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用军,赵 丹,高杨杰,王鹏炜,赵 雪,李玉栋,胡万山
冯用军1,2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扎根中国大地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中国、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教育领域的战略决策、重大部署和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他关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等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1]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3]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4]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等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锚定了前进方向——不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大学就是龙头的大脑。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十字路口,“双一流”大学已然成为“国之重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国之大事”和“民心工程”,也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双一流”大学,目标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软实力,增强中国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全球眼光、中国特色世界标准,从理论与实践之维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科学阐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核心要义,主动探索其建设的中国方案,系统分析其建设的中国因素,积极开拓其建设的中国道路,优化应用其建设的中国智慧,对系统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高等教育学自主思想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科学构建蕴含中国特色、引领世界标准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持续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有组织科研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主动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5]那什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优势学科,首先是中国特色,其次是世界一流。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大学姓“中”,党全面领导的大学姓“党”,所以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学科、建专业,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密切联系中国具体实际,必须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持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中国和平崛起服务、为中华民族复兴服务、为中国人民满意服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服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所谓世界一流,就是中国大学在创新知识、引领科技前沿、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等领域走在世界大学的前列,特别是在提出人类发展问题、全球人口资源问题、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全球网络安全问题、世界卫生问题、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全球气候问题、国际军控问题、全球金融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南北关系问题、国际政治秩序问题、跨国犯罪问题、信仰危机问题、全球贫困问题、移民(难民)潮问题、核安全问题、碳达峰碳中和问题、毒品泛滥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等的解决方案方面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即在主动回应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与和平发展诉求上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在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全球重大事务等诸多方面有强大影响力和决策话语权。“双一流”大学是我国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是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四梁八柱”。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世界大学集团中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其拥有独一无二的气质和基因。所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就是拥有一流办学理念、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办学特色、一流学科专业、一流毕业生校友、一流科技成果、一流校园文化、一流校长团队、一流生源质量、一流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大学集群。所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就是拥有一流教职团队、一流新生和校友、一流学科特色、一流办学资源、一流学术声誉、一流社会服务、一流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中国大学学科集合。[6]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中国跻身世界一流国家、中华民族跻身世界一流民族的重要文教品牌和核心软竞争力。对于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而言,虽然创造了辉煌的先发内生型的古代高等教育体系,但也经历了坎坷的后发外生型的近代高等教育变迁,所以建成若干所中国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一批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也是建成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助力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举措,更是在“第二个百年”内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核心动力。为了实现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实施了“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计划。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双一流”建设完成顶层设计。2016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 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关于继续实施“985 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2017 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出台、《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印发,140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计划。2019 年,教育部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计划。2021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2022 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计划建设147所高校。其间,为了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国还实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含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2011 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工程”“双一流专业”计划等,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主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中国方案。
“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是“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等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工程的传承延续,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迎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形成因素:一是主动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和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与人才辈出是大学的内部原动力和链接外部世界的纽带桥,大学作为第三部门高等教育组织也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轴心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智源。进入21 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巨大挑战,为了主动应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我国需要有若干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双一流”大学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以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才能助力我国在6G 通信、汽车电子、物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AIGC、ChatGPT 等)、高性能运算、大数据、类人机器人、智能穿戴、高端芯片、4D 打印等领域逐步突破“卡脖子工程”,尽快掌握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在重大关键领域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的相关核心技术、关键装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生产工艺等,特别是加速掌握一批颠覆性技术并形成相应知识产权和产品。二是主动服务中国国际倡议和国家协同发展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价值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协调发展战略。“双一流”大学是支撑全球倡议、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四梁八柱”,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高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地联合之路。