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素
- 4种生物农药防治云南绿春县茶毛虫的效果研究
治农药[5];印楝素[6-8]、苦参碱[9-10]等植物源农药也是茶叶虫害生物防治报道较多的植物源农药,如陈官菊等[11]、刘源等[12]均报道了1%苦参·印楝素对茶毛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本试验拟通过比较0.5%苦参碱AS、0.3%印楝素EC、1%苦参·印楝素EC和 16 000 IU/mg 苏云金杆菌WP这4种生物农药对茶毛虫的防效差异,筛选出防效更优的高效生物农药,以期为当地有效防治茶毛虫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地位于云
昆明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8-16
- 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的毒力与防效及对寄主作物高粱的安全性评价
主要研究方向。印楝素是从印楝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世界公认的高效、广谱、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植物源农药,对害虫有拒食、干扰产卵、干扰昆虫变态的作用,使幼虫无法蜕变为成虫、趋避幼虫及抑制其生长发育,而达到杀虫目的;其作用机制特殊,对哺乳动物低毒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安全[9-12]。目前已有将印楝素应用到农业害虫上的报道,如印楝素对梨小食心虫[13]、柑橘木虱[14]、草地贪夜蛾[15]、甘蓝夜蛾[16]等害虫均有显著防效,尚未见印楝素应用于高粱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5-20
- 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防效
过室内试验研究印楝素和茶皂素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的取食和拒食治效果,以期为甘薯小象甲绿色防控提供依据。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昆虫甘薯小象甲种群采自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薯种植基地,2020 年12 月收获甘薯后收集有甘薯小象甲危害的甘薯带回室内进行孵化,之后在室内用甘薯饲养繁殖。饲养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55%~65%、光照16 h(光)∶8 h(暗)。试验所用成虫为第四代小象甲成虫。1.2 供试药剂茶皂素粉剂,纯度>98%,由陕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6期2022-04-06
- 几种新药剂对茶叶瘿螨的防治效果
0倍、0.3%印楝素可溶液剂500倍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药后7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矿物油和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叶瘿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关键词:茶叶瘿螨;矿物油;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素;防效The Control Effects of Several NewPesticides on Calacarus carinatusWANG Lizhong1, YAO Huiming2, TANG Meijun2*, XIAO Qiang21. N
中国茶叶 2022年2期2022-02-24
- 五种药剂对蝗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绿僵菌WP、印楝素EC、氯氟·吡虫啉SC、白僵菌WP等5种毒性较低的药剂,针对草原蝗虫开展田间药效比对试验,比较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地位于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是一处典型的温性荒漠类草原和天然牧场。该草原的主要植被为叉毛蓬和角果藜。试验地的优势蝗虫有黑腿星翅蝗(40%)和小米纹蝗(30%),其余蝗虫有戟纹蝗、束颈蝗、黑条小车蝗等。施药时初羽化成虫占蝗虫总数量的59.53%,1~3龄1.56%、4~5龄38.91%。试验区内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5期2022-01-11
- FOXO 基因对印楝素诱导sf9 细胞凋亡的影响
)【研究意义】印楝素(azadirachtin,AZA)作为植物源杀虫剂的典型代表,可抑制多种害虫的生长发育,已被广泛应用到害虫防制中[1]。草地贪夜蛾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2],也是对印楝素最为敏感的害虫之一。研究表明,对FOXO基因是调控昆虫生长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3],但该基因如何调控印楝素所诱导的昆虫细胞凋亡却未见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楝素的科学使用。【前人研究进展】印楝素是从印楝树(Azadirachta indicaA.Juss)的种子
广东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2021-12-15
- 3种生物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产生。苦参碱和印楝素都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植物源农药,且对人畜无危害[4-5]。有研究表明,印楝素的时效性虽然不如化学农药,但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和拒食活性[6]。本试验选取了印楝素乳油、苦参碱水剂以及苦参碱和印楝素的复配剂3种生物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玉米品种为新玉1822。试验药剂:1%苦参·印楝素乳油,云南绿戎生物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登记证号: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5期2021-11-06
- 外源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生物合成代谢网络的影响
