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利(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小学校)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过多过重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
减字当先。减作业,做好作业的顶层设计,减少重复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减考试,做好学生学业质量过程性的评价,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减作业量,做好作业调控,以教研团队研究为主体,以班主任统揽班级作业安排,严格落实控制总量时长。
立字为本。立课程体系,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设置。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强化学科常规训练,达成学科育人目标;立课堂结构,形成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组织结构,以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课堂结构的转化落实;立学生评价体系,构建以学生倾听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以各年级特征和课标为标准,构建学力评价体系;立延时服务体系,以作业辅导和兴趣特长培养为主体,扎实开展延时工作。第一课时以作业辅导为主,第二课时以兴趣特长训练、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科创活动为主,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提质为标。提高学校办学品质,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为目标,办区域有影响、同行有地位、群众有口碑的学校;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从“备—教—学—评”四个方面落实课堂教学,扎根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通过课堂+课辅+延时的课堂体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提高团队管理效果,以四个团队培养为主体,做好名师团队的培养工作,树立标杆;做好管理团队的培养工作,树正气、传能量;做好导师团队的培养工作,树模范;做好奋进团队的培养,树学习标兵。
教师要及时了解教育政策,树立整体布置作业的概念,深化项目化作业设计,整合学科学习,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经过设计的作业能够使目标指向更明确。在课后延时服务时,可设置特殊的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延时服务,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业整理,还可设置拓展性课程,将体育、劳动、艺术、文化、思维融合进去,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教师要提高作业质量,优化作业层次。通过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小学学段语文学习规律,可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小学阶段语文作业既要有基础性的练习,也要有口头练习、书写展示等开放性作业;既要有短期的,也要有专题性或研究型的长期性作业。作业的多元化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所长,学生学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让作业回归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语文作业的反馈也要多样评价,多进行过程性评价,少进行终结性评价,包括读好书、写好字、说完整的话等,让学生知道将这些做好同等重要。作业评价要创新,采取引赏式、积分式、表述式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双减”背景下,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小学校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度思考。一方面,学校组织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对学科组、年级组的作业布置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另一方面,建立了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对作业的质量进行评测监督。全校语文教师结合当前教育政策,依据作业设计原则,认真分析学情,对课中作业、课外作业、综合实践作业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采取学校与年级组之间、学科组之间、教研组内部、家校之间的四项联动机制,为作业设计提供团队保障。
1.学校与年级组之间的联动
为确保学生的负担减下去,学校与年级组之间可以建立联动机制。从作业的文件精神、语文的学科素养和学科单元的指导思路上宏观调控各学科作业布置,对作业内容的选择、作业的布置形式、作业量的把握等各方面进行工作安排。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课堂巡堂和作业检查、作业公示制度,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定期公示,并将检查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评工作中。以此制定作业管理的四项原则: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内容要“精”勿“滥”、作业的时效性要高、作业布置要分层。
根据学校在年级设置的职务,各年级建立了作业管理团队,年级组长统筹本年级组语文、数学、英语的作业布置形式、作业量的检查和作业公示结果的梳理工作,协调各学科的作业布置,落实作业量减下去的要求;语文教研组长、数学教研组长带领语、数学科进行各类作业设计研讨,落实学科作业设计,以此完善学科教学常规,从而提升本组的教学质量;教研组长还可以对年级组内的作业进行监管,不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
通过学校与年级组之间的联动,学生作业实现了负担减少的目标。在作业设计方面,学校通过集中教研,对作业进行精挑精选,同时对作业进行层级分类,指导教师因材施教,减轻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根据作业的完成地点,语文作业分为课中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中依托学习清单提升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课外注重基础性知识的积累、拓展性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2.学科组间联动
学科间的联动不仅要减少作业量,更要指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学校下达的要求,年级组长要规范本年级各学科之间的作业安排,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责任人,要统筹各学科,合理布置当天作业并分配作业完成时间,控制作业时长,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为此,学校设置了每日任务单,在作业量和作业完成时间上进行了统筹安排,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安排了特色的学科任务。
3.教研组内联动
教研组内联动指向作业内容的布置与评价,研讨作业的完成形式,使教学质量能够真正提升。针对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语文教研组内依据教学目标,分课时进行作业内容的选择,结合单元要素布置单元实践作业和课时作业,同时对作业的布置形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以三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为例,教研组设置了以“观察”为主题的单元任务单。
教研组内还制定了作业批改要求,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做到作业全批全改。其次,批改反馈要及时,建立完整的作业评价反馈体系。教师要及时批、发、评、讲作业。再次,批改方式要多样,不同作业形式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争取做到一作业一评价。
