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对北苍术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2023-12-15 03:23杨志会任冬雪张洪伟尹鑫薛乾鑫项福星王平李嘉琪郝梓博周志杰
园艺与种苗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印楝素化学农药虫口

杨志会,任冬雪,张洪伟,尹鑫,薛乾鑫,项福星,王平,李嘉琪,郝梓博,周志杰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为菊科(Aste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整株均有利用价值,可作药用、食用和饲用。北苍术以根状茎入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辟秽、散寒、明目等功效,对脘腹胀满、泄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雀目夜盲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疗效[1-4];嫩茎叶中含有胡萝卜素、纤维素、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E、K、Ca、Mg、Na 等营养元素和无机元素,可以炒食或煲汤;根茎可以做成动物饲料,加工后还能制成兽药,能够治疗家畜的胃肠病、伤风感冒。

蚜虫属半翅目(Hemiptera)胸缘亚目(Sternorrhyncha)蚜虫科[5-6],是昆虫中较大的类群,有2 700 余种蚜虫[7],会造成植物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滞等危害,严重时造成落叶落果枯死,直接导致经济损失[5-8]。蚜虫是北苍术栽培生产上的主要虫害,一般在5—7 月高温干旱时极易发生。目前,在北苍术生产上防治蚜虫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生产中为提高防治效果往往过量施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过量施药还会降低苍术品质,影响收益。而植物源农药是指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直接从野外采集或人工栽培植物中提取的农药[9],具有低毒(无毒)、促进植物生长、不污染环境等特点,用植物源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是实现绿色防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单雪华等[10]研究不同植物源农药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农药且烟草受损率降低,能有效保护害虫天敌。吴庆丽等[11]研究表明,3 种植物源农药苦参·印楝素EC、苦参·烟碱EC、苦参碱AS 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比化学农药澳氰菊酯EC 防效更高,说明使用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农药,且对环境和植物本身友好。因此在不影响北苍术产量的前提下,采用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可实现北苍术生产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7,12-13]。该研究通过比较5 种植物源农药对北苍术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分析施用植物源农药和化学农药后蚜虫数量的动态变化,筛选出对环境无害且防治效果较好的植物源农药,以期为北苍术蚜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21 年6 月进行,试验地点位于承德市隆化县大铺村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基地。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443 m,无霜期约130 d,年均为7.7℃,年均降水量为550 mm,主要集中在6—8 月。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壤土,0~20 cm 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分别为:容重1.30 g/cm3,pH 7.6,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68、0.76、23.20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8.3、13.4、98.0 mg/kg,有机质含量为12.3 g/kg。

1.2 试验材料

北苍术为4 年生人工栽培植株。试验所用农药名称及生产厂家见表1。

表1 各农药名称及生产厂家

1.3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5 种植物源农药,以当地常规配方(70%吡虫啉WG 2 000 倍液复配2.5%高效氯氰菊酯EW 2 000倍液)为对照,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共设7 个处理,详细处理及编码见表2。各处理农药使用量为产品包装上推荐的平均使用量,各处理对应施用量依次为6.675、12.506、6.675、20.01、6.675 L/hm2、80 g/hm2+2.5 L/hm2。

表2 不同处理药剂名称及用量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共设21 个小区。施药时间选择晴朗无风日16:00—18:00 施药,采用3WBD-18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喷雾施药,喷头偏下侧面,使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受药,其余田间管理和当地生产中一致。各处理于施药前及施药后1、3、5、7、10、14 d 分别调查蚜虫存活数,以此计算各处理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治效果。

1.4 调查指标和方法

采用W 取样法在每处理小区选取5 个样点,每点选择5 株长势均匀的植株标记后定株观测,统计整个植株上的活蚜虫数量。计算虫口衰退率及校正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14]

校正防治效果(%)=(处理区药后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15]

1.5 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用Excel 2013 统计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治效果,SPSS 26.0 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源药剂对蚜虫虫口减退率的影响

5 种植物源农药对北苍术蚜虫不同时期虫口减退率的影响见表3。从中可知,各处理对蚜虫均有一定的致死性。施药后1~14 d,处理1、4、5 的虫口衰退率与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施用这3 种植物源农药能够获得与化学农药防治相同的防治效果。