100102)印楝素(Azaidrachtin)是从印楝(Azadirachta indica)中提取的一类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拒食、趋避和干扰昆虫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物活性,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植物源杀虫剂之一,已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多个国家登记使用,市场需求巨大[1]。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印楝素A和B,约占99%,其中印楝素A的含量最高,活性最强[2-3]。目前对印楝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认识,基本停留于推理和假说层面。Akhila等利用14C标记研究印楝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10-14
- 1%苦参·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控试验
的意义。苦参·印楝素是植物源的复配生物农药,具有触杀、胃毒、拒食与趋避作用。叶水娟等研究表明,苦参·印楝素对茶毛虫防治效果好,对茶橙瘦蜡和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效[1]。张权炳等研究表明,苦参碱对柑桔红蜘蛛和蚜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田梅金等研究表明,苦参·印楝素乳油可以在桑园及周边使用,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15 d[3]。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用不同剂量的1%苦参·印楝素制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控研究,筛选该药剂对草地贪夜蛾最佳的防控用量。1 材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3期2021-07-16
- 两种生物农药及复配制剂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
区秋玉米上选用印楝素、苏云金杆菌及复配制剂开展防治草地贪夜蛾田间试验,旨在筛选出经济、有效、安全的药剂,为草地贪夜蛾防治提供技术参考,更好地指导全市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荆州市荆州区太湖港管理区梅槐社区,试验地面积1500 m2。玉米品种为康农玉007,7月30日播种,株行距27.5×50 cm。试验田肥水条件较好,栽培管理一致。1.2 供试药剂供试生物农药:5%苏云·茚虫威SC(斧邦)、32000 IU/mg苏云
湖北植保 2021年2期2021-04-16
-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蓟马的致毒作用
12]研究发现印楝素和苦参碱对石榴上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黄胸蓟马Thripshawaiiensis的若虫和成虫有良好的毒力作用。柴建萍等[13]研究发现鱼藤酮对桑蓟马Pseudodendrothripsmori的成虫有良好的毒力和防效作用。穆常青等[14]研究发现印楝素、苦参碱、除虫菊素对温室的西花蓟马表现出较好的速效防治效果,药效也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国内目前尚无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蓟马致毒作用系统的研究报道。鉴于植
西北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04
- 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对茶树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
药剂2%虫菊·印楝素可溶液剂不同剂量对茶树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宜兴市张渚镇茗岭大山岕茶园进行,茶园属幼龄茶园,茶树均为栽培第4年,茶园中历年茶小绿叶蝉发生较重。供试茶树品种为“白叶1号”,栽培方式为露地栽培,株距0.8 m、行距1.5 m。茶园土壤质地为红壤土,pH为6.1,有机质含量中等,土壤肥力中等。试验时茶叶处于秋茶萌发期,茶小绿叶蝉处于秋季若虫高峰期。1.2 试验药剂供试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4期2020-08-19
- 不同浓度印楝素对小贯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
叶及树皮中含有印楝素,研究表明,从印楝果实中提取的印楝素等成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对几乎所有植物害虫,室内臭虫、跳蚤、苍蝇、蚊子等都具有驱杀效果,而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5]。研究表明,印楝素对小贯小绿叶蝉具有一定防治效果,但一般在虫口密度较低(百叶虫口数<10 头)时效果较佳[6]。生产上,尤其是小贯小绿叶蝉虫口密度较高(百叶虫口数>10 头)时,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由此导致多数地区夏秋茶存在农残超标的风险
中国茶叶 2020年5期2020-06-09
- 两种生物农药田间喷洒及笼罩试验防治东亚飞蝗效果
浮剂和0.3%印楝素乳油防治东亚飞蝗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飞蝗均表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剂3%印楝素乳油,四川成都绿金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提供;100亿孢子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重庆重大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提供。2.试验方法和设计(1)大田飞防试验。试验区选择在沾化苇场蝗区,该蝗区为我市重点蝗区,常年飞蝗发生较重,每年都需开展防治。蝗区主要植被为芦苇。施药时间为6月25日,飞蝗以4~5龄若虫为主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期2020-02-07
- 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安全[15]。印楝素是一种从印楝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16-17]。许多研究表明,印楝素对多种害虫具有拒食、触杀、胃毒、抑制生长发育和影响卵巢发育的作用[18]。本文测定了室内0.3%(φ)印楝素乳油和40%(w)印楝素干粉对草地贪夜蛾毒杀活性和拒食活性以及0.3%印楝素乳油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旨在为科学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供试虫源2019年5月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8