21 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归因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创新人才跟不上,所以“双一流”大学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三是主动创建高校发展范式和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我国高校经过百余年的持续建设,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批高校经过国家专项财政倾斜性投入后,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硬件方面(如校园建筑、仪器设备等)已经接近世界高水平大学,但在软件方面(如师资队伍、科研质量)离世界高水平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传统的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工程也导致高校出现身份固化,改革力度不大、竞争缺失,发展活力不足、重复交叉,办学特色不显、投入单一,动态协同不够等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迫切需要科学总结经验、反省教训,加强系统谋划、资源整合,适应人口趋势、优化教育结构,加大改革力度、投入量度,强化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创新发展路径、实施方式,完善推进机制、建设生态,这就必然要求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认真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和一流资源要素,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通过破解“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徐匡迪之问”“任正非之问”“潘懋元之问”等积极探索发展中国家创建一流大学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以加快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从亚洲高等教育轴心到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史性跨越,为全球高等教育系统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双一流”大学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集群的“冲锋号”。相比第一轮“双一流”建设计划,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计划有五点显著变化:一是首次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B 类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类,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其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 个、工程类学科布局180 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92个,主要目的是坚决纠正高校数人头、拼硬件、铺摊子等恶性竞争和短期行为,引导高校聚焦一流学科集群建设,实施资源整合、优化学科结构等;二是根据高校认真履行主责主业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15 所高校的16 个(2 个撤销调整)学科给予警示(含撤销),要求高校对标对表建设方案找差距,聚焦聚力整改方案强落实,2023 年接受再评价,届时仍未通过的学科将被调出建设范围;三是首次按照分类评价、分类支持、分类发展的规则,依法授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建设学科名单,这既是示范引导其他建设高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优特强学科领域、方向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也是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战略专家咨询组织、验收评议专家组的智库作用;四是首次完整落实“双一流”核心要求、五项建设任务和五项改革任务,打破身份固化和地域限制,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和跟踪监测动态支持原则,根据高校建设方案、自评报告和“双一流”专家组评议意见、第三方权威评价结果,按照国家战略、水平质量、特殊需求、不可替代的认定标准,第二轮遴选新增7 所非“211 工程”“985 工程”大学,其中仅有华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曾经是“全国重点大学”,山西大学(1902 年)、南京医科大学(1934 年)是省属重点大学,广州医科大学(1958 年)是市属重点建设大学,南方科技大学(2010 年)、上海科技大学(2013 年)属于新建新型研究型院校;五是新增“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首次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重大急需领域倾斜,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增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增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上海科技大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增山西大学,其中南京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与新冠疫情导致的健康安全密切相关,湘潭大学、山西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华南农业大学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上海科技大学与先进制造材料密切相关。[7]
总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对中国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高等教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从“十四五”规划到2035 年、2050 年远景规划,“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落实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强国发展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通过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主动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强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等双向交流,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构建中国特色大学评价体系,加强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动态监测与跟踪评估,全力推进“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和多元综合评估,掌握教育评价标准制定权和完全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扩大数字高等教育、数字学习、智慧教育系统的应用,加快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奋力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迈进,在服务中国需要、破解全球问题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书写新篇章,持续引领中国之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人类之变、宇宙之变。
王鹏炜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教育强国的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强国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意义。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这是对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的精辟总结,反映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所寄予的期望,更是高等教育研究界必须认真从理论上进行思考、破解的重要选题。
高等教育的职能就是高等教育本身应发挥的作用。学术界普遍认为,自西方现代大学产生以来,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创新文化、国际交流等多项职能。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大学最早、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大学最主要的职能,是11 至12 世纪欧洲新兴工商业中产阶级为了打破封建主阶级以及作为封建制度的理论支柱的教会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束缚、培养行业需要人才的过程中形成的。高等教育从开始就注重职业训练,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客观上成为贮藏、传播古典知识的中心和培养政府、教会所需要专业人才的基地,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到了19 世纪,柏林大学以“研究与教学统一”和崇尚科学理性的“学术自由”办学原则以及其所担负的用科学精神振兴德意志民族的使命,开创了现代大学的先河,并通过知识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使德国在19 世纪中叶以后赶超了英法,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而且通过回应大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使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得到了普遍认同,奠定了现代大学科学研究在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始于19 世纪70 年代的英国大学推广运动,促使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即通过开办讲习所向社会普及科学知识。直到美国在“拓荒期”的社会条件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影响下,以“赠地法案”为契机,威斯康星大学以直接为社会服务为方向,以其他两项职能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才最终形成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兴起,则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顶峰。[8]
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是国内学者在讨论大学职能时的一大创新。当代高校是人类文化创新的最重要基地和人类文化的汇集所,大学要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动力站,一部大学发展史也是一部大学不断引导社会文化创新的历史。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职能,而且是大学与生俱来更为独有、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高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和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日益成为大学发展的共识。国际化是20 世纪9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只有走向国际化,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大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或国内一流的大学,必须把国际交流与合作放在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把国际交流与合作定位为大学的“第五职能”。
简而言之,高等教育自产生之时就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此,高等教育要想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就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其五大职能的基础之上,否则高等教育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自高等教育产生之后,世界各地高等教育陆续得到发展。对我国而言,要想使高等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高等教育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达到高质量。
