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熠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17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个结合”揭示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演进发展的深层逻辑,科学回答了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新篇章,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结合”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新局面。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58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1]18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变”的本领能力,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需要,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第一,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素养是一个人修养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思维,进而适应“变”的发展需要。2013年,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3]要系统学习马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弄通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下要结合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书籍,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要知其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
第二,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体,或者说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方面需要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文素养来源于多样化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实践,既要不断加强经济、政治、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军事、外交、民族、心理健康等全方面的学习教育培训,又要做到学思结合,将学识转化为自己对于生命、宇宙、历史、生活、民族、国家等独特的理解、感悟和态度,夯实文化底蕴,厚植科学人文素养。
第三,要不断增强斗争本领。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理论指南,一登上历史舞台,就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4]435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等威胁加剧,一些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阻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世界范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安全始终面临风险挑战。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斗争意识和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的斗争本领,敢于、善于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斗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从思想上破除旧观念、老方法的禁锢,使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始终与时代合拍、与发展同步。
唯物辩证法认为,“变”与“不变”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趋势,“不变”是质的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提炼为“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最为集中和深刻的表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推动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就是要坚守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立场是指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有的态度,站在什么立场上为谁说话,这是首要的政治问题。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价值所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11毛泽东同志认为,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5]1094-1095。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6]66马克思主义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本质的属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红线,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两个结合”,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坚持真理与向人民负责的统一,站在真理和价值的制高点上,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们更好地推动“两个结合”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史观包含一系列相互有机联系的基本观点。如:唯物的观点,世界一切都是由物质所决定的,人的精神是物质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普遍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整个自然、人类社会、人的认识过程,都是辩证存在的;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检验认识的标准、认识发展的动力,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质;历史的观点,社会发展是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历史过程;阶级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的人分成阶级,在阶级社会中要用阶级的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问题;群众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剧作者”。这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是被实践证明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某些个别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应因个别结论的局限性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还应因实践条件的变化而突破。我们要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察“两个结合”所呈现的问题和现象,并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运用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是人们把握世界的根本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主要有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整体与个体、内因与外因等基本范畴,有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规律。这七对基本范畴和三条基本规律,是我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和主体性依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分析、解决推动“两个结合”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破解的办法措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破解的办法和措施。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5]801“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5]80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1]17推动“两个结合”,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制约国家发展的难点问题及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要聚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而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破解难题问题的办法措施;搞实际工作的,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杜绝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干出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检验的业绩。
守正与创新并行而不悖,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20守正,创新才有根基和导向;创新,守正才能有活力和生机。我们要立足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把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价值共识、精神追求、历史经验寓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学科体系建设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现实性、前瞻性的特点,坚持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战斗堡垒,合理谋划布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继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学科建设,积极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中,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学院,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要加强设立传统文化相关学科的学院和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二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要注重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公共基础学科课程,以及与中国近现代史等学科的相互关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内涵式发展,更好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面貌。
学术体系是“三大体系”建设的中间环节,以全局的、整体的学科体系为基础,要阐述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各分支学科的相互关系以及学科在社会中的位置等问题[7]。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体系,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和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相互关系、两者契合点,深入研究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影响因素、转化路径等,研究总结规律性认识,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阶级分析、历史主义、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努力发现和掌握“两个结合”的内在科学规律。
话语体系是具有民族性、继承性等特点。“由于话语体系对于学术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学术体系建设不能代替话语体系建设,所以在构建学术体系的同时把构建话语体系作为一项任务单独提出来是完全必要的。”[8]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已经臻于成熟,宣教话语的亲和力、感染力大幅提升,但时代化大众化的概念性表述还相对欠缺。基于现有的问题,主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紧扣时代特征和受众需求,加强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经验的学理性系统总结,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批判吸收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资源,构建有着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积极打造国内外都易于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向世界;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话语对外传播的温度和效度,使马克思主义学科在更好地与人民对话、与世界对话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养分,提炼人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