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水均,伍金贵
(1.廉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廉江 524400;2.廉江市横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廉江 524443)
牛翻胃吐草是一种慢性病,常发生于老龄瘦弱的或者脾胃弱、中气不足的牛群中,多胎母牛尤其容易发生,养殖户的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中医治疗主要是利用各种天然中草药合理配伍达到治疗效果,而且中草药都是天然的植物,几乎无毒副作用,还能够发挥保健作用,使得病牛可以更快地恢复健康,从而保障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牛翻胃吐草是一种消化机能出现障碍的慢性疾病,是指胃中的内容物经过食管逆流到口腔,因而又常称为“口吐粪草、呕吐、脾虚反胃”等。发生吐草现象的病牛大多食欲不好甚至废绝,有些病牛采食后还会立即呕吐,吐出的草料中还混油黏液,时间久了后病牛的机体健康情况会逐渐下降,瘦弱,有的病牛会四肢疼痛、行走无力、口吐臭涎、粪便带水、鼻浮而肿腮骨肿大。有的病牛呕吐后并有吸入性肺炎而致病情加剧,还会从口腔和鼻腔喷涌出大量水草,由于呕吐也与其他疾病类似,因此在诊断本病时应注意与幼牛换齿、牙齿不正、舌疮、咽喉疾患、草料咀嚼压成团块等原因引起的食道阻塞、食道狭窄,炎症等不能咽下而吐出草料相区别。中兽医认为牛翻胃吐草的发生是因为饲料失调,如久渴而饮水过多,或喂冷冻饲料,养殖户在管理中燃牛淋了雨水,或久卧湿地等都会使得牛的脾胃出现衰弱,继而中气不足,最终出现吐草现象。
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全面,尤其是缺少钙、磷、维生素D等或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会导致成年家畜骨质疏松、幼畜出现骨软症,都会促使此病的发生;在生产中,劳役过重,运动不足,牛群体质较弱,脾胃虚寒也会导致翻胃吐草;牛群久卧湿地,受到雨淋,感染风寒,或者采食了腐败变质、冰冷的草料等,也是促使发病的常见因素。牛口腔有外伤、齿病也会诱发翻胃吐草。
牛翻胃吐草早期应及时治疗与调理,能抑制病情发展而获得痊愈。限制病畜饮水量,虽然病畜饮欲大增,也应限制饮水直至翻胃吐草现象消失为止。
(1)病初需暖胃温脾,用益智散:益智仁、肉豆蔻、五味子、苹果仁、青皮、当归、炒枳壳各30 g,川芎20 g,细辛6 g,广木香、川朴、炒白芍、官桂、甘草各25 g,大枣10个去核烧焦再加生姜30 g,共研细末,开水冲后待温灌服,并配合火针扎脾俞穴。
(2)当病牛出现积滞、翻草,可用暖胃温脾,理气消积,补气止呕:香附100 g,黄连50 g,木香30 g,生姜50 g,丁香、砂仁、白术、厚朴、陈皮、枳壳、党参、茯苓各25 g。粪渣粗大,加炒三仙各25 g;体瘦腰胯无力,加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各25 g;四肢疼痛,加秦艽、伸筋草、骨碎补各25 g;结膜、舌色淡白,加熟地、川芎各25 g。
(3)病牛翻草日久用暖胃温脾散:砂仁20 g,益智仁、炒白术、陈皮各30 g,豆蔻、良姜、法半夏各25 g,川厚朴、当归、地姜、丁香、甘草各15 g,食盐60 g,共为细末,加枣10枚,煎水冲服。或用益智仁20 g,白术25 g,半夏15 g,党参20 g,砂仁10 g,陈皮、厚朴各20 g,小茴香10 g,肉豆蔻20 g,茯芩30 g,苍术15 g,灶心土60 g,生姜、大枣为引;也可用中药伏龙肝(灶心土)30 g,藿香30 g,益智仁、青皮、陈皮、广木香、法半夏各20 g,豆蔻、茴香、干姜各25 g,砂仁、莱菔子(炒)各15 g,共煎水,灌服。
(4)补脾益气,和胃降逆,可用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炒白术、陈皮各60 g,茯苓、半夏、苍术、生姜、益智仁各50 g,炙甘草30 g,灶心土200 g。水煎2次,候温灌服。
