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于航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南宁 530299)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激励学生成长成才。依据相关资料显示,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比2010 年整整提高27.9 个百分点,这说明高等教育相比之前“精英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日益增多,竞争压力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学历贬值的每况愈下。当代大学生似乎越来越想要“躺平和摆烂”的生活节奏和方式,这种“躺平和摆烂”给人体现出一种颓废、悲观、不思进取的“丧文化”。这种“丧文化”正在逐渐侵入本来应该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状态显然是不健康的,而且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较高智力人群,未来建设祖国的强大力量,身上有很大的潜力亟待挖掘。如何激励大学生保持应有的热情与活力和挖掘潜在能力对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借助激励理论来探讨如何优化大学生激励机制,期望能够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培养与管理的突出的激励问题,促进培养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激励最早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激发、鼓励、使人振奋的意思。后来逐渐发展为通过一些具体和行之有效的手段,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从而激发其实现既定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内驱力或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0 世纪以来,各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激励理论,整理下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内容性激励理论
这类激励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分别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因为这类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所需要激励的主要方面,也就是激励的内容,所以又称为内容性激励理论。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共有5 个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认为人的需求是天生的,没被满足的需要才会影响行为,而且需要是有层级之分的,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出现。
(2)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理论
这个理论是奥尔德弗教授提出的,又称ERG 理论,该理论是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并对其进行修改产生的一种激励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生存、关系和成长3 个层次组成,其实就是把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拆解合并形成的新理论,不过有一点与之不同的是奥尔德弗认为人可以同时拥有几个需要,而不受层级限制。
(3)双因素理论
也叫保健—激励理论。该理论是由赫兹伯格提出,他把影响人们行为的有关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大类,保健因素与人不满情绪相关,激励因素与人满意情绪相关,只有激励因素会对人产生激励作用。
(4)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这种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依附需要三种,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过程性激励理论
这类激励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两种,分别是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因为这类理论主要研究的如何从需要激发动机产生行为最终导向目标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又称为过程性激励理论。
(1)公平理论
由亚当斯提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努力所得,还关心自己所得与他人所得的关系,将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与别人付出和收获相比较,如果相比之下觉得不公平,就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
(2)期望理论
该理论由弗鲁姆提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感到某个行为能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才会采取行动。人们愿意为之付出行动的努力程度或激励程度受“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影响。
3.行为后果激励理论
这类激励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两种,分别是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因为这类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修正人的行为使其达到预定目标,所以称为行为后果激励理论。
(1)强化理论
也称行为修正理论,该理论是由斯金纳提出的,认为可以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行为。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跟目标相符的行为,使得这些行为能够重复出现。负强化就是惩罚与目标相悖的行为,使得这些行为减少或消失。
(2)挫折理论
是由亚当斯提出,主要研究当个人行为目标受阻后是如何调动个人积极性去克服或解决问题的理论。最重要的不是所遭遇的挫折,而是遇到挫折和阻碍后个人所采取的行动,有些可能会总结失败教训以期克服,有些可能如坠深渊,无法自拔。
以人为本是这几种激励理论的共同点。只有满足个人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激发并挖掘其潜力,而后影响行动的采取,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这些理论都为我们优化大学生激励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大学生队伍的逐渐扩大,大众的文化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和规范化,针对大学生的激励机制也在发展中日臻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的效果。但目前大学生激励机制的构建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大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具体问题如下:
众所周知,赏罚分明是有效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不可只奖不罚,重奖轻罚或不奖重罚,重罚轻奖。错误或不当的奖惩方法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使得人心离散。在如今的大学生激励机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重奖轻罚,比如大学生上课缺勤率居高不下,较低年级的学生还能勉强把教室坐满,高年级的学生要么长期占据教室后排位置,要么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此情形下替答到现象屡见不鲜。即使存在着教师点名,学生会查岗等制度的存在,但仍不能有效阻止学生逃课行为。因为即使教师点名登记缺勤,扣除平时量化分,在期末给定课业成绩的时候也基本不会影响学生挂科情况。学生会点名制度更加名存实亡,虽然每天都会例行检查,但甚少能够影响到学生自身,起到的更多是一种威慑作用。而且即使学生按时上课,课上也会存在一系列诸如睡觉、听音乐、看电视,刷视频等不好的现象,这点在公共理论课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且任课教师对此大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并无任何惩罚措施,这也会加剧这种行为的频繁出现。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好的行为可以予以奖励来刺激其反复出现,此为正强化。对于那些不好的行为需要予以惩罚来削弱其影响或使行为消失,此为负强化。只重视正强化,不重视负强化,重奖轻罚,失之偏颇。
