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控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3-12-14 07:50康艮艮
理财·收藏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监管制度

康艮艮

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针对各个职能部门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精准的管控,需要通过提前估算和计算制订季度、年度的运行计划,确保各个职能部门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合理开展各项工作。其主要涵盖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绩效评价等多项内容,能够确保事业单位日常运营过程中,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高效率地完成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现就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内涵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其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对内部的人员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能够真正实现事业单位工作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切实提高绩效考核质量,同时也能够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其能够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预算管理具备极强的系统性,需要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积极配合,而且这一内容还贯穿了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所有环节,通过对预算数据进行有效的编制,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能够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尽量减少资金浪费现象的产生。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主要依靠事业单位实际状况对预算进行相应的调节,确保能够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还具备全员性、规范性、预算性、监督性、灵活性、全面性等多种特点。

二、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进行全面预算编制,要求各个部门以及各级工作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其能够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下,结合事业单位运行的实际需求,对各项活动开展预算编制。此外,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时,事业单位还应将内部控制作为基础条件,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建设的实际状况以及全面预算工作需求进行有效分析,确保两者具备足够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同时,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还应该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前提下全面了解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状况,并且针对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判断和分析,完成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以及评价等多项工作。

(二)全面预算是内控的导向

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时,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单位授权、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组织管理以及审计管理等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对预算管理目标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同时,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事业单位的这些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整理,确保这些工作有效衔接,促使内部控制活动能够顺利推进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环节,结合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目标,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运行的整体效率。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对预算管理目标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在全面预算管理背景下,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具备极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实际工作效率也与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致使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效率偏低,与此同时,也会进一步降低全面预算管理中各种风险的应对能力;第二,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就应该加强内部管理部门的建设,但是由于部分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够高,很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岗位职责不够明确,业务和决策机构之间的沟通不够密切,致使工作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差;第三,绩效评价难度大,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时,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绩效评价,制定的评价标准不够统一,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和评价流程,致使工作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无法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

(二)预算工作执行不到位

结合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状况来看,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导致预算业務无法与实际数据相契合。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时,由于对内控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已有会计财务预算的前提下,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而是将预算工作交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并没有明确地划分预算职能。因此,在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预算审批如何进行、以谁的计划安排工作重心等多种问题,如果没有明确预算工作重心,那么预算工作也很难顺利推进。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对于预算都有一定的需求,如果没有从整体上对预算进行统筹规划,各个部门之间的预算计划可能相互排斥,致使部分部门预算需求过大,与实际情况偏离,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预算工作执行不到位引起的。

(三)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作用不够明显。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监督机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监督职责,致使内部控制监督工作不具备足够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另外,由于事业单位的监管工作流程不够规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加关注事后监督,没有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内容进行全过程的监管,无法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进而影响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此外,事业单位对于监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工作人员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认识,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洞。

四、事业单位内控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全面预算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所以,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与本单位运行需求相匹配的内控制度,确保全面预算工作的顺利推进,而如何建立内控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进一步明确原有制度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举例来说,对工作人员考核制度进行调整,保证考核制度的独立性,进而完善人事方面的内控制度;健全财务审批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每一笔资金需求的审批都应该严格按照内控制度的程序来完成,尽量减少资金浪费。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社会发展对于事业单位的新需求,对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进行完善和改进。例如,对于部分需要项目结算费用的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核对其项目实际工作量,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费用报销即可,事业单位可以与对方单位的实际工作量核算比对,完善对项目结算费用的制度管理,进而完善对项目结算费用的管控水平。

(二)规范预算执行

为了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水平,就应该严格按照制定的预算执行标准落实各个流程,保证全面预算的顺利落实,确保内部预算执行更加完善、更加标准,进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逐步推进,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确保其始终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的规范力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以及预算执行标准,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结合实际执行状况,制定统一的预算执行表格,对预算的落实情况以及数额进行全过程监管,从而能够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同时还能够结合项目的实际发展进度进行完善,一旦发现预算执行不彻底的情况,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尽量降低事业单位面临的损失。

(三)健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这也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结合事业单位实际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的监督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事业单位可以选拔优秀的监督人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另外,还应该确保内部监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全面性,进一步规范监管流程开展,监督管理是保证预算管理顺利落实的前提条件,需要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管,及时查找事业单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提高全面预算的科学性,从根本上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四)构建高效信息平台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与财务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确保各项经费信息能够实时快速传递。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作群、专题会议的方式传递相关的信息,及时公布各个部门年度工作要点、预算安排以及执行情况,确保各项信息的公开透明,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循环通道。一方面领导可以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负责人还能够明确管理人员的意向,更好地传递给基层工作人员,理顺本部门的活动目标,明确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而激发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 語

总之,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好地掌控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状况,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也能够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落实。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工作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促使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真正实现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监管制度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