第一,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为教育强国奠定人才基础。不同时期,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要求有所不同。《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也是出于行会培养行业人才的需要。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发展高等教育,核心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强调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学校践行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突出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由此带来的知识生产和累积更新对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速度提出了更高挑战。高等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点,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用最新知识武装学生,才能培养出站在时代潮流前沿的高层次人才,从而为实现教育强国奠定知识基础。
第二,高等教育通过发展科学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教育强国提供动力之源。在我国,有识之士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必要性,通过洋务运动引进技术和设备,逐渐发展起我国近代工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迅速接轨。但是,只有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发展科学的职能,才能在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下,实现科技发展的自立自强甚至“弯道超车”。因此,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三,高等教育以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为教育强国不断加力。高校作为社会系统中重要一员,既可以通过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也可以直接服务于社会。早期的大学主要是通过知识普及实现社会服务,乃至社会服务职能的提出。大学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而是通过人才培养者(教师)和培养的人才(学生)一起作用于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发动机”的姿态,面向社会需求,直接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此时的高等教育,不仅是专门人才培养者、科学知识发展者,更是社会需求供给者和问题解决者,促使大学师生主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主动以自己的知识和研究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扭转了大学只研究“高深学问”的刻板印象,从而引领了知识生产模式II 的产生[9],进一步加速了科技发展。知识生产模式II所具有的应用场景、跨学科方式、场所和从业者的弥散性、异质性及问责性和反思性、质量控制等都使相关社会问题的应对有了更广阔视角和更高效率[10],进而引领社会发展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更为知识生产模式III奠定了基础。
第四,高等教育通过高质量文化创新和国际交流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为教育强国创建认同氛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系统工程,不仅意味着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的强大,还包括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软实力的大幅提升。高等教育通过文化传播、创新和国际交往,既可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民众实现文化认知,不断增强文化理解和包容,还可以通过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展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片面认识,让世界真正了解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展示中国形象,打破西方国家在现代化领域的话语垄断,拓展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在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方面,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参考经验。
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智力机构”“动力站”“自动化天堂”。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创新,人才发掘与培育、科学发现与技术进步、城市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都彰显出大学的作用,体现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要实现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根本在于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本身。
第一,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优课金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的复杂挑战,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明确自己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远大抱负。要努力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打造“金课”,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奉献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及时分析新时代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要,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有效建议。要积极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学习中提高,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第二,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多种方式推进高等教育知识生产,实现科技自强自立。大学的重要职能是科学研究,大学也是重要的国家人才储备地,两者的有效组成使得大学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知识生产的模式I,还是模式II 或模式III,大学科研始终是高等教育知识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方面,必须创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打通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壁垒,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进一步调整课程设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善科研环境,优化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此外,还要搭建科研成果的转化桥梁,鼓励高校科研通过“有组织科研”加快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强化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开放,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强化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中的作用,用学生能懂、会用的理论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原理、机制,切实增强中国人的“四个自信”和践行动力;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教育开放,积极鼓励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创造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者和国外学者进行对话,通过学术交流,展现新中国高等教育成果和高校形象,为创建“双一流”高校、实现教育强国营造健康氛围。
赵 雪1,2
1.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1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战略性地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是大学的核心使命,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与人才辈出是大学的内部原动力和链接外部世界的纽带桥,大学作为第三部门高等教育组织,也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轴心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智源。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基础拔尖创新人才、推进知识创新等的高地,大学、大楼、大师(大先生)、大学问、大学生(杰出校友)、大成果等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特质。知识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的六大核心职能之一,是可持续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对推进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成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意义重大。因此,系统分析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科学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准确执行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实践逻辑,对于在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不断提升中国大学集群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贡献力,开辟发展中国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高水平大学新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稳步走向世界重要高等教育中心,进而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均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伟大实践价值。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教育运动和知识生产、传播、创新等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大学在其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领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大学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之一,它们总能根据不同时代主题,按照党的战略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创新工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千锤百炼、传承精华,不断努力为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另外,中国大学集群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知识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上持续用力,切实把全体大学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这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具体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和指导的中国大学集群通过知识创新工作等努力为推动革命与斗争进程提供理论武器与舆论先导。