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宝玲 杜友锦(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交通出行的愈加便利,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因多重因素的影响,主动或被动地选择长期到异地他乡工作或学习。此种长期分隔两地的情况,既导致了留守儿童数量上的大幅增加,同时也对两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造成了障碍,以致出现失衡状态。而当父母回归家庭后,在履行监护职责的过程中,多以加倍补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这种“补偿性关爱”有着多种不良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工作,并从多方面探索相应的对策。
“补偿”一词作为汉语词汇,字面解释为“赔偿;抵销损耗”,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一方或多方因某种原因在利益或情感方面有所亏失,而在其他方面对自己或他人进行弥补的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补偿”属于一种心理适应类型的防御机制,通常指某个个体因其未能部分或全部履行职责,进而产生愧疚、自责等内心感受,于是选择运用自认为对等的方式予以回馈,主要包括消极性补偿、积极性补偿、过度性补偿等三种类型。结合以上论述,本文将“补偿性关爱”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因监护职责未能及时履行或全部履行,在符合履行条件后为求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而给予对方物质或精神上加倍补偿的一种关爱方式”。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大幅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促使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其二,城乡之间政策的差异,导致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留守儿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约束监管以及情感关爱,在文化学习、社会生活、情感交流等方面极易出现问题。为研究方便,本文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长期外出务工,而由隔代抚养人或替代扶养人代为照料管理的农村学龄儿童”。
“补偿性关爱”大体以两种方式呈现:第一种为父母在留守儿童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基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冲动而主动给予;第二种为在留守儿童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情况下,父母虽然有拒绝的想法,但因“不忍心”而最终满足了孩子的任性要求。两种呈现方式都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并具有不同的外在表现。
相当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自己的成长经历过程中,由于受家庭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在吃穿用度诸多方面不如周围其他人,或因亲人忙于工作而缺少对自己的照料关爱等原因,以致当自己为人父母后,极有可能出现补偿心理,进而用“补偿性关爱”来弥补成长过程中的遗憾。主要表现为不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态,在物质方面给予孩子过多甚至孩子根本就不需要的享受,还自认为“在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或者由于自己儿时的理想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而将其强行“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要求孩子在该方面一定要达到某种目标。
还有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受农村生活环境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生怕周围的左邻右舍看低甚至欺负自己的孩子,进而瞧不起自己的家庭,以致影响自己在乡邻间的声誉,时间久了必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攀比心理,于是采用“补偿式关爱”的方式来“武装”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及好胜心。主要表现为认为“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家孩子不光也要有,还要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好”,比如,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买了新衣服或新文具,过段时间后会买更好的衣服或更高档的文具给自家孩子,或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业怎样优秀,便要求自家孩子也要如此优秀。
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导致与孩子长期两地分离,进而因自己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产生愧疚心理以及思念之情。当满足返乡条件(如春节放假)见到孩子之后,为让自己的愧疚心理得以抚慰,多采用“补偿式关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加倍弥补。主要表现为冲动型消费居多,即使当孩子提出不合理或不正当的无理要求时,虽然内心也知道这种不当要求不应该被满足,也会“宽宏大量”地尽自己所能迁就孩子,或者当知道孩子犯错时,也会尽量予以原谅。
对于正值学龄期间的留守儿童而言,此阶段正是其优良品格即将定型的关键阶段。留守儿童优良品格的有效培养,固然离不开学校教师的精心培育及耐心指导,更离不开学生家长日常的言传身教及监管督促。然而,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时间及空间方面的双重缺位,已经使得家庭层面的日常教育沦为空谈,再加上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返乡期间多以“补偿性关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物质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极大的满足,而对于留守儿童品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多报以“原谅”的态度,以致留守儿童的优良品格无法形成。
对于守候在家乡求学的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多为隔代抚养人(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替代扶养人(如叔伯亲戚甚至邻里乡亲)代为照料管理,而他们基本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对留守儿童的日常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再加上留守儿童的自律意识较差,因而文化成绩普遍受到影响。而在外务工的父母多选择用“补偿性关爱”的物质刺激方式对待孩子的学业,许诺“考进班级多少名,将得到什么样的奖励”,这样的“教育方法”长期来看并不利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稳步提高。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对各种社会关系以及自然世界的情绪反映,情感认知则是基于自身的价值理念而对自己或他人情感表达方式的认可或认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各类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有效排解及释放,内心情感多处于长期压抑状态。而当父母回归家庭之后,多采用“补偿性关爱”的方式来对待留守儿童,这种放纵式的情感表达方式,虽然让留守儿童的各类负面情绪在短暂时间内得以缓解,但从长远来看,由于所用方式不当,不利于留守儿童情感认知的形成。