我校依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采取“5+1+N”的课后延时服务体系。以语文学科为例,在原有语文课的基础上,加上每天一节的语文课后延时服务,同时,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每个班级制定了适合本班学生语文学习的N种拓展课程,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为在课堂帮助学生完成释疑解惑,我校还鼓励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创新作业批改形式,为了更好地整理信息,有效进行作业反馈,年级组对作业批改符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例如,在学生书写特别工整时奖励一朵书写小红花;在背书效率高时奖励一颗背书笑脸;在同学们需要改正或鼓励时,在学生本子上书写一句鼓励的话。教师采用不同的符号,对学生来说,能够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乐趣。
4.家校联动
家校联动指向学生的习惯养成。做好作业设计工作,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双向互动。由学校牵头,我校成立了驻校家长代表团,这样教师与家长之间能够建立有效链接,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作业情况,也方便家长严格把控同学们回家做作业的时间。教研组长根据驻校家长代表团的反馈意见,不定期召开家校沟通会,以此形成良性的家校联动机制。各班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情,将本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内部采取良性竞争的形式进行小组评比,语文作业主要体现在书写、习作、阅读等方面。为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教师要为每项作业设置具体的评价反馈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组之间的长效进步。
1.课中作业
(1)借助预习单,基础知识可过关
课前学生根据预习单,可自主检测预习效果,预习单有生字、词语、长句练习。对于课本基础性知识进行自我检测。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重点。例如,在《搭船的鸟》第一课时中,预习单重点突出字音、词语积累。在第二课时中,预习单以听写词语的方式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巩固。
(2)研讨学习单,方法习得会掌握
学生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师所讲内容,同时根据学习清单上的学习提示,能够将思维外化,以此达到一课一业一德,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例如,《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回答不同的问题,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3)依托学习单,学以致用能提升
根据课时不同,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单在方法习得的基础上搭建学生能力提升的支架。将学到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在《搭船的鸟》第一课时中,学生观察了搭船的鸟的外貌,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接着在学以致用中,通过观察,描写公鸡的外貌,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2.课外作业
(1)基础性作业多积累
根据语文学段的不同,我校设置了不同的基础性知识积累单。三年级是小学学段的关键期,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因此,三年级语文基础性作业以生字+好词+佳句的方式开展分层训练。为此,语文组采取积累单的形式,让学生的语文积累量逐步提升。
(2)拓展性作业重方案
语文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比较紧密,为此,语文组依据单元主题,设置了相应的拓展性作业。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以观察为主,结合学生学习的学情设置了观察日记+习作+实践观察分享会三项综合性作业。
(3)综合性作业靠实践
首先,书香陪伴读经典。以每日经典诵读、每周课外读物分享、每月读书会等形式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交流分享写真情。在社会生活中,以分享+日记+习作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增强语感。最后,学科融合汇真感。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通过绘画、涂色等方式让学生记录生活的美好,在此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期第五单元中,除日记+习作+实践观察分享会外,还可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事物用彩笔画出来,更好地体验观察的快乐。
作业评价要创新,要采取引赏式、积分式、表述式等多种手段,发挥更大的激励功能。我校平时采用积分制激励学生,对作业的反馈以多样评价为主,多进行过程性评价,少进行终结性评价,在评价语文作业时,不仅要对知识本身进行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评价,包括读好书、写好字、说完整的话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事情同等重要。
1.借助清单实现自主评价
在语文课堂中借助学习清单实现学生自主评价。预习单中的基础检测以先自读再同桌互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自主评价;在课文朗读中,实现自评,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在书写生字时,以书写正确、卷面干净、书写规范为评价标准,也能实现学生的自主评价。
2.借助表格实现教师评价
为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语文组采取课堂积分,只要在课堂上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个人,就可在周总结时获得“课堂小明星”的称号。
我校语文课堂中,借助表格采取随堂精评的方式。预习单以同学互评、教师点评方式检测;方法习得以师生讲评、生生讲评方式进行;学以致用中,教师多采用写鼓励的话、奖励积分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阅读中取得更快的进步,为了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过程性评价,语文组采取日日读、周分享、月汇总的形式,以此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周分享交流会上,若获得阅读分享积分,月末可获得“阅读之星”的称号。
3.借助批改、订正实现学力评价
书写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书写规范、卷面干净能够让人赏心悦目,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在日常书写时,只要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卷面干净,就可获得一个书写分,月末班级内书写积分最高的学生可获得“小小书法家”的称号,比之前一个月积分高出一定分值的可获得“书写美观”进步奖的奖励。
总之,作业设计只是“双减”政策中的一项,为了更好地优化作业设计,每个教师必须把国家的政策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更好地扮演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在作业设计方面,真正实现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的目标,依托课后延时服务,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将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进行校本化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