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摘 要: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除了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还要运用有效方法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中。文章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入手,对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展开分析,以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有效路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学学科的本质是研究数量、空间、结构和变化等问题,并提供基本的思维框架和方法。德育则是指培养学生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二者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将德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颇有助益。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寻找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在课堂中抓住契机启迪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沉着冷静地思考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不少学生存在学习压力大、社交困扰等问题,而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些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在课堂上只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整体的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数学素养难以提升。长期处于这一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品质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会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开展正向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并采纳教师的建议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全神贯注地听讲,利用课余时间弥补自己的短板,在夯实数学基础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
此外,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数学教师选择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必要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制订清晰的教学计划,围绕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将德育渗透教学的方方面面,以推動学生思维的发展、观念的形成。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课程预设,挖掘可用的教学资源,将德育与知识讲解有机结合,使两者在课堂中相辅相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德育氛围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在情境中渗透德育,易于学生接受且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应用多媒体创设“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情境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比较胡萝卜(2根)和白萝卜(6根)数量的多少。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先把白萝卜每2根圈起来,体现两种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接着,引导学生沿用这一学习模式,在动手操作中比较胡萝卜与白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几个几”的基础上认识倍的概念,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倍的认识”内容比较抽象,数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借助直观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注度,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会对知识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逐步提升综合素养[1]。
(二)挖掘教材内容,寻找渗透路径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师就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可以为渗透德育提供有力支撑,起到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因数和倍数”时,可以融合《孟子》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思想,让学生了解爱、敬、和谐等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民族精神。
数学中的思维方式,包括学生的判断、推理、归纳、演绎、逆向等,也具有德育价值。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观察力等德育素质,并引导学生探究、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时,笔者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哪些月是31天,哪些月是30天?”笔者借机播放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结合手边的年历卡,圈画出大小月份,并在小组内开展互动讨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大小月。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延伸,借助名言警句启示学生珍惜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也可以结合我国重要的历史节点,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渗透爱国思想[2]。
(三)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学习习惯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非常频繁,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提高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面积》的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小羊吃草的视频,并向学生提问:“拴在树上的小羊能吃草的最大范围是多少?”以此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圆的面积的计算问题。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借助动画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唤醒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的印象;再结合视频内容加以点拨,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并在回顧旧知识期间培养学生转化思想,明确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使用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的方法;最后组织开展探究活动,与学生一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借助平分圆的动画还原学生的探究过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学习中的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3]。
(四)关注实际问题,促进德育渗透
数学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在讲授抽象化的数学概念时,可以引入生活素材以降低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借此渗透德育,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如修建房屋应用勾股定理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知识应用场景,了解勾股定理的实用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呈现教材中的主题图,围绕沏茶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沏茶的环节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合理”“尽快”等,探究优化沏茶的程序。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沏茶的步骤、梳理沏茶的程序,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互动讨论,充分发散思维,并用画箭头图示的方法来表示做事的顺序,选择最省时的方法。这一模式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能够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引导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活能力[4]。
(五)优化教学评价,发挥导向作用
小学生可塑性较强,数学教师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要重视教学评价的开展,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指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反思回顾并根据教师的建议利用课余时间弥补自己的短板。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之后,教师可以围绕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基本情况,结合学生的正确率、学习习惯、解题思路等多个层面,发掘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的教学提供有力指导。在此期间,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优化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渗透德育,给予学生鼓励式的积极评价,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他们摆脱消极情绪,激发学生的潜力[5]。学生受到教学评价的影响也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实现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评,促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学习他人的优势,虚心地接纳他人的建议,并认真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调整教学方向,为德育的开展开辟新路径。教师应通过在课前分析解读教材内容,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专业培养,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张玉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9):165,167.
何丰国.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0(27):75-76.
马德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1(10):31-32.
王振.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略谈[J].文渊(高中版),2020(8):704.
任学军,王彩霞.让德育之花在课堂绽放:探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3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