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秩通 龚 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崇明调研时指出,要更加有效地走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之路。2022年,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崇明调研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时指出,要坚持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更高起点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深入贯彻中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上海要在202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崇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多次专题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明确“长三角农业硅谷”目标定位,通过科学有序规划,创新招商举措,强化服务保障,着力引“新”引“链”引“智”,努力使崇明成为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先行者。
作为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崇明以全市1/5的陆域面积,供给了1/3的地产农产品。近年来,崇明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抓住举全市之力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历史机遇,不断提升生态要素品质,全面构筑生态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奠定了良好基础。
崇明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与东南沿海大通道交汇处,素有“东海瀛洲、长江门户”之称,是长三角城市群沿海发展带和沿江发展带的交汇节点,区位战略优势明显。作为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崇明承载了全市约40%的生态资源和50%的生态服务功能,拥有青草沙、东风西沙水库两大核心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6%,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0%以上,海岛岸线总长288.1公里,是上海水体质量最佳、空气质量最优、林地面积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好水、好土、好环境为崇明大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崇明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优质稻米、特色蔬菜、清水蟹、白山羊等支柱产业,是上海最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全区粮食生产面积30万亩、产量15.9万吨,蔬菜播种面积37.4万亩次、产量72.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5.6万亩、产量4.3万吨,生猪出栏13.3万头。优越的自然资源也孕育了丰富的特色种源,如崇明白山羊、崇明清水蟹、崇明小菠菜、崇明香酥芋、崇明金瓜、崇明水仙等,均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全区共有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2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能级,崇明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抱团联手、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先后组建了蔬菜集团、白山羊集团、河蟹集团、米业集团、生猪联盟等产业联合体,着力打通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堵点。在此基础上,充分整合全区优质地产农产品资源,推出区域公共品牌“优农三兄弟”和“崇明Me道”销售平台,利用“崇明+”地理标志优势,实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标识授权、统一包装样式、统一品牌推广。
崇明持续加大农业领域招才引智力度,顶尖科研队伍日益壮大,前沿科技成果纷纷落地,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牵头组建崇明农业科创联盟,联合市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同运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生态养殖中心、农业农村部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等20项科技共建平台以及5个科技服务项目,引入韩斌、张福锁等两名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专家团队,分别开展优质绿色水稻品种选育技术攻关和农业科技小院技术推广,形成了专家常驻指导、技术交流互进的农业科研模式,促进农业科创资源向崇明集聚,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向崇明汇聚。
以崇明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园为载体,大力实施农业科创项目“揭榜挂帅”制度,聚焦特色种源、绿色种养、设施与智能装备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示范。目前,多项技术标准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已陆续促成。比如,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技术力量,在“江海21”河蟹良种的基础上,共同选育携带标识性基因的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目前首批1.2万斤“崇明1号”蟹苗已成功投放。比如,引入生物科技企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崇明白山羊品种进行培育、扩群,建立稳定的纯种核心群,保留崇明白山羊优良性状,科学指导养殖场开展品种间杂交利用。
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成果衔接,充分集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农业硅谷”,形成“一核一带两区”总体布局。一核,即一个“长三角农业硅谷”核心区,包括农业硅谷总部园、种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示范展示片区,主要承担头部企业落地、学术会议研讨、专业论坛发布、试验示范、人才培养等工作,重点围绕长江口特色种质资源,建立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优质种质资源库、资源圃,集成构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转移交易、中试和示范展示功能。目前,已有54家意向企业、11家企业在农业硅谷总部园完成注册登记。一带,即一批高科技农业发展带。沿陈海公路、生态大道纵向打造一批崇明高科技农业发展带,形成农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高端人才资源汇集、新兴产业创业密集的重点区块,通过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科创产业集聚发展。两区,即两片农业科技示范区。打造崇明高端设施农业产业片区和崇明现代畜禽养殖产业片区,集中建设连栋温室、育苗工厂化设施,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设施,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加快种源农业成果孵化、试种展示、交易推广、技术服务等功能布局,形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示范基地,着力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格局。
对标国际一流,瞄准核心种源,聚焦定向育种技术、高端设施、生物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决策系统等农业科技新赛道,扎实推进“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一是做强“芯片”,打造种源农业创新高地。深化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共建,联合上海海洋大学逐步将“崇明1号”打造成为全国长江系河蟹的“崇明芯”。积极引入种源企业、生物科技企业,不断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聚集长三角特色农产品资源,运用冻精保存、基因保种等技术手段,加强优质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充分利用基因组检测(GS)、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积极培育符合市场需求、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优质杂交组合新品种(配套系)。二是做优“装备”,打造设施农业示范高地。积极引进国际尖端农业设施装备,打造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兰桂骐现代农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高科技农业项目。聚焦设施农业、种源种业、农产品集采集配等领域,着力推动国产化装备研发,全方位开展区企合作,构建种植生产、采收包装全程智能装备群,共同打造国内外顶尖设施农业应用场景。三是做深“智联”,打造数字产业集聚高地。积极研发基于国内农业生产现状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水、肥、温、光、气智能化立体控制。应用北斗导航和农业遥感技术,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依托智慧农机企业技术创新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无人农场”,实现从播种、种植到收割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聚焦水产养殖、稻米仓储冷链、中央厨房等领域,大力推进技术模式创新,不断拓展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聚焦学科前沿和市场需求,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激发“长三角农业硅谷”内生动力。一是设立农业科创发展基金。深化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合作,共同成立农业科创发展基金,首期基金规模已达10亿元。