表3 6 种药剂施药后不同时期苍术蚜虫的虫口减退率%

5 种植物源农药相比,施药后1d,处理1、3、4、5 的蚜虫虫口减退率均达到91.17%以上,较处理2 分别高28.96、23.92、30.01、31.01 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施药后3 d,处理2 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7.15%,较其他4个处理低8.85~11.58 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施药后5 d,处理2 和3 的虫口减退率仅为81.68%、80.83%,较其他3 个处理分别低13.74~15.68、14.59~16.53 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施药后7 d,处理2 和3 的虫口减退率仅为85.30%、83.14%,较其他处理分别低11.57~12.67、13.74~14.83 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施药后10 d,处理2 的虫口减退率为96.70%,显著低于处理4、5(P<0.05),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药后14 d,5 种植物源农药的虫口减退率均达到99%以上,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均可以有效杀死蚜虫。

从各处理施药后1~14 d 虫口减退率的持续效果来看,随着时间的增加,处理2 的虫口减退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印楝素杀虫速度较慢。处理1、3、5 药效快,1~14 d 虫口减退率的持续效果较稳定,其中,除虫菊素EW、烟碱·苦参碱EC 的虫口减退率较高,效果更好。

2.2 不同植物源药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5 种植物源药剂对北苍术蚜虫不同时期的防治效果见表4。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植物源药剂之间防治效果存在差异。综合各处理1~14 d 的校正防治效果来看,处理1、4、5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防治效果相当。

表4 6 种药剂药后不同时期对苍术蚜虫的校正防治效果 %

5 种植物源农药相比,施药后1 d,除处理2 印楝素EC 外,其他药剂的防效均达到了90.49%以上,其中处理5烟碱·苦参碱EC 的防效最高,为98.13%,较处理2 印楝素EC 高33.38 个百分点,且差异极显著(P<0.01),较其余3个处理1、3、4 分别高2.21、7.64、1.08 个百分点,无显著差异,说明印楝素EC 施药后1 d 的蚜虫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3 d,处理1、3、4、5 的防治效果达到92.21%以上,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2 的防治效果为74.98%,低于其他4 个处理,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印楝素EC 施药后3 d 的蚜虫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5d,各处理防治效果略有下降,其中处理1、4、5 的防治效果达到88.29%以上,且这3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3 的的防治效果迅速下降,仅为50.94%,处理2 的防治效果为53.09%,这2 个处理均显著低于其余3 个处理,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印楝素EC 和鱼藤酮微ME 施药后5 d 的蚜虫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7 d,处理1、4、5 的防治效果达到92.50%以上,这3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2、3 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4.81%、59.62%,显著低于其余3 个处理,说明印楝素EC 和鱼藤酮微ME 施药后7 d 的蚜虫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10 d,处理1、4、5 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7.60%以上,这3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2、3 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0.51%、64.1%。施药14 d,各处理间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

综合各处理1~14 d 的防治效果来看,苦参碱AS、印楝素EC、鱼藤酮ME、除虫菊素EW 的防治效果随时间的增加呈先缓慢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烟碱·苦参碱EC 和对照的防治效果随时间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与其余处理相比,烟碱·苦参碱EC 在施药后10 d 仍能保持90%的防治效果,说明其防治速度快、药效持续期长,防治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蚜虫是北苍术生产中主要的虫害,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引起植株矮小,叶片卷曲,若是孕蕾期出现虫害,还会影响花蕾的正常开放,加速植物老化。蚜虫还会分泌一种蜜露,一些霉菌常会以此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煤污病的发生[16-19]。症状初期,表面生黑色菌丝产生病斑,似粘附一层煤烟,煤烟能抹除,枝叶表面不变色,后期霉层上出现许多黑色小点或毛状突起,直接影响植物叶片和嫩梢的光合作用,影响植株长势。此外蚜虫既是病菌的携带者也是传播者,侵害植物后造成侵染的现象,继而引发多种病害的发生。

目前生产中防治北苍术蚜虫主要使用化学药剂,如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20],在北苍术上应用植物源农药防治蚜虫的研究较少,而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植物病虫害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筛选有效防治病虫害且对植株和环境友好的植物源农药势在必行。该研究通过对比5 种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对北苍术蚜虫的防治效果得出,除虫菊素EW、烟碱·苦参碱EC 2 种植物源农药的蚜虫虫口衰退率和校正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9.81%、99.66%和90.80%、83.94%,与化学药剂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且药效持续期较化学农药长,可以替代化学药剂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复配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防治北苍术蚜虫。

猜你喜欢
印楝素化学农药虫口
不同剂型印楝素对花椰菜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印楝素超低容量液剂中印楝素A的HPLC法快速测定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印楝素干粉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