- 印楝幼苗对不同水分和光照条件的生理生态学响应
标、生理指标及印楝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然光照、田间持水量为60%~65%的条件更有利于印楝幼苗的生长,干旱胁迫和遮光对印楝苗高、地径、生物量以及叶片发育均会产生抑制作用,且遮光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干旱;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印楝可通过大量合成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等初生代谢产物以及增加根茎比来提高植株干旱适应能力;在遮光条件下,印楝主要初生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合成受阻,其次生代谢产物印楝素的积累减少;在重度干旱胁迫条
热带作物学报 2020年11期2020-01-04
- 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印楝素对薄壳山核桃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了严重的影响。印楝素(azadirachtin)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源农药,具有广谱、低毒,不易产生抗药性和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6],对天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目前,对印楝素的研究主要为对昆虫的毒理作用以及对人和动物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7-8],而印楝素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对印楝素处理的薄壳山核桃林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多方面评价印楝素杀虫剂,同时期望能有效指导印楝素及含印楝素的杀虫剂开发和推广应用。1 材料与方法1.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12-18
- 露地和大棚条件下鱼藤酮和印楝素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的毒性[7]。印楝素存在于印楝树的种子、树叶及树皮中,具有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不污染环境等特点,是世界上公认的理想植物杀虫剂[8]。目前,有关鱼藤酮和印楝素在露地环境下的残留及消解行为已有一些研究报道[9-19],但尚未见有关2种药剂在大棚蔬菜与露地蔬菜中残留规律的比较研究,随着鱼藤酮和印楝素的广泛应用,开展二者在农产品中的残留检测尤为重要。因此,采用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的方法,测定了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7期2019-07-29
- 基于SAS PROC MIXED的印楝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
物[1-2]。印楝素(azadirachtin)因发现于印楝而得名,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天然产物农药。印楝素是印楝素A,B,D,E,F,G,H,I,K,L,M,N等一系列类似化合物的统称,其中印楝素A和印楝素B是主要成分。自然界中印楝素资源十分有限,来源仅限于印楝属Azadirachta植物,原产植物的生物合成仍是唯一的获得方式[3]。研究认为:印楝人工林种子印楝素性状表型变异丰富[4-6],研究和利用印楝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的基因型(G)与环境(E)互作效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7-24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救治印楝素致急性肝衰竭1例
563003)印楝素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低毒杀虫剂,国内印楝素中毒的病例报道极少。本文报道1例误服印楝素致急性肝衰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救治经过。患者误服农药(印楝素)后立即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 d后出现急性肝衰竭、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入院后在积极的毒物清除治疗(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联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及辅助治疗下,其肝功能及神志在1周左右逐渐恢复,治疗27 d痊愈出院。出院1个月后经电话随访患者已恢复正常且未遗留后遗症。本
重庆医学 2019年12期2019-04-25
- 印楝素对柑橘木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学农药的使用。印楝素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广谱、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其作用机制独特,不易引起害虫产生抗性,而且对多种害虫有拒食、触杀、胃毒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14-16]。此外,印楝素具有内吸性,能在植物韧皮部输导[17-18],因此在防治取食柑橘韧皮部的木虱中具有良好的优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测定并明确印楝素对柑橘木虱幼虫和成虫的毒杀活性和拒食活性,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虫源 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的
广东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2019-03-07
-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蝴蝶兰异迟眼蕈蚊幼虫的活性研究
胺、阿维菌素、印楝素、灭幼脲等也逐渐受到市场欢迎[9,11-13]。植物源农药具有安全、低毒、低残留及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但在花卉害虫防治上应用还较少,笔者选择印楝素和鱼藤酮等4种植物源杀虫剂,测试了对蝴蝶兰异迟眼蕈蚊的活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其安全防治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异迟眼蕈蚊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韩群鑫教授提供,在养虫室((27±1)℃,RH(65±5)%以豆渣(Glycinemax)饲养[10]。供试药剂:印楝素44.9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6期2019-01-14
