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之探析

2023-12-17 13:47王雅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先秦中和儒家

【摘 要】“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特定的含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产生于春秋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先秦儒家的“中和”思想在中华文化的多个方面都有具体表现,如“仁”“‘温柔敦厚诗教”“随时处中”等,可以分为精神品质、文学艺术、世事伦理三个层面。通过探析“中和”思想的多重表现,可以考察其对于儒家思想、中华文化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与启发。

【关键词】先秦;儒家;中和;探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024—03

引言

春秋时期是重要的大变革时期,在礼崩乐坏、社会制度急需变革的背景之下,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一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为社会变革提出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的学术现象。来自于儒家学派的“仁”“义”“礼”“中和”“修身治国”等思想全部转化为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民族性格。其中,先秦儒家的“中和”思想是由孔子基于夏、商、周三代的“尚中”“贵和”传统提出的,后来孟子、荀子对其进行了完善,至《中庸》形成了高度概括的“中和”学说。学界对先秦儒家的“仁”“礼”关注最多,但作为影响我国政治与民族性情品格的“中和”思想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分析“中和”思想在中华民族精神品质、文学艺术和世事伦理三个层面的表现,以探究其深刻内涵和重要影响,并从宏观上分析这一思想的价值体现。

一、先秦儒家“中和”思想及其由来

(一)“中”与“和”

《说文》:“中,内也,从囗,上下通也。”①“中”的本义是中旗,氏族社会的标志。由左中右的“中”又引申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人的温和性情也被称为“中”。“和”的本义与音乐有关。不同乐器却能和谐共鸣,创造出华美的乐章。因此“和”又引申出“和谐”之义。

儒家贵“中”尚“和”,“中”“和”二者具有相一致的意义。《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②没有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绪,就是“中”;表达出来但是很有分寸,不过分,就是“和”。也就是说,“中”为内在,“和”为外在。又如前文所说,整体的乐章由部分的乐器演奏构成,每一部分都要适度、和谐才能构成整体。因此,“中”是达到“和”的要求和前提。

“中庸”是提到“中和”时不可避开的一个概念。《中庸》一书以“中庸”为名,首章却极力言“中和”。郑玄和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明确指出《中庸》是“记中和之为用”,即《中庸》之书就是用来论说“中和”之用的。由此可见,“中和”是“中庸”这一道理在具体事情上的表现,二者基本可以等同换用,但是“中和”这一说法比“中庸”更具有灵动性。

(二)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历史渊源

“中”“和”二字连用始见于《礼记·中庸》,但是早在上古时期和夏、商、周就有“尚中”“贵和”的思想。

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尧、舜、禹三王相传授执政心法即为“中”。尧、舜、禹的“允执其中”之道传于夏、商、周三代。例如盘庚迁殷时遭到臣民反对,于是盘庚告诫臣民要相互顾念,心中设立一个“中”,和衷共济。周朝“尚中”,周武王治理国家之道张弛有度,宽严相济。

“和”的观念在我国早已有之。在传统农业社会,先民认识到天地有序,和于万物之性,才可得大自然的恩泽。“中和”的先驱者是史伯,他提出“和同”论。其中的“和实生物”表示世间事物总有相异,相异交织,绚丽多姿,反而使物得以生。

(三)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社会背景

春秋时期,铁质农具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由此引发了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关系的转变,形成了新兴的地主与农民的社会关系。同时,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地主階级势力壮大,要求提高其政治地位。周代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社会动荡、诸侯征伐、生灵涂炭。礼乐不再节制行为,社会道德水平严重下降。面对礼崩乐坏、冲突不断的状况,思想家再次强调了“中和”思想重要性,呼吁创造和平、和谐社会。

二、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多面表现

(一)精神品质层面

1.“仁”为“中和”之根本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子曰:“仁者人也。”③可见,孔子把“仁”看作是人的本质。如何通过修身养性“成仁”?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一是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仁者爱人:“忠”和“恕”。“忠”就是要尽心尽力地去爱别人,“恕”就是将心比心地去爱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

二是克己复礼为仁,即个体行为要符合道德要求。一个人要克制自己内心欲望,以礼乐和道德为行事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

三是孝悌。一个人要孝敬父母、亲爱兄长,才有“成仁”的可能。

以上三方面分别要求一个人要在社会、个人和家庭方面达到和谐,体现了“中和”。

2.和而不同

“和”与“同”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与互补,事物之间可以有差异。“同”是指事物无差别的统一,事物之间完全相同。完全相同的事物不能互相补充,不利于创新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③君子之间讲究差异性,于差异之中各放光彩,互相欣赏,一同进步;而小人之间只是附和苟同,毫无变化。要把握好“和”与“同”的尺度,过于附和就会失去“和”。

3.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中说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③“文”即文化艺术修养,属于华丽的事物;“质”是内在道德修养,比较朴实无华;“野”即粗犷,“史”即虚浮。孔子反对“质胜文”和“文胜质”两种片面的倾向并且要求“文”与“质”的融合统一,君子既要在言语容色等方面合乎礼仪,又要在才学仁义道德方面有所造诣,这是“中和”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

4.过犹不及

“不及”与“过”都是不合适的,“中”是二者的折中方式。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孔子提出折中之法,他肯定人的正常欲望。如果是通过正当方式获取则无可厚非,反之则要受到谴责。人们要以礼乐来约束心中的欲望,规范社会道德、恢复社会秩序。