(5)湿热型翻胃吐草,可行清热利湿,降逆止呕:藿香、茵陈、黄芩各50 g,滑石100 g,木通45 g,白蔻45 g,竹茹30 g,旋覆花40 g,代赭石150 g,甘草30 g,乌贼骨50 g,水煎2次,候温灌服。方中滑石、茵陈、木通清热利湿,黄芩清热燥湿,善除中上二焦湿热邪火,四药同劫致病之源,故为君;旋覆花降逆止吐,代赭石质重坠降、善镇胃气,竹茹清热止吐,三药为臣,共治吐草之证;湿困中焦,非芳香之品不能振奋已困中阳,故佐以藿香化浊醒脾,和中止呕;白蔻芳香化浊,下气止呕,二药伍之,竹君化浊除湿,帮臣降逆止呕;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配,以清热利湿为主,降逆止吐为辅,佐以芳化,主次分明,一丝不乱,用以治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的吐草,效专力宏。
(6)后期病畜四肢疼痛时,需调经活血、壮骨强筋,用通关散:当归、白术、茴香各30 g,没药、金铃子、巴戟、补骨脂、黑丑各25 g。
(7)胃寒反胃吐草,可按照病畜体重配制方剂:丁香、木香、木瓜、吴莱萸各60~90 g,檀香、赭石、藁本、刀豆、干姜、芜荽、葫芦巴、余甘子、肉桂各30~50 g,川乌、姜半夏、砂仁、苍术、佩兰各5~10 g,大枣、甘草各10~20 g。本方配比简单,和胃降逆,温胃和中,疏肝清胃,温中驱寒,温胃散寒,治疗胃寒所致反胃吐草效果好。
2023年3月初,某乡村小型养牛场中的一头4岁母牛出现了食欲降、粪便稀薄的情况,夜晚偶有吐草现象,时轻时重,养殖户以为母牛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因此经过兽医站兽医的治疗服用了一些健胃消食散,但是病牛的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吐草症状加剧,食欲也基本废绝,而且病牛出现了行动缓慢的情况,养殖户于是将母牛带去了兽医站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经过中兽医人员的了解得知,该牛已生过多胎,本身体质情况已呈现不佳的状况,再加上气温寒冷,养殖户喂食了一些冷的草料,导致病牛的肠胃受到了刺激,这几日在病情的折磨下出现了精神萎靡、腹部凹陷、胃内容物较少、体瘦毛焦的问题,而且反刍的时候吐草团,呕吐物酸臭,综合考虑多种症状,确定该牛患有翻胃吐草病,且为虚寒型。
综合上述判断,在对病牛进行中回聊的时候可以使用以下中药方剂,即香附100 g,黄连、生姜各50 g,木香30 g,丁香、砂仁、白术、厚朴、陈皮、枳壳、党参、茯苓各25 g,由于病牛就诊时间较晚,机体已经出现了瘦弱物理的情况,因此在上述药方的基础上加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各25 g。将以上药物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煎煮,熬成药液,过滤出药渣,待温后将药液一次性灌服给病牛。
用药1次后观察3~5 h,发现病牛的呕吐症状减轻,反刍的次数也明显增多。第2天继续用药1次巩固疗效,病牛食欲也慢慢恢复,这时候需要养殖户加强护理,提高饲喂质量,做好保温等,病牛机体健康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1)凉胃散:藿香50 g、枳壳40 g、白术45 g、桔梗35 g、香薷45 g、车前35 g、砂仁45 g、石膏150 g、厚朴40 g、陈皮40 g、竹茹30 g、大白30 g、扁豆50 g、木通35 g、甘草40 g。将上述中药材加水煎煮后,给牛灌服,可以有效消除牛胃里的火气,进一步改善牛翻胃吐草的症状。
(2)白虎汤:石膏250 g(打碎后先下)、知母69g、粳米100 g、法半夏50 g、茯苓45 g、甘草45 g、陈皮45 g等,加水进行煎煮。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牛的粪便干燥,可以加入大黄或者芒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牛粪便干燥的症状;如果发现牛津液较少,可以加入麦冬或者沙参等药材,既可以使牛的津液增多,还有助于降胃火,调理牛整体状况。
消食是临床治疗牛翻胃吐草的常见方法,也是一种民间偏方的称呼之一。中医牛消食治疗药方:六曲60 g、山楂45 g、枳实30 g、青皮30 g,甘草15 g、麦芽45 g、厚朴30 g、陈皮30 g、苍术30 g。将上述中药材研磨制成粉末,再添加生油60 g、白萝卜1个,充分搅拌后给予牛灌服。该方可以加快牛的消化速度,起到一定的消食效果。除了消食方外,还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药方主要包含苍术60 g、陈皮45 g、生姜90 g、厚朴45 g、大枣90 g、甘草20 g等药材,再加入山楂、麦芽、六曲等药材,给牛灌服,也可以有效地改善牛的积食情况,促进牛胃中食物的进一步消化。