- 0.5%印楝素悬浮剂防除白菜抗性小菜蛾药效研究
要 用0.5%印楝素悬浮剂防治白菜小菜蛾,调查其药效。结果表明,应用0.5%印楝素悬浮剂1 500 mL/hm2防治小菜蛾,不仅能降低白菜有机磷农药残留,还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关键词 小菜蛾;白菜;0.5%印楝素悬浮剂;防治效果;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S436.34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113-01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是鳞翅目菜蛾科世界性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2018-09-20
- 印楝素对黄粉虫幼虫呼吸作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为研究对象,以印楝素为供试农药,采用饲喂法测定印楝素对黄粉虫末龄幼虫CO2释放率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后,黄粉虫的CO2释放率和保护酶活性均先升高后迅速下降。摄入印楝素6 h后,黄粉虫的CO2释放率达到最大值,为13.2 μL/h,之后迅速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在6 h时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2.34、2.91和1.98倍,其后呈现下降趋势。关键词:印楝素;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呼吸;保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8期2018-06-08
- 印楝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
结果无性系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随优树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都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同一无性系各分株间的印楝素B变异(5.26%37.55%)较印楝素A变异 (6.06%15.80%)和印楝素AB变异(2.95%16.14%)大,印楝素B和印楝素AB几乎呈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而印楝素A则既有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又有超母遗传倾向;无性系间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性状具有异质性(P农药型印楝;无性系;种子农药品质;方差分析;重复力印楝(
林业科学研究 2017年6期2018-01-03
- 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
225127)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金党琴,龚爱琴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研究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用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及其复配混剂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和拒食活性测定,筛选对甜菜夜蛾高效低毒的药剂。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6∶2,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 d后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20.31 mg/L,
西北农业学报 2017年9期2017-09-25
- 8%印楝素·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的毒力测试及田间药效评价
效环保药剂,将印楝素和多杀菌素按不同比例混配对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试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7%印楝素乳油LC50值为1.661 5 mg/L、10%多杀菌素悬浮剂LC50值为2.964 3 mg/L;当印楝素与多杀菌素的质量比为1∶7混配时,共毒系数(CTC)高达310.17,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表明,在小菜蛾暴发期,使用8%印楝素·多杀菌素悬浮剂168.75~337.50 g/hm2喷雾防治,药后14 d防效高达88.69%~97.93%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6期2017-09-22
- 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510642)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路 伟1**,李佳琪1*,邝鹏昆1,肖绍伟1,王茂源1,郭永超1,徐汉虹2(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2.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为了明确印楝素A和印楝素B生物活性的差异,选用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5 μg/mL处理48 h对棉铃虫3
环境昆虫学报 2017年4期2017-09-16
- 印楝素干粉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测定
510225)印楝素干粉的制备及生物活性测定李一鸣1, 陈孝甜1, 王勇庆1, 程东美2, 张志祥1(1 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 忡恺农业工程学院 农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目的】测定印楝素干粉及印楝素A、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建立印楝素干粉中印楝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浸提法制备印楝素干粉,HPLC法检测印楝素含量,叶碟法测定生物活性。【结果】处理 24 h后,印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印楝素水解动力学研究及水解产物结构解析
