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 叶兴建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点工作,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使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极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习近平在多次重要会议上、调研考察中对“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丰富的内涵深刻回答了“三农”工作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
习近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他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在不断总结党领导我国“三农”工作基本经验、不断汲取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第一,农业的基础地位。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将农业发展视为人类从事其他活动以及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第二,农民的主体地位。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2],强调农民在生产生活乃至推动社会变革中蕴藏的巨大能量,指引无产阶级政党深入农村基层,教育引导农民,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消灭城乡差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城市和乡村由于巨大差距而相互对立。为了消灭城乡差别,必须改变现有的城乡关系,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3],恩格斯将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作为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为我们指明了消灭城乡差别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基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为习近平关于“三农”重要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将“三农”工作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认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并致力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通过土地改革将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公有制,使农民翻身成为主人;邓小平将农村改革作为全国范围内改革的序章,大力支持和推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强调以科技发展为动力,认为农业问题的出路在于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江泽民重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胡锦涛首次提出了要以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法制等方面的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最基本的功能是解决人类的生存繁衍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向来以农立国,强调“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为习近平关于“三农”论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传统农耕文化在维系乡村社会稳定和促进乡村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政治层面,传统乡村社会的治理依赖于农耕文化的自治和德治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村文化权力网络,其礼俗活动和道德规范造就了淳朴的乡风民风和乡村社会共同体,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传统智慧经验和文化心理基础;在经济层面,农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产业、封建国家的立国之本。在战国后期,重农思想进一步上升到“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生态层面,农耕文化蕴涵着“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哲学智慧,崇尚遵循自然的生产生活理念和注重循环发展的耕作技术,这不仅是农耕社会的价值守则,更为新时期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理念引导和技术启发。
习近平科学回答了新时期加快“三农”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进行了详尽部署。具体而言,习近平关于“三农”重要论述是围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展开的。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习近平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把粮食安全提升到政治和战略的高度,他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4],充分彰显了领导人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视,也体现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战略思想。基于此,他于2013 年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并强调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视种子和耕地的重要作用。习近平认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一方面要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确保十八亿耕地实至名归;另一方面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从而缓解耕地压力。他抓住种子这一农业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突破点,强调要大力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此外,他还指出要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通过创新经营方式解决粮食生产成本偏高这一软肋,从而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农民种粮效益。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耕地资源不足、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农业劳动力逐渐转移和老龄化等突出矛盾,这要求农业增长必须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习近平指出,农业技术进步是解决瓶颈制约的主攻方向,要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一是要推动农业技术进步,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平衡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应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构建坚实的科技支撑;二是要培养农村农业人才,提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素质,加快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培育制度,构建公益性机构和社会资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农民的种田操作能力、营销经营能力和科技带头能力;三是要畅通科技进村入户的通道,强调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观念,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3.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推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制度逐渐形成,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持久活力。在2013 年12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5]2016 年4 月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提升社会化服务,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由此可见,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与完善,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进农民福祉和稳定农村社会。
1.夯实农村产业支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发展永葆活力的不竭源泉,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牢固保障。当前我国乡村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地方产业同质化严重,难以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和务工需要,农民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离乡务工,农村面临空心化、老龄化的困境。由此,习近平指出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使乡村产业链环节不断延伸。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要适应新时代发展,优化农业发展结构,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和经营体系;二是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使农产品产业链更加多元化,并通过塑造产业品牌为农产品注入附加值。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发掘本地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和养生养老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康养农业等业态,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四是促进农村电商发展,通过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产品销售和业态升级。
2.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于2017 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7],为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必须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绿色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具体而言,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首先需着重建立起绿色的发展模式。由此,习近平在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方面秉持低碳循环的绿色理念,在农业空间布局的体系方面重视适度有序,强调逐步摆脱以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其次是治理农业污染。要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推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明显改善;最后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习近平指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为核心,推进乡村山水林田路房的逐步改善,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如何处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是我们党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一直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形成了“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科学研判我国城乡发展规律和变化特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8]为新时代解决城乡关系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2019 年提出“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以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为目标,强调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畅通城乡各类要素流动,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这体现了习近平对于城乡关系的不断思索,核心路径在于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各方面的发展差距。
1.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只有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才能真正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习近平将农民增收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对现实中农民增收难点、重点、关键点的深刻体察,多次强调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城乡区域之间、农民内部之间收入差距明显,亟需多措并举推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增收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习近平指出要将改革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强调“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10]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向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这“三块地”要红利。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农民成为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的“股东”。同时,习近平强调通过构建长效机制稳定并拓宽农民各项增收渠道,并就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集体产权制度、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强化就业创业扶持机制、创新支农惠农保障机制等进行了论述,为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实践遵循。
2.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关键举措,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脱贫攻坚时期针对农民的“等靠要”思想,提出“扶贫扶智,扶贫扶志”的观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注重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11]首先,要在农村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推进乡村普法,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农民知法守法;其次,要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文化内核,挖掘生态伦理、民间艺术、祖传家训、乡风民俗等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最后,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活动,增加优质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举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做到谋发展和抓思想共进,富口袋和富脑袋同步,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习近平关于“三农”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不仅对于做好当前的“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画卷,指引着我们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造福农民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责任,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其政策和实践指向都是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即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一,明确了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多农民能够共享农业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使农民实现物质富足;其二,指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涵。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其三,彰显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共同富裕的核心环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让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科学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方式等适应现代化需要,使农民实现精神富有。习近平始终强调要“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充分体现了他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涵盖农村建设的各方面,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视角来看待乡村振兴,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历史方位,指明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在产业方面强调处理好“强优”与“培新”的关系,着力于把已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引入和培育适合当地的新产业新业态;在生态方面重视“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优先,因村制宜,推动构建一个保护住绿水青山、留得住乡情、体验到乡土的健康优美的现代村落生态系统;在人才方面注重“愿意去”和“留得住”的关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既要推动人才愿意去乡村,更要注重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强化乡村专业化人才培养和专门化培训力度;在文化方面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保护好、发挥好优秀的乡村文化瑰宝,积极发展优质健康新型乡村文化载体,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组织方面把握好“强基础”和“添活力”的关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塑造制度规范完善、农民支持信任的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明了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农业农村发展实践历程来看,党在带领我国发展中探索出一条自立自强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深刻阐释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为根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用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是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建设留住乡风乡愁乡韵的农业农村,推进“物”的现代化,也包括培育现代化的农民,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体现了习近平立足于国家发展实际,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眼光,为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跨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