治疗健脾暖胃的中药治疗方法与消食治疗的中药方法相类似,主要药物组成:苍术40 g、前胡35 g、厚朴40 g、草果35 g、枳实45 g、扁豆50 g、车前15 g、生姜35 g、甘草30 g、陈皮40 g、砂仁35 g、山楂肉45 g、山药50 g、青皮40 g、木通30 g、牵牛子35 g。将上述中药材加水煎煮,注意煎煮时的温度与火候等情况,放凉后给牛进行灌服。如果牛粪便过于溏稀,可以除去牵牛子,改善患牛症状。
病牛发病后对机体损伤较为严重,可直接损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该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导致牛翻胃吐草的发生主要与养殖户的养殖管理有关,因此养殖户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降低该病发生率。
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养牛业的需要,因此养殖户应树立科学的养殖意识,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水平。
一是科学进行选址与布局工作,养殖户要按照动物防疫要求做好选址与布局工作,为牛群的生长发育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在布局上要合理的规划各个生产区、生活区以及隔离区等功能区域,并注重活动区域的建设,给予牛群充足的运动量。
二是做好圈舍建设,保障牛圈的通风、透光,在冬季还要做好保温,夏季做好遮阳,避免牛群受到应激刺激。
三是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要及时清理牛圈中的粪便污物,更换新的垫草,保持牛圈环境的干净与干燥,尤其是要做好消毒工作,应使用两种以上消毒药物进行交替消毒,以提高消毒效果。
牛翻胃吐草是一种胃肠道疾病,因此饲喂不当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饲料营养成分不足就会导致该病的高发,因此养殖户应该提高饲喂质量,保障牛群良好的体质状况,增强其抗病能力等。养殖户应该严格按照病牛的生长阶段以及营养需求进行饲料的配置,确保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的充足与配比等,避免牛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尤其是要禁止饲喂牛群腐败变质、冰冷的草料,在冬天应该供给牛群干净的温水,从而有效降低牛翻胃吐草的发生。
运动不足会导致牛群体质虚弱,运动过量也会给牛噪声较大的负荷,从而使得翻胃吐草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养殖户能够适当规划牛群的运动时间,确保其能够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体质,需要注意的是,在寒冷的冬季应该减少运动,避免受到寒冷应激,可以适当降低牛圈中的养殖密度,给予牛充足的活动空间。
综上所述,牛翻胃吐草是养牛业发展中的常见病症,吐草症状较为明显,养殖户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该病对牛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病牛症状会表现出胃热、伤食、虚寒等症状,在此基础上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剂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促使病牛尽快恢复健康。此外,养殖户也要明确该病的发生原因,在养殖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病牛饲喂质量,降低牛翻胃吐草发生率,促进我国养牛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