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依托科创发展基金,建立“政府搭台、基金引领、资本跟投”的农业投资模式,聚焦种源、绿色、低碳、智能、循环等重大科技攻关、战略性科技领域,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超前孵化。二是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出题+揭榜挂帅”的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坚持需求导向,支持涉农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重要基础攻关研究,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重大关键瓶颈问题。吸引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长三角农业硅谷”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兴办农业科技企业,鼓励生物与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集中布局,搭建综合性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创建一批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中试基地,推进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重大关键技术集成。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引培农业头部企业。利用崇明农业科创发展基金,搭建高层次招商引资平台,创新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聚焦涉农“专精特新”企业,支持生物育种、品种测试、分子检测、制种加工、信息分析、标准化、大数据、智能技术等平台型企业发展。加大对企业产品研发、技改升级、扩大产能等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头部企业、高端设施农业企业、种源类企业等融资渠道,加快农业类企业IPO培育工作,鼓励各类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主体开展天使投资。
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部署,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加强长三角区域农业科研活动交流互动,构建长三角区域农业科研成果研发和转移转化机制,以“科创+产业”为引领,推动长三角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长三角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依托上海科创体系完备、市场潜力大等优势,会商江浙皖关于长三角农业科技共同体建设内容,明确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的重点事项、重点政策和重点项目。主动对接相关部委,协商共同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协调推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崇涉农院校的建设进度,积极引进世界一流水平的农业科研院校来崇设立科创机构,共同引导农业头部企业来崇运营。主动对接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争取在崇共同打造国际农业科创“会客厅”。二是打造长三角农业科技人才高地。积极引入院士、首席科学家、先进技术专利持有者等专家团队融入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支持专家驻崇开展前沿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研究,建立专家工作站。同时,借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等高校,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持续加强农技人员、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建设,通过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提升专业化水平。针对符合市、区人才引进条件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核心技术骨干,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引进落户。三是加快长三角农业科创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农业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和分工协作,加强优势互补和上下游衔接,打造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的农业科创成果转化体系。重点引育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开展农业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互联互通、示范展示。强化江浙皖有关城市农业生产、物流加工、制造业发达等优势,联动形成特色种业“育-繁-推”、优质供应“产-加-销”、设施装备“研-造-用”等一体化发展体系。
以种源农业、装备农业、生物农业、海洋渔业为重点,攻关一批“卡脖子”技术,强化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长三角农业硅谷”向纵深迈进。一是打造种源农业产业。以水稻、蔬菜等植物,生猪、牛羊等畜禽的长三角主要品种为重点,围绕种源提纯复壮、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建立成果信息汇聚和定期发布机制,积极推动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进一步集聚,开展新优品种(包括种子、种苗)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动种业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建设多元化、市场化的种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社会育种、评估、数字化管理等技术服务平台,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的种业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加快打造成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高原高峰”。二是推进高端装备农业。依托国内大型农机和设施装备企业雄厚的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和新型装备引进,开展智慧农机管理平台和“无人农场”建设试点,持续提升崇明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资源数字化、农机服务信息化和管理决策智能化,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地区农业机械迭代更新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高效构建,共同打造低碳创新、高科技示范、数字化引领、前沿技术孵化等国内外顶尖的高端装备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开创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定位的未来农业发展“金名片”。三是布局生物技术农业。聚焦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推进研发与成果转化深度融合,建立具有长三角特点的生物技术农业产业集群。加大绿色环保新农药开发力度,建成国内一流的RNA生物农药创制中心,并形成年产千万亩次应用规模的RNA生物农药原药生产线。积极培育生物肥料、土壤改良生物制剂等农业制品。优化生物医药产业,聚焦中药材、生物提取物等资源,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建立健康数字农业模式。四是探索海洋渔业产业。充分利用崇明海洋区位优势,在崇明岛内及周边海域科学布局育种育苗基地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对传统渔业生产方式进行升级。探索适应长江口特色的深远海养殖模式,以及机器人作业、数字化监控、智能投喂等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大幅提升海鱼养殖质量和效率。同时,开发与深远海养殖配套的多种新能源补偿方式,利用海上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双碳型海洋牧场综合试点示范基地,实现海洋优势和生态优势有机结合。
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高铁轨交上岛等重大战略机遇,不断拓展开放空间,深化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全方位积蓄科技创新能力,抢占农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充分发挥崇明背靠上海的科研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按照“短期看形态、中期看业态、长期看生态”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高水平农业产业发展。到2025年,初步形成“长三角农业硅谷”形态,崇明农业种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崇明农业科创联盟进入实体化运作,打造农业科技公共实验室、创新园,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机制,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农业产业聚集效应。到2030年,基本建成“长三角农业硅谷”业态,崇明农业种业创新中心成为集研发、展示、交易、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种源创新平台,集聚一批农业科创领域企业,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机制,培育不少于3-5家国内农业独角兽企业,培育不少于1-2家全球农业独角兽企业和5家农业上市企业。到2035年,形成“长三角农业硅谷”生态,崇明农业种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科研、转化等作用,形成长三角现代种业发展集群效应,打造集孵化加速、科创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硅谷”,打通“资本+上市”的农业资本运作模式,成功培育一批农业科创板块上市企业。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崇明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把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摆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攻坚克难,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贡献“崇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