510655)印楝素水解动力学研究及水解产物结构解析杨晓云1, 江腾辉2, 黄其亮3, 徐汉虹1(1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 广东 广州510642;2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 广东 广州510500; 3 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55)【目的】系统研究印楝素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和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w为44.56%的印楝素原药中的印楝素A,采用核磁共振仪和高效液相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
0)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徐汉虹1, 赖 多2, 张志祥1(1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果树研究所/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印楝素的发现和印楝在中国引种情况,总结了印楝素结构鉴定与全合成的历程,重点介绍印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印楝素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510500)印楝素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杨晓云1, 黄其亮2, 江腾辉3, 徐汉虹1(1 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广东 广州510642; 2 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55; 3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广东 广州510500)【目的】甘蓝Brassicaoleracea生长期施用w为0.3%的印楝素乳油,检测印楝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印楝素在0.05~5.00 mg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印楝素对果蝇厌恶性味觉记忆的诱导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510080)印楝素对果蝇厌恶性味觉记忆的诱导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燕 颍1, 顾怀宇2, 徐汉虹1, 张志祥1(1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 中山大学 中山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目的】明确印楝素是否能诱导果蝇产生厌恶性味觉记忆,并探讨多巴胺信号在这种记忆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印楝素诱导果蝇产生短期厌恶性味觉记忆,并通过昆虫口器伸展反应测试诱导结果;采用压力注射给药方式及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印楝素对min6细胞增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510642)印楝素对min6细胞增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张 玲1,2, 王得华1, 马 义1, 徐汉虹2(1暨南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510632; 2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目的】研究印楝素对min6细胞增殖、葡萄糖摄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印楝素处理min6细胞48 h,检测细胞增殖量。在5.5和25.0 mmol·L-1葡萄糖条件下,检测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印楝素对小菜蛾胚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510640)印楝素对小菜蛾胚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邵雪花1,2, 赖 多2, 毛根林1, 徐汉虹1(1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果树研究所/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目的】探讨印楝素对小菜蛾Plutellaxyllostella胚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菜蛾胚胎细胞分为印楝素处理组和未处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8-07
- 印楝素添加竹醋液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影响
310021)印楝素添加竹醋液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影响王国迪1,洪文英1,吴燕君1,林文彩2,章金明2(1.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21)研究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添加竹醋液后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竹醋液300倍液对10%印楝素原药增效作用不显著;添加竹醋液100~300倍液对0.6% 楝素制剂均具有增效作用,但以100和200倍液为佳。竹醋液; 印楝素; 楝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5期2017-06-21
- 银杏酚酸与印楝素及其复合混配剂对小菜蛾的毒效
研究银杏酚酸、印楝素及其复配混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印楝素复配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复配混剂的胃毒最佳配比为 1 ∶[KG-*3]7,2 d后的致死中浓度为5.53 mg/L,共毒系数为287.95;其复配混剂的拒食最佳配比为6 ∶[KG-*3]2,共毒系数为276.15,拒食中浓度为15.17 mg/L,增效作用明显。关键词:银杏酚酸;印楝素;小菜蛾;复配;配比;共毒系数中图分类号: S433.4文献标志码: A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4期2017-05-08
