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芳
(西安思源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8)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身心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掌握自我调节和干预的方法,保障其身心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教育部先后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高校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课程评价单一化等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与传统教学理念不同,OBE 理念真正关心学生需求,将课程设计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可切实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是教育模式改革的创新之举。本文基于OBE理念,深入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实践中的困境和解决方法,以期为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提供参考。
OBE理念是以成果逆推课程目标,反向设计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能结合国家、社会、自身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OBE课程理念既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能促进心理健康课程优化。同时,依托成果反馈有助于明确课程目标,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课程重心在于体现人文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在OBE 理念下,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出发点,既可帮助学生疏解困惑,也能加速学生自我价值观的树立。一方面,大学阶段是学生生涯的重要时期,面对学习氛围、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职业生涯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会感到困惑迷茫,不清楚该如何开展校园生活。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可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从而合理安排心理健康课程内容[1]。例如,心理健康课程应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设计。对于大一新生而言,课程内容需要关注如何融入大学生活、规划学业、人际交往等适应性问题;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而言,课程内容需关注情感教育、思维拓展、拒绝诱惑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大四学生而言,课程内容需聚焦择业、考研等职业规划问题[2]。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以大学生心理发展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选择适当的时间予以心理干预,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心理育人目标。
心理健康课程应从社会和国家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浪潮,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高校应把握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趋势,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根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社会更加关注能力强、心理健康的人才,而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内容偏多、实践性缺乏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OBE理念强调以成果为导向,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以培养具有积极健康心态的学生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并掌握正确的心理疏导办法[3]。另一方面,OBE理念从社会需求出发,侧重于对学生未来职场能力的培养,引导教育内容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过渡。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应通过就业调查,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并据此反向设计课程内容及标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育人教育[4]。同时,对学生而言,以职业生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受学业、感情、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负担逐渐加剧。对此,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提供方向指引。据此,高校应严格落实教育方针,积极发挥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属性。一方面,高校要从课程内容、教育方式、课程主体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价值。其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依托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态的养成。其二,师生互动或交流等方式能够使心理健康课程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协同参与心理问题疏导。其三,OBE理念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有利于落实心理育人目标。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期待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达到明确的教育目的。同时,OBE理念强调心理健康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将知识点与课程内容相整合,并划分为几大模块,形成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主线,内容逐渐深入的课程体系。另外,心理健康课程重视内容应用,通过实践和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以凸显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意义[5]。
在OBE教育理念下,心理健康课程以成果为导向,坚持从大学生需求和发展方向出发,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历经30 多年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阐述如下。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虽然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部分高校在课程开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有待完善,当前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一,出于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和规划,部分高校刻意缩减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时和学分,甚至将心理健康课程改为选修课。在高校的侧重引导下,部分师生忽视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导致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化[6]。其二,OBE 教学理念强调成果导向,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和调查真实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但在具体实践中相关活动覆盖面有限,无法据此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完善。同时,部分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不到位,具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求助无门,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埋下隐患,制约着心理育人目标的落实。其三,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师资投入不足,有的甚至将该课程交由辅导员或行政人员负责,此外,相关教师的技能培训没有开展,导致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资源比较短缺[7]。相关调查发现,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师生比低于1:4000,相当一部分高校仅有一位或根本没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再加上现有教师普遍教学经验不足,职称较低[8],难以引领心理健康课程变革,所以心理育人目标没办法很好地实现。此外,庞大的班容量和工作量也无法切实保证良好的课堂互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部分高校持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规范教学管理、严抓教学过程来提高实际教学质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过度专注知识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高校并未践行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低下[9]。一方面,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情况来看,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兴趣不足。其一,部分大学生未能从课程学习中获得价值认同,认为自身没有心理问题无需学习此课程,仅以考试合格为目标,这制约着心理健康课程内涵的释放。其二,部分大学生自觉意识较差,不愿主动探究课堂内容,课程参与度不高。其三,部分大学生习惯于传统灌输式授课模式,短时间内难以转换为自我学习模式[10]。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心理健康实践课程形式化,未以成果为导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提升。