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轩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8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普遍性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这是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本质要求的提出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重要创新,也是对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为解决人类社会现代性问题贡献的中国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本国现代化建设道路过程伊始确立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通过“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并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理论。改革开放时期,党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将“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明确指出我国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并用“小康之家”这一生动形象的民族语言为这一概念打上鲜明的中国烙印。自此,中国共产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经济社会核心议题,不断根据发展的变化推进理论创新,完成了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不断细化、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不断丰富,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转折,开启了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已经被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在理论探索过程中进一步提出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为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指引,是党推进不断推进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在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将党的百年历史分为四个阶段,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来领导人民追求现代化的奋斗历程,进而提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首先,对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和前进方向作出了规定,这即是对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障。其次,对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提出明确的发展要求,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立足五大文明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继承了党各个时期探索和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经验。最后,党站在人类文明高度,彰显天下胸怀与世界视野,志在造福世界人民,既彰显大国担当,又体现了中国在面对全人类问题时一以贯之的实践主张。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提出是对以往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继承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发展中面对的问题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在党的十九大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提法中,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作为矛盾的两个主体,表明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制约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其次,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一方面中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中国已经为开启新征程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新发展阶段是继往开来的发展阶段。最后,当今中国正处于“两个大局”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叠加,致使“两个大局”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如此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党从三个方面为解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难题提供指导。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解决社会发展的现实难题指明了领导力量和道路方向。第二,从五个方面指出未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各领域和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第三,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解决困扰全球发展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提出一方面要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将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难题提供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本质要求从性质方向、总体布局与文明价值三个维度规定了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的基本要求,对新征程上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保证,前者决定了社会主义是其本质属性,后者决定了其未来发展走向。二者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
第一,性质之维。“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坚持党的领导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现代化能够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道路,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本性。遵循人本逻辑,摒弃资本逻辑,是党在领导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牢记的根本原则,始终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土性。坚持“两个结合”,从本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同科学理论的结合中寻找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方案,成功开创人类现代化全新版本。坚持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走自己的路,在发展中坚持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的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所在。
第二,方向之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我国现代化道路的前进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能改旗易帜,也不能走回老路,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引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守正中创新中,取得的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科学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华。只有现代化的制度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层面保障,以完备的制度体系应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要通过文化内核体现出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精神内核,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人”的现代化,以文化人,用先进的现代化文化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从系统和全局着眼战略部署,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九条本质要求,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的延伸,也从整体上对我国现代化事业进行了战略部署。
第一,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4]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依然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在发展过程中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依照,巩固和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规定了我国物质文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支撑,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总抓手。
第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彻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保证人民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是追求人民至上并始终以人民为主体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能够调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全面激发出人民的创造活力,为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人民首创力量。新征程上我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要依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这是为了完善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加高效和稳定的政治文明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和把握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
第三,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用以指导实践,更要通过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核。当前我国物质文明发展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因此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现代化新征程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保障。构建丰富繁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出发点,以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为最终归宿。
第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文明层面的根本途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之上提出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发展要求,是进一步解决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现象、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崇高目标。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际是以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现代社会为目标,真正做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是社会进步程度和建设积极成果的彰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完善社会治理各方面体制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要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前提和保障。自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大文明建设体系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一系列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重要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进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构建清洁美丽的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秉持“两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保生态就是保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中西差异性文明能够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实现融合的可能性,由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最好例证。
第一,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现代化取得的发展成就有助于促进世界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在文明互鉴中实现合作共赢,因此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前提条件。“每个国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6]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致力于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推动各国各民族在平等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天下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宽广胸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容开放的,为世界不断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要依托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进路,使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层面彰显巨大价值意义,是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也是重新焕发活力的中华文明形态,更是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完美融合。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旨在以五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式探索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发展层面取得成果的表达突出表现为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有力驳斥了“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话语霸权证明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又有效反驳“文明冲突论”探索出差异性文明和合共生的崭新方式。因此,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审视我国现代化发展路径的价值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九条本质要求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理论经验的提炼总结,是在把握好人类现代化发展共同特征的同时,将中国特色融入其中所形成了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普遍性理论经验与特殊性实践经验的统一,是“两个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思想,这些理论中内在包含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和遵循,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反映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就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普遍性意义而言,其九个本质要求反映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其发展内容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后总结实践经验所提出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7]我国发展的伟大实践是基于对本国国情的精准理解和把握并结合本国特色进行的,因此来自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九个本质要求自然也体现出经验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我国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在发展中坚持“五位一体”的布局和“并联式”的发展模式,其价值目标既要满足本国发展需要还要为人类作出贡献。正是基于对本国国情的科学研判,才能在实践中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蕴含在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的继承。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本质要求的指导作用。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是未来几十年一以贯之的理论和实践主题,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必须充分发挥九条本质要求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首先,明确我们所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性质方向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决定了复兴之路朝着什么样的结果前进。其次,明确我们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现代化建设,推进各领域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必须遵循的实践原则,规定了我国社会形态和中华文明的科学内涵。最后,明确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世界眼光审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一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民族复兴提供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坚持胸怀天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世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条本质要求从三个层面对复兴之路提出要求,指明了未来几十年我国发展实践的根本遵循,从理论层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指导。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提出反映了党对于我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在理论和实践经验层面实现了对人类走向现代化道路的丰富,成功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式的可行性,其实践经验也是具有科学性和可借鉴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还是向世界开放的现代化发展之路。”[8]中国不仅要以自身变革为世界提供共同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人民分享发展成果,更要将取得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全世界。这九条本质要求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体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对各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话语垄断地位,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打破传统现代化发展思维方式,以中国方案为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解决办法,以中国智慧为缓解不同地域文明冲突对抗提供全新启示,因此也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经验宝库,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