- 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防治草原蝗虫应用研究
)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防治草原蝗虫应用研究徐效长(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山西忻州 034000)印楝素是从印楝树中提取的植物源杀虫剂,是国际公认的绿色农药。简述了印楝的引种、印楝素的杀虫作用机理、印楝素的稳定性、印楝素制剂加工与应用、印楝素在草原蝗虫防治中的应用等,以期对印楝素用于草原蝗虫防治提供技术依据。印楝素 草原蝗虫 防治 应用研究印楝素是从印楝树中提取的植物源杀虫剂,是国际公认的绿色农药。印楝素具有杀虫范围广、不产生抗药性、易降解低残留、对高等动物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3期2017-01-16
- 超声波-双水相萃取印楝素工艺的研究
波-双水相萃取印楝素工艺的研究王佳静1,王曼1,栾龙2,孙润广1(1.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 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1800)采用超声波耦合乙醇-硫酸钠双水相提取印楝素,将超声功率密度,超声时间,超声辐射方式作为其影响因素,并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超声波双水相提取印楝素的最佳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密度为2.4 w/cm2,时间为30 min,辐射方式为7s/1
声学技术 2015年1期2015-09-07
- 接种量与通气比对印楝悬浮细胞生长及印楝素产量的影响
570228)印楝素是印楝植物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1],具有高效杀虫、拒食、抑制生长发育、胃毒、忌避、抑制呼吸、抑制昆虫激素分泌、降低昆虫生育能力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2-6],已在农业、医药、环保、化妆品及食品中广泛应用[7-8]。由于印楝素应用范围广,高效低毒,是新一代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生物农药及食品防腐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9]。植物中印楝素含量低,种子中含量最高,也仅0.3%左右[10]。为了开发利用印楝素,需要通过植物纯化或者人工合成[1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6期2015-07-01
- 响应面优化诱导子促进印楝悬浮细胞培养产印楝素的研究
悬浮细胞培养产印楝素的作用,筛选出SA、NAA、CTS、IBA等4种刺激效果明显的诱导剂,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该4种诱导剂的最佳组合为SA 92.00 mg/L、NAA 6.0 mg/L、CTS5 4.0 mg/L和IBA 3.0 mg/L,得到印楝素含量的实际值为8.61 mg/g,与理论预测值8.69的相对误差为0.92%。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方程模型拟合情况良好,符合要求。关键词 印楝 ;细胞悬浮培养 ;印楝素 ;响应面分类号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2期2015-04-13
- 0.3%印楝素水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田间试验
了明确0.3%印楝素水剂不同用药量对防治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开展了该药剂防治田间甘蓝小菜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7.2~10.8g(a.i.)/hm2用量下,各药剂处理10d平均防治效果均高于90%;在相同用药量情况下,水剂剂型的防效与乳油剂型无显著差异。建议在防治小菜蛾时采用0.3%印楝素水剂的使用剂量为9.0~10.8g(a.i.)/hm2。关键词:0.3%印楝素水剂;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6期2015-04-13
- 荒漠化草场印楝素灭蝗试验
站)荒漠化草场印楝素灭蝗试验文│杨钦环 魏旭明 韩兵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畜牧兽医工作站)阿斯里汉 周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草原管理站)印楝素是目前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灭蝗生物制剂,目前新疆昌吉州兵团第六师已使用5年、累计防治面积达20万亩,但印楝素防治效果一直未进行过调查,有待探究。针对这一问题,兵团第六师选择在红旗农场南戈壁草场典型区域开展印楝素灭蝗试验,该试验区为蝗虫常发区,几乎每年都能见到蝗虫,10年内有2次达到严重危害程度,针对该区域
中国畜牧业 2015年5期2015-01-24
- 氮素对印楝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活性最强的是印楝素[1].印楝素,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属于柠檬苦素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印楝种仁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杀虫效果.由于种仁的生产力有限,人们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对印楝素进行大规模生产.影响印楝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2-3],比如碳素、氮素、激素、溶氧量等.氮素对植物生理代谢和生长有重要作用.印楝细胞中氮素含量的多少及氮素的存在形式都直接影响着印楝组织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氮素主要以硝态氮(-N)和铵态氮(-N)的形式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4-5]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1-08
- 鱼藤酮抑制木耳生长
法,分别研究了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苦参碱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200倍浓度时,4种植物源农药对木耳菌丝抑制作用均较大,且抑制率均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其中印楝素对木耳菌丝的抑制率最高,苦参碱和除虫菊素其次,鱼藤酮的抑制率相对较低且对木耳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150040 孙婷婷等发表于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5期)endprint