虽然高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健康展览会、心理辅导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但多数活动过分关注于形式,未将活动与学生能力提升相结合,长此以往,学生便认为此类活动与自身无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性被忽视[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综合性较强,仅以传统讲授模式难以实现育人目标。同时,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定位不明确,课程内容覆盖不到位,课程信息化程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制约着心理育人教育目标的落实。其一,心理健康课程以大学生心理认知能力培养为主,重视学生未来生活中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情绪调节等能力的提升,但部分高校仅以概念理解、通过期末考试、修满学分代表心理健康课程的顺利开展,忽视了教育内涵的深入渗透。其二,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集中开设在大一学期,但不同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不尽相同,提前开设课程不足以解决高年级学生的困惑。调查研究发现,大一、大二、大三需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大学生分别占34.8%、12.4%、10.3%,各年级均需开设课程的占39%[12]。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需求较为旺盛,不合理的课程设计难以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13]。其三,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较多,囊括人格培养、情绪调节、压力释放、恋爱观、择业观等内容,各部分均有重难点,而部分高校在设计课程时难以取舍,造成课程进度过快、内容空洞、效果欠佳等问题[14]。
心理健康课程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应正确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当前课程评价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侧重于理论,过度关注结果性评价指标,违背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初衷。其一,心理健康课程班容量较大,高校通常采用大班授课制,导致教师无暇兼顾所有学生,此外,在评价环节采用自评或小组评价的考核形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缺乏专业教师的考核也容易受到主观意愿的影响。其二,部分高校虽采用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模式,但只以简单分数作为评价结果,分数高低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关联不足,无法客观反映课程效果,而且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例不合适,过度关注结果会忽视能力养成。其三,部分高校将卷面考试或论文作为考核形式,且内容相对固定,容易出现考前突击或借鉴网络资源的情况,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应用能力。
OBE教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应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并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开展教学,以培养心态良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既要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地位,也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和师资队伍建设。其一,在教育部门政策指引下,高校应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缩减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与学分。同时,通过适当的宣传活动加强师生对心理健康活动的价值认同。其二,高校应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采用走访、调查、测试等形式客观全面地记录学生心理状况,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实时更新相关数据,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同时,结合调查结果构建多维度育人模式,通过完善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心态。其三,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从教育引导者角度确保心理健康课程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高校应增加专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比例,既要重视专业教师引进,也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为组建高水平心理育人队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联合学生、后勤人员、专业教师等多元主体,凝聚教育合力,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课程。此外,高校应加强合作交流,依托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OBE理念强调成果导向,其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由于心理健康课程涉及较多理论知识,为强化课程效果,教师需要将学生需求与理论知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OBE教育理念是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要以基本素养的获得为根本,增强与成果相关的能力培养,并以发展眼光动态关注人才需求,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侧重于应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心理疏导、素质拓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一,在课堂中,就学生共性问题展开案例分析或讨论,集中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并以角色扮演、游戏、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二,将恰当的课外心理辅导作为课堂教学补充,既能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普惠性,也能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解决其个性化心理问题。其三,做好心理健康课程及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并以此不断优化教学方案,通过提升课程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改革的基础。高校可以通过明确课程设置、完善内容覆盖、丰富课程形式等方法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加快心理育人目标落实。其一,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多等特点,高校通过设置专题或模块化处理,为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课程选择。例如:高校将心理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选修课程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自由选择,此课程设置既可有效保障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性,又能照顾到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实现课程系统性和个性化的统一。其二,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教师应结合学生切身体验进行课程设计,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并给出具体解决办法。例如:大学生经常遇到人际交往问题,以“如何拒绝室友总让我带饭”的生活化场景为基础,设计本专题课程目标,并通过课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讨论有效化解冲突的方法,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非暴力沟通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15]。其三,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差异化需求,以OBE 理念为基础的线上教学平台,既可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让他们去主动探寻心理困惑的解决方法。
在OBE教学理念下,除了强调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理解外,也要借助完善的评价体系考核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应用技能。因此,课程评价需要涵盖教学的方方面面,并采用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力求完整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建立完整的过程性评价指标,重视发挥课程评价效能。其一,借助互联网平台,评价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重视程度。其二,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提问、讨论等考核形式,激发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其三,借助课后作业、测验、考试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心理问题,并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相同的评价标准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且不同学生之间的比较意义不大。OBE理念强调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所以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自我考核标准,并在实践中将学生的成果参照自我标准进行比对,判断其是否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否在现实案例中加以利用。
心理健康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但部分高校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师资配比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OBE 理念以成果为导向,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对学生自主心理健康实践能力培养与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