无论是党在延安等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大学集群,还是接受党指导的革命根据地以外地区的大学集群,都在努力通过发挥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巨大作用,创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倡导中国工人应当“唤醒农民,与之结合”,并通过创新性研究、阐释、宣传等方式向中国社会大众普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前途等,进而凝聚起强大的革命共识和革命动员力量,为持续推动革命与斗争的历史进程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理论武器与舆论先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的中国大学集群通过知识创新工作等努力为新中国全方位建设提供科学理论和决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大学集群开展知识创新工作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不断努力为新中国的政体、国体、外交、国防、军事、经济、教育、文化、民族等制度建设提供科学理论和决策依据。在这一时期,中国大学集群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破立并举、边破边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快速过渡的重要观点,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程,反过来也为大学知识创新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合法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的中国大学集群通过知识创新工作等努力为促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的伟大实践凝聚最大公约数。改革开放是一个全新事物,党领导、教育和带领全国人民重新走上了科学而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12],中国大学集群也进行了艰巨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工作,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将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通过千万大学师生员工辐射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从而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了最扎实的民意基础。新时代,中国大学集群通过知识创新工作等努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方位、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迎来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对世界、时代、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中国人、中华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大学集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期望和核心诉求,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需要中国大学集群,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行、奋楫争先,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世界。具体地说,在物质文明建设上,要求中国大学集群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知识创新破解“卡脖子工程技术”“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助力中国建成世界科学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求中国大学集群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通过知识创新工作破解“钱学森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助力中国通过“两步走战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知识创新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刻揭示了知识创新的本质特征、核心要义与基本规律,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理论遵循,科学架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深厚理论逻辑。
一是知识创新工作是反映中国大学集群在硬科技和软科学方面的系统化、抽象化精神生产活动。从理论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大学知识创新这一概念或大学知识创新工作这一理论问题等作出过科学、清晰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教育”“大学”“知识”“生产”等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理解和科学把握大学知识创新提供了理论突破口。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抓住了党坚持和加强对大学全面领导的“牛鼻子”,包括充分体现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学知识创新工作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称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意识形态生产关系,包括大学内师生的意识形态生产和自由的精神生产活动,但并非大学师生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知识创新,只有系统化、抽象化的知识体系生产才属于知识创新工作的理论范畴,即从高深知识体系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为伟大思想体系。从理论联系实践的现实角度而言,中国大学集群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集群不仅要为党和国家持续贡献教育科技人才成果,特别是通过有组织科研、教研相长、教学相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高自主培养人才、自主研发科技、自主实现产业化,而且还要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学派、中国话语体系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服务。
二是知识创新工作促使大学利益相关者聚焦知识、话语、权力等核心要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政党、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师生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元集合,是高深学问生产和掌握高深学问的人的生产之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在校传承和创新知识,作为“知识搬运工”的大学生在校学习和运用知识,师生本质上都是知识的拥有者、实践者和创造者。知识就是权力,知识创新就是话语权支配。大学拥有了知识创新的主动权、自主权和使用权,就是拥有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知识的权力;党坚持和加强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掌握了大学的领导权、话语权、所有权,即掌握了中国大学集群中师生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特殊精神生产。而这些特殊精神生产的核心要素促使大学利益相关者更加关注知识、话语、权力等。从党对大学学科治理的思想理论创制与百年实践探索来看,正在经历从学科制度到知识制度、学科建设到知识创新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大学通过知识创新建构与生产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人文科学知识体系和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后两者可统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主要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大门类和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4大学科中以话语形式进行具体表达,并以政治、道德、哲学、法律、艺术、宗教等上层建筑形式构成人类文化得以创世纪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为大学内师生(大学人)提供了历史、辩证、唯物地认识世界、诠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指南,也为大学外个体(非大学人)提供了历史、辩证、唯物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考范式和行动模式。
当然,按照开放社会科学的规训法则,大学知识创新工作是为全体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生命实践提供智能开放的全生命周期知识体系的动态、持续过程,也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集成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学知识创新工作为党坚持和加强对高校话语权的全面领导等提供特殊精神生产原动力、供给力和创造力,从而持续巩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支撑和大学师生可持续知识生产的基础上,大学知识创新工作必须以话语沟通与交流等形式发挥正能量,特别是通过话语对话落实“大思政”格局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运行实施等关键要求。从这一角度而言,大学知识创新绝非简单的知识重复生产,更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循环,而是对一切人类文明中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特别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话语编码体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对以知识即话语为表达载体的思想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实践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即大学内全环节、全流程、全领域、全时空、全时段、全要素、全功能的再生、再造、型塑、优化,这一连续过程充分体现党对大学知识、话语等领域的全面领导。大学源源不断的知识创新工作与话语体系生产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影响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核心要义。因此,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着力巩固知识创新和话语生产,在数量与质量双重维度上加速知识创新、优化话语供给,不断为党和国家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供给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上,特别是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的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中国大学集群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深刻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精准把握时代大势、实事求是分析变与不变、坚持党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坚持继续推进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工作;用“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魄力,助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教育实践中持续渗透“大思政”格局构化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一是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中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办教育,办的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3]中国大学不仅是中国人的大学,更是党全面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在校内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真心依靠师生办大学,在校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师生是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第一资源,人民是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第一后盾,为人民服务是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大学集群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行知识创新工作中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人民利益的鲜明底色和价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高等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全力解决人民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向往同“双一流”大学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大力推进大学知识创新工作无疑是破解这一矛盾的一把钥匙。