟悉天气的符号,观察实际天气情况,比较我国各个地区的不同之处,总结区域天气的差异,用所知道的地理知识对原因进行分析,养成习惯,在生活中学习地理。
初中地理学习的综合思维的重点就是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分析实际的地理问题,找到各个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是地理中的重要素养,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初中生综合思维能力较差,无法综合的分析地理知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创立良好的情境,因为情境是认知活动的基础。运用以问导学、抽丝剥茧的方式,设置新颖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考能力。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进行思考分析,比如在学习“欧洲西部现代化畜牧业”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都会喝牛奶吧,那么同学们有关注牛奶都产自哪里吗?人们普遍说好奶源于荷兰等国家,你知道这些国家在哪吗?为什么那里的奶好呢?”这样设置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广告词进行探寻,让学生更自主地学习欧洲西部的地理知识,而且也认识到地理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借此情境,又可分析林业、副业、渔业等学科知识,发展了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所包含的要点:第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明确概念、科学引导;第三,小组划分、合作探究;第四,交流展示、归纳总结;第五,迁移应用、深化理解。本文利用一节课堂案例来说明探究式教学所包含的要点。
第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本案例用海边拍摄的照片为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因为来源于生活,学生们能产生联想,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还用海风和陆风的例子,设置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二,明确概念、科学引导。因为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还不甚了解,因此教师使用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概念,示意图可以描述之间的关联,为学生之后的探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小组划分、合作探究。本节课把全班的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基础逐步地对问题进行解答,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学生不了解的知识点,让教学更有针对性,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必要时需要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对新知识进行引导。
第四,交流展示、归纳总结。每个小组把结果进行展示,学生间交流和讨论,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问题产生疑问,这时学生就会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讨。此外,教师也能从旁听中发现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能更好地进行归纳,并重点进行讲解。
第五,迁移应用、深化理解。本节课教师用城市风为例,迁移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很多老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很多学生无法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更不用说灵活运用到地理实践中去了。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就是要打破书本的限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课堂。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例如学习“中国行政区划分”内容,因为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很多,死记硬背容易记混也容易忘,这时可以让同学们自己画中国地图,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尤其是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可采用与马路上小汽车牌号结合记忆的方式,生活中处处是地理的理念扎根于脑海中,不仅能培养运用地图的思维,也能培养对比记忆、实践学习的能力。培养地理实践能力,还能通过成立地理小组、旅行团等方式,融入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通过亲身实践学习地理知识,在探索中求知,在思考中解惑,从而达到实践与课程的结合,产生地理的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地理实践能力。
人地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素养,是由认知到情感的变化,需要情感的渲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感染力强的条件和情境,使学生产生各种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比如在“自然灾害”的教学中,教学的要求是对常见的灾害的产生原因、危害等进行了解,并且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其中,常见的灾害的产生原因、危害等方面,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基本上都能说出,所以如何培养防灾减灾的意识和人地协调的思想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展现感染力强的照片或者是视频,使学生对灾害带来的破坏有更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教学中,教学的要求是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并培养学生感受这些差异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以及人文多个角度分别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征和差异,最后通过举例带领学生了解南北差异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地区差异,互相尊重,认识到每个地区只要合理地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自身,都是为国家的整体发展做贡献。此外,甚至可以安排情景剧表演、朗诵等方式,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感到身临其境,有意识地同自然和谐共处,从而促进人地观念的形成。
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目前的地理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而实现效率和质量双高的地理课堂。在该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情境代入式的教学法,构建积极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善于运用创设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培养人地协调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去认识环境,教学生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课堂中特有的全面分析和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时刻认清环境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学会用综合、整体、空间、地方的视角看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思维的萌芽从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