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油画中的童年绘画作品

2023-12-17 06:21朱玲杨晓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朱玲 杨晓明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国油画中童年主题的绘画作品,并对代表这一主题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系统﹑全面﹑多角度的分析。中国艺术家大概从三个风格方向上发展了童年主题绘画。第一类作品是对儿童形象的现实反映。第二类是对儿童形象的象征性解释。第三类是儿童形象的卡通人物作品。在现代油画中,随着中国艺术家对绘画的个人语言和形式的探索,艺术家表达儿童形象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并以不同的艺术风格为主导。此时,绘画中儿童形象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从以前历史作品中的次要角色到绘画中的主要形象,甚至逐渐成为艺术家的个性化象征,成为了新时代的“宠儿”。

【关键词】童年主题绘画;现实性表现;象征性表现;卡通性表现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205—03

一、中国当代艺术中对儿童的现实主义描绘

童年的主题绘画在于小冬的作品中有诸多体现。于小冬毕业后不顾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极力反对自愿申请进入中国的偏远贫穷地区西藏工作。他在那里工作了13年,被西藏那里质朴,善良的风土人情所感动。通过这段时间的积累,他画了大量的家族群像和肖像作品,如《宁玛僧人一家》《持灯的母亲》等。在画这些作品时,于小冬曾说:“我开始更注重人的本性和生命的尊严。肖像画重要的是呈现人的品格,人的本性在呈现的过程中带出了西藏特色,西藏特色是不应被刻意强调的,西藏给我最重要的东西是内心深处的净化。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西藏人的服装、饰物、面部特征等外在表现上,必然会阻挡我们去发现生命的内在本质。这样的出发点要以真实作为它坚实的支撑。在面对真实的时刻,自己的想象力活起来。发掘一张张真实的面孔背后所蕴含的一切,发现表象背后的意味。”他一直坚持的艺术信念是:“画出爱,画出歌声,这是我一直要求自己的。艺术应该带给人们感动、安慰和变化。被感动首先应当是我自己。我不做闯入者、窥视者、过客。在技术和绘画语言上,我一直努力做到含隐,看不见技术是技术的最高境界。”在技术层面上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殊途同归。在他的众多人物画作品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他画的西藏的儿童,被他所描绘的西藏儿童的善良、单纯所感动。

在《阿日扎的小学生》作品中描绘了29个正要去上学的儿童,这是一幅大型的群像作品。艺术家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他这样扎实的写实技巧与艺术家从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在《阿日扎的小学生》这幅作品中艺术家描绘了藏族地区正要去上学的学生,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刻画的生动有趣,都能感觉里面的人物在呼吸,描繪了藏族地区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穿着藏族特有的民族服装衣着朴实而鲜艳,眼神里透露出天真的神情。儿童们丝毫不畏惧这样恶劣的天气,在寒风中一起结伴走路去上学。画面中的29个儿童他们脸上都表现了不同的情绪。他们每个人的内心情感都被艺术家刻画的生动形象。在画《阿日扎的小学生》这幅作品时,艺术家是住在了藏族人民的家里,与那里的牧羊儿童成了好朋友,有感而发才有了这幅作品。画面中的儿童目光清澈,神情专注,有看起来开心的,害羞的,有在沉思的,人物表情丰富,笔触也在画布上情绪化的挥写着,从侧面反映出了西藏人民的生活面貌。艺术家把学生们的衣服的体积感和质感很好的表现出来,整幅画面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烘托出了学生们正在去上课路上的愉快心情。于小冬的作品融合了中国和西方的写实技巧、现代与传统、民间与学院的表现,这不仅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品格的绘画。也反映出了艺术家对西藏儿童,西藏人民、西藏文化与西藏自然的热爱。

二、当代艺术中中国对儿童的象征意义描绘

绘画中的象征主义是通过一些充满意义且许多人甚至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符号来隐喻地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艺术家不再遵循对现实的客观描述,而是通过使用对人性的意义和理解,在这些符号中反映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情绪。因此,只有通过对民族文化本身,其特殊性,隐喻语言的深刻认识,才能理解使用符号语言的绘画。理解象征绘画需要从艺术家的生活背景、色彩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和比较艺术家的作品。

高小华出生1955年的江苏南京,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他是中国美术史上在”伤痕美术”时期最具代表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四川画派”的创始人。在高小华众多绘画题材中,其中少数民族题材绘画最具民族特色。这也与他当时受到陈丹青《西藏组画》的启发,最具代表性的是陈丹青对少数民族生活的最高评价:“如果你见过康巴一带的牧人,你一定会感到那才叫真正的汉子。我每天在街上见到他们成群地站着,交换着装饰品或出卖酥油。他们目光炯炯,前额厚实,盘起的发辫和垂挂的佩带走路时晃动着,沉甸甸的步伐英武稳重,真是威风凛凛,让人羡慕,他们浑身上下都是绘画绝好的对象,我找到一个单刀直入的语言:他们站着,这就是一幅画。”由此高小华将绘画题材慢慢转向凉山州地区,开始了解、研究彝族人的生活习俗等各方面。在《母与子》这幅作品中选取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画面中一个彝族妇女背着一个光脚的小孩,一只手上打着伞,另一只手牵着一匹成年马,旁边还跟着一匹小马。她们穿梭在白雾茫茫的森林中。画面中妇女背着孩子,大马带着自己的孩子,场景十分的温馨。画面营造了一个安静、朴实的母爱世界。画面构图深受受古典主义的影响,构图均衡和完整,给人一种静穆的美。画面强调一种理性,注重形式的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整幅作品偏写实,笔触生动、自然。在色彩运用上,多用蓝色、黄色使画面色彩对比强烈。画面表现了彝族人特有的气质和神韵。画家运用这种表现形式、色彩和构图,表达了深切的母女之爱。在这幅画中艺术家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他在现实与梦境、具象与抽象之间做了隐喻,使观看者在欣赏画面时所产生的共鸣而引发的思考来获得深刻的自我启示。