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补偿性关爱”对留守儿童的多重不良影响,需要学校及教师整合各类资源,并积极探索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缓解、消除不良影响带来的危害,进而全方位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作为联结学校、家长、学生、社会等各类关系的纽带,教师的职责与功能,不仅包括给学生传授各学科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开展日常工作的平台以及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基本功能,不仅包括组织教师及学生有序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同时还包括动员并组织教师参与各类相关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素养。基于以上观点,消除“补偿性关爱”对留守儿童的不良影响,进而引导并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学校及教师的职责,而强化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则是消除不良影响的前提条件及首要任务。由于“补偿性关爱”属于心理学范畴,为节约培训时间并提高培训效益,学校可以分成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三个层次,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首先,由于学校所配置的专职心理教师人员普遍较少,且所学的专业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无法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学校可以联合周边兄弟学校,共同邀请相关专家对心理教师开展专业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然后,专职心理教师对班主任群体开展相关培训,由于班主任最为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让班主任提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并由心理教师讲解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进而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最后,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心理学方面的讲座,并且要求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全员参与,从而让全体教师都能了解并初步掌握“补偿性关爱”方面的知识及应对方法,为消除“补偿性关爱”对留守儿童的不良影响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需要面对以下几种源自现实生活的压力:
其一,由于留守儿童多为隔代抚养人或替代抚养人照料日常生活起居,而隔代抚养人年纪偏大精力不足,难以做到精心照料,替代抚养人需要为自己家庭的日常开支而奔波,也必然出现照顾不周的情况,以致留守儿童常常处于孤独、无助等不良状态。
其二,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在时间及空间方面的双重情感陪伴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再加上“补偿性关爱”带来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诸如胆怯自卑、自我放纵等心理方面的障碍,进而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
其三,留守儿童正处于学龄阶段,因课后学业无法得到家长的有效辅导,以致学业上很难取得进步,此种现状更加剧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建立多种类型的校内沟通平台,来舒缓学生多方面的压力,进而帮助其健康成长。
首先,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一对一型”的交流沟通平台,由于留守儿童在面对无法单独处理的事件时,往往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而选择独自承受,而班主任则是留守儿童较为信任的倾诉对象,因而可以通过“一对一型”平台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并在专业心理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的内心压力得以舒缓。然后,建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一对多型”的学情沟通平台,班主任可以通过“一对多型”平台与任课教师进行学情沟通,并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与支持下,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成绩,进而缓解学业给学生所带来的压力。最后,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对多型”小组沟通平台,留守儿童并非真正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而是缺乏沟通的勇气,而“多对多型”小组沟通平台的建立,可以帮助留守儿童解除戒备心理并快速融入集体中,进而缓解自我压力。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补偿性关爱”也是如此。“补偿性关爱”作为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一种极为普遍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并拉近双方的距离,同时可以让儿童的情感得以抚慰并明显增强幸福感。从此方面来看,“补偿性关爱”在一定程度上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这种不加以节制甚至放纵的补偿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仍有着多种不良影响。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也意识到了“补偿性关爱”的危害性,但由于对其缺乏理论方面的认知,以及正确方法的引导,因而始终处于“想改变却不知如何改变”的状态。学校及教师可以基于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习课堂,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讲解关于“补偿性关爱”方面的常识,从而提高家长的理论认知,而在家长回归家庭后,学校再组织教师走访留守家庭,从而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课堂成果得以进一步巩固。
首先,班主任可以邀请学校专业心理教师加入自己班级的微信群,为家长们举办关于“补偿性关爱”方面的知识讲座,从而让留守儿童家长认识到“补偿性关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良影响,以及掌握如何控制自己情绪冲动的方式方法,而对于未能及时参加的学生家长,班主任可以将讲座内容做成PPT上传到微信群,以便于该类家长及时翻阅。然后,针对极个别问题较为突出的留守儿童(如情感起伏波动较大或有明显厌学现象等)的家长,班主任可以邀请任课教师参与家长课堂,将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如实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再与家长单独沟通,探讨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在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商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后,当留守儿童的家长回归家庭后,学校可以根据班主任对学生家庭的统计情况,以及专业心理教师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教师开展家庭走访工作,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现状,并为家长讲解“补偿性关爱”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家长如何正确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而让家长学习课堂的成果得以有效巩固,并为从根源上消除“补偿性关爱”的不良影响创设良好条件。
关心并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面对“补偿性关爱”对留守儿童的不良影响,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携手并肩共同应对,从多个方向探寻相应的对策,进而消除不良影响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危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