在知识生产的维度,所有大学都能办成自成一体、独具风格的多样性一流大学,只是他们在知识创新和满足人民需要的侧重点上存在不同,比如创造性地实践“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等一系列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民心的知识创新论断,在高质量、内涵式、国际化、特色性发展的实践中倾听人民声音、关切人民利益、回应人民呼唤、借鉴人民智慧,这就是中国大学的人民性。二是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中推进创新第一的知识体系。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是党的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也是实现党在治国理政中坚持守正创新的关键之所在。大学知识生产功能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传播、知识应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知识技术成果和专利都在高校诞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等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国策的“牛鼻子”,根据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态势,深入思考并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打开了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知识转化的崭新突破口。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参与并主导全球大学治理,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体地说,从国内的大国工程,到国际的孔子学院、雅万高铁、非洲“万村通”项目、乌干达“学校供餐计划”、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援建计划等全球倡议,都有中国大学的知识创新贡献和话语体系支撑,也充分体现中国大学的胸怀和担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国家强盛之源、人民幸福之力、民族复兴之基,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联结点和知识创新的集中融汇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中持续推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供了宝贵启示。必须坚持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知识创新工作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知识创新与知识生产和话语生产,坚持知识创新的人民性、时代性、大众性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既凸显党对“教育优先发展”国策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党对大学知识创新工作和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的新战略新要求,同时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更加光荣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中国大学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14],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走好新时代人才自主培养、科研自主创新、自主社会服务、自主传承创新文化、自主国际交流合作之路,承担起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通过有组织科研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等主责主业,全面发挥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作用,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赵 丹,高杨杰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更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绝对主体。在实现全面普及和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基础工程,是夯实教育强国之基、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的关键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既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阶段,也包括追求教育质量提升的优质均衡阶段。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期盼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义务教育必然要由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是指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标准,为所有儿童提供适切和有效的教育,促使学生充分、个性发展,其价值取向为均衡、优质、特色和个性。[15]在教育强国建设伟大历史进程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应着眼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优质均衡,扩大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均等化水平。从更长远来看,强化义务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投入,构建并形成适应教育强国需要的义务教育学校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特别是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水平。现实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二元僵局、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在保持与发挥城乡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城乡教育互动联结、相互帮扶、相互作用、消减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但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就业支撑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县城建设及产业发展状况还存在不足。这导致县域城镇化过于依赖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乡村人口的向城集聚。同时,众多农村家庭也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拉力”下千方百计将子女转到县城学校就读,导致乡村学校生源和师资流失严重,形成“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格局。特别是脱贫地区和自然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的中西部乡村学校布局分散、办学经费紧缺、优质师资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质量出现较大差距,面临质量不均衡问题。
由此,各级政府应以“均衡发展和提升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适度设置学校规模”“合理布点学校”“均衡配置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是合理规划县域内城乡学校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迁及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在人口集中区域建设一定数量的大规模学校,同时,在人口密度较低的乡村地区,适当保留或新建小规模学校以满足当地儿童的教育需求。二是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鼓励支持各区县与学校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教育联盟、学校集群等改革试点工作,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扩大和延伸优质教育资源。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简称两类学校)成为乡镇范围内的办学主体。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城乡办学差距等限制,两类学校的办学质量仍然是校际均衡发展中的短板。首先,两类学校仍面临较重的支出负担。不少校长反映,学校每年的教师培训费、电费、取暖费、文体活动、交通差旅、邮费和电话费、图书资料购置、仪器设备日常维修等支出远超过财政拨款数额,特别是临聘人员工资支出和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维修等支出压力最大,很多费用不得不由校长本人垫付。其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虽然两类学校均已建成标准化校园,但大量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如存在舞蹈室及各种社团功能室开放频率低、音体美器材闲置等现象;一些寄宿制学校床位紧张、生活教师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寄宿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再次,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如英语、音体美等课程由非专业教师兼任或无法开齐,寄宿制学校以自习代替日常管理或社团活动等均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发展。由此,需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第一,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各级政府应为教学点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给予小规模学校经费支持并根据办学需要,将其经费细化为基础模块和机动模块,强化中央和省级统筹,保障学校经费需求。尽快建立班师比、科师比、教师工作量等基准的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改革教师招聘制度,如采用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培养等方式为小规模学校提供充足师资;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加大偏远地区教师工作津补贴力度、改善社会保障条件等措施留住更多优秀教师;增强教师培训针对性,如开展复式教学方法应用、小班教学模式等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对于乡镇寄宿制学校,需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明确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将寄宿制学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予以重点安排;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对寄宿生实施差异化补助标准,将寄宿生交通和通信费用纳入补贴范围。其次,重点改善寄宿制学校的生活设施,如宿舍环境、床位配置、洗漱条件、厕所环境、食堂设备和饭菜营养、生活老师配备等。再次,通过制定培养方案、创新课程内容等方式,将基本生活知识、劳动技能、人际交往、社会文化和价值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寄宿制儿童课程体系。最后,充分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心灵关怀方面的作用,教师应定期在生活、心理、同伴关系等方面与寄宿儿童进行有效互动。同时,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生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设备、微信平台等媒介,为家长与寄宿儿童提供定期视频沟通机会,给予儿童充分的情感支持。