农家顾问 2014年10期2014-11-03
- 印楝素与不同杀虫剂混配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析了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分别与10%噻唑磷颗粒剂30 kg/hm2、5%丁硫·毒颗粒剂50 kg/hm2、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37.5 kg/hm2、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60 kg/hm2等4种药剂混配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印楝素与4种药剂混配均能提高其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其中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10%噻唑磷颗粒剂30 kg/hm2、0.15%印楝素颗粒剂30 kg/hm2 +5%丁硫·毒颗粒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7期2014-09-02
- 印楝素对红脉穗螟发育调节及产卵力的影响
已经受到重视,印楝素与昆虫体内的类固醇和甾类化合物等激素类物质的结构非常相似,所以它们既能够进入害虫体内干扰害虫的整个生命过程从而杀死害虫,又不易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具有很强的杀虫、拒食、抑制生长发育、胃毒和忌避等作用,能抑制呼吸、抑制昆虫激素分泌和降低昆虫生育能力等(嵇保中和孙云霄,2002;Schmutterer, 1990),但目前还鲜见其用于红脉穗螟防治的报道。本研究的前期试验已表明,印楝素、鱼藤酮、烟碱和除虫菊素等在一定浓度下对红脉穗螟具有较高胃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印楝细胞培养物控制黄粉虫幼虫的研究
活性成分发现,印楝素 A的杀虫效果最为显著[3–4].印楝素是一类柠檬苦素类三萜化合物,对上百种害虫有杀虫活性、拒食性、生长规律可调节性等突出特点[5].印楝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提取物中除印楝素外,还存在其他抗虫活性的柠檬苦素类似物[6–7],且新的活性物质的种类在不断增加.甚至有些不含印楝素的印楝提取物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这将为印楝提取液混合物直接应用于控虫制剂生产提供了依据.印楝素的含量在印楝的种子中最高[8–9],因此,生产上常以种子为提取原料.印楝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5-08
- 印楝素作用分子靶标的研究
550025)印楝素杀虫活性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且对脊椎动物无危害,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植物源农药.但其作用机理复杂,作用机制还未清楚,分子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研究提示,细胞骨架肌动蛋白是印楝素作用的假想靶标蛋白[1],主要是因为印楝素作用于昆虫有2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昆虫细胞较哺乳动物细胞对印楝素敏感[2],提示印楝素作用的靶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但构象不同或者在2种细胞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有研究发现,虽然结合的氨基酸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4-08
- 印楝素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450042)印楝素的发展与应用分析崔 晨,贺素姣(河南化工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2)介绍了印楝素的杀虫机理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并对其产业化前景和市场潜力进行了分析。对印楝素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印楝素;杀虫机理 ;全合成;安全性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是原产于印度、缅甸的一种楝科(Meliaceae)乔木, 是一种适生于干热河谷地区、喜温耐旱的经济树种。1968 年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称印楝是“本世纪对当地居民的最大恩赐”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年5期2014-04-03
- 印楝素、苦皮藤素防治茶卷叶蛾幼虫室内试验初报
355015)印楝素、苦皮藤素防治茶卷叶蛾幼虫室内试验初报张 辉,李慧玲,王定锋(福建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开展了0.5%印楝素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防治茶卷叶蛾室内药效试验。0.5%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和1%苦皮藤素乳油液750倍防治茶卷叶蛾效果良好,药后1、3、5 d防治效果分别为70.00%、85.19%、100%和66.67%、88.89%、95.83%,速效性也较好。初步试验结果表明,0.5%印楝素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
茶叶学报 2014年4期2014-03-07
- 4种天然源农药对有机橘园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技术研究
果的植物源药剂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和1种矿物源SK绿颖农用喷洒油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笔者2012年7月在有机柑橘基地开展了上述4种天然源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有机橘园害螨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基本条件本试验在2006年即已获得全国首家有机认证的有机柑橘基地开展,面积超133.3 hm2。试验地土壤为砂砾黄红土,土壤肥力中等,选取其中长势基本一致的新余蜜橘为试验对象,树龄7~8年,树高1.5 m左右,冠径约1.5 m。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8-27
