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娟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26)
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之一,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课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在此大背景下,以“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为例,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教育类学科体系范畴,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将“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贯穿教学实践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传播学科知识、思想和真理,在实践中带动学生塑造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创设出符合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创设包括主题环境创设、各领域活动室的创设、公共区域环境创设、节日活动环境创设等。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和游戏的重要场所,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幼师应了解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功能,创设主题鲜明、直观形象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三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基本理论的能力。在创设过程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思考环境创设中教师定位、创设原则以及设定的依据,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环境育人观、从教职业操守等;其次是欣赏和评析优秀名园环创案例的能力。通过分析名园环境创设的特色,将其中蕴含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等阐述出来,提升学前教育学生审美表达能力;最后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在实训课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幼儿园环境创作,为幼儿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幼儿园环境,将文化自信、爱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映射在作品中。
总之,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始终,着力培养学生以上三种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在将来工作中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
纵观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教材大多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结合我国目前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相关指导精神编写。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规划大多是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维度制定,鲜少涉及思政内容。例如一本《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材中对阅读室环境创设制定的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阅读室的功能、目标、要点及准备材料;技能目标:独立设计幼儿园阅读室平面图和海报;情感目标:赏析优秀阅读室环境海报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可以看出知识和技能目标都清楚,明确地表述出学生应从哪几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并根据理论知识创设阅读室环境。但是情感目标表述相对模糊,主要体现的是环境育人中的教育价值,并未明确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思政元素。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实践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深刻,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对专业课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严谨,思政教育缺乏科学规划,这些直接影响到专业课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成效。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专业课教师需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仅凭借自身对专业课思政方面的认知就随意将思政元素嫁接到专业课中,这种缺少对思政内涵深层次加工和剖析的做法极易使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衔接过于生硬,使课程思政不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容易出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随意拆分和组合的情况,形成“两张皮”现象,达不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经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训课或期末考试作品中极少关注思政元素的运用,更鲜少尝试创作蕴含思政元素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开展思政入课堂的两大重要主体。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师的“教”主体性更强,影响范围更广。学生的主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仍停留在被动学习和受教育上,未能真正将自己定位在幼师角色上,知识技能的获取仍处于被动接受阶段,因此不利于课程思政的深层次思考和运用。另一方面,“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基于前期艺术技能课的后续课程,在创作过程中会涉及美术方面的技法技巧,因而学生很容易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简单地归同于环境美化课程,更侧重于墙面设计、环境布局、手工制作、玩教具的投放等,认为环境装饰得好看、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目光即可。此外,当今学生知识获取、人际交往甚至日常生活都高度依赖于网络,虽然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信息量更大,但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在创作实践中往往过于依赖抖音、小红书、百度等各类网络平台,经常将未修改和加工的他人作品直接拿来。实践作品缺少创新意识,鲜少体现思政元素。
首先,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认定标准》,在践行师德方面学生要有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在学会教学和学会育人方面学生要掌握科学创设环境并了解环境育人价值;在学会发展方面学生要拥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基于上述要求,课程制定的教学目标中应体现三个方面的思政元素。第一,家国情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第二,个人素养方面,尊重幼儿,从幼儿的角度创设幼儿园环境,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的材料,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作出具有一定育人价值的环境。第三,科学发展观方面,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团队协作,分析判断幼儿园环境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提升理论知识转化实践创作的能力。
其次,增加课程思政元素并不是在当前课程教学目标结构中增加一项单独的思政目标,使之成为并行或者下位目标,而是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地、全面地渗透到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中。以阅读室环境创设为例,对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修改,增加课程思政元素,完善教学目标体系。(见表1)
表1 阅读室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落实思政育人的关键角色。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夯实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抓好专业课思政育人关键环节,提升整体育人水平。
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认同决定了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成效。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要响应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育德的双重要求,认识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夯实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水平,真正做到思想价值引领知识技能,开创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新格局。其次是要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对专业知识的梳理。专业课教师全面地理解专业知识并系统地重构专业知识体系,一方面便于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控与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运用发展的思维看待知识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能力。另一方面便于专业课教师找准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深挖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涉及理想信念、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思政元素,这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涵。再次是要定期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专题培训,切实提升思政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思政建设的大环境下,学校应重视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政专题培训,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教学能力大赛、思政微课等教学活动切实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水平。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在实践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环境的创设要点、功能及准备材料;在理念方面,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育人观、儿童观、审美观,学生才能更好地规划和布局幼儿园整体环境,更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幼儿成长中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设计时要做到既符合环境创设课程本身特点又遵循学生认知和兴趣,例如教师以“别样粽韵话端午”为主题开展环境创设,从绘制主题海报这个点出发,到阅读室、美工区、娃娃家等区域活动环境设计,再到语言、健康、美术等教育活动的设计,由点及面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自行提炼与主题有关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指导学生保持对思政高度的敏锐性,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思政内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前教育学生是为从事幼儿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步入工作岗位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品质将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有美感、有创意、有内涵、有底蕴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将对幼儿一生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