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专业建设改革

2023-12-15 14:32邓石兰
江苏陶瓷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传统文化

邓石兰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底蕴,与教育紧密相关,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本文从弘扬及发展传统文化视角及地方性高校客观实际出发,探讨产品设计特色专业建设改革模式,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意见建议,以此达到培养德能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目标。

关键词  产品设计;传统文化;特色专业建设

基金项目:韩山师范学院2020年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产品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编号:520050)。

0引言

2022年3月3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道德和精神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祖先的智慧和精神财富,在现代文化时代,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对文化的了解、认同和尊重,甚至可以找到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教育是学习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理想载体,同时亦是专业建设的职责所在。高校可以提供全面、深刻又颇有新意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意识。辩证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等多个方面。学生在掌握基础教育知识体系的同时,如果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卓越思维的启发、承传经验和智慧,从而有助于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总而言之,弘扬传统文化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协同协作、共促进步。

1专业概况简介

产品设计专业是韩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下设的本科专业,原为艺术设计专业下的陶瓷设计方向,从2005年开始招生,因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2013年调整为四年全日制本科产品设计专业,至2023年7月共培养14届毕业生500余人,目前所开设的专业方向包含三个,其中包括陶瓷产品、陶瓷装饰、陶瓷雕塑。人才培养以当地陶瓷行业为依托,立足潮汕地区,服务广东,辐射全国相关产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秉承传承创新的设计理念,按照“应用型、地方性、开放性”的总体定位,注重优化专业,强化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充分发挥陶瓷产区办学的优势。产品设计专业着力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培养符合当代发展的陶瓷产品设计专业人才,为地方陶瓷产业和文创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2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独特优越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与某一特定区域、民族或国家有关的文化,它包括了地方语言、民俗、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已经走向了多元化和综合化,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将专业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起来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专业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专业发展,推动学院的良性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韩山师范学院地处广东省粤东地区的潮州市,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的文化中心,拥有1 600多年的历史,享有“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美誉。潮绣、潮雕、潮塑、潮剧和功夫茶、潮州菜等等被视为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如此独特优越的地域传统文化为产品设计专业特色建设带来无限的契机及可能。

(2)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

韩山师范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是基于陶瓷材料的产品设计开发专业,课程知识涵盖陶瓷整个设计制作流程。潮州陶瓷产业和传统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唐代有较大规模的瓷器生产,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独特、体系完整,是中国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成形、装饰、烧成等方面的技术,在儒道释观念影响下,还包含了中国古代思想、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陶瓷艺术品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凝聚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统文化在陶瓷器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例如宋代白瓷、元代青花、明代五彩、清代粉古彩等等,这些陶瓷器具有独特的造型、图案、色彩等特点,成为特定历史时期文化习俗的生动表现。因此,产品设计专业在建设特色时可追溯历史,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特色文化优势。

(3)国家政策导向及扶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文件均提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非遗进校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等教育,并组织和实施相應的保障措施。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因势利导下韩山师范学院积极参与项目申报,成为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之一,传承项目为潮州陶瓷手工技艺。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对校内外的陶瓷文化交流、展示窗口,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学科研究的科研平台。

3产品设计特色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产品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因此,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特色专业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素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从根本上提升,传统文化课程必不可少。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可包括: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史、美术鉴赏、陶瓷与中国文化等。通过不同的课程讲解不同时期艺术的表现形式,造型、纹饰、色彩的演变,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变迁,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等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素养及思辨能力,构建传统知识体系,进而拓展自己的艺术修养及思维创作能力。除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亦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展、大师工作室等,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还可以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中的设计价值,在见闻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需强化实践性教学,除课堂中学生进行陶瓷产品制作、花纸装饰设计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潮州的茶艺表演、嵌瓷制作、潮州剪纸等等,学生还可以参与传统文化宣传及推广实践活动,如参与非遗技艺的保护及传承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2)实践教学中的工匠精神融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涵盖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涵,是对工作追求卓越的态度。工匠的工作不仅是技艺的传承,也将其视为身心合一的修行,专注于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注重材料的了解与把握,倾注高度的专注与耐心,追求完美与极致。工匠精神不仅在传统制造业中得以传承,在现代设计中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韩山师范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是一门针对陶瓷产品设计的专业,技术性、实践性及创新性要求极高。在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体系中,课程实践占总学时比例的52.6%,学生需掌握陶瓷产品的整个制作工艺,包括成形、装饰、烧成等。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并能够通过软件完成二维工程图及三维效果图绘制,准确表达创作意图。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在设计中更注重细节的关注和把控,从产品的功能、形态、人机交互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使产品更趋于完善并贴近市场需求,这种精神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设计创新的动力,推动设计能力的提升,在探索中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锤炼实践能力。在每一次的实践训练中有意识地引导,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其内涵实质,使之成为栋梁之材。