目前现行的大学生激励机制里,大多奉行的是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学校会给学生提供奖助学金,试图将激励与学生成绩或者家庭情况挂钩,将物质激励等同于激励。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次的激励,大多时候是一张奖状敷衍了事,这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这个年龄的大学生比较看重周围人的看法,可以理解为更需要的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层次论和ERG 理论中较高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学生自身积极行动的内驱力会明显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运用物质激励方法本身没有错,错在不能一味依靠物质激励方法去激励学生完成目标。物质激励大行其道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功利主义倾向,利益为先也不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相对于偏向外部激励的物质激励来说,精神激励更接近于人的内心,是激发学生内驱力的重要手段。
奖励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奋进,过高或过低的奖励覆盖程度都会对激励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心理学家的测试研究,认为奖励面不足50%就会削弱奖励的效应。据学者调查大多数学校奖学金的覆盖率在15%-25%,覆盖程度未达到全体学生的一半,这就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无缘奖学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那些本身成绩不错的学生,但对于大部分后进生来说是起不到太大的激励效果的。基于奖励名额的有限性,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付出并不能获得好的结果,也会逐渐颓废消沉,产生“躺平”心态,这也违背了学校激励的初衷。
需求是激励的起点,只有把握住学生最真实的需求,才能采取有效的激励方法,提供相应的激励内容,具体可行地指导学生行为。目前大学生激励机制中存在明显的激励内容与需求的错位,具体体现在激励内容并未很好地与不同年级需求结合,并未与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相呼应,大多采取的是一以贯之的激励内容,各个年级没有区分度。但是学生是在不断成长中的,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需求可能并不相同,比如低年级学生可能追求更多的是学业带来的成就感,高年级学生更多追求的是未来职业的发展与规划,需求不同,激励内容也应不同。这种激励内容与需求的错位并不能很好地激励到学生,学生没有对激励产生正确的反馈或行为,最后会导致激励失效。
榜样所带来的示范和激励效应是巨大的。前有周恩来总理“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彼时人民有信仰,誓要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后有张桂梅校长拼命将大山女子送进大学,为贫困女孩撑起了读书的一方天地。而反观目前高校管理中大学生榜样激励明显匮乏,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偶像崇拜一栏大多为当红娱乐明星,而鲜有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的先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若青年失去信仰,则国将不国,民族覆灭。
构建大学生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其意义毋庸置疑。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存在的激励失效或有限的问题与现状,在激励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激励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具有显著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有奖有罚,奖罚并重是激励机制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学校在对学生的良性行为进行激励的正强化时,也应该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负强化,让学生适度地紧张有利于其潜能的开发。正负激励的合理运用也会给学生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比如针对上文提到的上课缺勤问题,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学期内学生无故迟到早退超过三次以上,直接取消该门考试的考试资格。学生会考勤制度里也可以将缺勤状况与个人奖励证书等直接挂钩,无故缺勤超过三次以上,将不被允许参与评优评先。为了避免学生课上状态不佳,可对学生作如下处理,课上多针对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必要时可没收学生手机,期末考不划定范围与重点。大学生日常管理中不仅要重视正强化,也要重视负强化。对于那些不好的行为和现象要加以惩罚,要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促使其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作为激励(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激励机制中两者都同等重要且必不可少,且精神激励带给学生的激励效用延续的时间相较物质激励来说可能更为深远一些。人无精神不立,人无物质不满。在大学生激励机制中更要合理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尤其大学生正处于个人的三观形成和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学校不仅要给学生提供金钱等物质层面的激励,还要关注到学生内心精神层面的需求与成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进步给予认可和鼓励,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给予学生更多人文关怀。
奖励不仅要考虑到极个别优秀同学的成长成才,对于后进生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学校办学的目的是希望每个学生日有所进,学有所获,而不是部分人的突出。以学校部分人的优秀来证明学校育人成果的显著,这也难免会以偏概全。正确的做法是扩大奖励的覆盖度,尽可能地激励到每位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奖励覆盖度也不应过高,不然会适得其反。关于扩大奖励覆盖度方面,可以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去扩大奖学金比例,设置不同的奖项,比如进步奖等以此来嘉奖部分后进生。
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普遍的需求是什么,这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只有切实了解了大学生的需求,采取的激励方法和内容才会更具针对性,学生才会更易于接受并对激励内容做出回应。鉴于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是极具个性的一代,需求层次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可以将大学生按不同年级划分需求,比如低年级和高年级,同年龄阶段需求会更相似一点,便于调查分析。也可以在大学入学时将学生按不同发展规划需求分流,比如工作派,继续求学派等。总之,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手段和内容。
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和动机共同影响的,而榜样激励就是给人的行为提供一些参照,一旦榜样学习者将榜样确定为学习模板,自己的行为也会参照榜样修改,直至跟榜样保持一致。根据强化理论,这种榜样行为就是给予的一种正向刺激和强化,这种刺激和强化会指导人的行为。根据成就需要理论,激励人们行为的方法之一就是唤起人们的成就需求,具体的激励方法就是提供获得成就的楷模,刺激被激励者取得成功的愿望和行动。榜样激励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树立榜样人物,体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就是筛选出一些品行优质的学生,可以从成绩优异者,学生干部积极奉献者,竞赛获奖者等几个方面树立典型。二是对榜样事迹广为宣传。首先对榜样进行宣传,包括但不限于宣传大会,榜样事迹分享会等,其次,每个院系楼下设置专属榜样学习区,扩大榜样影响力。三是给榜样一定的使人羡慕的奖酬,可以是金钱等方面的物质奖励,但更重要的是这份荣誉所带来的同伴认同和个人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