三、卡通意义的儿童形象

在当今艺术多元化的时代带来了多样性的艺术风格,与当代艺术家们在创作思想上碰撞出了火花,艺术家们都在寻找能够代表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希望能够有所创新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的开放,对于新的艺术表现方式的追求更加的大胆。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简单,直观,轻松的表现方式,即一种能够给观者带来强烈视觉刺激的同时又能领略艺术家们内心所要传达的感受。就这样“卡通化”油画应运而生,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表现语言。

艺术家刘野出生于1964年,是中国卡通油画艺术界的代表。他在德国待了四年,在德国留学期间使他更系统的学习了欧洲的美术,为他后期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这期间也让他学会了怎样与自己独处,因为在柏林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使他后面的作品都笼罩着一种“孤独感”。他的父亲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这让刘野从小就受到童话故事和卡通文化的影响。这也对他后面的绘画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画中的形象都是带有卡通味的人物形象,充满童话般的童真趣味。在艺术家刘野作品中他都是以身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素材包括他的妻子和朋友等进行卡通艺术的变形和描绘。但他画的最多的是儿童包括男孩、女孩、童子军等。例如在他的作品2000年《中午的蒙德里安》到2001年《蒙德里安在伦敦》2002年《红》《黄》《蓝》,2003年《葡萄》再到2007年《兮兮》等这些作品中常常以卡通儿童为形象表达出一种幽默、夸张、讽刺、滑稽、孤独、忧郁、冷漠的情绪。画面中也常借用蒙德里安的元素进行创作,画面看似简约实则寓意深厚,洋溢着一种自由,天真的童年趣味。艺术家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真实而准确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他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儿童内心单纯,善良的向往。艺术家刘野用画笔,创造出一个似乎超乎于真实生活的童趣世界。在描绘儿童方面,刘野认为:“成人误会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认为儿童是单纯和可爱的。其实,儿童只是更少的被‘规训,儿童更原始也更自由,更有力量,‘成人在儿童面前都是失败者”。

艺术家刘野在《合唱团》作品中他画了11个正在认真张嘴唱歌的小女孩,眼睛都看着手里捧着的翻开着的唱本,前排左边是一位拉手风琴的小女孩也正张嘴唱着歌。她们都身穿黄色上衣和绿色裙子都是同样的发型,她们的表情和动作也一模一样。小女孩们的背上都有一对翅膀,在舞台上为观众唱歌。她们都有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纯真的笑容,红红的脸颊看起来是那么天真无邪,可爱。在色彩上他借用了蒙德里安画面中常出现的红黄蓝三颜色,色彩鲜艳而又明亮给人一种安静,梦幻的感觉,但认真品讀画面又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刘野创作的“舞台”上,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在一个个不可能的时间和地点毫无理由地展开,那是刘野的梦呓,是刘野过去己消失的记忆,是刘野对现实极不现实的演义,是刘野对未来未知事物不负责的妙笔生花。在这幅作品中艺术家是以集体无意识形态为基调表现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艺术冲击力。整幅作品场面整洁、人物形象神态活泼、表情动作一致又重复给人一种和谐乐观的感觉。美国文学批评家希里斯米勒在其《小说与重复》中指出创作的奇妙在于“重复”事物,并把“重复”归为三类:一是文本细节重复;二是事件或场景的重复;三是文本与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在主题、动机、人物、事件、场景上的重复。然而艺术家刘野在他的这幅作品中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重复”手法。画面中的儿童通过重复描绘是他对事物的认识与再认识的过程,也是他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用皮尔斯的说法就是让符号与符号在意识中发生关联,让认识不断累积才可能做到把自己与其他符号连结在一起,竭尽所能的使解释项有接近真相。要深刻的理解一个事物,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形式外观,而是要多次进行重复有意义的意识积累,这样才能慢慢接近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艺术家刘野就是在这样不断的重复画面中的儿童形象来表达一种童心和童趣的情感,这也是他对童年记忆中的事物的缅怀。使他自己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与满足,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家油画中儿童绘画作品的表现,揭示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绘画语言的研究和渴望,带来了新鲜、生动、陌生和愉快的纯净愿景。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没有遇到以往艺术家沉重的历史题材,这里也没有宏大的叙事。我们更多地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情感叙事,以及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通过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中国油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大地丰富了儿童形象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我们深深地被艺术家作品中儿童形象所感动,让我们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仿佛他们画中的孩子就是我们自己,从一幅画到另一幅画,从而延续了我们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吴兴仁.美术中艺术观念的产生[J].甘肃师范大学学报,2014(3).

[2]于小冬,卢洪明.仰望高原传承经典—天津美术学院于小冬教授专访[J].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8(7).

[3]范丁丁.睡眠与心境——学习符号绘画的语言[D].苏州:苏州大学,2012.

[4]徐路.高小华油画艺术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17.

[5]陈丹青.我的七张画[J].美术研究,1981(1).

作者简介:朱玲(1993—),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攀枝花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美术史和油画创作;杨晓明(1971—),男,汉族,重庆开县人,攀枝花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