(3)中国传统美学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渗透

中国美学思想意蕴深厚、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美学包括了许多方面,如中国画、诗词、书法、景观园林等等,遍及艺术的各个流派、领域及思潮,将哲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延续至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其中也涵盖着产品设计。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和谐、平衡、节制、自然等元素,这些元素均可运用于产品设计中。比如在色彩上,中国传统美学注重五行的配合以及阴阳调和,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来表现这种和谐、平衡的美感;在造型上,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中庸之道”,即适度、恰当,因此在产品设计中也要注重形与色的协调,不要过于华丽或简约,而是要恰到好处。此外,中国传统美学还注重自然之美,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运用自然的材质、形态打造出具有自然美感的产品。在设计课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内涵、特点,使之了解传统美学的重要影响。其次,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观摩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将传统美学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比如如何利用传统的色彩、图案、造型等元素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同时,在设計过程中也需要注重传统美学所强调的元素,以及注重形与色的协调,避免过于追求个性化而失去整体美感。最后,在评价设计作品时也需要考虑传统美学的影响,以及设计作品是否符合传统美学的审美标准。中国传统美学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通过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结合,创造更加具备文化内涵的产品,提高设计水平及美学鉴赏水平,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4)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立

产品设计是多学科交汇融合的产物,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各类知识的相互渗透及交叉融会贯通,协同推进产品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包括项目的前期沟通、市场调研分析、产品策划、确立设计风格定位后产品概念设计与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图及三维效果图制作等等,区别于其他设计,产品设计更注重市场、用户群、产品造型、人机交互等方面因素,是多个研究方面及研究领域综合的结果,所涉及的学科包含艺术、视觉传达、人文、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工程技术等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产品设计涉及文学、宗教、历史、民俗、哲学等,可适度地增加相应的课程,例如开设中国哲学史、中国民俗学等课程,又或是在课程中增设对应的内容,如在陶瓷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中谈及元青花的造型设计,可以分析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同民族的喜好、宗教信仰等等,从不同的维度探究产品以获得新的设计理念及方法,同时这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并建立更完整的理解。此外,在务实课程及嵌入式课程中,甚至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跨界合作,均可聚集不同传统文化背景的专业人才,如潮绣、木雕、金工等方面的专家,从文化的角度开展产品设计跨学科合作,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具有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产品。

(5)大师工作室的活态传承

传统学徒制是通过师傅口传心授徒弟的方式将技艺世代相传,现代学徒制则是在此基础上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兼容互通。依托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是产品设计专业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之一,通过学校聘请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主持工作室相关教学工作,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以技能大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师徒观念,指导学生学习技艺,将课程、教学与行业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陶瓷技艺进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师徒对接的活态传承。针对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状况,以专业方向为导向,产品设计设置陶瓷雕塑、手拉壶、潮彩大师工作室,处于孵化阶段的是通花大师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教学已经形成了师带徒、老带青、高带低的传帮带阶梯式教学培训模式。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外,可依据兴趣爱好提出申请进入大师工作室,工作室采取择优方式录取学生。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独特的陶瓷成形、装饰等工艺,深刻了解技艺背后的传统文化底蕴,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力量。同时,亦是为地方陶瓷产业和非遗文化产业传承、弘扬、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为实践专业教学改革增添了新的活力。从多元文化及广度出发,应拓宽大师工作室的艺术覆盖面,如建立木雕、漆器髹饰技艺大师工作室等。

(6)从“非遗”到文创

以地域性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将“非遗”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以传艺育人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和造就一群非遗爱好者,还能够改善及解决“非遗”技艺传承无人之忧,为非遗的传承及保护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对于加强非遗传承和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产品设计开设的非遗课程包括:潮彩设计与制作、手拉壶设计与制作、潮绣设计与制作、通花瓷设计与制作、陶瓷捏塑,此外还包括陶瓷专题设计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以陶瓷为载体从文创的角度推动传统文化的艺术革新。中华文明延续传承几千年从未中断,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资源宝库,是文创产品创新创意的重要灵感来源,寻找可以启发产品设计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如潮汕民间传说、书法、绘画、戏曲等等,在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例如色彩、图案、花纹、纹样、结构或材料,在制作中运用传统制造技艺,例如木雕、剪纸、刺绣、金银器、编织等等。又或是采用一些传统的文化符号,例如红桃粿、神明老爷、牌坊等等,并作为陶瓷产品特征的设计元素,使之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情感。学生在进行文创主题设计时,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尊重文化,然后才能将传统文化的特点融入产品中,彰显独特韵味,吸引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共鸣和认同。通过以上两种课程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及专业能力。

