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

2023-12-16 12:47马波
新楚文化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北美

【摘要】新移民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其作品有独特的人文背景和现实意义。北美新移民文学是新移民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总体特征与文化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通过对北美新移民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美;新移民文学;中国形象;中国书写;大历史中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6-002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形象在新移民文学中视觉化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2WWB196)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北美新移民文学在创作题材、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与本土作家不同的特点。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如对历史文化记忆的追寻,对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坚守以及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批判等,其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下文主要围绕北美新移民文学“中国书写”这一论题展开论述,进一步认识北美新移民文学及其独特的“中国书写”现象,从中发现其积极意义。

二、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总体特征

(一)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寓言性

北美新移民文学是一种融合了中国文化和北美生活体验的新型文学体裁。这些作品中常常囊括了移民的生活、工作、家庭、教育和信仰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深度展现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传承[1]。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借助象征来传达意义的文学形式,体现出浓郁的寓言性特点,在简洁明了的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比如严歌苓的《床畔》、张翎的《金山》等,这些北美新移民文学作品借助着生动具体的故事片段,展示了移民在异国他乡中的种种艰辛和努力,同时也给传统中国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种“寓言性”将中国文化和北美生活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对于推广中国文化和增进民族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二)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文化性

随着文化交流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强,北美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移民文学作品,凸显出中国移民在新文化环境中的文化性。首先,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文化性体现在作品的主題和形式上。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聚焦在移民和文化冲突的议题以及这些议题对身份认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散文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例如顾月华出版的小说集《天边的星》、散文集《半张信笺》《走出前世》等,尤以散文作品更为读者称道[2]。同时,这些作品的形式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北美新移民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精神和文化价值,不仅让读者了解到新移民的困境与挑战,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文化。例如黄宗之和朱雪梅的《阳光西海岸》以非常朴实的文笔记述了一群中国学子在海外面对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与冲突,道出了20世纪末出国潮中留美学者的追求、希望、成功、迷惘与反思,展示了他们在异国的艰难心路历程,表达了一代留学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文化性也体现在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展示了中国移民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观念,涉及礼仪、亲情、传统、信仰等方面,向读者传递了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跨文化交流纽带。

三、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历史底蕴

(一)穿梭千年的文化追寻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最早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商朝,距今已有3600余年。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智慧、文明和文化大潮。在早期的中国文明中,不仅通过采矿、农耕、买卖等活动实现了经济发展,还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发展出了诸如周易、书法、雕塑等文化传统,为文化多样性添加了色彩。新移民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新移民作家们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气息,富有人性光辉,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这种思潮影响到了许多领域,随着各种新兴事物的不断涌现,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与精神享受[3]。新移民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比如:语言方面注重本土化;内容上强调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穿梭千年的文化追寻,我们身处的大历史中国拥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它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古老的中国,也伴随着新移民文学创作的繁荣,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新鲜元素,将继续展示中国特有的文化活力。

(二)宏大叙事中的个体形象

作为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文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大历史”中的个体形象也从各个角度表达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智慧。一方面,大历史中的“大人物”个体形象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丰富了历史长河。例如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孔子等人概括出关于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观点,指明了中国文化自主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对于家庭、政治、法律、文化、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解。另一方面,大历史中中国宏大叙事中的“小人物”个体形象也让我们认识到历史背后的力量。通过与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个体形象进行对话和交流,可以使我们从侧面了解那个时代社会基层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从而更好地把握那个时代。很多新移民文学作品正是以这些“小人物”为原型创作出来的,所描写的基本是社会中的“小人物”,但却表现出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大人物”有着同样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意识[4]。例如,王瑞云的《姑父》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描绘了“姑父”在时代的洪流下如何从一个阳光自信的帅气青年变成一个全家嫌弃的神经质老头,通过细致的刻画和绝妙的书写将小人物的悲剧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向读者展现出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这种人文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值得当代中国人继承和发扬。

(三)理性客观的叙述态度

面对中国历史,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其他角度,都应采用理性、客观的叙述态度对其描述与分析。理性客观的叙述态度要求以现代思维方式对待历史,绝对不允许用以偏概全的方式记述历史,因为历史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更体现出该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涵。面对各种信息串联而成的历史画卷时,书写者要理性、客观地叙述历史,在把握全局框架的基础上认识事物,并将之贯穿于整个历史脉络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宏大的历史变迁中看到彼此的关系和方向,感受到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北美新移民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用新移民文学的笔法来记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用多元化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人物和事件,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历史图景。