优质师资均衡配置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确保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更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保障。但现实中,县域师资整体超编和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如河南省Y 县131所小学中有79所小规模学校,在校生7 594人,教职工546 人。按照最新师生比1∶19 测算,应配教职工400 人,已超146 人。但以满足教学需求标准测算,需要教职工764 人,实际短缺218 人,各学校普遍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的方式弥补教师缺口。同时,从师资配置来看,县镇中心学校师资水平显著优于乡村学校。偏远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年龄老化、学历不高、流失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访谈中不少教师反馈,如今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难以适应乡村生活环境,特别是偏远山区,一些教师想吃新鲜蔬菜也要托专人去镇上购买囤菜。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调整招聘政策。应采取“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制定教师编制标准。采取“定向招聘”、免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等方式,满足乡村学校教学需求。第二,完善乡村教师激励制度。加大省级财政支持,试点实施“乡村教师工资倍增计划”,按照地理远近、海拔高低,高于城区教师基本工资2~5 倍的系数发放艰苦津贴。建议特设乡村教师荣誉及专项奖励基金,并将其与教师工资、职称晋升挂钩。第三,加大力度改善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拎包入住式教师公寓,定期安排教师休假疗养。第四,加强教师入职培训及专业发展。由县级政府依托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促使所有乡村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按照教师入职时间、教学科目、教学模式等进行分类,细化培训内容,特别是增加复式教学、全科教学、乡土课程开发、家校合作、职业认同等内容。采用团队研修、影子跟岗、送教下乡、工作坊研修等多种形式提升培训质量。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亟待关注的弱势儿童群体主要包括脱贫儿童、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单亲儿童等。由于家庭资本的匮乏和先天的弱势,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更多困难。首先,上学距离远、时间长。囿于近年来乡村学校生源萎缩等问题,乡村弱势儿童不得不跨村跨区域上学。特别是一些残障、低龄儿童在上学途中存在安全隐患,每学期的交通费、生活费、部分学生租房费用等经济负担较重。其次,学习质量仍待提升。弱势儿童普遍自我效能感低、自卑、孤独感强烈,他们在学校中容易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甚至被定义为后进生,这进一步降低了弱势儿童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期待,导致其学习持久性差、学业成绩低。再次,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弱势儿童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低,在外务工仅能维持生计,还有的家长属于残障群体,他们对待子女教育要么是有责任心没能力,要么是既没能力又没责任心。
针对上述困难,建议采取差异化措施满足弱势儿童教育需求。第一,在政策层面控制学生上学距离。各县级教育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制定适龄儿童上学的适宜距离标准。建议将山区走读小学、寄宿小学、丘陵平原小学的学生上学适宜距离分别设定为1.5 公里、3~6公里、2~2.5 公里,乡村教学点学生上学最远应不超过3公里。针对部分学生上学远的实际困难,应加大经费投入将免费校车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二,为改善弱势儿童生存和发展状态提供教育支持。建议通过保留偏远地区教学点、增加脱贫儿童资助、改善营养餐配给、营造优质寄宿环境、加强心理关爱等措施“改善弱势儿童生存状态”。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开发优质课程、变革教学方法等措施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改善弱势学生的学业表现,切实让其在学校教育中受益,提升获得感。
数字化教育打破时空边界,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在校际均衡配置,并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实中,数字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效还有待提升。首先,县镇中心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在数字化资源应用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乡村学校数字化资源仍然不足。其次,数字化课程数量偏少且内容针对性不足,特别是偏远乡村学校共享数字课程主要集中于英语、音乐、美术科目,而其他素质类课程如科学、信息技术、传统文化类等课程仍然较少,且课程内容容易忽视乡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导致一些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再次,乡村学校教师数字化素养较低,一些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讲授中,主要以讲授基本技能为主,缺乏信息素养、合作学习、情感互动等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数字化资源投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和开放教育资源等方式获取和分享数字化教材资源,包括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第二,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以外语、艺术、科学课程为重点,引进或开发慕课、微课等;开发一些与乡村生活和农业相关的数字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知识和技术。第三,建立基于学校联盟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由资源中心集中开发或收集优质教育资源,如精品教学课件、教案、课堂录像、优秀作业设计等,并设置开放权限供联盟学校使用,促进联盟学校共同开展在线上课、教研和交流活动。第四,加强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数字素养与技能。通过提供专业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掌握数字教育工具、学会数字资源使用方法并将其有效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提高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李玉栋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是实现国强民富最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力量。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着世界格局、经济模式、发展样态的变化与挑战。党和国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对现代化教育、高水平科技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16]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为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奋进指向和根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时代标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从“数量时代”迈向“质量时代”,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和质量改善开始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需要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建设始终与国家发展密切相连,肩负着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只依靠规模庞大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立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大局,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一项国家行动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对高质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国家意志,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系统性跃升为教育强国。
全方位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逻辑和实践指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要求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建设教育强国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教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和培养国民创新精神,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持续为高端科学研究提供开发支持,带动高技术行业更多的知识生产和创造,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结构变革,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多要素联动,最终指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国家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为认识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回溯世界强国的发展历程,立足当下格局变幻的世界环境可以发现,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需要教育—科技—人才多要素集成配合,多方通力协作的系统性工程。建设教育强国应该与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合力塑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存在互进互促的内在逻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既指提升教育质量、科技水平、人才质量,建设“强教育”“强科技”“强人才”的国家,也指以“强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三者同步推进既是彼此建设的基础与动力,也是彼此发挥作用的路径与手段。首先,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积累运用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教育实践提供知识基础、技术支持与创新资源,促进教育系统提供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从而催生教育模式的变革与改进。其次,人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过程中知识、技能、经验的传播者和应用者,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人员等教育人才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进步,教育系统的变革与创新更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质量的提升能够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要实现“强教育”离不开“强科技”与“强人才”。再次,教育通过促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创新的有效提升发挥其经济功能,从而服务于社会发展。教育传播创造高深知识与科学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革新与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以及高层次人才,为社会创新创造活动的产生、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科技动力。综上,发挥“强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推进“强科技”与“强人才”是必由之路。