(7)产学研深度融合下的传统文化传播

产品设计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需建立产品设计与实际生产、市场销售、用户反馈等环节的良好合作模式,以提升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是关键,将教学成果、学生的具体实践与企业的生产结合起来,通过校企合作的展开实现教学成果转化,同时创造市场价值。借助企业更成熟的生产工艺,学生的设计不仅可以更完整地呈现,成果可落地生根,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检验,同时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加快产品推陈出新的周期,帮助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实现其经济效率。目前产品设计在产学研的探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展横向课题合作,以相关课程为依托,将企业课题项目引入课堂,学生实践为主,教师和企业设计人员参与,共同完成课题项目的合作。近两年来教师及学生参与的横向课题项目中,如潮州朱泥壶装饰设计与装饰材料研究、通花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究、陶瓷砂铫设计与制作、长城文创项目等等,产品的落地与量产均是对传统文化最优的推广方式。二是“3+1”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共同学习,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学生并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学生依据企业的设计要求,从国潮、传统吉祥纹样、潮州文化元素等方面进行产品的造型及装饰方面的开发,推向市场后的产品是传统文化的具象化显现。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下,不仅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同时也吸引更多社会企业参与其中。

(8)加强师资队伍传统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来保障。加强师资队伍传统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点展开: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引进,通过高校招聘引进一批传统文化专家和教师,他们可为师资队伍注入新的思想和理念,并且能够提供更深入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培训内容可包括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探讨、传统技能的学习等等。再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平台,建立传统文化研究团队,以专家、教师为核心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度研究探讨,加强师资队伍的内外部交流,包括主题研讨会、课题申报、设计交流等等,这些交流活动有助于加强师资队伍的传统文化建设和教学水平提升。同时,需建立健全保障制度,积极与学校有关部门商议,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全力保障队伍运营。最后,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评估,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力度。综上所述,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服务。

4传统文化视角下产品设计特色专业建设改革成效

(1)德、能、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從传统文化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产品设计不再以培养设计师的职业教育为单一目的,而是逐渐向多样性方向发展。以行业、职业、文化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实践教学、工作实训、竞赛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积极展开校企合作,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需求带入教学,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课程体系中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跨专业交流和合作,学生可凭借多种技能背景,具备更强大的设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学生的整体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就业质量明显提升。从企业的用人情况及学生的参与竞赛获奖情况上看,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均获得较好的反馈。

(2)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为地方产业赋能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凝练专业特色,以专业特色改革促进学科人才培养能力,而推动学科人才培养能力则是为地方产业赋能的有效手段。师资团队的培养、引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专业与知识的传授,同时带动专业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为地方产业提供优质的人才、技术支持的能力逐步增强。近年来的科研统计中可见,横向、纵向课题数目倍增,教师参与非遗教材、地方陶瓷历史的编写,以教师为首的师生团队展开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项目、特色班合作项目等等,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地方产业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及创新方法,以文化创造产值,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3)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设计人才培育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产品设计已成为跨学科的领域,设计师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还要考虑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产品设计专业特色建设改革从教育层面入手,强化学生对自身文化背景的认同及肯定,增加文化自信心,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为地方培育更多具备文化意识责任担当,主动传承优秀文化并推动文化革新的设计师人才。近年来显著的变化在于,虽然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投身于经济繁荣地区从事产品设计或其他设计工作,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留在潮州从事与陶瓷设计、非遗相关工作,无论身处何处,他们依然不忘设计师的文化使命,以绵薄之力推动产品设计的发展。

5结论

产品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教育支持,只有这样,文化方能造就特色。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实践中探寻特色专业建设道路,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将其融入当代产品的设计中,达到了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这种专业建设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还能够为地方产业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在专业特色改革的漫漫长路中,依然需要不断地反思及总结经验,才能在人才培养中找寻适合的出路,在同类专业院校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清.传统文化视野下高职艺术院校陶瓷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艺苑,2020(5):108-109.

[2]徐艳丽.大师工作室制——高校陶艺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与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22-123.

[3]孙怡.地域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中的应用[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1):116-118.

[4]刘青.基于学科交叉的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探究[J].科教导刊,2021(11):47-49.

[5]张天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02):100-102.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传统文化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比吃药更贴心那些关注老年人的创意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