四、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元素

(一)中国文化的记忆分解

北美新移民文学是指那些以移居北美洲为背景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书写”大多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反映当时生活中的种种文化差异和体验,主要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悟[5]。例如,少君的《人在旅途》中描述的就是他浪迹北美的亲身经历,通过一位华人的视角刻画了当地的生活与文化。另外,北美新移民文学作品的“中国书写”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与文化,还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记忆分解。这种分解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文化认同的建构。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们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认同,并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根与文化,从而重塑自我。例如,长期居住美国旧金山的学者作家朱琦,他的散文著作有《读万里路》《黄河的孩子》《东方的孩子》等,都流露出对故国往事、故乡风土的回忆,表现出他对中华文化的体认,而这种体认又反过来影响着其文学创作。通过这些北美移民的文学作品,新移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历史,为后来的新移民提供了文化认同和精神支撑。

(二)海外华人追寻历史文化根源

北美新移民文学通过书写来追寻历史文化根源,这对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寄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张翎的《交错的彼岸》,作者用写作在寻找自己的根,或者说她把写作当作了回归故乡和进入故乡历史之旅。这些作品通过表现自己的文化背景、经历和情感,表达出自己与祖先文化的深情联系。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认同的呈现方式,反映了海外华人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追寻和认同[6]。同时,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也为海外华人寻找文化根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华人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华人在新的文化环境下的生活、思考和探索。这种书写方式充分展示了海外华人的文化创造力和传承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根源的认识,可以更好地促进华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新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形象

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打造了新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在文学形态上突出了新世界文化特征。这些作品通过自身独特的文学语言方式,展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与新世界文化交融的特点[7]。老一辈北美移民的“中国书写”深刻地反映了新世界的生活和文化,构建了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融融的《素素的美国恋情》不仅是中西异国文化碰撞出的“灰姑娘童话”,而且是对生命能量的挖掘和由此发出的衷心礼赞,展現出一种人类生存状态的无限可能性,这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元素。老一辈移民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文化背景,将多元化的社会和文化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推动了文化交流和发展。

(四)新兴的“中国书写”方式

北美新移民文学是具有移民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的“中国书写”不仅表达了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还种植了新的文学萌芽。这些作品不断试图突破传统的书写模式和固有的文学形式,开拓新的文学主题和表达方式,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例如,严歌苓的作品从《第九个寡妇》到《小姨多鹤》,她将人性逼到了悬崖上,要表现的是对生命存在形式中的“个体”重视,要表现的是人作为一个“个体”时所表现出的人性,而不是仅仅作为时代的组成。在个体与时代的对立中,展现出“个体”人性的光辉。这种新兴的“中国书写”也正是北美新移民文学与各个文学流派之间相互交流并碰撞出火花的表现,通过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和追求,书写者们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兴的移民文学中得到发扬和挖掘,同时也推进了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成长发展[8]。

五、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启发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书写”

全球化语境下各种文化与思潮不断交融与碰撞,对于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来说,也一定是处于全球化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书写”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和开放的特点。在这样的新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后现代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开放性和多元性,不仅体现了文学形式的变化,同时也让中国当代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中达到了自由沟通和交流的效果。此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书写”也更多地关注着世界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的命运,这体现在其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在此背景下,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也关注着华人在当下世界的处境和责任,推进着华人在全球化时代中的认识和发展。这种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书写”,不仅让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也让华人在全球化时代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和发展。

(二)当代中国作家的自我反思和重建

北美新移民文学成为当代中国作家自我反思和重建的重要表达形式,其背后涵盖的思想理念和文化观念不只是个人经历,更是关乎民族文化和整个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自我建构。首先,北美新移民文学中体现的文化反思是当代中国作家重建自我认同的内在动力。尤其是自传式文学作品,既提高了作品的真实感和鲜活性,也体现出华人移民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冲击,展现了华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9]。同时,作品中涉及的种种文化碰撞和文化冲击以及文化认同的塑造和建构,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可见,北美新移民文学是当代中国作家自我反思和重建的重要表达,它包含着文化反思和艺术形式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深刻理解世界多元文化,从而加强自身文化自信。

六、结语

综上所述,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体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作家们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作品迥异于一般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意义呈现形式,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可与追求,并最终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认同符号。

参考文献:

[1]汤俏.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家国寻根与多重认同[J].当代文坛,2020(03):164-170.

[2]金进.离散视野下的百年北美移民文学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21(02):155-161.

[3]冯晨旖.新世纪以来美国新移民小说中的中国书写[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4]许晶.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J].北方文学,2020(32):18-19.

[5]马阿婷.新移民文学影视改编作品的中国意象——基于跨文化视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04):115-117.

[6]秦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6.

[7]刘淑玲.北美新移民文学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漂鸟:加拿大华文女作家选集》谈起[J].戏剧之家,2017(06):291.

[8]丰云.论新移民文学中的历史叙事——以北美新移民作家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9(05):155-162.

[9]郑南川.文化身份认同与北美“新移民文学”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关东学刊,2017(04):13-24.

作者简介:

马波(1979.11-),女,山东威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语言教学。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北美
北美灰熊被杀案
向西!穿越北美
北美纪行
北美大地直销路未知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