建设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相结合,能够汇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力量。首先,在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可以共同发挥潜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以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助力生产力水平提升和高质量服务与产品供给,从而转变经济发展动力,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其次,在高质量发展的中观层面,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深化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结合可以助推产学研深化合作,连接人才培养链、产业需求链和科技创新链,面向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需求变化培养所缺高素质人才,为数字经济、大数据、量子通信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再次,落后地区教育、科技、人才的相互联结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提供了可能。实现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需要提升地区开发式扶贫能力,以教育挖掘乡村人才、赋智育人,以有机农业、生态养殖、“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留得下的人才支撑乡村建设,从而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最后,在高质量发展宏观层面,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聚势赋能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背景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集成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级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攻坚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同时推进国内外物质文化资源共享与友好合作交流,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拔尖创新人才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尤其是要培养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少数”,在追赶教育、科技、人才差距,促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教育强国的标志,也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
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最早能够追溯至1987年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开创与设立少年班,选拔基础教育阶段中的智力超常儿童进行加速培养开始。1991 年起,原国家教委分批建立了“国家理科、文科、工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高校中遴选并重点建设基础学科科研与教学的专业点,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立志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新基础学科人才。2009 年教育部、财政部及中组部联合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多所全国名牌高校选拔成绩优异的新生,设立基础文科、理科、医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门通道,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特定的物质、学术与环境资源支持。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2020 年教育部又启动了“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在高考前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层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出台与逐步推进,全国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与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诸多培养实践,成立英才学院、人才基地或人才实验区,探索多阶段、交叉式、个性化、联合式的培养模式,以国家级科技与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培养拔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上述培养模式和教育计划卓有成效地培养出了一批在科研界与企业界的领军人物,但距离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所需拔尖创新人才遍地开花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把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强化此类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不应只由高等教育“独挑大梁”。强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关键在于构建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贯通式培养体系,加强各级教育的衔接性与系统性。一方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做好高等教育的“向下衔接”。一些研究表明,人在儿童时期存在发展个体特殊潜能的关键期。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学生早期拓展性教育,构建与高等教育联合培养机制。同时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与之相匹配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制度,并赋予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拔尖人才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内部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向上贯通”,形成本、硕、博一体化个性培养模式。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阶段性发展规律,本科阶段属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探索期,学生在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认识与发现,明晰自身的兴趣所在与擅长的领域,巩固深入专业学习的意志与信心;硕士阶段属于拔尖创新人才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关键成长期,在相应学科与领域崭露头角的学生依托科创平台全面接受专业学习与科研训练,进一步扎实专业知识基础、掌握研究方法与催化研究方向;博士阶段属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创新期,学生由被动接受培养转向主动进行学术突破与学术创造,同时基于自身的学术理想与学术追求,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或进行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把握每个学生的“变与不变”,根据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对标设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注重各培养阶段的高度协同与深度融合,从而使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由此,通过高等教育的“向下衔接”与“向上贯通”,从低龄阶段至博士阶段各级教育层层连接、协同育人,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选拔、培养、升学、深造的绿色通道,加快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培养出一批具有创造精神、思维和能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胡万山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决定着能否建成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有赖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当前,在深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既被赋予了新意义、新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面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相关主体协同性不强、区域发展均衡性不够等突出问题,只有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助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从实践看,支撑教育强国的教师队伍,一定是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卓越、能够深入开展协同创新的、整体全面强大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更加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全体全面、更加强调教师队伍的量质并举、更加注重教师队伍的共建共享。以更为均衡、更有质量、更加协同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
第一,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全体全面”。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面向我国教师队伍全体的全面建设,而不是针对少数地区、部分主体、某些方面的局部建设。在建设对象上,坚持面向我国全体教师队伍,既包括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也包括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师队伍;既关注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也关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既强调面向普通学生的普通学校教师队伍,也强调面向特殊儿童的特殊学校教师队伍;既注重全日制、学历教育机构的教师队伍,也注重非全日制、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教师队伍。着力推进全国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内容上,始终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全部要素。同时关注加强和改进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国家教师教育质量、调整学校教师管理服务机制、优化学校教师发展制度环境等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部要素,全面提升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能力,促进形成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量质并举”。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数量与质量兼顾的统筹建设,不是只顾数量不顾质量或抛开数量谈质量的偏倚建设。在教师队伍数量上,着力补齐师资薄弱地区短板。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总量显著增加、配置状况总体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然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等薄弱地区的教师数量缺口依然相对较大。由此,全面推进落实特岗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等国家专项支持政策,为薄弱地区培养数量充足的教师成为当务之急。在教师队伍质量上,聚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目标,这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来说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广大教师的学历层次、能力水平和创新素养。