(二)文学艺术层面

1.“温柔敦厚”的诗教

先秦儒家主张“允执其中”,要求保持事物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度。因此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③孔子认为,合乎礼乐之道就是合乎“中和”思想。礼具体所指主要是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提倡用周礼来规范万民,使君民都具有温文尔雅的性格特点。由此产生了“温柔敦厚”的诗教。

“温柔敦厚”诗教的提出有两个目的,一是陶冶中正和谐的感情,即感情不能过于放纵,应该以理节情;二是在音乐艺术方面,诗乐作品必须保持声调和节奏旋律的和谐。中国人善良温厚的性格以及文学作品中追求的含蓄、和谐之美,都是受到“温柔敦厚”诗教的影响。但是“温柔敦厚”过于强调以理节情,使人的感情长期处于压抑之中,民族性格带有逆来顺受的缺点。

2.“尽善尽美”的音乐观

春秋时期,孔子为了恢复周王朝的社会规范,提出了“尽善尽美”的音乐观。“礼乐”本身包含了审美和道德因素,是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秩序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孔子通过强调礼乐的价值来重构礼乐制度,要“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③(《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审美必须为政治服务,音乐要达到“尽善尽美”才能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实现社会稳定。

(三)世事伦理层面

1.灵活处世

儒家的“中和”“中庸”并不是将事物简单地一分为二而折取中间的折中主义,而是在权衡事物利弊之后地灵活处理。一方面要坚持原则,另一方面不能死守原则。例如,孔子处世根据事情的发展形势而进行处理。孔子可以仕则仕,以兼济天下的心态入世;若不仕则止,以独善其身的心态出世。孔子对不同身份地人会以不同态度说话,其态度举止的变通符合他在各个场合中的身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③(《论语·乡党》)

2.灵活用礼

孔子提倡周礼,却不是死守礼节,而是依时而实施。例如,如“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③(《论语·子罕》)。根据礼法,要用麻来织造礼帽,但为了节俭,用普通帽子替代也可以。孟子继承中庸之道驾驭礼法的思想,“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犹以为告也”④(《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舜不告而娶是为了遵守礼节而采取的变通之法。先秦儒家把“礼”作为中和的实践标准,在遵循礼乐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将事情处理得力求接近中道。

3.权以为政

儒家认为权力的规则不是顽固不变的,为了达到兼济天下的目的,有些具体的措施是可以变通的。舜权度政务,量度取中,就是在中庸思想下对权力灵活变通的体现。把“中庸”运用到权力的使用之中,为政者就可以做到不偏不倚,使事物达到最佳平衡点。

4.随时处中

儒家的“中和”思想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断调整变化的,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③君子能够审时度势,处世方式灵活,不同时机下都能使行为处于合适的情况,而不是仅局限一个“中”字,这就是“随时处中”。

三、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价值

(一)“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回溯儒家学说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创立儒学的孔子,还是后来发展和完善儒学的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亦或是《中庸》《礼记》等儒家著作,无一不贯穿着“中和”思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④“礼之用,和为贵”③这些都说明“中和”是儒家核心的处事原则之一。

(二)“中和”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优秀文化的积淀,都在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体现出来:厚德载物、崇尚礼仪、热爱和平等。其中“中和”思想也化为了民族性格中的重要部分。中国人拥有广阔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意见。中国人热爱和平,追求和谐互利。“中和”的思想使得中华民族和谐互助、团结一致。中国文化是最具延续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善于吸收和改造外来优秀文化,乐于容纳不同的思想,从而跨越时间长河,生生不息。

(三)“中和”思想有利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和”思想有助于我们进行道德建设,重塑民族精神。儒家提倡“仁”,要求我們要孝悌和关爱他人。另外,儒家要求我们要修身养性,通过学习和律己来提高自己的修养。若以“仁爱之心”来修养自己,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主张,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平就会有质的提高。

“中和”思想有助于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3]就体现了孔子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人类不能过多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为了经济破坏生态,否则打破平衡,就会带来灾难。可以利用“中和”思想,强调建立和谐生态社会地重要性。

四、结语

儒家的“中和”思想以多种方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文学艺术和世事伦理中。“中和”思想内涵丰富,在精神品质层面,“中和”思想体现在“仁”、和而不同、文质彬彬、过犹不及的性格之中;在文学艺术层面,“中和”思想影响下产生了“温柔敦厚”诗教和“尽善尽美”音乐观;在世事伦理层面,“中和”体现在灵活变通地处理事情之上。“中和”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华文化的构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说明了“中和”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之重要性。

注释:

①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15.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④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李聪颖.儒家中庸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5.

[2]郭丹.《中庸》“中和”思想与儒家教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张国增.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4]马伟伟.探析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审美观[J].汉字文化,2022(7).

[5]谢晓晖.解说孔子的“中庸”与“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6]张葆全.孔子的中和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

[7]雒海宁.“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彬”——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8]刘松来.“温柔敦厚”与中和之美——试析儒家审美原则在《礼记》中的生成[J].创作评谭,2004(6).

作者简介:王雅欣(1996—),女,汉族,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烟台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先秦中和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先秦“五正色”的数据参数分析
爱有别还是爱无别
“诗言志”的审美阐释
类型学视野下先秦个体量词初探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