- 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833400)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刘青1,李扬1,何芳1,张清靖2,倪健3,邵森林1(1.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8;3.新疆赛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博乐 833400)通过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32%的印楝素乳油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大型溞24 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L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3年2期2013-02-08
- Toxicity evaluation of botanical insecticides and their mixture against the spiraling whitefly, Aleurodicus dispersus
mg·L-1;印楝素和苦瓜叶提取物的毒力次之,LC50分别为158.36和311.02 mg·L-1。除虫菊素对螺旋粉虱若虫和卵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LC50分别为61.42和77.39 mg·L-1。将印楝素和鱼藤酮分别与除虫菊素以1∶1的比例混合,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力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93.11 和224.35。【结论与意义】除虫菊素、鱼藤酮、印楝素和苦瓜叶提取物对螺旋粉虱均具有较强的毒性;印楝素或鱼藤酮与除虫菊素(1∶1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2期2012-12-05
- 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印楝品质调查研究
其果实中提取的印楝素,是世界上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杀虫剂,可防治400余种农、林、仓储及卫生害虫。因此,印楝被誉为干热气候条件下的优良生态经济造林树种。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系长江中上游脆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由于该区光照强,干旱少雨,造林十分困难。为治理该区恶劣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999年会理县引进该树种进行试种,在获成功后,自2002年起,全面在该区干热河谷大面积推广种植,至2005年,已发展近0.33万hm2,且近60%已开花结实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2011-06-21
- 印楝素杀虫剂防治甜菜甘蓝夜蛾效果初探
了0.3%绿晶印楝素杀虫剂防治甜菜甘蓝夜蛾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防效,使甜菜增产29.4%。印楝素属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植物源杀虫剂,它的除虫机理主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肽,阻止表皮几丁质形成。它不影响胆碱脂酶活性,因此对人及其他高等动物安全,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需要。1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重复,共设两个处理,1个对照(什么也没喷),每个区面积为667m2,第1处理区为0.3%绿晶印楝素乳油100
中国糖料 2010年1期2010-12-24
- 印楝素及印楝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质,最常见的有印楝素(忌避、拒食、生长调节)、nimbin(抗颤栗),nimbidn(抗细菌、抗溃疡、止痛、抗关节炎、抗真菌)、imbidol(抗结核、抗原生动物、抗发热)、nimbinate(利尿、抗关节炎、杀精)、ueceretin(杀原生动物)、salanmin(忌避)[2-5]。印楝素及其类似物对同翅目、膜翅目、等翅目、鳞翅目、竹节虫目、虱目和缨翅目等的400~500种害虫有明显影响,对一些介形亚纲动物、线虫、蜗牛和真菌也具有很好的作用[4]。印楝
生态环境学报 2010年6期2010-08-29
- 印楝素乳油对三叶草斑潜蝇存活和产卵量的影响
,2004)。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从印楝(Azadirachta indica)中提取的一种四环三萜类固醇化合物,具有杀虫范围广,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天敌较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源农药。在国外,印楝素已被用于防治多种斑潜蝇,但防治效果存在一定差异(Weintraub & Horowitz,1997;AzaMet al.,2003)。三叶草斑潜蝇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生的重要害虫,国内尚未有印楝素对其防治效果的报道。
中国蔬菜 2010年22期2010-08-10
-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研究
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研究凤舞剑(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农林工程系,江苏徐州,221151)进行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印楝素混剂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试验。从混剂最佳配比筛选及共毒系数测定结果可知,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1∶6的配比为最佳,增效显著,为理想的混剂产品。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表明,该混剂最佳稀释浓度为1 500倍,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治效果好又环保,具有推广价值。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混剂;牛蒡长管蚜;防效研究牛蒡长管蚜(Uroleu
长江蔬菜 2010年22期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