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作业 提质增效
——以四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为例

2023-12-17 00:46浙江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311800张超群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29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分配律作业

浙江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311800) 张超群

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数学品质的重要方法。数学作业的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作业现状分析

1.拿来主义,缺乏针对性

学生的作业大多来自课本练习和练习本,教师较少根据学生当前的课堂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

2.形式单一,缺乏挑战性

大部分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基础,还有一些与教学目标或重点相关的模仿类作业。 因此,时间一长,学生只会模仿着做题,举一反三的能力变弱,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根本不知从何处入手,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会影响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数学观。

3.内容一致,缺乏差异性

学生之间存在学习层次的差异,但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为了批改方便,不考虑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性,导致学优生完成作业缺乏挑战性,学困生完成作业缺乏自信心。

二、作业设计的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作业设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希望达成三个目标:(1)通过分析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2)通过重组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愿意经历练习的过程,展现个性化的思考,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营造师生、生生互助的教学氛围;(3)改变教师的作业观,提高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和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作业设计的具体举措

1.变革课堂模式:作业从课间到随堂

传统课堂中一问一答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忽视了人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成为一种单向的灌输。随着教育的发展,“学为中心”的课堂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而深化课堂改革,提升课堂质量,更是“双减”工作的核心要义。我校近几年大力推行“学共体”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即通过课堂座位的翻转,学生和教师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形式,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通过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笔者作为学校“学共体”领航班的成员之一,在课堂模式的改革中尝到了甜头。在“学共体”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堂中看到了更多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逐渐主动参与课堂研讨,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学生的水平层次也发生了变化。

图1 “学共体”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作业和课堂是相辅相成的,高效的课堂不仅能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还能在每节课中留出10 分钟时间给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把课间作业随堂化后,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增加了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这与提质增效的理念不谋而合。

2.丰富学习资源:作业从单一到多元

以往的学习资源通常只有课堂作业本、课外习题本、练习册。重组作业后,作业的类型从单一变成了多元,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既减少作业量又提高解题质量。

根据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研究和实践中,探究出作业的优化策略。

(1)作业重构,精准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调整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调整过程中既要整体考虑作业方式,又要考虑作业层次,从而把握好作业的度和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时,笔者设计了三份作业。

①前置作业

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笔者设计了一份课前学习单(如图2)。

图2 “乘法分配律”课前学习单

分析学生完成的课前学习单后发现,能利用乘法分配律正确计算并能够说清楚算理的学生只有10 人,其余学生虽然能够利用乘法分配律正确计算,但是对算理的理解停留于公式的表面形式(如图3)。

②随堂作业

根据课前学习单,笔者准确把握了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的算理设计了一份课堂探究学习单(如图4)。课堂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研究乘法分配律的算理。

图4 “乘法分配律”探究学习单

③作业重组

笔者在备课时发现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重模型记忆轻简便应用,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于是对课堂作业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5)。

图5 修改后的课堂作业

修改后的课堂作业,不仅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分散作业时间,减少学生作业题量,还能将作业分层呈现,促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者在其他单元也进行了作业的重组设计,有新课教学作业(如图6、图7)、易错题综合作业(如图8)、解决问题复习作业(如图9)和单元评价作业(如图10)等。

图6 小数加减法前置作业

图7 三角形前置作业

图8 易错题综合作业

图9 复习作业

图10 单元评价作业

(2)作业多元,呈现多样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高效的课外作业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应根据课外作业的时间特点,设计具有实践性、拓展性、研究性的长周期作业。如设计四年级寒假的实践作业(如图11),将纸飞机的制作过程与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这一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积少成多,感受一亿的大小。这样的操作性作业能将学生的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图11 寒假实践性作业“制作‘冲浪纸飞机’”

课外作业主要安排在寒假和暑假,弥补因教学时间短而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实践性作业。通过完成多种类型的实践性作业,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3.改革学习评价:作业从结果到过程

传统的数学评价往往通过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来完成,这样的结果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细节。评价应多元化,恰当的评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让教师根据评价改进教学计划和内容、调整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1)多元评价,激发兴趣

把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更改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如图12),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图12 改良后的评价方式

教师平时要注重课堂表现性评价。课堂表现性评价主要通过班级优化大师管理APP实时进行,根据学生在每节数学课上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一定的分值,一周一小结,最后发布排行榜,表扬排行榜前十的学生。

(2)多人评价,相互促进

传统的评价常常是由教师通过结果性评价确定的。为促进教师设计作业的积极性及促进“提质增效”的落地,笔者在数学评价中安排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让多种有效评价信息刺激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例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同时采用单元过程性评价和综合了自我、小组成员、教师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1)。这样的评价,认真践行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也真正发挥了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

表1 四年级第八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评价表

实施多元评价后,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有效,而教师能根据学生、家长的评价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设计的作业进行二次考量,优化作业设计,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总之,巧妙而精准的作业设计、多元的作业评价,对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有着显著的作用,值得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分配律作业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除法中有“分配律”吗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作业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