第三,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建共享”。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全体共建、成果共享的协同建设,不是少数人孤军奋战、建设成果少数独享的封闭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各级各类主体协同推进。建设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激发各级各类主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师队伍建设领导机制,推进各级政府、各类学校在教育发展中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力度,协同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建设成果上,坚持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由各参与主体和任用对象共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共享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本质要求,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在各主体全力协同推进的基础上,还要使各主体合理分享建设成果,以协同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促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质的提升,增强创新发展的内部动能。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理顺建设逻辑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第一,把握“长远目标”与“阶段规划”相结合的行动逻辑。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在长远目标指引下,坚持有计划、分阶段、分目标有序推进。围绕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总目标,结合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坚持由易到难、由外而内、由追求短期成效到构建长效机制等基本逻辑,做实做细教师队伍建设阶段目标和推进步骤,逐步实现教师队伍建设总目标。具体来说,应由初始时更加侧重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逐渐转向重点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教师数量供给和质量提升;由侧重制度供给的教师队伍建设外部环境优化,逐渐转向更加注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发展模式优化等内涵建设;由解决教师数量供给和满足学校近期办学需求的短期成效追求,逐渐转向引导构建多元主体紧密协同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第二,坚持“内在培养”与“外在支持”相统筹的关系逻辑。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仅依靠某个主体就能完成的,必须将加强教师个体内在培养与社会整体外在支持相统一,推进形成教师队伍建设强大合力。强化教师个体内在培养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强大动能,应着力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促使教师始终坚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育志向,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同时,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既不能只讲情怀、责任、奉献,也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体单枪匹马“拼杀”,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与条件保障,满足教师生活需求、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回应教师普遍关切,营造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三,落实“整体效率”与“局部公平”相兼顾的成效逻辑。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两极分化的建设,必须将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效率与推进局部公平相统筹,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质量的全面提升。公平是整体的效率,效率是局部的公平。[17]进入新时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逐渐显现,推进教育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教师队伍建设也应在促进整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平衡问题。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整体效率,聚焦做大全国教师队伍整体“蛋糕”这一目标,通过大力提升国家教师教育质量、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优化教师工作与发展制度环境等举措,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效率。同时,也要将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供给侧制度调控、教育资源的跨区域跨部门优化配置和要素重组等举措分好“蛋糕”,最终实现教师队伍协同提质。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需以“多元协同”为根本遵循,树立协同提质的融合发展理念、建立多元融合的协同建设机制、协同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领域,以多元协同之力厚植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之本,以教师之强夯实教育强国建设之基。
第一,转变建设理念,树牢教师队伍协同提质的融合发展理念。协同提质的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国家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破解教师队伍建设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更加注重融合发展”的现代教育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建立协同育人的师范教育体系”,教育部也于2022 年实施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国家一系列政策要求和引导,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协同提质、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树牢协同提质的融合发展理念,全面协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深化协同提质主体有机融合的认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需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统筹全国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各类教师协会等多元主体力量和资源,在充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促进各主体及其资源有机融合于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协同开展教师队伍建设。[18]另一方面,强化协同提质要素有机融合的理解。协同包括教师职前培养要素和职后发展要素协同、学校教育要素与校外政治经济文化要素协同、教师个体内在培养要素与外在支持要素协同;提质包括师范教育源头要素、教师发展过程要素和成效要素等全要素质量提升。协同提质的关键在于促进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各司其职、深度协同发力,提升协同效能。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建立多元融合的教师队伍协同建设机制。多元融合的教师队伍协同建设机制,强调有机统筹多元主体协同,聚力打造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协同推进机制,以多元共建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效能。一是建立多元的师范教育协作共同体。以提升师范教育整体质量为目标,推进建立各级政府、各类师范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中小学等深度协同的师范教育共同体。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师范教育机构开展跨区域、跨层级、跨类别的校际协作,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中小学、幼儿园主动参与师范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各类人才、信息、资源等的深层交流和广泛共享。[19]二是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协作共同体。以深入推进教师发展为导向,引导构建各级政府、各类学校和社会组织紧密协同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政府应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引导构建以“社会组织对学校”“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强校对弱校”等针对性支持,为核心的教师发展协作机制,以组团、点对点等多种方式,促进各类教师协同发展。三是建立智慧的教师协同创新共同体。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师范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新途径。政府应协同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组织,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慧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内容海量、随时可学、深度交互的智慧学习资源,促使广大教师紧密协同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第三,紧扣重点领域,协同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领域。进入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逐渐显现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只有强化协同才能更好地破解建设难题,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了“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
个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领域,这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全面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应推进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协同、一流师范大学群与一流教师教育学科群协同、高水平师范大学与薄弱师范院校协同、传统培养模式与数字化模式协同,通过多主体协同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需全党全社会协同共创,政府应协同学校和社会将尊师重教落实到工资待遇保障、教师管理评价、社会氛围营造等实处,不断提升教师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促进教师热心从教、安心从教、终身从教。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评价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坚持“严管厚爱”基本原则,在制度上明确师德违规“零容忍”的导向,推进全党全社会加强高尚师德典型宣传、强化教师精神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